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丨赵英:披着三层湿被攻下常德城,为朝鲜战场输送2万精兵

致敬英雄丨赵英:披着三层湿被攻下常德城,为朝鲜战场输送2万精兵

首页休闲益智攻城突击队更新时间:2024-08-03

记 者丨左乙辰

通讯员丨黄旺宣、卫学平、肖爱梅 采写报道

老兵赵英近照。左乙辰 摄

4月19日,在大冶市东风路朝阳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96岁老人赵英位于阳光花园的家,给人第一印象是:普通。

如果不是那一整面墙的老照片,没人会想到这位老人的一生是那么的坎坷,泪目与敬仰不足以让人向他表达敬意,因为这位老人就是电影里的战斗英雄之一。

抗日前线:送信路上,差点被日军活埋

听到有访客来,赵英老人在家人的帮忙下从床上坐起,脱口而出,“我16岁当兵,当兵的目的就是赶走日本人。”矍铄的眼神让人肃然起敬。

听到父亲又老事重提,其女儿赵志贤称:“父亲的战斗故事,子女们已经听了60余年。从幼时的仰慕,到中年时嫌他絮叨,到自己老的时候才真正理解,父亲那刻进骨子里的军人品质。”

赵英老人在女儿的帮忙下回忆,1928年,他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大河南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东北三省沦陷,战火相继夺取其父母的生命,赵英成了乞讨为生的“三毛”。

年幼的赵英在沈阳、辽阳一带犹如坚韧的野草般成长,直到在街上碰到一个让他带路的盲人。1945年,乔装成盲人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周作信将十多岁的赵英引上了革命的路上。

这一年,成为通讯员的赵英在送信的路上不幸被日本人抓住。将其严刑拷打后,一无所获的日本人将他推下了挖好的土坑。突然,东北抗日联军从天而降,从死神手下将赵英救下。

自此以后,赵英的军旅生涯正式开启。

赵英老人的女婿黄开香介绍岳父的战斗故事。左乙辰 摄

解放战争:身披“土盾牌”,攻下常德城

随着赵英老人断断续续的回忆,一场场残酷的战斗画面生动地在听众的脑海中呈现。

1946年,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机枪手,参加了截断国民党沈阳守军南逃的苏家屯之战;

1948年9月,佩戴虎头臂章的他成为解放战争中著名的“猛虎扑羊团”的一员;

1949年4月,他犹如一匹野马冲*在渡江作战的战场。

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在这位96岁高龄的老人口中,显得如此云淡风轻,只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才配得上述说中的轻描淡写。

见老人累了,赵英老人的女儿在一旁介绍了父亲在年轻时讲得最多的一场战斗:在攻打湖南常德时,父亲成为攻城突击队的队长,身披三床打湿的棉被作为防弹的“土盾牌”,带领战友们攻下常德城。

常德一役,赵英荣立二等功。在随后的湖南永州战斗中,他再次荣立二等功。

永州解放后,赵英转战湘粤桂三省结合处的江华县,参加当地的剿匪战争。这一次,赵英和部分战友留了下来,驻扎于江华县人民武装部,此时的他已经是营级参谋。

在赵英老人家中的光荣墙上,挂着“四野湖南零陵金田江剿匪运动汇报发言”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赵英英姿飒爽。

一段历史岁月无言地扑面而来,往事如烟。

立功证明书。左乙辰 摄

抗美援朝:边境训练,累计输送二万精兵

1952年,赵英所在的中南军区接到了赴朝的命令,开赴朝鲜战场。

赵英被安排在朝鲜边境的新义州训练志愿军新兵。每天训练时长超过8个小时,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夜战技能的训练上。

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白刃刺刀进攻、让新兵尝试指挥战斗,防止在失去指挥官的情况下队伍溃散、射击技能、进攻作战演练等。

1952年至1953年间,赵英为抗美援朝战场输送了近二万精兵,为抗美援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直到1953年,父亲转业回到东北老家,家里人才知道他尚在人世。”赵志贤回忆起年幼时,听父亲讲东北老家的事情时眼眶湿润了。

1954年以后,赵英服从组织安排,辗转东北沈阳、河南焦作,最后来到了大冶金山店铁矿工作,直至退休。

凝视赵英老人家中的光荣墙,其中一张照片书有“于东北赴华中分别纪念”的备注,“父亲当年离开东北时,可能是有预感,特意穿上挂满纪念章和勋章的军装和战友们去照相馆拍了一张分别纪念照。”赵志贤感慨道,应该是父亲自感“自此一别,前路漫漫,归期渺渺”。

自此,大冶金山店铁矿来了一名默默无名的东北汉子,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三线建设。

东北十里河,河汊的老屋也留在了他人生的依稀长梦中。

年轻时的赵英。受访者 供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