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末日战车”有多牛?外媒:已经现身乌东战场?意味着什么?

苏联“末日战车”有多牛?外媒:已经现身乌东战场?意味着什么?

首页体育竞技末日战车更新时间:2024-05-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4年3月21日,乌克兰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乌克兰军方利用自*式无人机袭击了一辆俄罗斯装甲指挥车。

3月28日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确定,该款装甲指挥车就是前苏联专门为核战争环境所设计的战车“拉多加”,人送外号“末日战车”

“末日战车”到底有何特殊?它的到来又意味着什么呢?

坦克改装成的战车

有些武器装备只看外表就能知道它到底有多强悍,“拉多加”战车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认知中的车最起码应该有轱辘,有底盘,有能够对四周进行观察的广阔视野。

“拉多加”更像是一座可以行走的铁桶,它可以载人,也可以跑路,但是从头到尾连个窗户都没有。

因为轮到它上场的时候,任何可透过光线的介质都可能是潜在危险

“拉多加”项目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立项,当时美苏两国依旧处于军备竞赛阶段,两国核能产业飞速发展,全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核恐怖的氛围之中。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在土耳其部署了导弹直指苏联,苏联也在古巴部署了导弹,将美国全境列入自己的射程范围,两国始终处于紧张的对峙阶段。

面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核战争,苏联军方提出他们需要一款可以在极端条件下,保存苏联军方有生力量的防御性战车

它的外壳必须抵得住高辐射侵袭化学腐蚀剂生物病菌在它面前也必须留不下任何痕迹。

除此之外在极端条件下,它必须保持行动能力,因为如果机动性不高,它与一个铁棺材无异。

由于生产难度过高,截至苏联解体之前,他们一共生产了五辆拉多加战车

有限的生产规模已经决定了该款战车不可能实现全军队覆盖,它只能勉强满足保护高级官员和指挥官的需要。正因如此,他在工程上被划分为专攻指挥、参谋、特殊侦查的重型车辆。

既然设计的初衷就是求生,拉多加简直把被动防御技能点点满了。

它的底盘采用的是T-80的基础结构,相较于T-80,大家可能对T-72和T-90比较熟悉,这两位可是全球贸易市场里的硬通货。

T-80在国际市场偶然出现也多数是改进版本,即使偶然出现也多数是改进版本,难道说这款坦克性能一般吗?

真相恰好与之相反,苏联在T-80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它的动力系统是极其昂贵的燃气轮机组,即使在极寒状况下仍旧可以顺利启动。

它的底盘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地雷加固,即使是面对让坦克大军最为头疼的地雷阵,它依旧可以表现得熟视无睹。

当然先进技术安装得太多,另一个问题就会变得尤为出众,那就是T-80的报价实在是太贵了。

一台T-80可以买三台T-73,这直接导致T-80在国际市场中只能与一台T-72搞套餐销售

作为当时的绝对尖端产物,末日战车采用T-80的底盘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何将一款主要负责武力攻击的坦克,打造成主攻防御的移动堡垒呢?

防御性大改造

拉多加的核心诉求就是保护战车内的军方高官,所以原本的塔楼就没有什么大用了,有那个空间和配重不如搞几块装甲钢板实在。

国家花大力气保护军方高级官员,自然不是让他们在末日战车里面享福的,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高级军官,即使在四周都是核辐射的环境下,也要始终负责排名点阵。

苏联针对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地进行了区块划分

战车前端是驾驶舱,驾驶员可以通过全方位影像系统以及各种探测器来确定方位。

后端则是主舱室,里面有常规战争所需要的一系列维生设施,高级官员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指点江山,甚至长期生活。

坦克底座自然是承重领域的王者,它可以承担42吨的载重,同时驮着六个人狂奔一点问题都没有,按照相关人员配置,这辆车可以搭载2名机组人员以及4个指挥官

承载力是够了,续航能力如何呢?

如果以和平年代高速公路的限速来对比,每小时70千米的最高行驶速度算不上快。

但这辆车可是要在枪林弹雨之中穿梭的,四处都是被炮火轰炸的七零八落的街道,原本平坦的柏油马路也被炸得到处都是坎坷,在实战状况下,能够开到每小时70公里已经相当不错了。

更何况它可以应对绝大多数的特殊路况,两米宽的壕沟,一米高的地势差,对它来说根本算不上障碍,它的越障高度更是达到了一米二,如履平地可不是说说而已。

拉多加战车车体上没有设计窗户,从外观来看有如铜墙铁壁,但如果想要保证车内乘客的生命安全,就必须完成室内室外气*换,想要让引擎系统正常运转,也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行。

核爆之后的放射性尘埃会弥散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机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如何过滤掉放射性尘埃?是苏联专家组必须解决的问题。

他们在引擎的风刀上额外加装了一个除尘装置,防止放射性尘埃进入战车内循环之中。

并且他们还设计了一套,在战车静止时依旧正常运转的空气过滤系统,保障24小时可以进行不间断空气清洁。

别的国家设计的末日战车,大多数实验只能靠模型,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胆量将车开进高辐射环境的。

然而拉多加是一款经历过实地辐射实验的末日战车。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发重大事故,拉多加末日战车曾经承担了多项数据采集与调查工作,帮助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

仅仅是收集资料还不够,苏联专家还在它的身上验证了一整套后续清洁流程。

1986年5月3日起,拉多加战车曾在核辐射地区进行了3个多月的实地勘测工作,总共行驶了4720多公里

直到9月14日才回归了KB-3设计局,它是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的英雄

末日装备大盘点

西方媒体展开了一系列的阴谋论,可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复杂,拉多加确实可以应对核威胁不假。

但追根究底它依旧是一款防御性指挥战车,它可以行使防御性战车的基础职能,比如说运送伤兵

乌克兰军方派出自*式无人机对拉多加战车进行空袭,但他们并没有公开接下来的画面,可能空袭成功了,拉多加战车失去行动能力,也可能空袭失败,战车内部人员安然无恙。

这就要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能扛得住核辐射的战车,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自*式无人机就能对它产生威胁呢?

这就要提到拉多加的前身了,T-80坦克

无人机面对坦克的战略优势是毫无疑问的,在坦克的设计思路里,他们主要应对的是来自水平面的威胁,坦克正上方虽然也有护甲,但是厚度一般。

巴以冲突中,以色列赫赫有名的梅卡瓦坦克,不知道被哈马斯的廉价自*式无人机报废了多少辆,最终不得不背上厚厚的龟壳。

拉多加战车也可能出现坦克这一类军备所面对的局限。

如何优化末日装备,此时在现代化战争中依旧具备优越性,是各国技术人员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除了末日战车,美苏还有没有其他末日装备呢?

当然有,同样在地上跑的还有“末日列车”,列车能够塞下的人可比战车多多了,难道说苏联也准备在铁路系统上建一座移动堡垒吗?

当然不是。“末日战车”主打防御性能,“末日列车”玩的可是攻击系统

从外观上来看,这只是一辆普普通通的绿皮火车,可实际上人家拉的不是乘客,也不是货物,而是好几颗洲际弹道导弹

一般情况下,它们会停留在山峦掩体中保持静默,如果有需要的话,它们就会从深山中驶出,只需要短短几分钟时间,导弹发射器就可以进入预热状态。

车载发射系统咱们国家也有,为什么苏联会选择用列车发射导弹呢?

当然是因为前苏联的铁道系统放在当时绝对是世界第一梯队,采用铁道运输无疑是一种相当经济实惠,又十分具有欺骗性的运输方式了。

地上跑的有两种,天上飞的有没有呢?

当然有。在1961年,苏联改造了一架图-95轰炸机,据说这款飞机完全脱离了燃油机的限制,开创性地采用了核动力,如果零件耐受不出问题,它可以绕地球80圈不落地。

图巴列夫设计局将之命名为图-119“末日飞机”,只可惜考虑到安全性,这辆飞机并没有进入到量产阶段,但它也让世界看到了末日设备的神奇。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参考消息:“末日战车”现身乌东前线

环球时报:极为罕见!“末日战车”现身前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