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打不开?逻辑思维能力差?用这个方法就够了

脑洞打不开?逻辑思维能力差?用这个方法就够了

首页休闲益智脑洞打开赢在思维更新时间:2024-04-30

写故事文的同学,经常会说“我脑洞不够”这句话。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脑洞”,甭管专家们给出什么定义,对我们故事写作者来说,脑洞就是你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有这个能力,你看到一个素材,就能联想到很多东西,下笔就有内容可写。

没有这个能力,脑勺里空空,看事情只能看到表面,几百字就能把故事写剧终了,不,那叫早夭。

知道了问题的根源,自然就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了。

01 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就是你看到一个事儿之后,脑子里联想到的东西。由一个点能拉起来一条线,再联想到一个面,最后还得逻辑自洽。

讲道理挺累的,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比如有一次,我带着女儿家宝宝在楼下小花园遛弯儿,一个男人从旁边走过去,我之所以注意到他,是因为他身上有冲突点。

第一眼,我看到他个子高。

我现在是在贵阳,这边的人不管男女,都长得小巧玲珑,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两个高个子的,不用问,基本都是从外地过来的。

而这个男人呢,年龄大约45岁靠上,身高大约有一米七五的样子是那种健壮的体型。

第二眼,我注意到他长得帅。

他属于“正面人物”的长相,浓眉大眼,感觉上就是我们说的“成功人士”。但是他穿了一身工作服,修空调或者装防盗网的工装,这就是矛盾冲突。

然后,我就启动脑细胞,开始发散思维了。

我先假设,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一个“成功人士”在45岁的年纪,出来做这种体力工作?

第一个原因,跟人合伙做生意失败,或者被骗。

我立马想到身边一个原型,跟人合伙开铝石坑,结果合伙人卷钱跑路,留下一大堆债务给他。

这就是个行业+情感的故事。

我又想到第二个可能,就是家里有长期病人,消耗太大。

这个病人如果是父母或者孩子,那么这男人顶多算是重情义,所以,我会设计成他的妻子,这样就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暖心故事。

第三个可能,就是他没遇上一个好队友。

我们都会说女人是家庭的风水,一个“能成事”的男人成不了事儿,多半跟他身边的女人有关,那不是他的良伴。

你看,只是一个人从眼前走过,我就联想到了这么多,三个故事出来了。

这就是发散思维,自己假设问题,从阅历经验中给出合理的答案。

02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逻辑,百度百科上有很专业的答案。

贞姐姐一项习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理解的逻辑,就是事情的规律和顺序。

逻辑思维能力好,就能把一件复杂的事情,条理清晰地理清楚来龙去脉;如果逻辑思维能力不好,简单的事情也能搞成一团乱麻。

怎么提升呢,我给出“五层维度思维法”。说人话,就是你看到任何事情,都从这五个维度去分析和思考。

第一层思考的维度:看到事件本身的因素。

第二层思考的维度:看到事件背后更深程度的原因。

第三层思考的维度:预估一下事件可能会带来的系列后果。

第四层思考的维度:可能会出现的后果,都提前给出应对方案。

第五层思考的维度:给出长远的,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你有这样一个思考的顺序,整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已经有了。

那么,整个事件就在你的把控之中,自然不会手忙脚乱。

这个“五层维度思维法”,不仅适用于写作,对工作和生活也有帮助,养成了习惯,任何的突发事件,你都能条理清晰地把控和掌握。

时间久了,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脑洞自然也打开了。

03 培养“举一反三”的思考习惯

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两种人。

一种是“会说话”的人,她们总是一副如沐春风的样子,每句话都说得恰到好处,哪怕是批评人,也让你觉得很舒服。

另一种是“不会说话”的人,明明是好心,说出来的话却能呛死人,还自称自己是“直性子”。

抱歉,直性子表示不背这个锅好吧?这分明就是说话不过脑子,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太自私了有木有?

当然,会说话的人,也不是天生就懂说话技巧,而是她们在说话之前,先过了一下“脑子”。

好哒我坦白,特别简单的方法来了。

不管是在单位还是生活中,准备开口之前,先在脑子里过一下:扣重点理出来一二三条,预估一下对方的反应,预测一下出口之后的结果。

是不是特别简单?真的,特别有用。

我们有个之前的学员来找我,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地语无伦次,我分析了一下,才知道她跟老公吵架吵赢了。

这个学员的老公是理工男,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好,他们结婚九年,每次吵架,学员从来没赢过。

她说,有时候明明自己占理,气势汹汹去找老公算账,但是被人家这一分析那一分析,就觉得确实是自己不对,过后回过神儿来,又生自己的气。

这一次她赢了,九年来第一次吵架赢了这个男人。

她说:这次还是我婆婆的问题,老公说,她一个农村老太太,那么大年龄了,有啥好计较的?你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做人不要太小气好不好?

我按贞姐给的方法,理出来一个重点,围绕重点列了三条。

首先说明,那是*,不是我妈,;

其次,*生你养你,你怎么孝顺她都是应该的,但是你不能用你的标准来要求我,我也没有让你像我一样,去孝敬我爸妈对吧?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当初是*红口白牙说过,她不管我生孩子,老了也不用我管,这多年我就是再难,她也没来伸手帮我一下,我只是履行承诺,你该孝顺就孝顺去,不要啥都赖在我身上。

这位同学说,吵着吵着她老公突然停了,愣了一下就笑了,说你学习写作,没见你写成啥样子,倒是学会吵架了,能啊你。

这就是思考能力的提升,你试试,真的管用。

04 写在最后

以上这些方法,只能算是个“方法”。

真正想要“脑洞大开”,还是需要扩充知识储备量。

我们的知识储备,就像一座大楼的根基,一本书就是一块砖,你的知识储备量足够大,知识结构层就足够夯实。

知识结构层夯实了,你就会发现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看到一个事儿,立马就能联想到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绝对不是空降来的,而是之前就储存在你的积累中,只不过是这会儿激活了记忆而已。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说任督二脉打通了,就是这个意思。

这些储备和积累从哪儿来?分两种。

一种是自动积累。就是你自己经历过的,见过的,听过的,或者身边人的经历,平时沉睡在你的记忆中,用的时候启动记忆,你就想起来了。

另一种是主动积累。就是有意识地收集记录一些东西,可以理解为素材库的扩充。

足够的阅历积累和知识储备,再加上这些深度思考的方法,脑洞打开就是分分钟的事儿,我们说任督二脉打通了,就是这么个意思。

一句话,脑子里有,手上才有。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