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边草
几十年前的农村孩子,虽然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生活环境却迥然不同今日。
家境不太好的孩子,偶尔吃不饱肚皮,甚至夏天光着脚丫子,冬天没穿袜子。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游戏属于孩子的天性,也有自家的多样娱乐、玩耍方式。
1
那时辰的乡坝里,多子多福蛮时兴,一户农家通常养了几个崽娃,少则两三个,多则五六个,八九个也不稀奇,周围村子家家都是这样的情境,孩子多了,伴儿也多了。
那年月的农村宽阔天地,房内屋外,场坝头,山坡上,田埂边,河沟里,树上、洞里、地下,都可以成为孩子的耍耍场。
那阵子的乡野,一年四季的动植物多样多式,野生的,种植的,家养的,也可能成为孩子们的伴侣或玩具。
那时辰的孩子,多半能自制玩具,蛮会自娱自乐的。
亲密、友情、合作、跑跳、欢乐等情绪,属于孩子们游戏的主旋律,打闹、吵嘴、生气、散伙甚至打架等等情境,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属常事,稀松事。
一般只是“内部矛盾”而已,孩子们自己解决,有时几个孩子刚推搡过,才吵了几句,有人又弄起一个玩法,大家就忙着继续玩了,似乎没有谁记仇。
不过,小伙伴们也还是要分伙结伴,一般是以年龄、邻里、血缘、性别、甚至父辈关系,来划分成亲疏远近。
言归正传,这里还是先简叙往昔农村崽娃们常玩的一些游戏。
2
“藏猫猫”,也叫“躲迷藏”,一个孩子或闭眼,或被布条蒙眼,另外几个孩子就在附近藏身躲避,藏好后,被蒙眼的孩子睁开眼,到处寻找躲藏的人,整个场面乐悠悠。
一个孩子的眼睛被布条或手帕蒙住,身边不断有人叫嚷、触碰,蒙眼的孩子试图抓人,也成了捉迷藏的变种形式。
3
“修房子”或“跳房子”,孩子们事先用粉笔勾画三合土平坦地面,显现多道白杠线,这些白线围成格子,孩子提起一只脚,另一只脚沿着格子往前跳,脚轻巧使力,踢着地面的瓦片或石片,进入下一个格子,谁先把瓦片踢完所有的格子,便是赢家。
这个过程里,人不能踩线,瓦片也不能压线,否则人和瓦片都退回一格,或者算输。
另一种跳房子的方式,就是孩子只跳格子,有的格子单脚跳,有的格子双脚跳,场面蹦蹦跳跳,看谁不踏线谁不出错,谁跳得更快更好看。
4
“老鹰捉小鸡”,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当“母鸡”,面对的是充当“老鹰”的另一个孩子,“母鸡”身后则是“小鸡”——牵着“母鸡”衣襟的几个更小的孩子。
"母鸡”要善于保护“小鸡”,“小鸡”更应紧密配合、灵活动移,不被“老鹰”抓住,一群孩子就这样在场地嘻嘻哈哈地动起来。
“母鸡”伸出手阻拦“老鹰”,“老鹰”张牙舞爪地要抓“小鸡”,“小鸡”躲避“老鹰”的魔爪,一阵阵尖叫响起,一波波笑声洋溢。
5
“过家家”,几个男孩子、女孩子伙在一起玩耍,地点可在野外,也可在屋内,分别扮演家庭的主要成员,如爸爸、妈妈、儿子、女儿等等。
有时女孩子也背个小枕头或鞋帽,当成背上的孩子,或者怀抱一个布娃娃,好像一家人似的。
若是在野外地域,几个伙伴还可以分吃从家里带出来的零食,或者干脆挖个小灶、烧点野炊。
如果几个小孩能烧点嫩胡豆、嫩豌豆、嫩胡豆,大家吃的香喷喷的,嘴巴黑黝黝的,那样儿更安逸。
6
嗯,绝大多数农村孩子都会折纸,手巧的女孩子会折公鸡、兔子、鸽子、房子等等。
男孩子会折烟盒子,常做三角型或长条型两种,便于输赢烟盒。
男孩子折轮船、飞机,轮船放在水里,用手拨或用嘴吹,手拿小飞机,先拿在嘴边吹口气,再用力朝高空投掷,飞机滑过一条优美弧线,降落在不远处,孩子跑过去,捡起纸飞机,再扔再飞起。
女孩子和男孩子有各自喜爱的游戏。
7
女孩子喜欢跳绳(跳皮筋),一根绳子的两头分别固定紧,绳离地面几十公分,一个人就可以跳,双脚左右跳扭,能跳出一些花样。
或者是孩子把绳挽成半圆形,一手抓一截,从头舞起,向下挥动,绳子扫地之时,双脚轻盈跳起,形成了圆圈,人在圆圈里,绳子轨迹绕成圈,有人可以一口气跳几十圈,有人还边跳边唱。
多人跳也不是难事,只要有场地和一截长绳子,三个以上的孩子即能随意跳绳。
两人各拿绳子一头,同心向一侧挥动舞绳子,绳子触地,随即又升腾起,一个孩子可以在这里面跳,几个孩子也可以同时在里面跳,边跳边念口诀。
8
扔沙包、丢石子、踢毽,也是女孩子爱玩的游戏。
小布袋里装沙子或豆子,用线缝严实,孩子拿着沙包,几人玩游戏,相互扔沙包,看谁被沙包打到的次数少。
几颗光滑的小石子,放在桌面或地面,女孩子拿起一颗向上扔,趁上抛的石子未落下前,抓起地上的第二颗石子,赶快接着向上抛的石子。
如果先抛起的石子没接住,或者桌面上的石子没抓起或没对手抓得多,或者抓石子的时候手碰动了桌子上的其他石子,就结束游戏,该对方开始抛石子了,游戏结束时,谁赢得的石子多,谁就胜利。
用一枚铜钱和五颜六色的鸡毛绑扎成毽子,女孩子用脚侧面踢毽子,看谁踢的次数多。
有的女孩子可以一口气踢几十个,还会玩脚底踢毽,一条腿绕过另一条腿踢毽,踢出花样毽。
女孩子把橡皮筋绕上自己的手指,单手或双手变换橡皮筋,穿梭自如,衍生出眼花缭乱的图形……
9
有的男孩子能玩更多游戏。
男孩子们看了战斗故事片,往往就模仿情节,玩起打仗的游戏,头上戴一顶自做的树枝、野草编成的绿帽子,手上拿一把自己削的手枪,若是腰上还箍根皮带,那样子更威武。
一群孩子中,有“司令”,司令带了“警卫员”或“勤务兵”,下面封了军长、师长、参谋长、特务营营长。
娃娃头儿嘴里喊着“冲呀”、“缴枪不*”、“卧倒”,一拨孩子在场坝、野地、山坡上,起劲冲*起来。
拿着木棍、竹竿就当枪使,手上什么都没有也不碍事,单手比划手枪、双手比划冲锋枪、机关枪,嘴里或是模拟一声枪响,或是冒出嘟嘟嘟、哒哒哒的连发响。
有的小伙伴可能被指派扮演诸如“敌军长”“座山雕”、“龟田”、“叛徒”等敌对角色,歪戴帽子,衣服敞开或错扣纽子,啪一个立正,高喊:
“汤司令到”,嘴里叫嚷“委座”、“共军太狡猾了”、“混蛋”、“顶住,给我顶住!”
手摸胸口、翻白眼,倒地,作被打死状,只是“敌人”转眼又爬起,继续玩游戏。
10
“玩陀螺”或“铲陀螺”、“抽陀螺”,有的地方也把陀螺叫成螺陀,陀螺有木质的,塑胶的,金属的,男孩子常玩这个游戏。
孩子把陀螺放在硬地,用手扭动陀螺转动,或用特制的鞭子围绕陀螺绑几圈,一拉鞭子,陀螺就开始旋转,孩子挥舞鞭子抽打陀螺,陀螺不断自转且移动地点。
人和鞭子跟随陀螺走沿,鞭子打得啪啪响,陀螺转起圈儿跑转,孩子抽打陀螺时,可以顺着打,倒立着打,转着圈打,翻着筋斗打,鞭子噼里啪啦,虎虎生风,陀螺转速越来越快,自转,绕转,前行,后移 ……
谁的陀螺立得稳,转得久,旋得好,跑得快,常惹来眼羡、喝彩。
11
“滚铁环”(铁圈)也是男孩子的游戏领地,孩子们手拿一根铁钩,铁钩前部有一个小环,挨紧圆形铁圈,朝地面一滚,铁钩跟随前推,铁圈便跑起。
铁钩控制着铁圈的方向和速度,铁圈穿梭移动,技术好的伙伴,可以使铁圈滚很久,铁圈能在不规则的路面行驶。
孩子加力后,放开铁钩,让铁圈自行跑一段距离,然后跟上去,再把铁钩贴上铁圈,继续滚动。
12
“跳马”或骑马游戏,就是一个或两个男孩弯腰弓背头朝下,其他孩子冲过来,双手压在弯腰的孩子背脊,两腿分开,使劲跳过去。
斗鸡或斗拐游戏,男孩子的一脚独立,另一脚用手扳成三角状,膝盖朝外,单脚跳跃,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若对方双脚落地,或被追得逃跑、不敢迎战,算赢得胜利。
单人对抗,或两个团伙对垒,都可以进行,大孩子、身体强壮的孩子,肯定占据优势。
13
爬树是男孩子的特长,有的树种,像柳树、桑树、桃树,就很好爬,孩子手抓大枝条, 脚蹬树体,一用力就上树了。
或坐在树丫闲玩,或攀枝摘果,有的树种,像杨树、杉树,树直、光滑,就不好爬。
小孩子的双腿夹紧树干,身子贴紧树子,双手也用力,同时沿树干往上移,奋力爬上高枝,往下望看,有点后怕。
不过,人在高处看大地,另有一番景致。有时还能从树丛淘到鸟窝摸蛋。
14
那时农村孩子的游戏真是难以数尽:
打弹弓、吹口哨、斗鸡(斗拐)、攻城、弹球儿、打水漂,摘野果、玩水仗、下河洗澡、捉蜻蜓、追蝴蝶、抓蚂蚱、带弟妹、扯猪草、捡柴火、牵狗儿、摸鸡蛋、翻连环画、跑很远的夜路看电影、手映着灯光做动作、墙上树上地上桌上歪歪扭扭写字涂画,赶鸡儿撵鸭子吆鹅儿……
孩子娃躲着大人下军棋、打扑克,军棋、扑克常常不完整,就临时找东西凑数,惹得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一个个笑咪咪的。
更有伙伴自制军棋,用小竹片或小木块、小纸片削成,扑克牌用硬纸描画,有心的小朋友悄悄在大牌上面作记号,也有小伙伴在大人玩牌的时候,向外泄露底牌,惹得有人高兴有人厌烦哩。
这些游戏虽然简单简陋,但却是那个时候最好玩的事情了,是永生难忘的回忆!
转瞬几十年过去,你小时候玩过什么游戏?现在还记得多少?不妨留言区交流一下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