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玉龙耳洗)
在前文《说“龙”》(中)里,我们谈到了“中华第一龙”(新石器时代内蒙古红山文化“C”形碧玉龙、河南濮阳仰韶文化蚌塑龙),“华夏第一龙”(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辽河流域第一龙”(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堆龙),以及“长江流域第一龙”(湖北黄梅焦墩遗址出土的卵石摆塑龙)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远古龙文化遗存,从中可知中国的龙文化至少已有8000年的历史。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文明代表和精神象征,龙是中华大地特有的意识产物,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数千年来,只要是中华儿女所在之地就一定有龙元素的痕迹。可以说,在绵绵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龙文化自古以来就体现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比如,建筑、雕塑、绘画、语言、文学、民俗、医药、地理、饮食、服饰等,几乎无处不在龙的印记。下面我们仅就几个方面来简单领略一番龙之万象,感受一下丰富的龙文化。
古代皇帝生活和工作之处可谓龙的世界
在中国古代,龙被视为皇帝和皇权的象征,宫廷龙文化体现在皇帝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封建社会的皇帝被看作是君权神授的真龙天子,皇帝的容颜被称为龙颜(如皇帝开心称为龙颜大悦,皇帝发火则称为龙颜大怒),其身体被称为龙体,其所坐的椅子被称为龙椅,皇帝的车驾叫龙辇,皇帝睡的床叫龙床(或龙塌),皇帝戴的帽子叫龙冠,其所穿的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被称为龙袍等。
(清 郎世宁 乾隆皇帝朝服像 局部)
但凡封建帝王生活和工作之地,作为最为隆重、最为丰富的龙纹便充斥其中,体现在建筑、家具、服饰、文房用具、生活器皿、仪仗兵甲、供器等各种所及物品,甚至包括皇帝所用的痰盂、马桶等也均有龙纹装饰。可以毫无疑问地说,龙纹在皇宫装饰纹样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在各种类型的龙纹器物中,其材质也极为丰富,涉及瓷器、玉器、漆器、象牙、木材、石器、青铜、金器和银器等。除了宫殿和庙宇,在其陵寝也随处可见千姿百态的龙元素的形象。
(清 镂空龙纹盒)
北京故宫博物院可以说是一个龙的世界,拿太和殿来讲,其内部所装饰的各式各样的龙就有13000条左右,如果算上殿外的话,则大约有15000条。而在故宫所收藏的上至远古,止于清代的各类历代文物遗存中,龙形图案的载体更是浩如烟海,几千年来中国龙形象的变迁、龙文化的发展在这些载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明 正德 青花穿莲龙纹盘)
关于龙的节日
在我国民间,与龙相关的节日和民间活动非常多,比如舞龙、舞狮、舞龙灯、赛龙舟等。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当推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还被称为龙头节、青龙节、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此处的龙,其实指的是东方苍龙七宿——我们在《说“龙”》(上)一文里有提及,该星宿即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星象,每年的龙抬头这一天,龙角星就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来,所以称为龙抬头。
关于龙抬头,有很多传说故事,如小龙播雨、金豆开花救龙王等;这一天还有很多习俗,比如采龙气、剃龙头、敲龙头、祭社神、吃龙食、引田龙、围粮囤、起龙船、使耕牛、吃饺子、煎焖子、吃猪头肉等。
关于这一节日,还有很多谚语。例如,“二月二,敲锅台,大小元宝滚出来”;“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敲案桌,打得粮食没出搁”;“二月二,扫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等等。
而在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除吃粽子、吃五黄、插艾草、悬菖蒲、喝雄黄酒之外,在南方很多地方的大江大河会有龙舟竞渡活动,亦称赛龙舟。
(元 佚名 龙舟夺标图)
此外,民间还有各种龙王庙会、看龙场、龙潭祭、祭龙节、龙船节等,有的虽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节日,但是在一些地区却是传统的习俗。
龙之语言、文学与史书典籍
在语言上,龙文化痕迹有屠龙之技、画龙点睛、叶公好龙等很多关于龙的成语典故。《说“龙”》(上)一文里,我们通过龙的“搭档们”(虎、凤、鱼、马、水等)了解到,龙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的语言体系之中,形成了生龙活虎、卧虎藏龙、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章凤姿、龙飞凤舞、龙马精神、车水马龙、游云惊龙、鱼龙混杂、鲤鱼跳龙门等丰富的语言模式。
以龙为书名的古籍和篇章大量存在,如《文心雕龙》《龙文鞭影》《龙宫方》《龙虎经》《龙藏》《龙韬》等。从古至今,亦有数不胜数的记载有龙相关内容的史书典籍,如《易经》《孟子》《管子》《荀子》《韩非子》《诗经》《楚辞》《淮南子》《山海经》《汉书》《后汉书》《左传》《史记》《抱朴子》《水经注》《十六国春秋》《博异志》《旧唐书》《唐年补录》《国史补》《大业拾遗记》《北梦琐言》《广异记》《述异记》《太平广记》《宋史》《元史》《续夷坚志》《菽园杂记》《清史稿》《永平府志》《伐蛟说》《本草纲目拾遗》;此外,《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中也同样记载有关于龙的内容。
(清 玄龙焕墨)
同时,龙被普遍用在各种文学作品之中。例如,以龙为题目、或为内容、或有提及的古诗文有:先秦屈原的《离*》;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李商隐的《龙池》、李峤的《龙》、韩愈的《龙移》《龙说》、萧旷的《咏龙》、韦应物的《龙潭》、白居易的《黑潭龙》、杜甫的《阁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梦李白二首·其一》、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蜀道难》《白马篇》《送羽林陶将军》《古风·其十六》、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阎朝隐的《奉和登骊山应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昌龄的《出塞》、李郢的《上裴晋公》、贾岛的《题青龙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温庭筠的《元日》、杨炯的《从军行》、岑参的《逢入京使》、张聿的《剑化为龙》、李约的《观祈雨》、无名氏的《骊龙》;宋代王安石的《龙赋》、苏轼的《塔前古桧》、黄庭坚的《清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陆游的《秋思》、赵方的《龙潭》、李纲的《龙潭》;金代完颜亮的《咏龙诗》;明代袁宏道、黎民表、郑学醇的《龙潭》;等等。
(明 青花五彩龙纹八方葵式盘)
戏曲中的龙文化
龙文化亦渗透在我国重要的传统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戏曲之中,并以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形式得以表现。比如,以龙为戏曲之曲目名称的有《龙凤配》《龙凤阁》《龙凤缘》《龙凤巾》《龙换凤》《龙虎斗》《串龙珠》《锁五龙》《五龙祚》《五龙斗》《双保龙》《打青龙》《打龙袍》《打龙棚》《闹龙宫》《双龙会》《遇龙镇》《龙潭镇》《龙喜镇》《龙潭燕》《龙门山》《铁龙山》《青龙关》《白龙关》《二龙山》《绝龙岭》《乌龙岗》《小白龙》《飞龙传》《龙江颂》,还有《龙凤呈祥》《游龙戏凤》《遇龙封官》《卧龙吊孝》《龙马姻缘》《龙女牧羊》《降龙诛忠》《画龙点睛》《三盗九龙杯》等。另外,黑龙江还有一种被称为龙江剧的地方戏曲剧种。
带龙字的戏曲唱段、唱词也不胜枚举。例如,“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四郎探母》);“龙行虎步上金殿,朝房内宣苏龙来把驾参”(《武家坡》);“贼好比蛟龙未生鳞甲,贼好比猛虎未曾长牙”(《捉放曹》);“两国交锋龙虎斗,各为其主统貔貅”(《失街亭》);“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甘露寺》);“龙车凤辇进皇城,御街上来了我讨饭人”(《打龙袍》);“龙虎之年开科场,高榜得中伴君王”(《赤桑镇》);等等。
此外,在戏曲的表演道具和行头上,有青龙刀、盘龙棍、双龙剑、黄龙旗、龙头拐杖、龙凤掌扇、龙箭衣、龙套衣、双龙鞑帽等。
(清 掐丝珐琅龙耳炉)
舌尖上的龙文化
在我们的饮食中也形成了丰富的龙文化。如食物名称中带龙的有龙眼、龙虾、龙耳(民间称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吃的饺子叫龙耳)、肉龙、火龙果、龙须面、龙凤面、龙虾酥、龙须糖(又称龙须酥)、龙鳞糕、龙抄手、龙须菜、龙口粉丝、龙须地瓜干等。其中,茶叶有云龙茶、盘龙茶、苇龙茶、龙峰茶、龙须茶、龙顶茶、六龙茶、九龙茶、乌龙茶、雏龙茶、右龙茶、古龙茶、双龙银针、西湖龙井、大佛龙井、浐川龙剑、叙府龙芽、绿潭龙尖和苍南翠龙茶等。
(西湖龙井)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有很多菜肴都带有龙字,比如:龙菜、盘龙菜、飞龙汤、龙舟鱼、蒸肉龙、龙虎斗、风味茄龙、秘汁龙肉、游龙戏凤、鱼跃龙门、盘龙茄子、盘龙肉饼、龙虾刺身、子龙脱泡、二龙戏珠、红烧龙虾、龙井虾仁、龙井鸡片、龙井油爆虾、鲜椒龙凤球、盘龙红烧肉、爆炒小龙虾、老北京懒龙、豉汁盘龙鳝等。
总而言之,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的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龙文化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原载《青少年书法》(少年)2024年第3期,转载时略有调整,特此声明。
作者简介:管明锐,现任河南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硕士。
编辑:大河文学编辑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