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首班车:“10条好汉”也能打!《极限竞速》是赛车游戏之王?

游戏首班车:“10条好汉”也能打!《极限竞速》是赛车游戏之王?

首页体育竞技我是竞速王更新时间:2024-05-09

“我敢于梦想!”,《极限竞速》开发者Dan Greenwalt(以下称格林沃尔特)当年立下宏愿要开发一款足以匹敌赛车王者《GT赛车》的赛车游戏时,发出这样的怒吼。但当时他的开发团队只有仅仅10名成员和一张蓝图而已。

废渣7

快20年过去了,被玩家亲切的成为“废渣”的《极限竞速》历经历经磨练,如今真的已经有了与竞速之王《GT赛车》叫板的硬实力和影响力。怀揣梦想,一朝圆梦。

“GT killer”,目标!《GT赛车》

作为汽车之国的美国,赛车和汽车文化在玩家群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如果没有一款超级赛车游戏压阵,在“车枪球”游戏盛行的北美市场要想胜出,几无可能。为此,当2002年微软作为一个游戏业新手入行的时候,迫切需要一款能够应对索尼第一方赛车王者游戏《GT赛车》的独占大作。

微软第二方开发了一款赛车游戏《世界街头赛车》,这款游戏在XBOX首发阶段就成为首批突破百万销量的游戏之一,但这款素质尚可的游戏主打的是街头赛车,与号称专业汽车驾驶模拟游戏《GT赛车》相比,无论是专业度还是拟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有点剑走偏锋,避其锋芒的味道。

世界街头赛车充当了XBOX赛车游戏最初重任

为此,《极限竞速》创始人格林沃尔特在微软游戏开发工作室西雅图总部提出,要敢于梦想,开发一款足以正面抗衡《GT赛车》的专业级驾驶模拟游戏。

财大气粗的微软发话:“干!”于是一个只有10个人的开发团队正式成立,格林沃尔特领衔,名字就叫“turn 10 studio”。

turn10 logo

格林沃尔特与《GT赛车》制作人山内一典相比,劣势和优势都十分突出。劣势是格林沃尔特并非像山内一典一样既拥有专业的游戏制作技术又具相当水平的赛车技术。在山内一典的面前,格林沃尔特是玩着索尼PS《GT赛车》一代长大的小字辈。优势是既然在赛车方面不够专业,他可以以普通人的视角体会如何吸引更大众玩家爱上赛车游戏,既要体验真实赛车操作性,又要简单易于上手。

山内一典与格林沃尔特

对标《GT赛车》,就需要一个更牛的名字,格林沃尔特为自己还未面世的游戏起了的响亮的名字——“废渣”,哦不是,是“Forza”,意大利语“力量”。他希望玩家在《极限竞速》中切实体会到赛车运动中马达轰鸣带来的力量感。

格林沃尔特人是幸运的,他的东家微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依托的平台XBOX是那时三大主机性能最为出色的平台,初代的《极限竞速》在画面表现和物理引擎方面全面压制了对标的《GT赛车4》,每秒240的计算远远超过了《GT赛车》的60次。另外,微软雄厚的财力让初出茅庐的《极限竞速》就获得了超过200台真实汽车的形象授权。这一切为主打真实系的《极限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制作人格林沃尔特

正面抗衡《GT赛车4》

精心开发的《极限竞速》一代发售于2005年,已经接近XBOX生命末期。当时索尼PS2平台《GT赛车4》已经发售,凭借PS2超高的全球装机量和本身过硬的游戏素质,《GT赛车4》成为赛车游戏历史上的里程碑。特别是制作组在PS2孱弱的机能下,硬是实现了游戏显示1080I插值伪高清画面,这在当时以480画面为主流的时代可谓逆天表现。那么足足晚了一年的《极限竞速》又靠什么来吸引玩家呢?

GT4取得的成就一直是该系列的巅峰

《极限竞速》首先也效仿《GT赛车》,加入了赛车游戏中不常见的经济型轿车,这样就给拥有这些车辆的普通家庭和玩家有机会在游戏中真实体验自家车辆的竞速感觉,并且可以和生活中不常见的超级跑车一较高下。毕竟,有过真实驾驶体验的经济性轿车与一般只能在车展赛道上看到的超级跑车相比,在情感上更为玩家所接受。

最大的变化在于车损系统的加入。实际上在《GT赛车4》推出之前,山内一典就有过在竞速中加入真实碰撞的想法,但两个方面问题阻碍了他,一是PS2的机能还不足以真实表现碰撞车损效果。二是车辆形象授权厂家不同意。没有哪家汽车厂商希望在游戏中看到自己的车被撞的面目全非。

废渣自诞生起,GT就是盖在其上面的“天”

《极限竞速》正式靠着这一历史机遇,成功“说服”厂商,加入了比较真实的汽车碰撞设定。当时,能够加入汽车碰撞除了差异化卖点,还体现了制作组过硬的技术制作实力。因为汽车车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在以“拟真驾驶体验”为卖点的游戏里,制作人员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车速、不同角度撞击所产生的各种效果,还有与之相应撞击后汽车的性能和操作改变带来的结果。这些无疑是最好的广告,直接打响了《极限竞速》的名号。

不仅是与GT比,玩家还拿废渣与索尼的驾驶俱乐部比

2005年5月3号,《极限竞速》正式发售,受到玩家广泛好评。这款游戏几乎榨*XBOX的极限性能,销量也成功突破150万套。当然,要叫板累计销量超千万的《GT赛车》系列,“废渣”的路才刚刚开始。

跑得快,做的也快

“废渣”能够走到今天,除了上述颇受好评的因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做的快,保质保量还速度快。作为2005年才发售第一作的系列,到2020年,已经发性了《极限竞速7》。这是什么速度?从2005年发售第一款作品开始,《极限竞速》就开启了自己的狂奔之路,到2017年到最新作7代发售为止,“废渣”系列保持着2年一作的更新速度,要知道隔壁的《GT赛车》从1997年诞生到现在加上《GT赛车SPORT》,也就7款(其他平台不算)。

玩家关于两作的各种对比足以证明废渣的崛起

山内一典磨洋工的制作方式让这款世界闻名的“浪漫跑车旅”跑的越来越慢,越来越难产。仅《GT赛车4》到《GT赛车5》,就整整制作了6年之久,除了高达1亿美元的制作费用,还有游戏不成熟的碰撞系统以及饱受诟病的简化“车模”,让《GT赛车》的口碑跨过巅峰,转头向下。另外,经常发售“序章版”,也是玩家诟病的重要原因。

看图解迷:已经在做了

相比之下,“废渣”就要厚道的多,续作《极限竞速2》大大强化了AI系统,并且为电脑AI车手加入了性格系统,比如冲动型车手速度飞快,但弯道和多车时表现就下降,而稳健性车手虽然不快,但驾驶异常稳健经常跟在你车后如影随形。这个由微软英国剑桥AI研究组开发的系统,成为《极限竞速》超高品质的看不见却时刻能感受到的操作“质感”。

随后的《极限竞速3》开发紧张时期,Turn 10开发组人员甚至连续多日通宵加班,吃饭睡觉都在办公楼,用制作组人的话说,要讲团队的“能量燃烧殆尽”。不管是化200万美元制作车的内饰,还是拍车700-800张照片用以充实汽车建模资料库,甚至工程师录音师到赛道上现场录制每辆车的音效,用军用级的测绘装备测量赛道的真实坡度和每一块凹凸位置和监督带高度,“废渣”的制作严谨程度甚至超过了一向以严谨著称的日本游戏开发室。

废渣与GTsport的巅峰对决

《极限竞速3》超过500万套的销量让该系列从此成为微软可以真正比肩索尼《GT赛车》的王牌大作。难怪当时微软立项之初,给turn 10组织做的另一个项目代号是“GT killer”。

尽管如此,“废渣”也有隐忧,最新的几款作品销量有逐年下滑的趋势,这也是该系列从2017年发售最新作《极限竞速7》以后延缓了发售节奏的重要原因。这可能与XBOX one主机销量不佳,游戏本身素质有所下滑有关。但管他呢,毕竟隔壁索尼的《GT赛车7》到现在也只是一个传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