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暴雨预警,多个景区关闭。去哪儿遛娃呢?外面太热,还会有暴雨来袭,不如去博物馆转转吧!
我选的是首都博物馆。打定主意的时候已是周日上午10点钟,进到首博的微信公众号,点开预约一栏,居然上午场还有票!激动!赶紧跑去跟娃报喜,娃问东问西半天,最后拍板走一趟,结果我打开手机一看,又满额了!10分钟之后再看,上午场和下午场又都有名额了。(第一个小贴士来了!首博每天能接待6000人次,上下午场各有3000个名额,很多人预约之后临时有事会退掉,所以常刷着点手机,经常会有惊喜,当天也能约上)
坐地铁(一号线木樨地下车,东南口出来,往东走三四百米即到)磨磨蹭蹭到了首博,已经是中午12点。门口游客很少,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进门——换票——安检全过程,进去参观了。后来才知道我们误打误撞,居然碰巧选了一个参观者很少的清净时段。(等我们下午两点半出来,门口等待入场的游客已经排起长队,目测没有20分钟很难进去)第二个小贴士:可以选择中午入场,上午场的人有些已经撤了,下午场的还没来,完美时间差~
首博有好几层,从何处逛起呢?我建议你第一站先去地下一层。地下一层藏着哪些宝贝呢?
1、可以触摸的文物。我一直认为如果想让孩子们对博物馆感兴趣,展品最好能摸一摸,互动性一定要做足。首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在这里,展品不再是隔着玻璃去看的,而是可以用手触摸~
2、免费的图书角。
这是我这次在首博的重要发现之一,图书角太棒了!(重要提示:必须穿着袜子才能进,美陶当天光脚穿凉鞋,只有眼馋的份儿了)
3、玩中有学,精彩游戏多多。
地下一层有“读城——北京中轴线”展览。为了让孩子们记住中轴线,策展方用心良苦,设计了很多精彩环节,大人孩子都玩得不亦乐乎。
北京中轴线“沙盘”,两侧是可以用手移动的“叮叮车”。每到一站,都会发出“叮”的响声,甚是好玩。
美陶手中拿的就是“叮叮车”。
翻翻乐,孩子好奇心最强,遇到这种能翻动的东西,是一定要动手试一试的。方块的不同面上,分别写着有关北京城市历史知识的问题和答案~
还有穿越中轴线的换装游戏。现场拍照,然后电脑PS成不同装束,拍照背景分别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
本人在天坛。话说这脸可比本尊窄不少,也长不少,完全是美颜版~
娘娘驾到~
这些小朋友正在按照中轴线上的顺序,给这些方块儿“排队”。如此鼓捣几遍,中轴线上的建筑、方位就能烂熟于心了~
这个小朋友在互动屏上玩的这个游戏也特别有意思,是古建筑搭建类的。太和殿的屋顶是什么样的?太庙的屋顶又是什么样的?小朋友玩得很专注,我没好意思凑太近去拍。实际上老阿姨也眼馋得很,想重新开一局哇!
可以钻得“敌楼”,可以拍照打卡的壁画,细节的考究无处不在。
这面墙是北京著名景区一览,乍一看平平无奇,仔细看才能看出奥妙:墙上镶嵌了像望远镜一样的东东,不同的视角,新鲜的体验~
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的亮点还有很多,不逐一说了,大家可以看图。
策展人设计了很多问题,吸引着孩子们去展览中寻找答案~
关于这个展览,还有一个“小机关”。地面这个出风口,风力超强劲,穿裙子的女士从这儿路过,个个都得模仿梦露捂裙的经典造型。小孩们倒是乐见自己的衣服被吹得飞起来~
地下一层还有一个热门展览——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无论是展品还是布置,都展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准,绝对值得一看。
入口的灯光布景,把气氛烘托得很足~
先不说展品,只说灯光布景,绝对不输某些需要花钱打卡的地方~
展品完全长在了我的审美点上,也长在了娃的兴趣点上——好多有趣的动物展品呀!
通过互动屏了解秘鲁的动植物。
惊恐哥(我给起的绰号,吼吼),花纹和造型都很秘鲁~
这把扇子是用羽毛做的,飞来飞去的鸟,很抓眼球~
木乃伊
出口处的小剧场观众席也设计成了秘鲁风格,细节满分~秘鲁安第斯文明展到8月22日结束,大家抓紧时间去吧!
如果逛完地下一层还有余力,建议可以去二层的常设展览——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看一看。这个展厅的互动性也很棒,首先你可以给可以租一个讲解器(押金200元,可用微信支付宝垫付,免费使用,机器退还后200元会原路退回),孩子们很喜欢操控讲解器。其次,这个厅里有一些“历史原景重现”,比如古时候的积水潭居然是个漕运码头。
明北京保卫战影像,趴在城墙上看影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总之这个馆设计得蛮不错~
孩子们的漫长暑假已经开始了,不妨把博物馆之行安排起来,凉快、省钱又长知识。建议趁中午人少的时候入馆。地下一层和二楼都有简餐,吃饭很方便。
二楼用餐区。
这么好的公共资源,大家一定别错过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