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于公元前475年。
司马迁选择公元前475年作为战国的开端仅仅是为了方便,这一年正是周元王元年。
郭沫若在其代表作《中国史稿》中便持这一观点,以公元前475年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点也是当今主流教科书的观点。
开始于公元前476年。战国,亦称战国时代、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东周列国诸侯争斗激烈的时代。关于战国的起始年份,有多种说法,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时间界限,而战国时期结束于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终止,战乱持续两百多年。
经过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战国七雄格局。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七雄格局正式形成。[34]当时形式是,楚国在南,赵国在北,燕国在东北,齐国在东,秦国在西,韩国、魏国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战国时期中国人口大约在两千万以上,[1]前249年战国七国面积合计为218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