国庆期间,每个普通的中国人,内心都沉浸在骄傲和激动之中。
中国人讲求“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国家尊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当我们看到了国家先进的武器装备、充满斗志的解放军官兵和社会各界杰出人士,对国家、对民族的自信与认同溢于言表。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更是印在了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DNA。
一座山峰,高耸入云,拥有瑰丽而诡异的奇观,也充满未知的危险。“人为什么要登山?”这是国庆档电影《攀登者》中,反复出现的一个疑问句。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不仅仅是一次攀登者挑战自然的极限之旅,更是一个曾经贫穷积弱、饱受欺凌的国家,向世界宣告的铿锵之音。
尘封的传奇不好拍,即便是善视觉的徐克与善动作的李仁港珠联璧合。
根据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征服喜马拉雅山的史诗级创举为蓝本,拍摄一部献礼影片,不仅要让观众觉得好看、过瘾,还要将最艰苦卓绝、沉雄悲壮的精神内核呈现出来、传递出去,说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
十年前的《建国大业》,开创了国产“重大题材”影片的新标杆。对历史应有的尊重,注重观众的欣赏与消费需求,让它成为真正意义上“好看又有深度”的主流电影。
在对《攀登者》的批评中,“珠峰绝恋”的字眼分外刺眼,吴京与章子怡欲说还休的恋情,成为这部影片为人诟病的突破口;充满拼劲和不服输的集体主义,到了这部影片中,却变成了英雄救美的动作戏份。
真实性和代入感的缺失,令《攀登者》的口碑和票房暂时排在了三部国庆档大片的末尾。没经历过,怎么会懂,李仁港太不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了,有人评价说。
将征服珠峰的传奇故事,原原本本、大气磅礴的拍下来,犹如登山纪录片般规规矩矩、面面俱到,这当然符合大众对传统“献礼影片”的定义。但很多人仿佛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是历史,还是奇迹,都是由人创造的,登顶珠峰的每个人当然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他们依然是怀揣梦想、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攀登者》是一部“群戏”,启用了吴京、章子怡、胡歌、张译等实力派演员,也有像井柏然、曲尼次仁这样冲劲十足的年轻人,演员阵容很强,演技基本在线,在文戏和动作戏中突破以往的吴京很亮眼,张译的感情把握很精准、很到位,章子怡不动声色的动情点记忆深刻,由历史事件和个人感情助推下的剧情很燃、很激烈。
在尽量淡化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攀登者》无疑是带有尝试与突破意味的。不要渲染、不去神话,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
攀登珠峰是一项光荣的国家任务和历史使命,它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但在人们的记忆中,除了创造奇迹的人名与数字之外,被尘封的细节早已变得模糊不清。如何让观众理解“人为什么要登山”,如何传承“攀登精神”,才是摆在主创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命与荣誉是一对两难的抉择。老队长的牺牲,成就了方五洲(吴京饰)、曲松林(张译饰)和杰布(拉旺罗布饰)登顶珠峰的创举。
然而,为了在险情中救下负责拍摄的曲松林,遭遇险境的方五洲扔掉了他手中的摄影机,由此,导致了1960年的那次登顶,备受苏联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国家登山队随后解散。
哪怕用生命换取摄影机都在所不惜,却时不再来,对方五洲这样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们来说,这是一个永远翻不了篇的屈辱。
在遗憾、愧疚和自暴自弃的阴影中倔强的活着,从登顶珠峰的英雄,沦落为被所有人看不起的锅炉工人,方五洲自知不配拥有荣誉、尊重和爱情。情窦初开的大学生女徐缨(章子怡饰)不理解他,终身残疾的曲松林恨他,所有人都背向他,只因当年的那个“正确又错误”的决定。
自责的不只是他一个,为了攀登最难的“第二阶梯”而冻掉十根脚趾的的曲松林,选择了留在人去楼空的登山队训练营,那个天天能看到喜马拉雅山和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的地方。
他们活着没有意义,但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意义——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答案的难题——如果不登顶,这个难题就解不开。
时隔多年后的1975年,国家给了他们“再活一次”的机会。与其等待别人的怜悯与救赎,不如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年轻的新中国如此,方五洲、曲松林等人更是如此。
这次攀登珠峰,集中了像胡歌饰演的运动员杨光、井柏然饰演的摄像师李国梁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有朝气、有冲劲,对报效祖国充满了热情与幻想,为国争光的精神是这一代人的原动力。
他们向往未来、憧憬爱情,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只有曲松林、方五洲他们最清楚,拥有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固然是好的,但更重要的还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何存活,只有存活才有登顶的希望。
爱情很浪漫,但更多的还是残酷与遗憾。方五洲巧遇学成归国、担任登顶任务气象负责人的徐缨。此时,徐缨开始逐渐理解了方五洲当初没有说出那句话的原因,但方五洲深知这次可能有来无回,他们之间最浪漫的事,就是马洛里回忆录中的片段,最激动的事,就是一句“我的胖妞”。
隐瞒家族病史的杨光,恳求女军医保守秘密,即便牺牲了也在所不惜。杨光履行了他的承诺,为了保护战友赵医生被冻坏了双腿。
对李国梁“故意刁难”、拆散他和黑牡丹的曲松林,知道这个年轻人肩负的重要使命——拍下登顶影像,弥补自己当年丢失摄影机的遗憾。寄托着厚望的李国梁牺牲了,将他的遗体拉回大本营的曲松林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害死了他。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宁可拼了命,也要登上珠峰?除了完成使命、为国争光的精神追求,用行动体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迈与激情,他们的壮举,不仅在践行着祖国的重托,更是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集中体现。
“人定胜天”是一种信念,但也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出来。《攀登者》用艺术化、视觉化的方式,向观众直观的展现了登山队攀登珠峰时所遇到的艰难险阻。
在这个气象条件复杂、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下,每个人随时都面临生死考验,片中展现的不过是其中的九牛一毛,真实比电影更残酷。
第一次登顶牺牲的老队长,原型可能是把氧气让给登顶三位英雄、自己写下遗书的刘连满(后奇迹般的生还);曲松林脱掉登山靴被冻掉所有脚趾、两个脚后跟,原型是说出了“用一双脚换取珠峰的胜利那时太值了”的屈银华;
第二次登顶牺牲的李国梁,原型为负责拍摄影像的邬宗岳;被冻掉双腿、被迫截肢的杨光,原型是时隔43年后的2018年,成为中国无腿登顶珠峰第一人的夏伯渝。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理想和信念要落实在行动中去。一个人是渺小的,但也是伟大的,不畏艰险、勇攀高峰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动,当每个人的精神和力量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70载华诞的新中国,繁荣昌盛、走向富强的“灵魂支撑”。
《攀登者》告诉我们,每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都是中国不断创造奇迹、跻身世界前列的不竭动力。
历史造就了我们,我们继承了“攀登精神“的衣钵,创造出新的历史。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