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农业怎样走向集体化道路 (昔日旧影)
古凡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立即颁布了土地法令,把从前掌握在地主、寺院和皇室手中的一亿六千多万公顷(每公顷和十五市亩)土地无代价的分给农民使用。苏维埃政权又向解脱了农民每月要向地主缴纳巨额地租和对银行所负的巨额债款。他们还得到了大量的农具。劳苦的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他们可以在国家交给他们使用的土地上自由地耕种了。
但是当时苏维埃国家所承受的农业增产是非常落后的。据一九一零年的统计,沙皇俄国使用的农具一共只有旧式俄国犁七百八十万具、木犁二百二十万具、铁犁四百二十万具、木耙一千七百万具,以及数目很少的马拉播种机、收割机等。全国完全没有拖拉机。十月革命后。农民用这些落后的农具在分散的小块土地上耕种,仍然不能摆脱贫困的境遇。列宁在一九一七年第一次全俄农民代表大会上说:如果我们仍旧依靠小农庄来生活,哪怕是以自由土地上的自由公民来生活,也是不免要灭亡的。
另一方面,就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如果容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和小商品来农业长久并存下去,就不可能建设成社会主义。斯大林说:社会主义社会乃是工业与农业工作人员生产与消费的组合。假如在这个组合中,工业与提供原料和粮食而消纳工业的农业不调和,假如工业与农业不这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国民经济总体,那么从中便不会获得任何社会主义。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是需要农业大规模生产相配合的。
走向农业的大规模生产,有不同的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这不仅要有过分长久的发展过程,而且结果必使农民大众*,使农民加剧分化,使工农联盟陷于灭亡,使社会主义在农村中遭到失败。另一条是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体化的道路,只有这条道路才能使农民摆脱落后和贫困,走向富裕、幸福的大道。
可是要使农民走向集体化的道路,是十月革命胜利最后的一项最困难的任务。私有财产制下的小商品是随时都在产生资本主义因素的,经营小农经济的农民是不会自发的走向这条道路的,这是党和政府坚持不懈地进行领导的。早在一九二二年,列宁在病势沉重时,就对劳动农民的前途寄予无限的关怀,凝定了合作社计划。
列宁认为一般合作制,特别是农业合作制,是千百万农民易于接受和了解的从细小个集体农庄过度大规模共耕制生产联合、即过渡到集体农庄的道路。列宁指出:苏联农业的发展,应逐渐把集体农庄制原则灌输与农业生产力方面的道路前进。斯大林根据列宁的合作社计划,全面制定了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并以自己的天才领导保证了集体化农庄制度的胜利。斯大林指出:农业的集体化不能用强迫方法来执行,只能用表彰和说服的办法。
苏维埃政权依照列宁和斯大林的原则在农村中广泛的发展了合作组织。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合作社以有力的领导和帮助,尤其是对各种生产合作性质的农业组织。即使在对外国武装干涉者及国内反革命作战组织的财政经济状况极端困难时期,苏维埃政权还发出十亿卢布来帮助农民来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共产党广泛展开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在那些时候,苏联流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是共耕社。共耕社是农民组织起来生产的初步形式。初期共耕社的土地是分散的,后来苏联政府决定把好土地拨给共耕社使用,并使他连成一大片,至于在这块土地上单*农民,或者自愿加入共耕社,或者在另外的地段拨给他一块土地。
共耕社把土地(苏联土地是国有的)的使用和劳动集体化,但生产资料仍为社员的私有财产,收入的分配是根据社员所出的土地、农具、耕畜、劳动的多寡来评定。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给予共耕社许许多多的帮助,如供给飞机、农具或现金等。共耕社使许多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同时也使农民培养起集体主义思想。共耕社在改造个体农民和增加生产上起了重要作用。
苏维埃政权还在各地利用荒地和没收地主的土地设立了一些国营农场。国营农场用机器和科学技术耕作的力量和优点,吸引了广大农民的注意。国营农场在机器、农具、肥料、种子、技术等各方面给予附近农民以巨大的帮助,加强了他们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它们成为带领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的主导力量。
合作社和国营农场还为公共经营的农业培养了干部。苏维埃政权是在与富农进行激烈的斗争中进行上述工作的。
与所有这些同时,苏维埃政权大力恢复和发展工业,特别是自一九二六年初起集中力量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而奋斗。要建立和巩固集体农庄和机器拖拉机站,就必须有高度发展的冶金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包括农业机器在内。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是农场集体化的扩建。
到一九二七年末,已可看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到一九二七年末,农业集体化的工作已在政治上,干部上、经济上有了相当的准备。一九二七年末,联共召开了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批量开展农业集体化的决定,并责成相当机关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这就是一个农业集体化计划,这个计划规定了大量的生产拖拉机及其他农业机器和尽量吸引农民大量加入集体农庄。
于是在一九二九年下半年发生了集体农庄运动中的新现象,斯大林称这一年是大转变的一年。一群群农民到国营农场参观拖拉机及其他农业机器。农民已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一批参加集体农庄,而是整村、整区、整州参加了。这中集体农庄增长的速度,甚至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也是未曾有过的。
在一九三零年初,由于集体农庄力量已迅速增长,苏维埃政权考虑到社会主义农业的粮食生产已可代替富农的粮食生产,就把过去必要的限制富农的政策改变成消减浮动阶级的政策。这个政策获得广大农民的拥护。集体农庄运动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在一九二八年,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增加到一百三十九万公顷,一九二九年增加到四百二十六万二千公顷,一九三零年就增加到一千五百万公顷了,到一九三二年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全部农户的分百之六十已上了,这些集体农庄包括了苏联全部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七点七。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起来的集体农庄,很快就显出他们巨大的优越性。耕地面积扩大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农民的生活大大的改善了。商品粮食量由个体农民占优势时期的每年五、六亿普特,增加到集体农庄占优势初期(即一九三二年)的每年十二亿到十四亿普特。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一九三七年)农业集体化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全部胜利,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为了苏联农业的唯一形式。
德国法西斯匪帮的侵略中断了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集体农庄制度在卫国战争时期经历了严重的考验,在最艰苦的情况下仍能为苏军和居民生产充足的粮食,为工业生产充足的原料。在卫国战争短短的三年中,苏联在一九四八年就把遭受人类历史的上空前破坏的农业恢复和超过战前生产水平。这都表现了集体农庄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今年苏联的载物的总收获量达到了八十亿普特,以前被认为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货物问题,已经胜利地,彻底而无可改变的解决了。苏联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去年棉花产量比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三个著名产棉国的棉花总产量还多。现在,苏联工业原料作物价值占商品农作物总值的百分之四十,日益发展的苏联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已有着丰足的原料了。
另一方面,苏联集体农民都过着富裕的有文化的幸福生活,每个集体农庄都有俱乐部、图书馆、托儿所、幼儿园和国家设立的学校、医务所。集体农民们按劳取酬,可以从公共经济中取得主要的稳固收入,另外还可以有许多副业收入。
由于联共和苏维埃政权的正确领导,苏联农民已经走上了富裕的集体化道路。在一九五零年起,苏联农民。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根据自愿原则,把二十五万四千个小集体农庄合并为现在的九万七千个大集体农庄。
合并后使耕地面积更加扩大,各种农业的机器的能力更充分发挥,建立去大规模的公共畜业,使集体农庄的经济和文化较前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现在,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又给他们指出了进一步的发展道路,这就是通过产品交换来使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面所有制,由社会主义社会进入无限美满的共产主义社会。
1952年11月16日 1562期 第4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