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本人2009年编写的《西安记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在西安镇出土的汉代陶罐
土生土长的省非遗辽河苇草编技艺
西安镇的《鱼乡小报》
西安镇文化站站长唐恒,参加全省非遗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口子高跷秧歌
每一个闪光的文明总是辉映着江河的浪花。西安古渡,辽河中流,岁月的沉积,波涛的洗礼,为这片土地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西安属九河下梢退海之地,历史上没有资料详记。近期有书介绍西安也是只言片语。尤其是1983年9月份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域内刘家村发现了1971年出土的汉代陶罐及1984年11月17日高坎村出土的古铜钱,经过当时考古专家、古钱币研究学者认定、论证,西安亦有着悠久的古文化历史,为了进一步认定,1986年经过请示农场领导,我们组织专人去海城档案馆,大洼县文史办查阅了大量有关西安的史料。1990年民政部门对乡镇、村屯名称由来、建置沿革大普查,通过对全境各村、屯古稀老人的走访、挖掘、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后期又参与了地名资料更新成果,文字整理工作,从而对西安的历史沿革、文物遗存、人文景观、民间工艺、民风民情、能工巧匠、民居艺术、民间故事等进行了细致梳理,暂为西安的历史脉络初步描绘出了一道粗线条。
关于西安的历史没有学者撰文,但根据刘家村出土的汉代陶罐考古资料显示及当时资深考古专家、盘锦市著名收藏家、古钱币研究学者的口头论证,西安域内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人类的迹象。至清顺治拨民(1653年),西安境内开始有了稠密的人口,又据《海城县志》记载,西安地域“明属海州卫”,因人烟稀少未设治,到了光绪末年(1908年)设立乡会,属海城正西第三乡。宣统二年(1910年)属海城正西第五乡。1914年,海城县自治停办,“乡村遂无统系,势若散沙”,迨十一年(1923年)施行区村制,化散为整,西安境域属海城县第六区。康德二年(1935年)归并村公所、海城六区划为3个村,即西安村(地址在今东风镇驾掌寺)、高坎村、高坎湾村,1948年2月1日解放,建立西安区政府,属盘山县,辖(今东风、平安、西安)84个自然屯。1951年2月改为数序区,即盘山县第八区,辖81个自然村,1958年2月撤区并乡,把高坎、高坎湾、西安、上口子并成一个乡,命名为“西安乡”西安乡驻地改设高坎属盘山县大洼地区办事处,所辖未变。1962年改称国营农场属盘山农垦局,辖15个自然村。1971年1月1日,属盘锦地区大洼区,辖15个生产大队。1982年属大洼县,辖14个管理区。1984年4月政企分设,设西安乡(农场)属大洼县,辖13个村民委员会(分场)。
从历史建制上看,西安只有短短的50年时间,这样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好在一个地域的文化底蕴并非仅以建制而论深浅,从汉陶罐、古铜钱的出土足以让我们追溯到西安历史文化的源头,应该说,一个地域自从有了人类活动,从而就渐次形成文化积淀。
溯本求真 探寻文化源头
不论西安域内人士或者域外人士凡写过赞美西安文章的人士,大多都在文章中提过这样一句话,“受辽河文化影响西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目前出土的文物,及现今依稀可辨的古代遗址,显示西安域内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人类迹象,1971年4月,刘家村村民在挖吃井水时曾发现一口古井,古井周围用木头垒成的边缘四框已朽烂,井内出土有两件文物,细泥质灰陶罐和陶制网坠,1983年在文物普查中经专家认证两者均是汉代的器物。
1984年11月17日,高坎村出土的古铜钱3万余枚,通过查阅资料及后期专家的细化分类古铜钱的年代,种类为西汉的五铢、半两到金代的大定通宝,这些文物的出土至少为追溯西安的文化源流提供了一些实物佐证。
从西安乃至全市域内遗址、遗迹、出土的文物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遗物上看,属实出现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化断层,但这不能说明当真存有断层,而很有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发现而已。到了明清两代,西安境内的遗址则更为多些,域内的人口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这一点有证可考,比如桑林子村的明城遗址,八家子村大胡台屯的烽火台遗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小亮沟村顺河寺和下口子官摆渡二处遗址,这二处遗址,据听小亮沟老辈人传讲昔日之繁荣景象,使古人的生活情形几乎历历在目,据《海城县志》记载:顺河寺始建于清顺治五年五月,顺河寺共有四代传人。当时备受当地百姓推崇的是每年的三月三庙会,每次庙会操持三天,在这三天里,河东水西、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到顺河寺,有烧香还愿的,有求神保佑的,说书,唱戏耍把戏的民间艺人为了生计也都聚集到这里卖艺,吹糖人、卖小吃、摆地摊卖土产品的比比皆是。令人流连忘返,下口子官摆渡更是热闹非凡,当时的大辽河,水丰流畅,河面开阔,最宽处可达三里之多,水上的商船由营口起航,经田庄台“官码头”,必过下口子“官摆渡”。经过两道验关才继续溯流而上直达辽北三江口,再入内蒙腹地,八百里河道,帆樯如林,往来如梭。下口子三面环河,有河湾数处,每逢风暴浪急,许多船只纷纷到这里抛锚避险,购菜买粮加水,添补些香烛、烟酒、油盐等用品,这一繁荣景象一直到清朝末年,京(北京)、奉(沈阳)和东清(中东)两条铁路相继通车,陆地交通日臻发达,加之大辽河改道,昔日之繁荣,日渐衰败。
这一切都说明,明清时期,先人们在西安这块沃土上就创造过一定的繁华景象。
承前启后 彰显时代风采
任何一个地域的文化底蕴,都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层层累积,对于我们西安而言,丰厚的历史为它铺垫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近现代人,则在这坚实的基础上承前启后竖起了更具时代个性的文化标志。
上口子高跷秧歌具有300余年的传承史,早在清康熙十二年,上口子就有位从关里来的青年兰小二(艺名,真名无考)带来了关里的高跷秧歌,在上口子拉起了24人的“兰家班”。在走南闯北的演艺生涯中,兰小二积累了很多高跷秧歌表演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活跃于过年、庙会、店庆、办喜事等喜庆场所。
至清光绪二十四年,上口子高跷秧歌艺人高振铎为会首,他对高跷中扭、浪、逗、相进行了有机结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又经过几代知名艺人口传身授,到了八、九十年代,这支高跷秧歌队伍,自编、自导、自演、自创品牌。多年来,曾多次参加盘锦市、大洼县举办的高跷秧歌表演,连续十年获得集体表演一等奖,1992年9月代表辽宁省辽南高跷秧歌队参加全国天津“南开杯”友好城市民间艺术广场邀请赛,技压群芳,荣获最佳表演奖。1992年12月参加北京文化部“群星杯”。全国明星队比赛,荣获铜牌奖,填补了盘锦市铜奖的空白。上口子高跷秧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它以独特的形式存在,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无尽的艺术享受。于2006年6月,被列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1月,被中国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小亮沟苇编技艺据考证已有350余年历史,世代相传。2008年初被列为盘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4月又申报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我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仅有的6个项目中,其中西安占有两项,这不仅彰显了西安这块沃土上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值得我们珍视。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如果说过去的一件件往事,让我们回味,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的珍念。那么在西安这块沃土上,而今文化的发展足以令我们喜悦。
西安半径环辽河,历年水患频频,为了变水害为水利,西安人用自己的铁肩脊梁,动用2万多个工时,投资120万元,历时1年半时间,在物质、技术诸多方面,都相当匮乏的70年代初,硬是在芦苇丛生的荒河滩上建起了一座设计流量为每秒12立方米的大型排灌站一座——西老湾排灌站,开创了大洼水田地区自排自灌的先河,也可以说一举打下了西安水作文化的基础。西老湾排灌站从建成至今,保证了域内5万多亩稻田的灌溉,历经多次自然灾害的考验,对保证西安农业的大丰收及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时间行进到90年代,始建于1978年,利用生态养猪循环体系,成功创造了“四级净化,五步利用”生态养殖模式并建成了花园式的西安生态养殖场,1992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环球500佳”殊荣,并授予“金球奖”。之后不仅2001年获得了有机猪、有机猪肉、有机水稻三个产品证书,并被国家旅游局定为AA级旅游观光区,获此殊荣后,先后有美、日、韩等一百多个国家代表团,及中央*部、委、办、局,各省、市、县领导前来参观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花园式生态养猪场。也正是西安生态养猪场的创建者——“莽原奇人”李正龙让外国人知道中国有两个“西安”一个是陕西兵马俑的西安,另一个是花园式生态养殖猪场的西安,从此证明西安人完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在世人的心中树起了一座永久的生态养殖模式的文化丰碑。
1992年,一栋四层新式太阳能教学楼拔地而起,彻底改变了西安落后的教学环境,这栋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市、县两级教委投入资金、物资共80万元,余下120万由西安人民自己集资共计投资200余万元的四层新式太阳能教学楼,在盘锦市堪称一流,它的建成对造福西安的子孙后代,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2003年春,有兰氏兄弟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在西安上口子村北建造起占地7公顷的辽河兰丰绿水湾旅游度假村。红色欧式住宿楼,简朴的朝鲜族草房,古色古香的满族青砖房,风格粗旷的蒙古包……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度假村内无一不散发出民族文化气息,同时也体现出民族的建筑风格特色。
2007年投资200万元在西安镇绿色食品工业园内建成了占地216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娱乐广场,成为我镇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单看广场上别样的建筑,白色的喷泉在阳光照射下现出七色彩虹,七色彩虹托起耀眼的环球“500佳”金球。绿色草坪中,七彩的霓虹灯到了晚上发出绚丽的光芒,广场四周各种体育健身器材……这些,真个叫人浮想联翩,这是文化餐饮、情操的陶冶、心智的启迪。
这些人为打造,独具个性的现代文化标志,处处浇灌着西安人的辛劳汗水,结晶着西安人民的聪明智慧。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安成立文化站设编1人,主要负责场内大门两侧画廊出刊,以及全场文化工作。
1984年在场部临街繁华地段建成了占地240平方米的文化站设编四人,有站长1人,副站长1人,文化干事1人,图书管理员1人,图书室新购进的8千册图书常年对外借阅,游艺室“四球”、“四棋”常年对外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全镇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文化站每年都适时举办各种球类、棋类比赛,开展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定期邀请市、县两级文化业务部门辅导教师为全镇培养了一大批各类文化骨干。
1998年,西安镇被省文化厅评为辽宁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辽宁省高标准文化站,辽宁省高标准图书室,辽宁省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如此四项殊荣同年获得,在全省乡镇中仅此一家。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组建的西安农场文艺宣传队,这个由下乡青年和当地文艺骨干组成的文艺宣传队,他们不仅能自编、自导、自演,而且还排练大型古装传统戏曲和现代剧目,当时排练的传统古典京剧《望江亭》、评剧《凤还巢》和现代京剧《红灯记》在营口、大洼地区文艺调演中曾多次获奖,西安文艺宣传队当时在市、县及周边地区都享有盛誉。为西安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洒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作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
1984年,小洼村赵宝成创办了家庭图书室,面积为24平方米,共有各类藏书7000多册,其中各类报刊杂志1300余份(册),年平均接待读者近万人次。赵宝成家庭图书室是盘锦市建市以来,唯一一家规模最大,藏书量最多的个人家庭图书室,可以说当时是西安乃至全市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
随着西安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到了九十年代内,各村的民间文化活动团体如雨后的春笋般先后成立起来,例如1989年成立的上口子“快乐农家院”、洼边子老年活动中心、青年活动中心、小亮沟村民活动中心、桑林子青年现代舞队、高坎湾高跷队、高坎湾村《新村小报》。《新村小报》是1990年由镇宣传和文化部门牵头,高坎湾村出资主办的,到了1996年改为镇办《鱼乡小报》。《鱼乡小报》每月一期,发行量400份,免费赠送党员干部和农户手中,小报开设了场镇新闻、致富之路、信息窗口、生活与法、西安古今谈、家家屋檐下等栏目,图文并进、贴近生活、格调高雅,时任辽宁省委副*张行湘来西安镇视察时对小报大加赞赏,并欣然题词“农民的良师益友”。
这些文化团体的出现,从精神上丰富了群众的思想、陶冶了情操,弘扬了地域精神。
2008年,由中央电视台、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电视台、盘锦市委宣传联合拍摄的建国60周年献礼片、20集电视连续剧《金色农家》,历时两个月,在上口子村拍摄完毕。使该村成为闻名遐迩的影视拍摄基地,同时,也为全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增强了推动力。
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个地域必定要形成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前进必定要发展拓新与升华,西安人祖祖辈辈在这块沃土上承继着传统延续着未来,我们坚信西安的明天会更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