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都会听到“防御性驾驶”这个词,而“三秒法则”则是防御性驾驶的必备技能之一,是新手晋级老司机的秘籍之一。
开车的所谓三秒法则,它的解释是,1秒判断危险,1秒采取措施,1秒措施生效。核心原则是远离危险,给司机留有足够应付危险的时间和空间采取措施化险为夷,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人对外界的反应是需要一个过程,眼睛先看到外面的状况,通过视神经将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做出思考判断,再将相关指令信号通过神经指挥手脚采取动作,车辆受到手脚动作给出的指令后完成司机想要的措施。例如,司机看到前车刹车灯亮起,判断前车减速,指令脚踩下刹车踏板,车辆刹车系统生效完成降速/刹停。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秒时间,也就是开车3秒法则的由来。如果是雨雾雪天气,视野不清,道路湿滑,那观察和措施生效的所需时间会更长,一定要保持在5秒以上。
最常见的是,跟车场景下你的前后都有车,也就是“串车”。出事的时候你成了夹在中间的那个芯成了最糟的“奥利奥”,小则前后受损,大则车毁人亡!而保持安全车距是防止追尾事故发生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和最根本的方法。要时刻保证与前后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刹车不及或刹不住造成追尾或被追尾。
如何确定我与前车的距离?
利用前车和我车通过同一位置的时间差确定跟车距离。在路两旁找到一个容易观察、静止不动的参照物,比如路灯杆、标志牌,当前车通过,开始在心里默数3秒。3秒钟之后,如果我车还没有通过刚才取定的参照物,那么我有足够的安全车距;如果不足3秒就已经通过参考点,那我就应当提高警惕及时减速了。否则,前车一旦刹车,我只有急刹才能停,甚至刹不住发生追尾。
下图是网上有人总结的不同车速下刹停车的距离,我觉得很有道理。(侵删)
影响刹停车距离的主要因素包括驾驶人的反应时间、车速及制动系统的性能等
如何确定你与后车的距离?
在市区驾驶,我的经验是通过车内后视镜里是否能看到后车的前胎来判断后车与我的距离。
后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20米。是安全的(侵删)
如果后视镜里,能看见后车前胎下缘距离我的车尾还有一段距离,说明后车距离我在20米开外,基本上是安全的;如果只能看见前保险杠,说明后车已经距离我在15米左右,有一定的潜在危险;一旦我刹车,后车必须急刹才能停住。如果只能看见车灯,说明后车距离我10米以内,这有相当的危险。一旦我或者前车刹车,极大概率是后车会追尾我;如果车灯都看不见,说明后车在5米内,一旦我刹车,后车根本来不及采取措施,不但会追尾我,还会推着我追尾前车!
发现后车与我的安全距离不够或者后车快速跟车(后视镜里后车迅速变大),我采取的措施是这样:首先松开油门,降低我的车速,拉大我与前车的安全车距,然后轻点几下刹车亮起刹车灯,提醒后车降速拉大与我的安全车距。如果后车还是紧贴我的车屁股,我会继续降速,往往后车会不耐烦,变道或者超车。这样我后面的危险就解除了。如果还不奏效,首先观察是否有安全的变道机会,选择安全的机会变道让后车先走,毕竟,人家要赶时间投胎,我没必要拦着也管不着,我只能保证我开车的安全。
后车与你安全距离不够的时候,千万不要加速去拉大后车与你的距离。往往它会跟着你提速,反而导致不但与你的安全车距不够,还因为车速提升需要更长的刹车距离。会更危险!
如果在高速上,后车占据后视镜1/5大小,与我的车距差不多100米左右,是安全的。大于1/3面积说明在50米范围内,就要提防了,有条件让后车先走是最安全的选择。尤其是后车车速明显快过我。
有个网友说得好“没车的时候我在路上谁都不怕,有车以后我谁都怕”。开车最重要的是先保证自己安全开车,而防患于未然,远离危险,给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化险为夷是最佳的选择。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