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非网红”小众美味指南

假期“非网红”小众美味指南

首页休闲益智美味星球2免广告更新时间:2024-04-23

体验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从来不是打卡每个景点,排队每个“必吃”网红。

一座城市的烟火,其实都藏匿在民间——老小区,小乡镇,那些当地人吃了几十年,点评打分却寥寥无几,甚至地图定位都不精准的小门面店。想找到它们,却似乎没有太多的捷径。打开微信,搜索城市,满目扑来的都是网红餐厅打卡指南,即便有心探寻,也不知如何开始。

不是没有方法。了解一座城市风味的来龙去脉是第一步,基于了解再挖掘点评上的照片是第二步。

而今天的这篇推送,就是我们的尝试和努力。我们集结了过去一年写过的一些非网红本地风味指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吃到真正属于本地人日常的烟火风味。

老北京牛肉面

“北京有四大牛肉面馆,排名几乎不分先后,东有宇飞,西有柴式。”

“这两家店主营的都是酱油汤牛肉面....甘家口柴氏风味斋可以算是全北京占地面积最大的面馆,主要经营饸饹面,饸饹面来自晋南,面条略粗却十分爽滑,躺在汤汁里给人一种“白胖子沐浴”的观感”

“而‘宇飞’常给人一种‘难以接受’的北京市侩感。红烧汤汁香料十足,不同于日常人家的炖肉口味,却风味十足,有点东北。两块钱一瓶的黑加仑几乎在各大超市消失,却是这里的固定搭配,滚烫的面条和带着冰碴的汽水撞击出舌头上的冰火两重天。”

作者:黑麦

美味指南:

山西莜面

在山西,“油荞面,醋豆面”是铁打的吃面搭配。

而衡量一个小摊风味的标准,除了面食的口感,就是蘸汤的风味。“小摊贩们有大智慧...陈醋里毫不吝啬地加入各类香料,蒜蓉、芝麻、香油、花椒、大料、咸盐、味精等按经验调制成秘制汤料,依顾客口味搭配辣椒油。”

而街边小店的莜面栲栳,更是无数西安人魂牵梦绕的滋味。

无论是“炝炒干辣椒,老陈醋里倒老盐汤,捻一把芝麻和黄瓜丝胡萝卜丝调在一起”的凉调蘸水,还是“小火慢煮,丝丝入味,用西红柿翻炒后熬煮成汤,加豆腐块土豆丁菜椒粒”的素热浇头,或是“软嫩紧致,用姜片香葱辣椒小火炒”的羊肉荤浇头,最后再加上一勺辣子,都让这原本用于弥补高原粮食短缺的粗粮主食,焕化出风格不同的味道和口感。

作者:席韵然

美味指南:

齐齐哈尔烧烤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齐齐哈尔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这座城市对烤肉的热情绝对会迅速感染每一个来过和吃过的人。

与东北其他地方都不一样,齐齐哈尔烤肉讲究拌肉和腌肉的方式。一层层肉在不锈钢大盆里,用油,盐,味精,洋葱搅匀,看似普通,其实每一步都是道理:既可去腥,又可嫩肉,关键是要把握好量,多一分味重,少一份寡薄。

在齐齐哈尔人的记忆里,烤肉永远都是江边最美的一幅画。太阳还没有准备完全落下,余热依旧毒辣地炙烤着江边的砂石,嫩江畔却早已经支起了一个个黑色小蘑菇形的烧烤炉,下层火盆里的木炭燃的正旺。一阵江风吹过,升起了炊烟袅袅。烤肉搭配着酸菜和紫苏,每一口都是东北夜色最熟悉的味道。

作者:王晓彤

美味指南:

南京皮肚面

你可能吃过所有的鸭血粉丝小笼包,可能压过黄浦路的梧桐林荫道,可能穿过鼓楼民国建筑群,可能深谙夫子庙秦淮河畔早已没有美食的秘密,但你应该完全没听过这碗南京人三五天就吃一顿的面:皮肚面。

“六鲜面算是基础款,假如你要了一碗,老板会左手持个一看就上了年岁的小铁锅,右手从一桶煮好的骨头汤里舀两勺汤。然后大火一开,番茄、肉丝、皮肚、香肠、青菜、榨菜连番下锅,最后一把碱面下去...”

“掌勺的不是老板就是干了很多年的伙计,经验可以告诉他大概这碗面还需要滚多久,‘炝一下’就是少煮一会儿。然后他会拿一个比脸还大的碗,唰的倒进去。面就出锅了。”

作者:梅姗姗

美味指南:

淮南牛肉粉

淮南牛肉汤是每个皖南人最熟悉的味道。

“黄牛肉、牛骨头置于锅内,卤料是每家店的秘辛,一道放进锅里,炆炖几个小时,直到牛肉松烂,汤味饱满。这个步骤没什么捷径,就是要舍得花时间,让牛肉牛骨里的风味物质充分释放。卖淮南牛肉汤的小店,通常都在后半夜熬制汤底,偌大的铁锅,咕嘟翻腾到天亮,香味从厨房溢到前厅,以示汤底大功告成。”

汤底是基调,除此之外还有粉丝、千张、豆饼和一层红亮的辣油。南方的千张又薄又软,切成跟粉丝差不多粗细的条状,连同几片牛肉、一把粉丝一起放进笊篱,在腾着热气的大锅里上下几个翻滚,很快就能熟。锅面上飘着的辣油已经跟牛油的味道浑然一体,所以即便你点的是不辣的牛肉汤,喝起来也还是有隐隐的辣意,有点刺激,但不生猛,一碗下肚,鼻头不知不觉就蒙了一层细汗。

作者:头头

美味指南:

湖南盖码饭

盖码饭,简单来说就是将炒好的菜码盖在米饭上。

但不同于汤汁更为浓稠和丰富的盖浇饭,盖码饭通常油腻腻的,镬气也更重。也不同于小面、凉皮一类具有明显地域性的食物,盖码饭是一种指向很宽泛的食物。 在湖南人心里,擂辣椒剁椒鱼头都没有盖码饭来得“更湖南”。

“下饭”几乎是选择码子的指向标准。“西红柿炒蛋盖码饭这种,基本上就是盖码饭里的异类”。一碗得人喜爱的辣椒炒肉盖码饭,辣椒必须是刚好断生的状态,不仅色泽漂亮,而且经过热油的烹制,香辣味因为滚烫而更加突出,且还留有一丝新鲜时候的辛。打蔫儿的辣椒提不起来食客的兴致。

“米饭也是有讲究的。黏糯的米饭不行,米粒无法最大面积与油脂接触,必须选用更有韧性的米饭,来呈现最完美的码饭组合。有些厨师甚至为了让码子更香,还会加入少许香油。” 说盖码饭是湖南人用智慧孕育的油脂产物,一点儿也不为过。

作者:姚鲤鱼

美味指南:

蓬莱小面

在煎饼和戗面馒头等主食满天飞的山东,蓬莱小面是个意外。

这是一场海鲜和面食在蓬莱的相遇。“从早上五点开始,大大小小的海鲜面店就已经开始上客,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面香,蓬莱市民踢踏着拖鞋,走进街边的面店,街坊领居见了面,一定会远远就招呼着‘逮鱼卤面去(吃鱼卤面去)’”

金黄透亮的鱼汤浮着蛋花,木耳被切得细碎,散落在加吉鱼熬出的鱼卤之间。”这是蓬莱小面的标准模样。“小面馆里,熟客面前总是放着两个碗,一碗是正常的蓬莱小面,一碗是纯鱼卤。”桌上的韭菜碎、香椿末是给小面的,夹到碗中,也顾不得烫嘴就呼噜下肚。把面吃完,再喝碗卤,一顿饭就这样轻松解决。

作者:毛文泰

美味指南:

潍坊朝天锅

出了潍坊站,闭眼朝任何方向走500米,一定会看到三个大字——朝天锅。潍坊街头大小遍布了1000多家朝天锅店,这就是潍坊人外出归家后的第一顿。

虽然名中带锅,但“锅”只是上桌前烹饪的工具。“十到二十种肉食蔬菜依次摆开,有点像麻辣烫的自选区域,但更偏爱肉食爱好者。提前煮熟切好的护心肉、猪头肉、猪肝、猪心、猪肺、猪肠、猪舌、猪肚,以及混合缤纷装猪全家福在台子上静待食客的挑选。”

无论选中的是哪些,老板都会麻利的把肉抓进漏勺里,放进一直煮沸、翻滚着热气的大锅中烫热。烫热后的肉捞出,趁热卷进烙饼里。老板拿起一张铺底,捞出的肉沥干水,撒上提香担当的芝麻盐,一气呵成卷出一份足够单人饱食的分量。

“等你落座,眼尖的老板娘就会递上一个茶壶和一只碗。碗底铺上一层葱花、香菜、胡椒粉,浇上滚烫的清汤。吹着热气入口,肉汤混着香菜、小葱的清香趁热下肚,胃一下子就妥帖了。”

作者:琳子

美味指南:

包邮区糟味

每个节假日,苏沪一带的熟食档口里都少不了刚刚从卤汁中被捞起的新鲜糟货。

糟鸡、糟鹅、糟猪脚、糟胗肝、糟门腔……糟毛豆、糟豆芽、糟茭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到那魔法一般的糟卤汁里泡一泡“镀镀金”,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境界。酒香吊出了鲜甜,促成了鲜嫩,看着水灵可人,下筷战战兢兢,好在入了口就简单了——只有一个“灵”字。

永远排队的光明邨不用多说,古北路上的状元楼里,存着80年未变的糟卤汁配方;被上海滩老克勒们时常惦记的德兴馆,也做得一道糟货大全。即便不提这些名店,普通居民区楼下的菜市里,也是同样的光景。

熟食店里穿着白大褂的师傅表情严肃,守着一只敦圆的厚实菜板、一把锃亮的大菜刀。不等你反应过来,就将一只新出卤汁的大糟鹅沿脊骨轻松切得利利索索,待你选上想要的那一半,再称重、切片、装盒,最后仿佛优待一般多给舀上一勺糟卤汁,仅这一点,就够在回家路上高兴好一阵了。

作者:Alka

美味指南:

这个假期,你在哪座城市,又在品味哪些当地的人间烟火味呢?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上期留言

说到秋季时鲜,除了大闸蟹,你还能想到哪些?

@包子脸猫猫:广东有句俗语:秋风起,食蛇味。太史蛇羹、龙虎凤、水蛇粥丶椒盐蛇碌、凉拌蛇皮、蛇血焗饭、蛇酒、全蛇宴了解一下?(亲戚家博古架上面那瓶睁大眼睛的蛇酒简直是童年恶梦)

小编:我闭上眼睛那画面太恐怖我不敢想

@波波安:秋天就是要吃糖炒栗子啊!提着装栗子的纸袋,趁热边走边剥,热烘烘带着焦香的甜

小编:看完留言就出门买了一包!

本期聊天

这个假期,你在哪座城市,又在品味哪些当地的人间烟火味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吃百家饭。欢迎关注风味星球!

微信搜索「风味星球」吃懂中外美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