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发了这篇《昨天,我又把暖暖说哭了……》之后,我看到一些爸爸妈妈给我留言:
为了维持我“佛系鸡娃”老母亲的人设,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
首先,鸡兔同笼是挺难的,但是!暖暖哭完之后,去吃了1个冰淇淋,吃完回来没2分钟就做出来了。所以说,我经常感到生气的点,并不在于她到底会不会做某道题,而在于她有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其次,暖暖还没开始学等量代换,她是通过玩《超级农场主》这个桌游,掌握了等量代换的一些基本运算规律。只不过,假如你现在去问她“你知道什么是等量代换吗?”她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不知道!”
生气归生气,但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数学很难,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大人看起来觉得很简单的“1 1=2”,在孩子看来,可能就是完全无法理解的“天书”。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答应每天给你一个苹果。
第一天,你收到一个散发着香气的真苹果;
第二天,你收到一张苹果的照片;
第三天,你收到一个画在纸上的苹果;
第四天,你收到一个写在纸上的数字“1”。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能轻松接受吗?而现实是,要让孩子理解“一个苹果就是1”,他也不能接受!
对成年人来说,把一个实实在在的苹果变成一个看起来与苹果毫无关系的阿拉伯数字1,不需要任何解释。
但在孩子的认知过程里,这个变化至少需要四个步骤:真苹果(具象)→苹果照片(半具象)→画的苹果(半抽象)→阿拉伯数字(抽象)。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思维的巨大飞跃。
对童年的我们来说,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这是个枯燥的过程,如果不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或者有很棒的老师引领,很多人都会觉得痛不欲生。
昨天也有很多家长问,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引导孩子更好地学数学。对于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也是想秃了头,也尝试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方法。几年下来,我觉得对暖暖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持之以恒。无论每天是做3道题,还是做1张练习卷,哪怕只是玩一个数学游戏,一定是每天都要进行的。用通俗的话说,至少能混个脸熟!
二是用好数学桌游。除了天生学霸型,没有孩子是爱学习的。但说到游戏,那就刚好相反,没有孩子不爱玩游戏的。数学桌游,就是游戏和学习的完美组合,真正能体现“寓教于乐”的一种方式。
我是忠实的桌游爱好者,所以带着暖暖也成了桌游小粉丝。从公众号成立到现在,我粗略地数了数,大概推荐过将近200种桌游了,其中光数学桌游可能就有几十种。
像空间构建、等量代换这些高年级数学才会学到的课程,暖暖已经通过一些桌游,提前接触到了。可能她在玩的时候,并不明白其中的数学概念,但有了这样的基础,我相信将来在课堂上真正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唤醒那些储存在她记忆深处的知识和案例。
每次推荐了新的桌游之后,总会有爸爸妈妈给我留言:
这个XX适合多大年纪的孩子啊?
这套XX跟之前介绍的XX相比有什么区别?
买了XX,不想让孩子只把它当玩具,但又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讲里面的知识……
于是,我把之前推荐过的和最近新发掘的数学桌游汇总起来,做了这期评测。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在各个学段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就像我在《作为鸡娃老母亲,我给孩子选玩具的标准只有三个字》里所说,自从暖暖上学之后,我在选择玩具和书的时候,会去看某样产品对学习有没有帮助,能不能体现学习性,最好还要贴合课堂知识点。
以暖暖所属的第一学段(1-3年级)为例,这三年,他们会在数学课上学到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
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空间与图形
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这次评测数学桌游时,我也特别参考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下这八款经过评测选出的桌游,我个人觉得,应该算是非常符合“寓教于乐”这四个字的产品了。
照例,还是先来一个“集体照”:
1.缤纷雪糕ConeZalla
如果要推荐一套给刚开始学习数字的孩子来玩的数字认知桌游,这套就是我的首选。
前面说了,孩子的思维发展模式是从动作思维到具体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如果没有转变思维,就让孩子直接学习抽象数字,别说学好数学了,甚至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把抽象数学还原到具体生活中,才是数理启蒙最好的开端。
大概没有小朋友能够抵挡冰淇淋的诱惑吧?《缤纷雪糕》就是从孩子喜好出发,把所有的卡牌都设计成了五彩缤纷的冰淇淋和冰淇淋球。先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再让他们认识100以内的数字就不会有抗拒心理了。
整套桌游一共有52张卡牌,其中4张是标着数字“1”的冰淇淋甜筒,可以用来代表不同的玩家。剩下的8种口味冰淇淋球,分别代表着数字2~49。
基础玩法非常简单。
冰淇淋球数字面朝下,玩家轮流翻开卡牌,然后决定要不要这张牌。要的话,叠放在自己的冰淇淋甜筒上,不要的话就原样放回卡牌堆里。只要能够按照规则组合出10个冰淇淋球,就赢了。
玩家叠加冰淇淋球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新加的冰淇淋球上的数字,必须要下面的数字大。
比如说你上一个加的数字是4,那么,接下来必须是5及以上的数字。翻出卡牌,孩子要即使判断要不要,因为如果前面的数字太大,后面就没有数字可以放了。
相信很多妈妈看到这里,就明白为什么我说这套桌游特别适合用来进行数字认知了。
首先,需要识别并记住出冰淇淋球上的数字
——这是数字认知的过程;
其次,需要知道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这是比大小的过程;
最后,需要通过已有数字,判断要不要留下新翻开的卡牌
——这是逻辑思考的过程。
除了基础玩法之后,这套桌游还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多延伸玩法。
刚刚接触数字学习的孩子:
随机抽取一张数字出来,然后让孩子组合出对应数量的冰淇淋球来。或者也可以反过来,爸爸妈妈选出若干冰淇淋球,让孩子选择对应的数字。
已经认识50以内数字的孩子:
先随意抽一轮卡,选好第一张卡以后,后面叠加的新数字必须是比第一张卡大的相邻数。比如第一张卡是数字4,下一张卡必须是5,然后6、7、8……依次类推。
或者一人作为裁判发出指令,其他玩家根据指令找到需要的数字。比如指令要求找到大于5小于10的数字,小朋友们就需要先找到在范围内的数字,然后再按照基本原则决定要不要叠加。
已经学过50以内加减法的孩子:
可以把叠好的冰淇淋球可以简单相加,得数最大者获胜。也可以通过把数字大的卡牌拆分成小数字,锻炼孩子的数字计算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学到数字的认知、比较、排序等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策略规划能力。随着游戏规则的改变,孩子还能学到数量匹配、整体认数、相邻数、单双数、数分拆、加减法等多种关于数字运算的知识点。
2.眼明手快Zingo
说ThinkFun是美国益智玩具品牌中的大佬,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我迄今买过不下10款他们家的玩具,不只暖暖喜欢,连我自己玩着都上瘾。
ThinkFun一直致力于研究有趣、创新、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学习热情的玩具。他们的玩具,不仅可玩性高,而且还涉及了数学、语言、物理等多种学科。
不过说实话,ThinkFun的桌游整体年龄偏大,比如我们之前推荐过的塞车时间、重力迷宫等等,都不太适合低龄孩子。后来,我同事给我介绍了这个眼明手快(Zingo)系列,我玩过之后,觉得很适合4-9岁的孩子。
Zingo有数字、时间、英语单词等多个主题。这次既然是评测数学桌游,我就先介绍数字主题的Number Bingo和时间主题的Time-telling。
每一套Zingo都由1个发牌器、6张双面挑战卡和若干塑料牌卡组成。
Number Bingo的挑战卡,绿色面是基础挑战计数题,包括不同数量的物体图像,下面还有相应的英文单词。红色面是进阶挑战加法题,需要靠玩家自己进行加法运算。
游戏开始的时候,每位玩家会拿到一张挑战卡。当发牌机开始发牌的时候,如果玩家发现发牌机发出的数字卡和自己挑战卡上的图案数量相同时,就可以大声喊出这个数字,然后取走数字卡,并覆盖在挑战卡相应的位置上。
如果出现了无人认领的卡,就可以继续塞回发牌机,等待下一次发牌。
如果有两名或者两名以上的玩家都想要同一张数字卡,那么首先喊出数字的玩家将得到数字卡。对低龄宝宝来说,喊出“1、2、3……”就可以,如果已经学过数字的英文了,也可以试着让孩子喊“one、two、three……”
最终,当全部完成挑战卡题目的玩家喊出“眼明手快”或者“Zingo”时,就表示他成为本轮的获胜者啦!
时间主题Time-telling的玩法和数字卡差不多。
在发牌器左右两边分别放小时牌和分钟牌。开始发牌之后,玩家就可以根据挑战卡上的题目争夺时间片。
绿色面的时间数字和指针都有显示,比较适合初学者;红色面只显示指针,需要孩子先学会读指针之后,才能选出正确的时间牌。
如果孩子已经上幼小衔接的话,我想特别推荐一下Time-telling。因为时间的认读,是幼小衔接和小学一年级的必学课程内容,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学习难点。
暖暖在刚开始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经常会出错。比如下面这种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分不清到底是2:35还是3:35。
市面上很少见到专门训练时间学习的玩具,只有一些练习册或者时钟书会涉及这个知识点。所以看到Time-telling的时候,还挺惊喜的。
最后一定一定要说一句:把牌卡从发牌器顶槽推进去的一瞬间,会听到一声清脆的“咔哒”。我每次都和暖暖抢着塞牌卡,就为了感受这一声,超治愈、超舒爽!
3.超级农场主Super Farmer
关注了本周团购的爸爸妈妈,可能已经对这款桌游有所了解。这是我近期发掘的“新宠”,而且是比较少见的形式,所以还是放到了这期的评测名单里。
暖暖最近非常沉迷其中,不仅每天晚上在家要跟我、暖姥姥和暖姥爷大战八百回合,就连到公司探班,也不忘拉着我“再来一局!”“最后一局!”“这次真的是最最后一局!”
这是一个适合2-4人玩的多人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由玩家扮演农场主,通过掷骰子、计算繁殖、交换等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动物,最先获得所有品种动物的农场主为赢家。
每次玩这个桌游,我总会想起一套很有名的数学练习册。
——这位妈妈说:是《新加坡数学》。
——嗯,确认过眼神,是看过团文的人!
很多家长都知道,《新加坡数学》的核心思想是CPA建模法。简单来说,依然是上面说过的,把抽象的数学,转换成具体的图像帮助孩子思考和计算。
2 1=3个积木→2 1=3个空格→2 1=3
而《超级农场主》的核心玩法,是农场动物数量的置换。数量最多、最容易获得的兔子,可以看做1个具象化的基数单位,而用6个兔子才能置换的绵羊,就相当于6个基数单位,并以此类推。
怎么样,是不是和CPA建模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等量代换,其实也是幼升小的必考题型——天平替换。如果孩子对于书面的题目觉得很难理解,完全可以用这套桌游中动物的等量关系作为类比示意。
对暖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已经很容易理解猪、羊和兔子之间的等量关系,那么,如果没有手上没有拿到猪,光用羊和兔子能换到牛吗?
这样说你还不太理解的话,那我用应用题的形式来描述,是不是就更清楚了?
已知6只兔子可以换1只羊,2只羊可以换1头猪,3头猪可以换1头牛。请问,如果想得到1头牛,至少需要几只兔子和几只羊?
各位鸡爸爸鸡妈妈们,这是什么?这就是高年级数学要学到的简易方程呀!
以上这些知识点,有的是暖暖已经学过的,有的是刚开始接触的,有的是目前还没学过的。但是,为了赢,为了抢在我前面拿到最有利的置换,她自己就会开动大脑,滴滴溜溜地转着眼睛,在脑子里完成计算。
说真的,比讲10遍鸡兔同笼的效率高多了!
4.美国数学跳棋Prime Climb
跳棋,大家应该都玩过吧?那你玩过结合了诸多数学知识的美国数学跳棋吗?
Prime Climb是由两位顶级美国数学家研发设计推出的数学教具,据说是现在美国小学生家庭必备的一款游戏。
游戏规则也是超级简单: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组合、移动自己的两颗棋子,最终把它们都送到101终点即可。
Prime Climb的玩法,可以大致分为初级玩法和进阶玩法。
对于幼小衔接到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用它来训练100以内加减法,提高口算速度,熟悉数字的拆分组合。
如果是二三年级的孩子,就可以用乘除法和四则混合运算来提高棋子移动的速度,更能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乘除法运算的本质。
到了四年级及以上,就能在运算之外加入策略技巧,特别是在多人对战的时候,更能体会到数字应用的魔力和运筹帷幄的成就感。我们去年团建的时候,就带上了这套桌游,一群年龄合计超过100岁的大人也能玩得不亦乐乎。
仔细观察棋盘上的色块。乍看之下,可能觉得多余又混乱,其实它们让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尤其适合暖暖这种刚开始学习乘除法的孩子。
比如说,在棋盘上,数字“2”对应的颜色是橙色,数字“3”是绿色,因此,数字“6”=2(橙色)x3(绿色)
还可以结合骰子上的颜色进行运算。比如棋盘上绿色的数字“3”乘以骰子上蓝色的“5”,所得就是蓝色 绿色的数字“15”。
这种可视化的方法,能帮孩子更直观地理解数字的拆分与组合,从而更好地领会乘除法的本质及运算规则。
去年我们团过这套Prime Climb之后,后台收到了很多留言,至少一半的人都是说:“这套桌游好难!”
是的,这也是我用过之后最大的感受。
倒不是说题目难度太大,而是它本身的规则比较复杂。不说别的,就品一品它的这个骰子,除了有10个面之外,每个数字上还有色彩组合。一看就觉得,不好惹!
因此,这套桌游我会推荐给6岁及以上年龄的孩子,低于6岁或刚接触数学启蒙的孩子不建议购买。
而且,我建议爸爸妈妈们不要急于让孩子挑战高难度等级。比如,对5-7岁的孩子而言,能先把练习加减法运算、不用技能卡的初级玩法练熟就很了不起了,没必要一味追求难度,而让孩子挑战太复杂的游戏和运算规则。
5.品果思维积木
前两天我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空间思维的学习方法。很多妈妈都对鲁班立方很感兴趣,也有妈妈问除了鲁班立方外,还有没有其他训练空间思维的玩具。
说实话,我看过不少号称能够训练空间思维的玩具,但是能打动我的并不多。像这套品果积木,一开始我就因为它的颜值不够高,设计过于复杂而Pass了。后来,当我真正了解到它所包含的知识点之后……真香!
对3-5岁的低龄孩子来说,你当然可以只把这套积木作为单纯的拼插玩具。
暖暖自己拼的超可爱猫头鹰
不过,它真正的核心是集闯关桌游 创意积木于一身的空间思维益智游戏。在拼插的过程中,孩子们任意一次旋转或者翻转,都会对图形进行拆分和组合,打破他们已经习惯了的二维平面思维定势,对培养空间感和立体思维特别有用。
在幼小衔接和一年级数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图形拆分*的题目。比如对于,很多初学图形的孩子来说,如何用三角形组成正方形是一个难点。可以用积木给孩子演示:1个等腰三角形=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1个正方形。
“数一数这几组积木中各有多少个正方体?”这种低年级常见的几何题型,考验的是孩子对立体积木透视关系的理解,但是隐藏起来的正方体也常常成为被忽略的重点。这时可以用手中的积木块,让孩子动手拼搭,然后直观地数出正方体的数量。
到了更高的年级,立体几何和空间几何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这时,可以用积木配套的练习册,进行更高阶的思维训练。
比如《金字塔之谜》,是让孩子不断试错,通过旋转、翻转,在不改变模块形状的前提下,还原一个完整的立体金字塔造型,这个练习特别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对立体图形的组合拆分能力。
不过需要说的是,这套积木的方块,在拼插和拆分时都需要一点技巧或者巧劲,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能无法自己完成,还是需要家长的帮助。
特别是玩完之后一定要及时收好。有一次我就不小心踩到一块,这酸爽……啧啧啧。
6.镜面透视Splitting Image
当提到空间思维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许都是立体图形。其实,还有一种形式,也是空间思维的重要组成,但很多人都会忽视它。
对的,就是镜像图形。
所以我最初拿到Fat Brain的这套镜面成像桌游,看到它由2片塑料拼图 一个镜子 31张任务卡组成的“简陋”模样时,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就这?就这?这也能进行空间思维训练?
直到开始动手操作,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所在。
因为没有复杂的道具设计,它的游戏目的就显得更加清晰。玩法也很简单:只要根据任务卡,用正反两面不同的两块塑料片,通过摆放拼图,把对应的图片拼出来就算过关了。
虽然玩法不复杂,但我觉得还是挺烧脑的。
拿到关卡题目时,大脑首先要有一个初始的空间图形。这个图案像什么?有哪些元素?要如何摆放和组合?这对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五岁的土豆也能轻松上手
暖暖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她们剪过“拉手小人”。
当时,老师只是一步步地告诉孩子们,如何折纸、如何画出图形、如何剪下来,并没有深入地解释其中蕴含的原理。现在来看,这就是原始的对称知识啊!
后来,她又在思维课上学到过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
1、像和物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3、像和物的上下不变,左右互换
4、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
这些知识点说起来很抽象,但是通过这样的桌游,是不是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了?
关于这个玩具,我还有一些心得可以跟准备入手的爸爸妈妈分享:
首先对低龄孩子来说,如果觉得产品里自带的游戏卡还是太难,我建议可以从一些简单的图像、字母入手,让他们先理解“对称”的概念;
其次,正式玩之前,先让孩子仔细观察这2块塑料拼图片,因为正反两面都不一样,可以多转换几个角度,让孩子熟悉它们在现实中和在镜子中分别呈现出的图像;
最后,一定要让孩子看它的3张线索提示卡!它们会直接告诉孩子们哪一侧是镜子里要呈现的像,并标出了其中一个拼图块相对于镜面应该摆放的位置。这样孩子会更容易上手。
以前我的数学老师就跟我们说过,数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事实上,很多科学家都认为数学是其他科学的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物理、化学的知识,都能在数学中找到出处。就像这个平面镜成像的游戏,看起来是几何问题,其实在以后学习反射、折射等光的传播知识时,也同样会用到。
7.巧克力迷阵Chocolate Fix
我是一个超级颜值控,也是一个超级数独迷。两者相加之后,我会被这款巧克力迷宫数独迷得神魂颠倒,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先说颜值的部分。
第一眼见到这款玩具,我就爱不释手。它有三种颜色的“巧克力棋子”,分别是:黑巧克力味,草莓味和白巧克力味。制作精美,形状色彩简直可以乱真,让人很想忍不住“咬”一口!
我拿回家给暖暖玩的时候,她也以为我买的是巧克力蛋糕,还兴奋地问:妈妈可以吃吗?(所以小宝宝的父母请注意:如果你家娃很小的话,一定小心,别被他们真的吃了哦!)
再说数独的部分。
虽然长得和一本正经的传统数独不一样,但巧克力迷阵的确是运用了数独原理的逻辑推理游戏。
这9块巧克力颜色形状都不尽相同,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游戏目标呢,就是按照每张题卡提供的线索,把9块巧克力放进托盘,每道题目只有一个答案,需要运用推理的方式确认每块巧克力的最终位置。
4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尝试玩初级关卡了。这个阶段的题目一般都有3个线索,每个线索会提出出形状和颜色,还会给出托盘里的重要位置点。4、5岁的孩子,几乎不怎么费脑就能做出来。
慢慢往上,题目的难度会逐渐增加,提示线索也会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孩子观察、分析每一个线索,找到关键点提示,还要学会运用假设、推理、演绎等小策略,或许还得不断试错。这对孩子在观察力、专注力、耐心、逻辑思维和空间演绎等多方面都是很大的提升。
暖暖做到第5关时,速度明显就没有前4关那么快了。一通猛如虎的捣鼓之后,才终于完成关卡。
我们在做这种解题类的桌游时会有一个习惯,就是当她完成之后,我会问她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这其实是帮她养成复盘的习惯,通过复述她的解题思路进行查缺补漏,无论是对游戏还是对学习,都很有帮助。
所以当她完成这一关时,我也同样问了她是怎么拼出来的。
暖暖一脸兴奋地说:这一关给了3个提示的线索,第一个线索给的最全,但第二个特别关键,它是一个对角,最底下是黄色圆形的,第二行中间是粉色圆,综合第一个线索右上角是黄色三角……
这简直就是训练逻辑推理的完美教具嘛!
8.烧脑妙算Secret Code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玩过文曲星(好有年代感的名词)上的一个猜数字游戏?
游戏开始,文曲星会从0-9里随机抽取四个数字,组成出一个四位数,你的任务是猜出这个四位数到底是多少。每猜一次,文曲星会提示你:*A*B,最终,当屏幕显示4A0B时,就表示你猜对了这个数字。
比如说,你猜这个四位数是2583。屏幕上出现“2A2B”,就表示这四个数字中,有2个你猜对了数字和位置,有2个猜对了数字但没猜对位置。
高中时,我们班一度特别流行玩这个游戏,同学们会比赛看谁能用时最少猜对数字,就算赢得了胜利。
当拿到这套《烧脑妙算》时,我都惊了:这不就是文曲星上的猜数字游戏吗?只不过,做得比码农范儿十足的文曲星可爱百倍,更适合暖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玩。
这套游戏是意大利的一个著名玩具品牌启迪Quercetti出的。很多家长知道它,可能源于它家最经典的蘑菇钉拼图。而《烧脑妙算》也使用了蘑菇钉,只不过这次蘑菇钉走的不是艺术路线,而是数学路线。
游戏需要2个人一起玩。一个人是密码设计者,另一个则是密码破译者。
每轮游戏开始时,密码设计者需要先在密码设置区放置由4颗蘑菇钉组成的密码,8种颜色可以任意选择,也可以重复使用同色的蘑菇钉。
破译者的任务,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步骤推理出设计者设置的蘑菇钉的颜色和位置。
破译者每猜一次,设计者可以用黑白钉在反馈区给出提示,如果颜色和位置都对,就放黑色提示钉,如果颜色对但位置错,就放白色提示钉。如果颜色和位置都不对,就什么都不放。
当破译者得到的都是黑色提示钉时,就表示他破译出了设计者设置的密码。
暖暖一开始玩的时候,我会用提示钉标示出她猜对的那颗蘑菇钉的位置。比如绿色蘑菇钉,她既猜对了颜色,也猜对了位置,我就在反馈区第二颗的位置上放一个黑色提示钉。
等她渐渐摸到门道之后,我就不给她标注位置了。比如这一次,她猜对了紫色蘑菇钉在第二列,但给提示的时候,我可以选择在反馈区任意位置上放一个黑色提示钉,而不是放在相应的第二列上。
在游戏原始规则里,其实提示钉是不用放在相应位置上的,但是对刚开始玩的孩子来说,如果不标注位置的话,猜起来难度会比较大。可以等玩熟练了之后,再按照原始规则操作。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爸爸妈妈(特别是理科专业的)应该都能看出这套桌游包含的是什么知识点了吧?没错,就是排列组合。
这虽然是初高中才会涉及的知识点,但通过这套桌游,连暖暖这样的二年级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根据提示,列出蘑菇钉可能有的组合形式。只不过,她现在解题用的不是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而是靠逻辑推理。
以上就是这次的数学桌游评测的结果了。
我从20多款数学桌游中选出这些,是想推荐给正在进行数学启蒙,或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孩子(及他们的家长)。
你可以结合自家孩子的年龄和问题,根据评测结果和介绍,有的放矢地选择自己需要的数学桌游。
我承认,每次陪暖暖玩桌游的时候,其实也夹带着老母亲的私心:比起学鸡兔同笼时的“鸡飞狗跳”,我更希望在游戏中享受“母慈女孝”。更何况,通过游戏学到的知识,她还能掌握地更牢固。
每次感觉自己心梗快要发作的时候,我就庆幸:还好有那么多桌游可以作为我的心梗特效药!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 / END / ————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