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兽之子》:水族馆究竟对日本人有什么重要的文化意涵?

浅谈《海兽之子》:水族馆究竟对日本人有什么重要的文化意涵?

首页角色扮演海兽之子手游更新时间:2024-04-11

比起新海诚的《天气之子》,我更留意五十岚大介的《海兽之子》(海獣の子供,2019),五十岚大介对于人类与海洋之间关系的神话学式的描绘,充满神秘主义论调的诗意表达,着实令人深深沉入辩证的思量。在米津玄师洒落地吟咏的《海の幽霊》中,巨大蓝色玻璃帷幕前的「琉花」,魔幻地置身于分不清是液态还是气态的蓝色空间,如冻结般的玻璃流转着梦境般光芒,鱼群绚烂地漂浮/飞翔于湛蓝之间。这个位于「之间」的空间,叫做「水族馆」(aquarium)。

我们在本篇文章里完全不剧透,只是单纯地想藉由动画中的重要场景——水族馆,来产生一种文化理解与诠释。动画《海兽之子》的一开始就是水族馆,里头的人物也围绕着水族馆而生活,琉花的父亲、母亲都在水族馆工作,男主角「海」与琉花更在水族馆里初次见面。日本人真的很喜爱让作品里的角色在水族馆里谈恋爱。

我将在文中针对「日本的水族馆」进行问题化:为什么五十岚大介要选择水族馆作为一个中介的空间?水族馆究竟对于日本人而言,有什么重要的文化意涵?此特定的「社会-历史」脉络,或许这正可以提供某种解读《海兽之子》的视角。

《海兽之子》

盘点日本最受欢迎的水族馆

先来看看我们去日本旅游时,最常拜访、最受欢迎的水族馆有哪些?日本旅游网站(调查时间为2019年9月)盘点全日水族馆前10名为:

  1. 冲绳美丽海水族馆(冲绳)
  2. 鸟羽水族馆(三重)
  3. 鸭川海洋世界(千叶)
  4. 名古屋水族馆(爱知)
  5. 海游馆(大阪)
  6. 神戸市立须磨海浜水族园(兵库)
  7. 海中道水族馆(福冈)
  8. 南知多Beach Land(爱知)
  9. 伊势海洋乐园(三重)
  10. 大分海之卵水族馆(大分)

无论是冲绳美丽海水族馆中优游在蓝色水箱里的巨大鲸鲨,或是千叶鸭川海洋世界中跳跃的*人鲸,都带给游客惊奇的动物展示。笔者也去过位于登别的尼克斯海洋公园(登别マリンパークニクス),算是一个比较失败的例子,其出名在它的「企鹅游行」,馆员还会在企鹅游行前特别广告,你只要花500元日币就跟企鹅合照哦!

很多人称赞这个海洋公园的企鹅有多可爱。但说实在的,从动物园评鉴的角度来看,尼克斯海洋公园的园区规划、动物展示不算优质,算是一个消解札幌与函馆交通烦闷、增添登别娱乐资源的观光项目。海洋公园属于加森观光株式会社,这个大型的观光产业集团,通常透过休闲、住宿、交通的链接来创造一种观光休闲的体验,而加森观光株式会社就用熊牧场、水族馆、滑雪场、饭店构连成北海道亲近大自然的观光凝视。不过,无论水族馆经营的优劣,水族馆所形成的展示与观看,存在着日本特有的社会脉络。

尼克斯海洋公园的企鹅游行

掌握水中的族群

在一本重要的动物展示文化研究《水族馆的文化史:人、动物与物品所构成的魔术世界》(水族馆の文化史:ひと・动物・モノがおりなす魔术的世界,沟井裕一,2018)里,沟井裕一运用傅柯(Michel Foucault)式的展示/观看图式与系谱学分析,编写有着大量史料引注的水族馆文化史。沟井裕一的卓越研究,可以给我们非常深度又锐利的提示。

鱼类饲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与罗马古代,如在庞贝城的遗迹中,可见到贵族用一种Aquorio的容器饲养着鱼。西元720年时,《日本书纪》里也记录了养鱼的描述。早期的鱼类饲养,因为没有动物学类型系统的概念,因此尚未有搜集的构想,大都是私人闲情的表现,像是「欣赏金鱼」的习惯。一直到19世纪中期的欧洲,动物学与水族馆相辅相成地发展成系统性的展示,更在20世纪传布到美国与日本,成为两个现代水族馆发展的重要地区(沟井裕一,2018)。此现代水族馆的出现,诚如傅柯所言,透过具有展示功能的机构(institution),形成了一种规训的复合体与权力关系,试图掌握人类一直无法真正了解的海洋世界。

现代水族馆的出现,反映人类想把握海洋世界的企图

水族馆与现代性

第一个日本的现代水族馆,于明治15年(1882),出现在上野公园中,叫做「观鱼室」,主要由两个水槽与两排玻璃观鱼窗组成,透过昏暗的室内采光,让参观民众得以体验淡水鱼类的水底风光。而后的浅草水旗馆(1885)、第三回国内劝业博览会水族馆(1890)、浅草公园水族馆(1899)、日本水族馆(1990)等观赏水底生物的馆厅快速开设(铃木克美,2001)。直到2018年,日本全国的大小水族馆数量高达150座,占全世界水族馆数量的四分之一。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热爱水族馆?铃木克美(2013)认为,19世纪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以来,水族馆的出现成为人们「追求自然」的一种展现,而日本在全国欧化的驱动下,引进西欧的博物馆机制、动物学与养殖技术,「水族馆」成为一种成功赶超「现代西方」的代名词。

水族馆的出现,也使得观赏水族生物的视野也从古代金鱼缸的「上方观看」,转为如画框的「侧边观看」,在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下,从大型鱼缸的「底下观看」成为可能(沟井裕一,2016)。不同的观看方式,带给参观民众新颖的「超凡体验」,此超凡体验正是促成大家热爱去水族馆(谈恋爱)的因素之一。

从大型鱼缸的「底下观看」成为可能

两个神话之间

水族馆空间打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想像空间,一方面它连结到现代科学技术,另方面则关系到日本的地方传说—龙宫的故事。从现代科学技术的面向来说,可以见到现代水族馆呈现三个机构存在的目的:休闲娱乐、教育、物种保存(Karydis, 2011),诸目的透过海洋生物饲育、收容技术、槽池技术、展示规划等现代科学知识所建构(坪山幸王、佐藤信治,1998)。在《海兽之子》中,便可以看见「新江之仓水族馆」充满机器管线、育养员、研究者的内部,维持着外部展览世界的运作。

从传统故事的面向来看,水族馆的确实现了庶民对龙宫的绮丽幻想,那是日本最重要的神话之一。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认为宫城县登米市〈沼神的信〉(沼神の手纸,收录于《远野物语》)是这类「水系」传说的源头之一,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池内的神明是一位女性(模样为蛇龙的异类女性),并且有着推动厄运与幸运的力量(高桥康雄,2000)。

《海兽之子》剧照

日本精神分析大师河合隼雄(1986)也谈到关于水的传说,即为人熟知的「浦岛太郎」与「龙宫童子」的故事,他认为「海底的世界」便是一种「他界」,龙宫的世界的风景美丽,展现了日本人对自然之美的重视;在海底世界中「异类女性」乙姬,传递着大海里隐秘的消息,有时抱着不可思议的童子,是大海作为生命源起的母性象征。片中琉花的子宫与大海的共鸣,就是最好的佐证。

从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水神故事的两个层面来看,技术的神话与仪式的神话便是日本水族馆令人着迷之处,也是《海兽之子》中,此中介空间的特殊性质。动画中的主要角色海、空、琉花,穿梭在水族馆的表/里空间,他们同时贯穿传统与现代、技术与仪式、逻辑与感觉之间,重新归返到无意识中,从超巨观又极微观的尺度,领悟人与物存有的现象学本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去哪里?(仆たちはどこから来て、どこへ行くのか?)

现代水族馆机构存在的目的之一:娱乐

那些发生在水族馆里的事

在日剧《有喜欢的人了》(好きな人がいること,2016)中,男女主角的第一次约会,就是去镰仓的「新江之岛水族馆」,站在巨大水族箱前,浪漫破表。水族馆几乎是日本纯爱文本(电影、漫画、小说等)中,最常见的约会场景。除了空间光线梦幻、环境清净、海洋生物很适合拿来当话题外,日本人致力打造出前文论述的中介空间,它满足了人类对未知的好奇与恐惧,也提供人们脱离现实、进入心灵的动力,暗符亲密关系中的过渡(passage)与交换(exchange)。

回到《海兽之子》,水族馆空间将过渡与交换的运作镶嵌在动画之中,人、物与环境在无意识的深层结构里,都仅仅是宇宙记忆的累积与连结。于是五十岚大介与监制渡边步突然在动画后半,大量的使用音乐、影像与诗,似乎企图诠释那种完全不需要语言、或是语言无法把握的沟通。而这个由「水」构成的中介空间,连接着陆地与海洋,连接着此岸与彼岸,透过西方现代科技与传统神话的映照,将精神世界中个体化的秘密隐藏成浪漫的故事,那些发生在水族馆里的奇妙的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