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寒的绝色美人马哈兰尼·金德·考尔,旁遮普的最后一位女王

贫寒的绝色美人马哈兰尼·金德·考尔,旁遮普的最后一位女王

首页休闲益智兰尼越狱更新时间:2024-04-28

马哈兰尼·金德·考尔

马哈兰尼·金德·考尔,出身卑微,却因为绝色美貌嫁入宫廷。

阴差阳错间,她襁褓中的儿子成了国王,之前对政治军事毫不通晓的马哈兰尼决心要维护儿子的统治。

外敌入侵、内部叛乱接踵而来,是投降还是反抗?马哈兰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 锡克帝国

故事还是要从锡克人开始说起。

锡克人又被称为锡克教徒,主要生活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锡克教原本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个分支,后来结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发展成为完全独立的宗教。所以锡克人是典型的宗教民族,他们大部分身材魁梧,包头、蓄须,不苟言笑,作战骁勇,是印度军队的主要兵源之一。

锡克帝国版图

锡克人彪悍尚武,他们聚集的旁遮普邦与巴基斯坦接壤,这一块基本上都是平原,土地肥沃,农牧业均十分发达。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一直深受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影响,锡克人能征惯战,建立起一整套骑兵体系,而且全民皆兵,在莫卧儿王朝的压迫下,1799年,锡克族领袖兰吉特·辛格率军攻陷旁遮普首府拉合尔,自此锡克帝国成立,一段短暂的国家历史就此开启。

旁遮普的锡克骑兵

锡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词,意为“雄狮”,而兰吉特·辛格就是雄狮们的领袖。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十二年间,锡克帝国从阿富汗杜兰尼王朝手中先后夺取了印度河流域、白沙瓦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及部分阿富汗领土。成长迅速的锡克帝国隐隐约约有与阿富汗杜兰尼王朝、印度莫卧儿王朝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分庭抗礼的姿态。

兰吉特·辛格

但是,繁华之下亦有隐忧。锡克人看上去势不可挡,但内部派系众多,完全是依靠兰吉特这位伟大的领袖强势联系在一起。另外,英国虎视眈眈,他们采用的是利用印度人掌控印度的方式。扶持锡克族,不过是让印度人自己攻破自己的防线。故而可知,如果锡克族要脱离英国的掌控,或者首领兰吉特死去,锡克帝国的前途尚未可知。

2 被称为“月亮”的女孩儿

马哈兰尼·金德·考尔,1817年出生于锡克帝国古吉兰瓦拉的锡亚尔科特区奇恰瓦利村(目前的巴基斯坦境内)。她的父亲是皇家养狗场的管理员,听上去似乎不够高贵,但是这份工作并不太辛苦,薪酬也很不错。所以马哈兰尼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从小过得还算是舒适。

马哈兰尼·金德·考尔

因为缺乏资料,关于马哈兰尼早年的生活信息并不多,只知道她很小的时候就传扬出美貌的名声,她所在的村落都将她称呼为“月亮”。

因为女儿是如此的美丽,马哈兰尼的父亲有些忧心忡忡,如果女儿不能找到一个位高权重的丈夫,她的美貌可能会给夫家带来灾祸。很快,他的忧虑就被打破了,锡克帝国的首领兰吉特·辛格在听说了马哈兰尼的美貌后向她求婚,于是,这位美貌的姑娘就成为了王的女人。

兰吉特·辛格

之所以说是王的女人而不是王后,因为马哈兰尼比兰吉特小了40岁,在兰吉特壮年时期娶了很多位妻子,还有不少情妇。据说他的正式配偶人数在30-40人之间。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马哈兰尼是他的最后一任妻子。

与帝国内各种势力盘根交错相同,兰吉特的家也是非常复杂。他有好几位妻子都是因为政治平衡娶入后宫,有些女人的父亲是他的拥趸,还有一些则是他的对手……还有一些兰吉特心爱的女人,她们时而联合时而争宠,可以说兰吉特的后宫与《甄嬛传》并无二致。一个没有身份背景只有一张绝色容颜的马哈兰尼走进这样的王宫,她所面临的挑战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马哈兰尼生子

索性姑娘足够聪慧,她不争不抢,安分度日,温柔和顺的陪伴在兰吉特身边,结果一次中奖,第一次*便生下了一个强壮的男孩儿。兰吉特十分高兴,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做杜利普·辛格。

3 风云诡谲的锡克

按照道理来说,马哈兰尼生下了兰吉特的小儿子,虽不可能继承王位,却对她后面的生活是个保障,这个孩子会为她带来平安顺遂的人生。但是,早在他们结婚之前,兰吉特的健康状况就已经开始恶化。可能是早年征战带来的伤病,也可能是大量饮酒,兰吉特不过五十多岁,已经出现了中风和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兰吉特·辛格

小儿子杜利普还没满1岁,兰吉特就一命呜呼。马哈兰尼和杜利普的命运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印度传统中有一种可怕的习俗叫做“萨蒂”。萨蒂在梵语中的意思是贞洁的妻子,也就是指妻子在丈夫死后的火葬柴堆上自焚而死,追随丈夫而去的一种陋习。直到今天,萨蒂这种习俗还在印度各土邦中时有发生,更不要说200年前了。

印度教的“萨蒂”

在兰吉特葬礼那天,他的4个印度教妻子和7个印度教嫔妃举行了“萨蒂”仪式,她们活生生地倒在火葬柴堆上痛苦的哀嚎。好在马哈兰尼是锡克教徒,她无需殉葬,只是看到曾经在后宫中活色生香的女人一个个死去,她的心中也未免有些惆怅。

锡克帝国的地理位置

虽然免于一死,接下来马哈兰尼的日子依然充满着各种危险。兰吉特死了,留下一个虚空王位,锡克帝国各方势力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王位争夺战。军队、政界各有支持者,锡克教和印度教也各有拥趸。按照规矩,兰吉特的长子哈拉克·辛格继任王位,不久后却被总理毒*。之后王位传承给哈拉克的儿子昆瓦尔·瑙·尼哈尔·辛格,在参加完父亲的葬礼后返回时,昆瓦尔被一扇沉重的拱门砸倒,当场去世。之后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方势力为了王位*红了眼,刺*、毒*、军队起义层出不穷,谁也没想到,年纪最小的,身后没有任何势力的杜利普和马哈兰尼会笑到最后。

杜利普·辛格

1843年,锡克常规军中的皇家亲卫军卡尔萨宣布年仅五岁的未成年王子杜利普·辛格为国王,理由很简单,年幼的孩子最容易操控。而马哈兰尼却不肯做个傀儡王太后,既然命运将王位交到了她儿子的手中,她就一定会帮儿子守住王位。

4 成为摄政王

刚开始,没有任何人将马哈兰尼放在眼中。在手握实权的大人物们看来,这个女人无非是凭借美貌上位的卑贱之女。她不懂军事,也不懂什么是政治,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王太后。臣子对马哈兰尼非常轻视,就连她的王宫都被权臣一手把控。

马哈兰尼·金德·考尔

但是马哈兰尼并没有就此放弃,她先是逼迫权力委员会,确认她的儿子杜利普是旁遮普真正的国王,而她则是锡克帝国国王的母亲。

接下来的日子里,马哈兰尼利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和无敌的魅力拉拢军队实权派,积极捍卫她与儿子作为真正统治者的权利。在军队的支持下,陆军评议会宣布马哈兰尼为摄政王,这是她走入政局的第一步。

锡克帝国

谁能想到,一个从没有接受过这方面教育的女人能走得这么远。她定期举行公开听证会,管理国家事务,检阅军队,增加军人的工资,以拉拢军队势力。然后她又抓住机会提拔了自己的哥哥贾瓦哈尔·辛格作为左膀右臂,换掉了怀有异心的总理。只可惜,国内势力太过于复杂,几方势力相互牵扯,在马哈兰尼稍微放松之后立即反扑。反对派在一次狩猎中发动哗变,当着马哈兰尼和小国王的面将她哥哥贾瓦哈尔*死,马哈兰尼一时间有些绝望,她以为自己已经智珠在握,却没想到情况复杂至此,该如何保住儿子的王位呢?

锡克帝国军队

没有时间容许马哈兰尼继续思考,英国在征服信德后,将矛头指向了锡克帝国。他们先后发动了两次锡克战争。

马哈兰尼是积极主战派,她与军方负责人调动军队誓死保卫国土,只不过,锡克人还是输掉了战争。英国人不断通过行贿、许诺头衔或者职位的方式从内部分化了锡克帝国,投降派众多,锡克军队主帅出逃,英国人攻入了锡克首都拉合尔,第一次锡克战争结束。

锡克战争(英锡)

因为锡克军队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英国人有些忌惮,决心保留锡克王室,用以控制军队。所以杜利普的王位得以保留。但这是一个傀儡政府,虽然名义上马哈兰尼还是这个国家的摄政王,她的儿子杜利普还是国王,其实国家的实际权力却落到了英国人手中。

锡克帝国的大象战士

锡克人并没有真正屈服,忠于王室的锡克军人被保留了编制,不屈服的他们也变成为第二锡克战争中反抗英国人的火种。随着马哈兰尼与英国人之间冲突公开化,这位美丽的王太后逐步连最后一丝权利都被剥夺殆尽。锡克帝国大多数部长都被英国人收买了,他们联合起来向马哈兰尼施压,摄政王被解职,马哈兰尼获得150000卢比的年金,让她退居宫廷。

罗马瓦莱里娅·梅萨琳娜皇后

然而,这仅仅是马哈兰尼悲惨命运的开始。英国政府经过评估,认为她在锡克军队中影响力巨大,有足够的能力危及英国统治锡克计划。于是,马哈兰尼被囚禁在城堡中,并且被剥夺所有的财产。

与此同时,一个不太好的绰号流传开来,人们用“旁遮普的梅萨琳娜”来形容马哈兰尼,说她就像是罗马帝国史上的瓦莱里娅·梅萨琳娜皇后一样,是一个充满着控制欲、野心的狡猾女人。

5 母子分离

被囚禁起来的马哈兰尼闹着要见自己的儿子,她给英国人写信:“他没有姐妹,没有兄弟,没有叔叔,没有长辈。他失去了父亲,你们会将他托付给谁照顾?”

杜利普·辛格

这对英国人来说也是个问题,*是肯定不能*的,但杜利普确实是个麻烦。最后,英国人决定将杜利普带回英国接受教育,既然他还是个孩子,就让他按照西方的教育成长。

那么又该如何对付马哈兰尼?她被囚禁的地方俨然成为了叛乱者的集结地,卡尔萨军队认为英国人囚禁他们的王太后是不合法的,他们认为这是对锡克帝国的侮辱,是要颠覆他们的王朝。马哈兰尼拿出自己的珠宝帮助反叛者对抗英国人,很遗憾,她的信件被英国人截获。于是他们把马哈兰尼从巴纳拉斯转移到更加偏僻的丘纳尔堡,并且拿走她所有的珠宝首饰,令她求助无门。

马哈兰尼·金德·考尔

然而,如果就此认输,她便不是马哈兰尼了。经过1年的筹划,马哈兰尼伪装成女佣成功逃离了牢房,并且留下了一封嘲弄英国人的信件:“你们把我关在笼子里,把我锁起来。尽管你们有锁和岗哨,我还是靠我的魔法逃出来了……”

马哈兰尼·金德·考尔

逃狱的马哈兰尼被英国傀儡政府宣布为罪犯。为了避免被捕,她不得不穿越了800多英里的茂密丛林逃到了尼泊尔。在加德满都,说实话,对于尼泊尔王国来说,马哈兰尼的突然出现既出人意料又不受欢迎。但是最终还是看在当年与兰吉特的情分上,尼泊尔政府选择庇护马哈兰尼,并且在加德满都给她提供了一所住宅和一笔生活补贴。

尼泊尔

在加德满都,马哈兰尼收到了第二次英锡战争失败的消息,这令她明白,锡克人的失败或许已经无力回天。她思念儿子,表达出想要与儿子见面的请求,但却遭到了拒绝。英国人不希望马哈兰尼再回到旁遮普,因为她一直与叛军有联系,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英国政府甚至还向尼泊尔施压,让他们严格监视马哈兰尼的行为,保证她不再接触反对派。

锡克战争

被半监禁的生活中,马哈兰尼在尼泊尔一直待到了1860年。因为忧心儿子,她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曾经的美貌现在已经消失殆尽,眼睛几近失明。

6 再见杜利普

没有母亲在身边的杜利普·辛格被一个英国外科医生收养,他很快适应了伦敦生活,抛弃了旁遮普习俗,皈依了基督教,活得像个维多利亚时代的乡绅。

杜利普在英国衣食无忧,却也担心着远在异国他乡的母亲。他给母亲写了很多封信,但没有一封落到马哈兰尼手中。思念母亲的杜利普派出信使,但却被英国政府坚定地阻止了两个人的接触。好几年之后,杜利普才从一个官员口中得知母亲的健康状况很糟糕,几乎看不见东西了,已经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年轻的男孩儿再也坐不住了,提出要将母亲接到英国。

杜利普·辛格

英国高层在商量过后,允许杜利普去印度加尔各答,而马哈兰尼也接到通知,她可以去印度与儿子见面。会面被安排在斯宾塞酒店,本来英国人觉得马哈兰尼对他们已经不再构成威胁,却没想到,数千名锡克族士兵包围酒店,并且举行了游行示威。马哈兰尼与杜利普的重聚引发了加尔各答街头*乱,印度总督不得不要求英国人尽快安排这对母子离开。

马哈兰尼·金德·考尔

身处酒店中的母子两人根本顾不得外面的喧嚣,他们已经分开了13年,杜利普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高大健壮的年轻人,而马哈兰尼曾经美丽的容颜却在岁月的侵蚀中褪去了光彩。她流着泪抚摸儿子的面颊,她的眼睛已经看不大清楚了,想要将儿子的容貌刻在脑海中。

接到印度政府要求他们离开的通知,马哈兰尼并没有做出多余的举动,她现在只想跟她的儿子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杜利普·辛格

等到马哈兰尼与儿子在英国安顿下来,她这才有机会好好了解杜利普这些年的生活。令她不敢相信的是,杜利普除了黝黑的肌肤和不同于欧美人的相貌外,他的衣着打扮,一举一动就像个英国佬。他皈依了基督教,经常打扮成苏格兰高地人的样子,而人们称呼他为“珀斯郡的黑王子”。马哈兰尼很不高兴,旁遮普的王,雄狮兰吉特的儿子,怎么可以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母子居住在约克郡的马尔格雷夫城堡

不过,马哈兰尼并没有对儿子大发雷霆,她拉着孩子的手,为杜利普讲述了他的父亲兰吉特建立锡克帝国的过程。并且告诉了儿子在兰吉特死后,英国人是如何挑拨锡克帝国内印度教和锡克教的关系,是怎样收买分化国内势力,令锡克帝国落入了他们手中。她还告诉了杜利普,她的监狱生涯和在尼泊尔过的半监禁生活……杜利普终于意识到原来他与母亲的分离不过是一场阴谋,他失去的国家是多么伟大,而锡克教又拥有多么伟大又不可战胜的精神。

马哈兰尼·金德·考尔

杜利普摆脱了满脑子对英国生活的向往与钦佩,他重新评判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生活,也意识到英国人对他进行了洗脑。他重新皈依了锡克教,通过母亲了解锡克教知识,他不愿再做个无知无觉的木偶。

英国人观察到马哈兰尼对她儿子的“负面影响”,他们决定给马哈兰尼安排一所独立的房子,想要再次分隔开两人。但在马哈兰尼和杜利普的努力下,他们只是一起搬进了一所大庄园,庄园的房间很多,母子俩居住在不同房间内。

杜利普·辛格

尽管马哈兰尼刚刚与儿子重聚,她对这个世界依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多年的监禁生活与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负。来到英国2年后,她的健康再次衰退。1863年8月1日,侍从们发现马哈兰尼·金德·考尔在睡梦中去世了,这位伟大又勇敢的女士生命就此落幕。

马哈兰尼生前希望自己可以按照锡克教的习俗被火化。当杜利普询问是否可以将母亲的尸体运到旁遮普火化时,得到的答案是:不行!但杜利普并不肯罢休,他一直坚持申诉,将母亲马哈兰尼的尸体寄存在一个小教堂中。马哈兰尼在教堂躺了将近1年后,杜利普终于获得允许,带着母亲的棺椁前往孟买火葬。

不知道大家对这样一个故事有何感想?或许你会说,马哈兰尼一生所作完全是徒劳,她螂臂挡车一般阻挠着历史洪流。她所希望的桩桩件件都没能实现:被抢走的兰吉特钻石从未被归还,旁遮普由英国统治到1947年,杜利普一生中只去过印度两次,还都是在严密的管控中。最终,这位“辛格”死在了英格兰,他们给他举办了一场基督教葬礼,而不是锡克教的。他就连尸体都埋葬在英格兰,勇猛的锡克皇家血统最终消亡。

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马哈兰尼的勇气,即便饱受屈辱和痛苦,即使是在最悲惨和绝望的情况下,她从未放弃对主权和自由的追求。马哈兰尼象征着锡克教的勇敢,她是旁遮普历史上无法掩盖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女人,她是19世纪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女性之一。

即便到了晚年她身体虚弱,几近失明,但依然不断提醒着儿子杜利普: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的王国在哪儿……印度总督达尔豪西勋爵曾这样评价马哈兰尼:“她比印度所有的士兵加起来都更有价值。”

坚定、勇气和拼搏,这就是马哈兰尼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