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姑娘原则”出自一个英国的童话故事《金发姑娘和三只熊》。
讲的是一位金发姑娘偷偷跑进熊的家里,她发现了三碗粥、三把椅子和三张床,粥有冷的、有热的;椅子有硬的、有软的;床有大的、有小的。
她都尝了、都试了以后,选择了不冷不热的那碗粥,不硬不软的那把椅子,不大不小的那张床,因为那碗粥、那把椅子、那张床最适合她,对她来说都是“刚刚好”,这种选择的原则就叫做“金发姑娘原则”。
“金发姑娘原则”被应用在各个领域,比如发展心理学、经济学、通讯科学、医学和天体生物学等等,而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则会把“金发姑娘原则”应用到个人发展,人际关系等方面。
回看古代,世界各地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哲学家和宗教领袖产生了同一个理念,认为最好的处事方式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亚里士多德的理念是"黄金分割",印度佛陀用"中道"这个词,而孔子则信奉"中庸之道"。
不同的说法异曲同工,都认为最有效方式是适度的、平衡的,而失调的行为往往是偏激的、甚至是极端的,可见这些古代先哲和现代科学家所信承的都是“金发姑娘原则”。
二、“刚刚好”和“极端化”的对比“人际适应性调节”在心理治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一概念与“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紧密相关的。
“非黑即白”或“二分式思维”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个标志,在各种人格失调中也屡见不鲜,同时,根据贝克(Beck,2011年)和伯恩斯(Burns,1999年)提出的认知曲解理论,非黑即白是其中主要的、常见的认知偏误。
人格失调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其实只是失调程度的不同,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也是如此。每个人都会偶尔用这种思维方式,而有些人则经常,或者把这种方式用在处理重大问题上,于是就产生了严重的失调。二分式思维则经常出现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人际关系的冲突上。
二分式思维是一种极端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错综复杂的现实简化成了两个对立的极端。比如,一个人应对冲突本来有很多种方式,但是他却觉得只有“顺从”或“攻击”这两种,而没有看到这两者之间还有一种做法,那就是坚定、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思维极端的人往往抓住极端中的一极,认为其纯粹的好,而拒绝另一极,认为其纯粹的坏。
他们固着于一种极端的观点,同时排斥其它观点。
来自美国和伊朗的心理学家施耐德和法特米(Schneiderand Fatemi, 2019年)共同致力于群体间的敌对问题,他们认为极端化思维是因为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出现战争的最大威胁。
"二分法"和"极端化"虽在字面上意义不同,但在心理学的探讨中这些词通常可以相互替换,因为这两种认知曲解经常同时发生。"非黑即白"这个词捕捉到了这两者之间关联性,它既可以指二分法,又可以指没有中间地带的两个极端。
三、“非黑即白”的问题出在哪里?
那么为什么二分式、极端化的思维模式会造成适应不良呢?
因为这种认知模式会导致对现实的曲解。现实不会是二分的,人类的现实中也很少有二分的情况。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会让一个人过于简单地去理解他人和自我。
这种认知模式让一个人无法意识到,除了他自己头脑里认为的两者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他觉得必须二选一,其实两者之间还有很多选择。
比如,如果一个人用二分法思考问题,他就会认为亲密伴侣要么是极好的,要么是极坏的;要么崇拜,要么拒绝;要么奉献,要么忽视,反正就是不是折中的。当伴侣做出他认为是不好的事情时,会把伴侣重新划分到两极里面坏的那一端,继而产生情绪反应,比如“如果她真的爱我,她就永远不会那样说”。
完美主义是另一种认知曲解,归根结底就是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完美主义者认为工作和学业都只有两种结果:完美或失败。所以他工作中出现了任何错误,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错误也会让他认为自己是失败的。
再举个例子,饮食失调的人往往认为身体只有两种:完美的或丑陋的。所以无论身体有多么小的瑕疵,也会让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是丑陋的。
世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的,这些例子都表明用非黑即白的方式来看待世界是不合适的,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四、“非黑即白”的解决之道
亚里士多德说“两个极端都是不好的,而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对象、适当的关系、适当的目的、适当的方式,则是中庸和至善,为美德之所有。
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通过区分词汇之间的量化关系来分析善与恶,这些词汇常用来描绘人类的行为方式是极端的还是适度的。
比如,他把勇气概念化,认为懦弱和鲁莽是两个极端,都是不合适的,而勇气正好处在懦弱和鲁莽中间。懦弱是被恐惧支配,是不好的,而对恐惧一片茫然也是不好的,中间之道是勇气,勇气整合了的两个极端。
在现代心理学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攻击、暴力、置别人的需求而不顾是很糟糕的;顺从,让别人践踏我们的需求也是糟糕的,而坚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处在两者之间,这样才是恰当的(费德勒和埃克顿Feindler and Ecton,1994年)。
再比如,吝啬是一种功能失调的表现,与之相对的是奢侈浪费,而节俭则是一种美德,是中间之道(夏皮罗Shapiro,2015b)。辩证行为疗法(林翰Linehan,2014)的核心策略之一就是帮助来访者把对立的价值形式和自己的个性特征适当地整合起来。
五、一个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
我们可以拿一把刻度尺,用1-10来描述情绪、思维、行为和个性方面的词汇,来呈现极端或是“刚刚好”。
这个刻度尺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会给人带来直接的感受,同时,它可以把问题概念化,让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转向一种更微妙、更平衡的认知模式。当生活中遭遇不顺时,这种更为精妙的认知结构会给我们带来适度的、灵活的行为。
别看这个工具虽简单,但用途特别广泛,可用于各类问题、困境和麻烦,小到个人大到政治。例如,下图是上文提到的三个与性格有关的维度:
当这些人际模式被放到在刻度尺上后,我们看到两端都各有优缺点,而适当的、最好的方式则位于两者之间,即“金发姑娘区域”。
比如,顺从的优点是尊重他人的权利,缺点是忽视了自己的权利,而攻击则正好与之相反,坚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则是在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许多心理问题都可以被概念化到光谱的两个极端,而最好的、最有效的模式往往位于两者之间,可见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个哲学家,还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
这把刻度尺是一个概念化的工具,这个工具会促使我们思考两个极端各自的价值,并找到最好的方式把两者整合起来。这个工具可以用作辩证思维的可视化模板,引导思维的转变,把思维从对立转向一种平衡式的整合性思维。
如果以前的思维方式是笼统的,常常把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这把尺的结构和刻度都会促使我们用一种更为谨慎的、可以量化的方式去思考。这不是叫你去纠结于数字,而是用程度和平衡来处理两极化的问题。
倒向两极中的一端很容易,折中的灰色思维模式虽然更费时费力,但是它更准确,而且更有具建设性,有效地使用这把尺能改善我们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这把尺可以应用到生活方方面面,包括:
· 自我评估
· 理解他人
· 个人目标设定
·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攻击性、完美主义和敌意
· 道德困境
· 恋爱和婚姻关系问题
· 亲子问题
· 政治
还可以试试把这个技术用在解决各种人际问题、两难困境和利益冲突,把问题概念化,让我们同时看到对立两极和中间之道。
作者 | 密儿
校对 | 白子苓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朱振洁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