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疯只有更疯,德国设计和制造过的10大最糟糕飞行器排行榜

没有最疯只有更疯,德国设计和制造过的10大最糟糕飞行器排行榜

首页休闲益智滑橇比赛3D更新时间:2024-04-27

自19世纪利连索尔兄弟模仿鸟的翅膀造出滑翔机后,德国人搞出来一堆令人瞠目结舌的飞行机器。从火箭战斗机、脉动式喷气发动机自*飞机以及比3个波音747飞机还长那么一丢丢的飞艇,20世纪的德国飞行器制造公司简直可说是没有最疯,只有更疯。本文主要内容就是把这一桌汤汤水水的大杂烩端到读者面前,看完了别吐就行。

10. 梅塞施密特Me 210 “呼啸*手”

都说德国人一丝不苟,工作高效,并不尽然,Me 210就是对这一传统印象的一大打破,这是一种图纸上完美上天就怂的飞机。

开头其实还不错,作为最有才华的飞机设计大师之一,梅塞施密特研制出了Bf 109,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世界上最好的单座战斗机。之后梅塞施密特又设计了Bf 110,世界上最好的双座战斗机。梅塞施密特希望设计出一架超越Bf 109的战斗机,但后续的设计一直无法超越竞争对手福克伍尔夫Fw 190,也无法超越Bf 109的升级型号,所以新方案没有一个能跨过样机阶段。而Bf 110却一直没有遇到有分量的竞争对手,不过它在不列颠之战中的表现比较糟糕,也需要更新换代。当然这里也有对这种战斗机战术应用未能透彻理解的成分,而不仅仅因为它自己固有的局限性。鉴于以上种种,Me 210诞生了。梅塞施密特的名声太响亮了,大家都认为他是对的,于是乎在刚刚结束图纸设计阶段,样机甚至还没有首飞,这架双发战斗轰炸机就获得了1000架的订单。

哪承想经过试飞发现这架飞机有大麻烦。它是架漂亮的飞机,但仅此而已。发动机功率太低,操纵性差,飞它是一桩十分危险的活儿,操纵动作稍微有点突然,便很容易进入突然和急速的失速下坠,首席试飞员评价Me 210具备一架飞机所能具备的所有最恶劣的操纵品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Me 210共制造了16架原型机和94架预生产型样机,相比之下,Fw 190生产了5架原型机和28架预生产型样机。即便如此,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Me 210仍然未能达到投产状态。与它将取代的Bf 110相比,Me 210速度慢,航程短,操纵品质恶劣,起落架总是脱落。首飞三年后,那些打算交付的Me 210不得不返厂,替代这些Me 210的是那些它打算替代的Bf 110。Me 210的生产线不得不关闭,Bf 110生产线重启,略觉欣慰的是Bf 110用上了原本用于Me 210的流线型发动机短舱。梅塞施密特的声誉一落千丈,而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管理层则正式要求他递交辞呈。

还有更糟的事情。当Me 210刚开始设计时,大家都认为这将会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飞机,多瑙河飞机制造厂获得了制造它的许可,即使后来Me 210在德国的生产终止,匈牙利政府仍决定继续这架飞机的研发。匈牙利人换装了动力更强的DB 605发动机并加长了机身,这架飞机改造的终于可以让人接受了。然而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是,早在1939年9月Me 210首飞后试飞员就提出了加长机身的建议,但梅塞施密特拒绝了,因为加长机身可能会使价值数百万德国马克的工装夹具报废。匈牙利版的Me 210Ca服役数量逐渐增多,实际使用证明加长机身这一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困扰Me 210多年的那些问题。然而,下等的斯拉夫民族匈牙利人居然解决了第三帝国赫赫有名的战斗机设计师都不能解决的难题,这对于纳粹党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了Me 210,换用了功率更大的DB 603发动机,这就是Me 410“黄蜂”战斗轰炸机,于是这就成了一架全新的飞机(实际上并不是)。Me 410极为出色,但是晚了两年—它本该派上大用场,如果1941年它就投入战争,会更有意义。

9. 梅塞施密特Me 321/323 “巨人” 动力滑翔机 Messerschmitt Me 321/Me 323 Gigant

虽然Bf 109是一架成功的战斗机,但它的光辉显然无法掩盖梅塞施密特公司设计的一架著名烂机Me 321。对于入侵英国的德军来说能够快速移动的坦克和大炮是非常重要的,但英国适合装甲车辆的道路不多,空运是个好办法。梅塞施密特最初曾设想一种可以牵引飞行的坦克,但对于二战的那个年代来说这个想法太疯狂了。另一个还算冷静的方案是大型无动力滑翔机。所谓“大型”,是指翼展超过55米的滑翔机,跟波音747差不多。起初容克公司的Ju 322赢得了此项合同,然而评估小组发现容克322木制地板结构过于脆弱,于是他们又回到了梅塞施密特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样机居然无法起飞!虽然容克90的发动机功率达到3280马力,仍只能牵引着这个庞然大物在地上蹦蹦跳跳。德国人想了个办法,使用3架Bf 110(是的!3架!!!)把这个大家伙拖上天,但仍然问题重重。好吧,此路不通就再想一招,把两架动力充沛的He-111焊接到一起—这就是双体型的He-111Z—来牵引Me 321,然而,仍不能行,哪怕是捆上助推火箭依然于事无补。就在这一切热热闹闹进行的时候,梅塞施密特本人也没闲着,他搞出了有动力版的滑翔机—Me 323。这回行了,只是飞在天上慢慢悠悠行动迟缓,像吃撑了的货在遛弯儿,这在交火激烈地区上空飞行简直是找死。此时已是1943年了,在形势吃紧的前提下,Me 323执行了一次向隆美尔将军的非洲军团运送300吨给养的任务,共有16架Me 323参战,2架飞到目的地,14架被打掉。

8. 道尼尔 Do 31E Dornier Do 31E

如同1960年代的英国,二战时期的德国空军也很担心大型空军基地的脆弱性,英国人最终研制出“海鹞”,德国人也搞出一堆发明,有些很疯狂,有些还进行了试飞,但基本都没能列装,其中就有深具潜力(潜的太深了)的超音速垂直起降快速喷气机和垂直起降运输机Do 31E。德国人还测试了零长度发射系统(类似今天的大仰角短轨道无人机发射器)发射的ZELL“星际战士”。Do 31飞机原计划用于为快速喷气机提供战术后勤支持,它部署在前进机场,ZELL“星际战士”通过着陆拦阻装置降落在这些机场。

当时在研的另一种飞机Fiat G222也是一架非常适合执行前进机场战术后勤支援任务,这就是后来的C-27“斯巴达人”,它的载重航程与道尼尔Do 31E差不多,具备短距起降能力,但不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相比之下,G222的生产成本、风险和复杂性都比Do 31低很多。

Do 31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回答的是一个本不应提出的问题。技术发展和雄心超出了实际需求,结出的果实却很青涩。

7. 巴德 152 “巴德的骨头”

“巴德”的悲惨经历,也是富有魅力的飞机设计师布鲁诺夫.巴德的人生写照。1936年他进入容克公司工作,参与设计Ju 99、Ju 188和Ju 287。二战后两德分裂,苏联虏获了许多德国航空科技专家—包括巴德—来帮助发展苏联的军用航空事业。苏联急需快速双发喷气轰炸机,德国技术专家便着手开始设计。巴德和汉斯沃克等原来容克公司的专家们设计了EF 150,因为发动机问题项目延后了很长时间,输给了另一个超级大飞机项目—图-88,也就是后来的图-16“獾”式的前身。

尽管如此,巴德的日子并不算特别难过,据说他好胜的性格十分受苏联人的欣赏,当巴德的同事还在莫斯科忍受冬天的寒冷时,他自己却在克里米亚度假。1953年德国人被遣送回东德,其中许多人打算献身于这个新成立国家的航空工业。

当时国家需要喷气式民航客机,巴德领导这一项目,项目名称为152型,以EF 150为设计蓝本。然而,从喷气式客机角度说,这个蓝本很糟糕。它的起落架是自行车式,意味着飞机起飞时抬头动作有些拖沓,落地时又要求较高的接地精度,这迫使技术人员后来不得不设计一套专门机构来矫正这一缺陷。飞机所配备的Pirna 014发动机采用的还是战时技术,性能并不能令人满意,推重比为3:1(发动机推重比,不是飞机推重比),比Pirna 014发动机早一年推出的普惠JT3D发动机的推重比是4.5:1,Pirna 014的油耗还大。机翼的形状也存在错误,安装位置也不合适,展弦比数值非常不利于巡航。悬臂式上单翼安装位置过高,影响了驾驶舱视野,而地板以下的空间都被起落架占用。

1958年12月4日飞机首飞成功。4个月后第二次试飞,机毁人亡,机上人员无一幸存。1961年中,东德政府终止了国内所有航空产业,原因在于苏联不可能购买东德研制的飞机,也不会支持苏联自研的tu-124的竞争对手。152项目惨淡收场,不过就算走下去,结果也不会好。

6. 亨克尔 He 177 Heinkel He 177

航空界有句格言,“如果看起来是对的,那它就能飞”。亨克尔He 177很好地体现了这句格言。这是一架四发轰炸机,还没服役它就“赢得”了“寡妇制造机”和“飞行棺材”的“美誉”,戈林称它“怪胎私生子”。

德国需要一种能够对苏联乌拉尔山脉以东和北大西洋盟军运输船队进行攻击的远程轰炸机,这是德国设计过的唯一一种四发轰炸机,差不多类似于美国的YB-17远程战略轰炸机。这个项目不久就因各方要求妥协、发动机问题和高层战略思想的转变而问题缠身。

还在研发阶段,恩斯特.乌德特就指示工程技术人员按照俯冲轰炸机的原则重新进行设计,工程师们对此并无信心,俯冲轰炸机要求机身和机翼结构要牢固,这将显著增加飞机空重。1942年9月,研发工作结束后,戈林否决了乌德特的设计原则。

虽然有4台发动机,但动力仍然不够。它的发动机是两两串列在两个发动机短舱中,驱动两幅巨大的螺旋桨,测试期间发动机火灾频发,服役时德国油料紧缺,因此打算让它换用火箭发动机。布朗上尉曾作如下评价:这是德国飞机中让我没有享受到飞行乐趣的为数极少的几架飞机中的一架。

5. 西门子-舒克特 福雷斯曼的格罗努茨洛瑟

以现代标准衡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飞机都难看而没有前途。西门子-舒克特首次涉足大型轰炸机的尝试是脑残到极致的经典范例。

德国航空科技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一些来自中立国家的飞机设计师,其中一位就是荷兰人安东尼.福克,一位特别会宣传自己的飞机设计大师,但也确实是一位极富天资的飞机设计大师。很可惜,福雷斯曼不是福克,他的工程设计能力无法帮助他实现大飞机梦。

看起来福雷斯曼的大飞机设计是受英格尔.西科斯基那架出名的伊利亚穆罗梅茨飞机(如下图)所“启发”(直白说“抄袭”也是可以的),西科斯基的这架大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四发飞机,这架飞机非常结实,而且平尾较大较重。福雷斯曼设计自己的大飞机时也照搬了西科斯基的概念,也把平尾做的很大很重,试飞时几乎要了试飞员的命。一般来说设计构思正确与否要经过长时间的滑行测试和瞬时离地测试才能验证,但福雷斯曼的理论缺陷表现得很明显:不仅需要增加机翼支柱,整个机体的强度都要增强,等于机体需要重新设计和试制。垂尾面积不够,需要增加第二套垂尾系统,机翼需要增加一点点上反角和操纵索。同时在机头简单地增加了盆状射手炮塔以平衡过重的尾部。

接着进行的瞬时离地测试表明修改并没有令飞机的状况好转,如果厂商尊重科学规律,为了减少损失,本应彻底终止该项目,但西门子-舒克特公司仍认为他们能够依仗这架飞机获得一些回报。福雷斯曼已在公司工作多年,但公司管理层认为应该换一个人来挽救这一项目。他们选择哈拉尔德.伍尔夫(后来为西门子-舒克特设计过极其出色的战斗机)来接管这个烫手山芋。伍尔夫在机翼内侧加装了动力更强劲的梅赛德斯发动机,并给所有发动机加装了流线型整流罩,加强了发动机支撑结构,整个机鼻部分进行了修型,罩上了大型圆形封闭式玻璃座舱罩,飞行员的工作环境舒服多了,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可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原来的试飞员在驾驶飞机进行多次地面滑跑后,虽然有了玻璃座舱,却拒绝(其实很明智)继续参加试飞。西门子-舒克特打算邀请空战英雄和战前著名试飞员沃尔特.霍恩多夫担纲首次试飞,可在1915年9月进行一次瞬时离地试验时出了差错,飞机转了个圈造成部分机体损坏。

西门子-舒克特公司仍把项目继续进行下去,工程技术人员修改了机翼,为飞机装上了新的机鼻。为了让项目活下去,技术总监雷赫尔劝说陆军降低对飞机的技术要求,作为妥协,飞机的售价也会降低。新技术指标要求飞机在有效载荷1000公斤时可以在30分钟之内爬升至2000米高度,续航时间达到4小时。公司为自己选定的设计师布鲁诺.史蒂芬提供的回报是如果他能在10月份规定期限内使飞机技术指标满足军方要求,他本人可获得飞机售价10%的分成。布鲁诺的朋友们都认为飞机存在安全结构方面的问题,劝他不要接受这个任务,布鲁诺检查了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并亲自察看飞机后,认为飞机足够结实。只是他有点担心飞机的平尾面积太大,结构强度不足可能会影响安全。试飞当天他邀请5位朋友前往观看,包括军方接收评估委员会的成员,但所有人都礼貌地拒绝了邀请。

飞机起飞过程中史蒂芬发现,由于平尾实在太重,他可能不得不将操纵杆前推到头以保证飞机水平飞行。转弯时将操纵杆回归到中间位置,尽可能快的旋转转向轮,然后还得迅速将驾驶杆前推到头以防止飞机失速,这么说吧,幸亏是设计师进行首次试飞,如果换个人这架飞机实际上一定会实控。不过飞机还是在30分钟内爬升到2000米高度。1916年4月陆军同意购买该机作为教练机,因为它干不了别的。对于那些即将进行飞行训练的飞行员们来说幸运的是,某次在地面进行发动机试车时飞机的后机身损毁,于是死活再没人愿意冒险来飞这架飞机了。

4. 梅塞施密特Me 163 “高迈特”

尽管“高迈特”与一大串灾难性的事件和死亡相联系,但没人能够否认这是一架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的最快的飞机。超音速的贝尔X-1出现之前它是世界上爬升率最快的飞机,1950年代中期之前它是世界上垂直机动性最好的飞机,几乎在每个方面的性能都无机能出其右。

第一大问题,从战术角度看就是它的续航力。沃尔特HWK 509型火箭发动机工作起来十分暴烈,飞机携带的燃料只够烧8分钟,无法通过变换风门调节速度,也就无法进行巡航飞行。于是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第二个问题:由于不能减速,它与攻击目标接近时会有很大的速度差,也就是说刚发现目标就“嗖”的一闪而过,瞄准和射击困难,别人打它不可能,它打别人也挺难。“高迈特”配备的是大威力MK 108加农炮,炮口初速低,有效射程短,击落敌人更是难上加难。第三个问题:油没了飞机只能滑回家。别看有动力时“高迈特”是大魔王,油烧光了它就是待宰羔羊。是,它确实速度快,操纵性好,但总得着陆吧?准备着陆的“高迈特”甚至可以被敌方侦察机上的飞行员用左轮手枪打掉。

“高迈特”糟糕的续航力导致它采用可减少机体重量的携带副油箱的作战方式,飞机起飞后起落架可抛弃,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抛投高度太高,起落架容易摔坏,抛投高度太低,容易因为撞地反弹危害飞机飞行安全。有时机轮还会卡住,试飞员汉纳.雷奇几乎因为这样的事故丧命。就算成功起飞,着陆也是桩令人焦虑的事。着陆时飞机的动力一般都将近消失,一旦出错几乎没有挽救的机会。飞机着陆时会放下可收放的弹簧减震滑橇,一旦地面有障碍或驾驶员忘了放下,飞机就会断裂。

对飞行员来说最让人担心的依然是油料。“高迈特”的燃料是两种有毒液体混合而成,称为C燃料和T燃料,一旦混合就会爆炸。T燃料能够引燃皮革或织物等有机材料,还能溶解人体组织。在1943年发生的一起坠机事故中,飞机在落地时断裂,不幸的试飞员乔斯基.波赫斯浑身沾满T液体,尽管穿了防护服,但整个右臂踪影皆无,身体其余部分(包括脑袋)成了一堆果冻。一般的航空燃料就够危险了,但这个简直是噩梦。就算着陆成功,震动很可能会使燃料管线脱落,残留的推进剂会喷出并相互混合引发致命爆炸。这架飞机的燃料实在过于暴力,飞机就算停放在地面没有任何动作也常常发生爆炸。

就算飞行员闯过了以上各关活了下来,飞上了战场,还有个“坟墓俯冲”在等着他:一旦飞机速度超过0.84马赫—超过这个速度非常容易一不留神就可以—飞机几乎无法改出,结果是致命的。

虽然有以上种种问题,Me 163从1944年5月参战一直坚持到1945年春,这期间Me 163有9次战果,但损失了14架Me 163。最出名的飞行员是西格弗里德·舒伯特中士,成功进行了3次轰炸作战,他本人死于起飞爆炸。无论Me 163是一架多么致命的(无论对自己人还是对敌人来说),它都是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战斗机之一。

3. DFW T.28 Floh(跳蚤)

1915年时的人们对飞机应该是什么样的并不清楚。最能体现这种状况的就是DFW的T.28型飞机,这架短粗胖的飞机有个显得比较欢快的名字—Floh(跳蚤),这恐怕也是世界上最萌的战斗机,而且也找不到确切的理由为啥会造出这么一架战斗机。据说它的飞行速度很快,但它外形过于可爱,实在算不上是一架真正的战斗机。它存在的重大问题从常规视角并不容易看出:供飞行员起飞或着陆的视野根本不存在,由于平尾过大以及它的双翼布局,实际上看不见飞机下方。加之它的方向舵与其他飞机相比差别不大,你只能认为控制方向不是这架飞机的强项,它的起落架轮距也过于狭窄,综合以上种种,首飞着陆时就坠机并不令人意外。机鼻处进气口布置在机身上方,所以外观看起来像个笑脸,这在残酷的西线战场上空是一个鲜明的特征。仿佛为了证明自己还没发昏,这架飞机的设计师赫尔曼.道尼尔不久设计了杰出的汉诺威 CL系列双座战斗机,这是一种常规的机身修长的战斗机,没了笑脸,而是高效的作战机器。

2. 齐柏林 L2 飞艇

齐柏林飞艇看起来非常离奇古怪,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漂浮在天空中是否像科幻电影中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巨大飞船?这很容易让地面仰视它的人产生恐慌感。

那时候的人们没有遭受过长时间的战略轰炸,体型庞大的硬式飞艇视觉冲击力强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几年里,这是唯一一种可对敌方战线深远后方进行轰炸的战争机器,但不容否认的是齐柏林飞艇是用容积达数百万立方英尺充满氢气的织物袋子制造的,这是宇宙间最容易燃烧的物质。齐柏林飞艇巨大而易燃,是庞大而显眼的目标,它飞行速度慢,行动易受天气影响。奇怪的是,尽管齐柏林飞艇的运载能力巨大,但成员组在出任务时很少携带降落伞。难道德意志帝国海军军人已经自信可以免遭灾难?还是他们不屑于考虑是在长长的“啊”一声后摔死还是在熊熊烈焰的地狱之火中烧死?1915年6月在比利时上空齐柏林飞艇第一次被击落后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德国海军坚持使用这种巨大的飞艇进行轰炸,这一执拗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一位危险的精神变态狂人的坚持—海彼得·斯特拉瑟海军上校。尽管飞艇轰炸的效果在逐渐减弱这一事实不断得到证实,施特拉瑟仍坚持要求对伦敦进行战略轰炸,哪怕伤亡惨重也在所不惜。“我们打击的是敌人的心脏,有人污蔑我们是‘孩子*手’,今天没有所谓的非战斗人员,现代战争就是全面战争”。这就是他对质疑这种作战方式是否道德的回答。

作为武器,齐柏林飞艇是相当糟糕的,而L2是其中最没有前途的。无论对手怎样,L2都是一种缺乏实战经验的危险的武器,实用价值不高。天气比较暖和的时候,如果发动机没有及时启动,气囊中的氢气会受热膨胀,一旦发动机启动,飞艇会像支箭一样冲向天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只能先释放部分氢气来减缓飞艇上升速度,但糟糕的是,因为设计问题,释放出的氢气会会被前方发动机吸入而引起爆炸,这会引发后续的一系列燃烧和爆炸,彻底摧毁飞艇,28个艇员一个也活不下来。人们到今天也搞不明白为何德国海军会坚持发展大型硬式飞艇。

1. 费撒勒 Fi 103R “赖兴伯格”

想象自己是1944年的德国空军飞行员,有很高的飞行天分,而且跃跃欲试希望投身战争。突然,你得到了一个担任试飞员的机会,将要试飞的是一架能拯救国家于危难中且极具未来科技感的飞机,它由喷气发动机推进,光滑而流线型的机身性感妖娆,简直是个奇迹,让最新型的Fw 190看起来都像古董。懵圈了吧?好吧,你这位新伙伴其实是有人驾驶的V-1飞弹,这就是费撒勒Fi 103R “赖兴伯格”。

“赖兴伯格”的研发进度很快,也许太快了。它的研发由德国滑翔机飞行研究所(Germa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ailplane Flight)负责,始于1944年年中,项目开始没几天就造出了可用于测试的原型机。它的驾驶舱狭小而拥挤,采用了可抛投的舱盖,舱盖上方就是喷气发动机的进气口,飞行操纵系统十分简易,或者说,原始。从母机释放后,“赖兴伯格”便向目标飞去并瞄准目标俯冲,飞行员跳伞。用好听一点的话描述飞行员的生还概率就是:“不太可能”。据估计可能也就1%,因为发动机进气口离座舱实在太近了。

研发过程中玩杂耍一样的着陆控制机构导致两架样机坠毁。德国设计师强调这架飞机和日本的“神风”特攻飞机完全不一样,但对飞行员来说没啥区别。幸运的是阿尔伯特施佩尔和包巴哈告诫希特勒自*不是德国军人的作战传统以后,这一机型的研发被终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