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父母想要在家庭教育的竞赛中胜出,绝非易事!

新时代的父母想要在家庭教育的竞赛中胜出,绝非易事!

首页休闲益智家庭竞赛更新时间:2024-08-02

独生子女的时代已渐渐过去,随着政策的开放,“二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还有很多非常幸运的多子家庭,总之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孩子们追逐打闹,老人们开怀大笑的幸福场景。写到这里很多父母要喊停了,因为他们并不认同这种温馨的氛围会是大多数家庭的日常,而只是个例。父母们认为当今的家庭教育中能让多子家庭变得其乐融融,三代人相处愉快简直是比登天还难,为什么呢?

因为面临的极具挑战的问题很多,诸如如何处理针对孩子们的公平教育问题,隔代教育观念不同导致的家庭成员矛盾激化问题,夫妻教育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教育观念差异化问题,父母是独生子女但面对多子教育的经验不足等等问题。仔细想想,确实是,对于新时代的父母如何能够在兼顾自身职场事业平顺的基础上做到科学、有效、系统地执行家庭教育,并且在这项事关家庭和民族未来的竞赛中胜出,还真的是一个世纪问题,更是一个非常专业又急迫的难题呢。

目前国内大多数三代人的家庭教育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家庭收入水平也到达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家庭支出中大多数家庭都人为主观性地向孩子的生活教育方面倾斜。多数父母都存在这样的心态:父母辛苦努力赚钱就是给孩子们花的;即使现在攒钱也是为了将来给孩子们买婚房娶媳妇备嫁妆;我们这代人小时候虽然能吃饱穿暖,但并没有现在物质资源丰富,只希望给孩子的是最好的甚至是别的孩子没有的。大多数的祖辈也有类似的心态:他们小时候因闹饥荒家里兄弟姐妹多,吃饱就算不错了,后来拉扯孩子当然就奔着吃饱穿暖的目的去了,再后来还要沿袭习俗给孩子们张罗迎娶出嫁事宜,等孩子们结了婚又生了孙子,又不由自主地帮忙带孩子,他们笑着说这是应该做的。

乍一看来,上面两代人表达的对孩子的教育付出都很让人感动,也似乎觉得很伟大,可是细细想想,再从专业角度分析下,显然不是这个理。先说大多数父母的心理:很多人在外面起早贪黑拼命打拼就想着能多挣点钱让孩子们物质生活好点;只要孩子看上的东西,竭尽全力为其购得;要给孩子最好的,不能让别的小朋友瞧不起能被羡慕那就更好了。这些心理的本质都是父母的一种补偿心理在作怪,一是补偿自己小时候提的要求因为种种原因没法被父母满足,而现在都要倾其所有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满足,二是补偿自己因为要在外面赚钱没有过多时间陪孩子的愧疚心理。

祖辈们的心理呢:他们经历了物质匮乏的时代,内心深处也是极其内疚的,而且他们那代人极其懂得付出和无私,这是那个时代整体的社会风气,于是他们把自己燃尽了才算完,无私奉献给了一代又一代,而失去了关爱自己疼惜自己的意识。说句实话现在为人父母的一代真的从祖辈身上汲取的东西太多了。

以上两代人的家庭教育理念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祖辈一代在物质享受上与为人父母的8090一代以及千禧后的一代没有可比性,本该是安享晚年到处走走看看的,但因为要帮子女看孩子完全被禁锢在家里难以自由,即使全身心照顾着孙子辈,但因为自身的教育水平、身体、认知等方面也难以达到年轻父母所要求的家庭教育水平,同时还要经受隔代观念差异导致的人、事、物的矛盾,总之无论心理、身体、自由都没有愉快而幸福的体验,累并痛苦着!

而父母一代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最终却让孩子们渐渐变成了无法满足、任性、攀比、不求上进、懒惰、依赖、炫耀、缺乏一切好的品质的“毒刺猬”,交不到朋友,没人愿意靠近,更加孤独暴躁,自私势利,未来一切都很糟糕的不合格的人。最寒心的是即使父母把一切好的都给孩子了,孩子一点都不懂得疼惜孝顺父母,有些甚至恩将仇报引来*身之祸,身边有太多的例子:四五岁的幼儿园小朋友进了玩具店不把喜欢的玩具尽收囊中是不肯走的;小学生在学校无礼打人还扬言我爸有的是钱能帮我摆平,于是天不怕地不怕任意妄为;中学生整天趴在电子产品上给主播刷礼物,一刷就是十几万,豪言壮语称钱就是一个数字。

好多人都会感叹我们国家的教育怎么了,但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家庭教育做的怎么样,自己作为父母又做了什么,为教育失败需承担什么责任?

不论什么时代的父母,都要遵循以人的科学发展规律为基础的教育理念,而非父母本身的一厢情愿,否则自己种下的苦果不仅毁了自己家族的名声更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也许新时代的父母想让孩子们在未来的世界中胜出,首先就要有如何才能胜出的教育意识,而相比很多父母说的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教育的能力等借口,恐怕最难调整的也应该是父母头脑中的教育意识了:

1、在孩子的教育中,只给孩子提供最合适的资源,而非最贵的,教育资源除了家庭必须支出的学费以外,还有父母的时间、父母家庭教育的水平、父母的自我成长、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环境建设等等,比起给予孩子优渥的物质条件,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意义和价值更大的反而是父母愿意付出多少时间陪伴孩子;陪同的单位时间内父母又愿意和孩子做什么聊什么,是否愿意在做和聊的过程中融入教育目标;父母是否愿意为孩子的成长教育进行专业学习和自我成长,并且把所学转化为日常的点滴教育理念融入到家庭的方方面面;父母是否愿意身体力行,为孩子的成长教育做榜样示范作用;父母是否愿意站在更高的“人的意义”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成长教育;父母是否愿意帮助孩子具备成长教育所要求的一切基础能力的获得等等。

2、孩子的教育责任首先是父母的,祖辈们已经完成了他们的责任,现在应该享受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了,他们生来不只是为了孩子而活的,更需要在晚年好好享受属于自己仅剩的一点时光,请现在的父母们还给祖辈们自由,不要拿自己的无能可怜来绑架他们的不忍心。当你看到年迈的双亲晃晃悠悠帮你干家务的时候,当你埋怨父母不懂新型家用设备时,当你看到父母佝偻着身躯去挤地铁公交帮你接送孩子时,当你为父母的不小心或不知道把干洗的衣服水洗时,当你一个电话告诉父母周末不回家吃饭外出聚餐时,当你外面工作不顺回家摔碗砸盆时,等等这些时刻,你是否看到祖辈眼神中的失落和自责,殊不知那已经是祖辈们能力的极限了。而日常发生的这些也正在被你的下一代看着呢,他们将来长大后会如何对待你们呢?

我们通常说教育孩子就是一场战役,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的,更何况现在对父母的要求还极致地高,一天就那么多时间,如何能完成那么多任务和挑战,又要有陪伴孩子的时间,也要有教育的能力,更要付得起高昂的学费,父母也是人不是神,但我们可以思考让一个家庭获得持续的幸福与安宁需要做什么?对于孩子一辈子的幸福来说,父母最应该做什么?以现有的家庭状况,如何实现家庭教育的最大价值化?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实现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对不起,要求比较高,但谁又敢说教育是件容易的事呢?在这些不容易中,首先练就父母们的教育意识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