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我们春游的时候,大家都是5点钟起来,坐过江轮渡后再手牵着手走过一段江心小桥,才算过了江。”当本刊记者向司机报出新民路的地址,“老口子”李师傅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以前这里都是田地,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修了第一座湘江大桥,这边儿(新民路)才开始热闹起来。”因为交通的便利,曾经乡村桑田换成高楼大厦,新民路的故事便续写开来……
说来惭愧,记者在长沙待这么久,每每坐公交车也能经过“新民学会旧址”,却总是止步于此,对于新民学会的印象,还停留在历史课本里。直到小满临近,借着夏日微风,才走近一探究竟。
少年意气,挥斥方遒踩着一地斑驳的光斑,远远瞧见小巷前冒出偌大一面灰白牌坊,历史的厚重质感扑面而来,新民路就在满鼻的樟树清香中掀开了一角。
正对着牌坊走进去,右手边是新民小学,左手边则是蔡和森旧居。1916年夏,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为了支持儿子蔡和森在湖南高等师范读书,带着子女,从湘乡来到长沙,租住于此。不承想,这栋原刘家台子,竹木搭建的普通农舍,变成了几位热血青年种下梦想种子的场所。1918年4月,*、蔡和森等人成立了学生组织,才有了影响一代人的“新民学会”。
竹篱掩映下,门前匾额上鎏金的大字写着“沩痴寄庐”,大意是:宁乡人为守祖坟盖的墓庐屋。
或许是知之者甚少,这片小小的AAAAA景区游人格外稀少,不若相隔不远的岳麓山人声鼎沸,在此地工作了20余年的王大爷告诉记者:“这里是1983年修建的,1987年重建,我眼见着门票从2角涨到6角再到2块钱,不过现在已经不收门票了。”朴素的工作服被大爷拾掇得整洁,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一样,王大爷守着这一方旧居,也守着内心的一方宁静。
一片竹篱斜护下的古朴农舍和5间青瓦白屋构成了主体格局,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故居处处充盈着古韵。无论是门槽缝隙类透过的阳光,抑或草庐上堆砌的茅草,甚至大门前寓意“吉祥”、耀眼生长的金橘,仿若继承着蔡老先生的遗愿,在初夏的暖意下蓬勃生长。
屋内,窗格旁摆放的煤油灯、青花布做床帘的木头床、吹谷皮的风车、磨豆腐的磨子、蓑衣斗笠整齐地摆放在墙角……仿佛在等待故人归。屋外,山茶花、桃花与青瓦白墙相映成趣,几株香樟肆意生长,弯弯的石径连着长着大头菜的莱畦。
故居一旁是陈列馆,进门便能看见蔡畅的题字“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载。”陈列馆不大,品读民国八年的《每周评论》、革命先烈往来的信件,抑或看一段历史剧,用一段安静时光回顾历史,或多或少能激起你不少感想。
看,在厚厚的参观留言本里,都深藏了不少壮志雄心。
“耕读天下,富厚日新。”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做个现代的有为青年。”
踩着阳光走出故居,新民小学刚下课,新生代生生不息,确是最好的传承。
艺文丛生,生命不休许是坐落在岳麓山之下,紧邻三所名校,路面上吹拂的风仿佛都带着从容。贴着墙角,低头看阳光透过灌木洒在墙上落下痕迹,抬头,高大的樟树在房檐上探头,街角猫猫狗狗在暖融融的阳光下打盹。这便是作为支巷之一的爱民路,呈现了长沙最文艺的模样。
小巷尽头,藏着资深“书虫”的宝藏之地、大学城的书店“隐士”——麓之风书店。深耕岳麓区大学城数十载,它早已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精神支柱,一缕缕阳光透过落地窗,为书香茶韵再增一抹温柔。
书店托生于有着40余年历史的岳麓书社。岳麓书社多年前就与上海古籍出版社、三联书店等机构合作,成立读者俱乐部,书籍共享。如今,麓之风成为全长沙古典文献书籍品类最全的书店之一。古意盎然的它也有另一幅“面孔”,二楼的岁时纪咖啡是书店的“最佳拍档”,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吸引着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的文艺青年争相打卡。
夕阳在黑青色的路面上洒满余晖,这时候,新民路上多了回家的人。新民路口,湘江畔的灯光次第亮起,和月色一起投影在波心,江岸上成对的情侣互诉衷肠,来往的骑行客飞驰而过,流浪歌手架起了话筒和音箱,将美妙的声音揉碎在夜空……
不同于白日的静好,不打烊的46LIVE house永远欢迎燥热的小年轻。或许是因着骨子文艺,不同于灯红酒绿的其他酒吧,隐藏在大厦里的46有着它独特的脾气。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犄角旮旯,见证了一个个独立音乐人的发展与成长呢?这里是长沙民谣人的聚集地,电子、嘻哈、摇滚、民谣变着法的上演,同时也吸引着李志、杨乃文、徐佳莹等小众歌手来长沙举办专场。
每逢周末,刚下班的白领、下课后的学生,不同身份的年轻人汇聚于此,卸下平日的繁忙、消解了一身的压力,谈音乐、品美酒,今夜我们在新民路不醉不归。
撰文、编辑 | 十六
拍摄、视频 | 冯晓雅 刘洋
洽谈 | toplvxing@yeah.net
扣扣 | 28520084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