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中,如何把心由远拉进?

随着年龄的增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中,如何把心由远拉进?

首页休闲益智给爸妈的敲敲话更新时间:2024-05-14

这几天人们开始陆续走亲戚了,无论是去到亲朋好友的家里还是接受亲朋好友的拜访,无论是已经长到青春期的半大孩子还是已经成为大学里的老生,无论是在学校成绩方面学霸级的“好孩子”还是初入社会三五年学渣级的“坏孩子”。父母们似乎都心有灵犀地提到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感觉辛苦养育了十几年的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当然这个“远”的感觉不单指天性敏感的母亲方面觉得与孩子内在的心理距离远了,还有很多外在的具体的言行举止方面也远了,比如越来越少地和父母主动沟通;越来越少地给父母讲悄悄话;越来越不喜欢父母靠近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对父母的言行不耐烦;越来越不正眼瞧父母,同样,父母对孩子也如出一辙。即使是那些平日住校周末回家的中学生和只有假期才会回家的大学生也是刚回家的几日还能与父母心平气和,没过两三日便又开启了对抗模式,总之无论从哪个衡量标准来说本该是这个世界上最贴近的人现实却是分道扬镳。

作为父母一方,心里是既爱又恨,母亲方面由于情感占主导,只能是自己一个人时偷偷流泪,再憋得不行就是跑去闺蜜群里互诉衷肠彼此宽慰,但回到家的环境中还是会不自觉地暗自神伤;父亲方面由于理性占主导,再加上男性天生好面子,即使随着年龄的增大,希望能和孩子们多说说真心话,哪怕是边上啥也不干啥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心里也是踏实安宁的,可是孩子们压根不给你这机会。父母们总是有种错觉,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怎么感觉像隔着千层纱万层纸的呢!可是我们国人很多都从小没有被教授过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全凭自己的感觉走,再加上几千年文化的熏陶,表达情感要含蓄的教育观念,在新时代里,让很多父母完全摸不着头脑,把不住孩子的脉,无所适从的感觉真是太糟了。那么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呢,父母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1、从小到大,父母们忽视了对孩子包括对自己关于“真诚”的情感教育

不知道从何时起“真诚”二字成为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表达的最具价值感的品质要求。或许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太快带来的代价之一吧,曾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问我说:“到底是撒谎好还是说实话好?”追溯到根上这其实是个哲学问题,而解决哲学难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回归本真,常言道“大道至简”。无论是撒谎还是实话都是需要把自己的看法和答案告诉那个与你沟通的人,而沟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实事求是、真诚表达,这样沟通的双方会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真实的信息,沟通成本会大大降低,时间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最宝贵。但是在很多家庭中,从孩子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周遭的大人们是否一直都在真诚地同孩子沟通交流呢?大家可以好好回忆下,小到吃喝拉撒睡,大到生命起源、人类情感、自然现象、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等哪个没有伴随着大人们的谎言、恐吓、威胁、嫌弃呢。

原因是:一方面父母们并不知道遇到关于孩子的任何问题或者孩子提出的问题该如何正确地回答、解决。比如孩子问自己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小孩子必须要早睡觉大人可以晚睡觉?为什么月亮可以是尖尖的也可以是圆圆的?为什么别人有爸爸我没有?为什么我要跟着爷爷奶奶过,爸妈一年才能回来一次?为什么我们家买不起房要租房?为什么我只能读附近的学校不能进私立学校?为什么会有善人和恶人?为什么会有坏人进到学校砍伤小伙伴?为什么大人只知道赚钱却不陪我,钱比我重要吗?为什么人有不同?等等。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根据孩子的年龄段、理解能力、大脑认知水平、语言使用习惯等作出适时、适当、正确的回答。如果没有前期大量的学习要么就是随意敷衍一个,要不就是回避转移话题,再就是表示对孩子的嫌弃,普遍都会说:“小脑袋里怎么有那么多问题呢?”特别是孩子三四岁时正是几万个“是什么为什么”等着你。有些父母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些父母是白天上班很累了回到家已经没有精力了。

而这种敷衍、转移、甚至是嫌弃的语气父母们通常以为事情过去了孩子不会记得,即使记得也没什么,因为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但事实上这些都放到了孩子脑子里的某个区域,以后会被经常性地刺激一下。结果就是孩子明白了,我的父母一直在敷衍我,我不被重视,索性我有什么也不告诉你们,我们互相嫌弃吧。

另一方面父母们自己并不清楚从小到大不能认真仔细客观正确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会对孩子以后有什么影响。其实对于婴幼儿的孩子如果大人们用谎言、威胁、恐吓、敷衍的话语回答,不仅会严重损坏孩子们这个阶段最需要建立的安全感,同时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展、认知水平、规则的建立、情绪能力、自我意识、社会能力的发展等等方面。而对于青春期以及更大的孩子在他们最需要建立正确三观的阶段,由于生活周遭充满了大人们的虚伪、惺惺作态,孩子们要么拼尽全力与之斗争,要么也学会了带着面具生活。

没有在彼此真诚的相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无法通过父母正确的反馈获得对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正确而客观的认知,无法学会合理适当地在不同场景中进行语言和情绪的表达,无法正确地解析自己和他人,无法与这个世界形成良好而又温柔地连接。最终孩子们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面对越来越多问题无法合理地解决,面对很多事物无法正确理解,面对很多人和理无法正确驾驭,他们的大脑会越来越混乱越来越糊涂,丝毫没有是非与明智之说。在这种混乱丝毫没有生命力的状态中如何能够有情感的流通,有爱的互动呢?通常个体被困于这种境遇中会反过来更仇视父母。这也是为什么社会发展越快与之出现的问题越多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每个人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没办法真诚地面对一切的人、事、物,特别是真诚地对待自己,那么终将会活成一具躯壳,痛苦而煎熬。当有一天孩子们开始敷衍父母、厌烦父母、拒绝真实沟通时请大家回忆下过往的日子里您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过您的孩子呢?

2、父母们普遍未接受过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父母们普遍对孩子各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并不十分清楚,从而无法指导父母们在一天一日一时的相处中给予孩子科学地引导。现在的社会抬眼望去,有问题的家庭有问题的孩子一大片,这些家庭中并没有阶层区分,也不分学历高低,更没有地域之别。相对来说人们很难相信老师家的孩子会有问题,大众以为老师们就是教育工作者肯定比其他领域从业的父母懂教育,但却忘了老师们专研于学科教育本身,并没有系统深入的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经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人们不会相信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孩子会有问题,大众以为高级知识分子肯定比普通大众懂得多,专研地深,智商高,但却忘了他们也只是在某一个领域或相关领域中是高级而已;同样不会相信从小就非常优秀家教良好的孩子成人后会出现问题,大家同样忽略了个体的成长不是某一个阶段好就一生都好了,而是持续成长的过程,且涉及的面广而深。

即使现在国内兴起了重视家庭教育的狂潮,很多不同领域的精英们纷纷转战教育领域,很多宝妈也有了极强的学习意识及行动力,但没有系统地学科背景,很难应用自如,很多也是经验论,说白了就是适合某些孩子某个年龄段某种情况,但并不能解决所有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所有问题。再加上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大量的考证机构,本质上做的仍是金钱的买卖,并没有严格把控教育领域相关资格证的获取条件及是否真正达到了证件本身的资格要求,在国内关于资格证的考取普遍没有国外的要求和过程把控地严格。所以不管是半路出家的还是靠经验贩卖的,亦或是取得了相关证件的,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差别之大功力不够深的是没有清晰而客观地判断的。学科的科学性在于不断地理论研究与实践证实,而其中的时间精力岂止是几年、十几年间间断断能做到的呢?

所以建议那些准父母们需要进行系统地持续地学习,而对于孩子已经出现问题的家庭,父母们要避免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因为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造成的;也要避免病急乱投医,解决不成反而让问题更严重,这里要特别提醒下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避免该年龄段正常的叛逆却被放到精神病院里治疗;同时也要避免自以为是地到处学习听课就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孩子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跟着一个专业背景、学科研究能力、经历丰富的老师进行系统地学习,父母们关于孩子的教育根本没办法形成体系,一旦接收到的知识和方法是呈点状、线状的话,在真实解决孩子问题的场景中效果就会被自动打折,也没办法做到持续地帮助孩子成长。如果父母无法给予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所需的养分,孩子们会渐渐失去对于父母的价值期待,觉得父母没用,自然地遇到任何问题也不会去向父母求助了,他们清楚说了也白说,很多时候还不如不说。所以父母需要通过持续成长让自己有价值,而不仅仅用道德和伦理来自居。

3、孩子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持续成长的,而多数父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很多父母都很困惑于孩子为什么今年突然在某个方面不一样了,但具体是怎么回事不清楚;还有很多父母无论孩子年龄多大,都一直沿用小时候的教养方式,看似精心照料关怀备至,实则孩子越来越反感越来越像只“白眼狼”,常常事实与父母的设想大相径庭。孩子越来越压抑,父母越来越累还惹一身埋怨,真是吃力不讨好。因为父母们普遍都忽视了孩子在成长的每一年当中无论大脑、生理、心理都在持续发育与发展的,但父母和照料人习惯了仍然以照顾两三岁的孩子的方式照顾八九岁的孩子,仍然以照顾生理年龄是青春期的孩子的方式去照顾生理年龄是成年的孩子。父母对待孩子的言行思维等没有与孩子实际年龄的生理心理认知需求相匹配。

在有些家庭我们可以看到初高中生了还在让爸妈做诸如洗衣服盛饭等幼儿时期早该自己会做的事,还能看到很多三十多岁成家的还让爸妈照顾生活起居,没有一点生活自理能力。父母们一方面总是把孩子当“孩子”看,很难做到以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另一方面这么多年习惯了照顾孩子的相处模式,在本应该让孩子学会反过来照顾人的阶段也不作要求和训练,孩子们根本没意识说父母其实也是需要被照顾的;再就是父母本身习惯了孩子依赖自己,需要自己的那种心理满足感,突然让孩子独立出去不再对自己形成依恋比割自己的肉还难受呢。

如果父母们的生活每年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进步、提升,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很危险,真正的平淡是福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矛盾冲突,不是避免问题的发生,而是面对这些时有能力很好地解决,让自己让对方舒服自在信服,让一切都朝良性的方向发展,即使不能完美应对,也在每次的困难问题解决过程中让自己有所思考,一次比一次进步一次比一次成长。

我一直建议在年终的时候,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对一年来自己的成长作分享,在彼此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清晰地对比出每个家庭成员的进步,大家互相鼓励扶持向前。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一件非常具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看到了彼此的进步,看到了都在为各自的未来做出努力,都在成长。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时间产生变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放手让孩子一步步成长,人格逐渐完善,能力持续提高,但唯独情感不能越走越远,在漫漫人生路上,每个人总会不小心地失去点什么,但希望丢失的那部分不是个体通往幸福路上最重要的那部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