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成语,终身在学习。你好,我是凡尘。今天要讲的成语是:吴市吹箫、一臂之力。
昨天讲到,楚平王以伍奢为人质,召伍尚和伍子胥回郢都。伍尚决心赴死,伍子胥逃往吴国,半路上得知自己的父兄都被楚平王*害,一夜之间白了头,感叹不知何时才能为父兄报仇雪恨。
来在了吴国以后,钱也花完了,食物也吃光了,饿得前胸贴后背,怎么办?往腰间一看,随身戴着一支萧,这不就有主意了?把萧解下来,脚边放一只拣来的破碗,这叫街头艺人,其实就是在乞讨。
一路来在了丹阳县,县里有个牛王庙,按照习俗,每年秋收完毕,每一户会轮流祭祀牛王。正好让伍子胥赶上了,有人祭祀的时候,他也跟过去吹上几首乐曲,顺便讨一顿饱饭。去一次可以,每天都去就有人不乐意了。
这天正好轮到里正一家,"里正"可以理解为村长,找来这么四五个人说给解决一下,到时候一定请你们好好喝一顿。这四五个青年也不含糊,行,您别管了,他敢来就给他轰出去。
当天伍子胥唱着歌又来了,当年策马度昭关,未报冤仇甚日还,世人只认吹箫客,哪知我一天豪气半生闲!唱完提起手中的萧吹了起来,四五个人就围了上来,为首的说:你这厮能不能要点脸,又来白吃白喝,赶紧出去,要不然就不客气。
伍子胥心说:我都要饭了,还要什么脸?争辩道:我吹一首曲子让他直接闭嘴,讨得一顿饭吃,有什么不合适的?我也是为祭祀牛王做贡献,不行,快出去!
这边正热闹的把伍子胥往外轰,只见一个身材壮实的醉汉晃晃悠悠走了过来,在这儿吵什么?喝点酒都喝不安生,让我去把他们拉开。四五个青年不乐意了,跟你有什么关系?一拉一扯之下醉汉就跟他们打起来了。
别看这些青年人多势众,就是无法近身,伍子胥感叹到:好一个勇猛的壮士。正在打斗之际醉汉的妻子出场,穿一身老妇人的装扮手持拐杖,上前劝住了醉汉。醉汉连连弯腰向妻子道歉跟妻子往家走。
伍子胥叹道原来也是个在外欺负他人,在内怕媳妇的泼皮。醉汉听到伍子胥的话拉着他一同回了家,到家后才解释道,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呀,你不知道,我母亲去世前,担心我将来会惹祸,就遗留下一件衣服和一根拐杖。见到这两件东西就像见到我母亲一样。
君子问我因何故,路见不平拔刀助。衣服拄杖母亲留,怎做专诸怕媳妇。醉汉名叫专诸,对伍子胥说,怎能说我是怕媳妇呢?伍子胥心想若是此人助我一臂之力,何愁父兄之仇不得报呢。专诸和伍子胥相互交换姓名成为了朋友。
成语"一臂之力"即,一条手臂的力量,形容一部分力量,在旁边帮一点忙。成语"一臂之力"可以这样造句:遇到无法独立克服的困难时,我们可以请朋友助自己一臂之力。成语"吴市吹箫"是指,伍子胥在吴国的市井之中吹箫乞讨过流浪的生活。成语"吴市吹箫"可以这样造句:几年不见,他从一个吴市吹箫,乞讨过活的乞丐,摇身一变成了亿万富翁。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