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极简学习法》,书中说道,无论是哪种知识的学习,或者是哪种目的的学习,都是三个步骤—精准输入、深度消化和有效输出。书中说不论什么类型的学习,都需要先弄清楚它的底层逻辑,也就是它到底是什么。
就拼音而讲,它就是识字的工具,认识字的音、形、意,这里重点说的是它的音。当我们有字不认识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拼音来认识它。当没有拼音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部首查出来,再根据拼音认识它的音和意。如果不认识这个字的形和意,我们可以通过拼音中的首字母查出来,再进一步认识它。这也是我们学习大写字母的意义。至于看拼音写词语,给生字注音也是在考察你对这个汉字的认识与否,还是识字的功能。除此之外,就是声调和拼写规则及拼读方式,这些都是为了能够正确读它而为,也就是它的工具性,这也正是拼音是一年级上册学的,而我们的课本到二年级结束时才结束全文拼音,即便是三年级以后仍然有很多字是有注音的原因。识字表更是用这种方法认字的,两周学习,两年全用,一生在用,这不就是在体现它的工具性吗?
既然如此,我们对它的要求就是会拼就可以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一个记,不管是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都是不断的读、写,再通过反复读写加强记忆,说白了就是一个记,或者说是背。但这样就会给孩子增加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在学拼音的时候没学会,而大了理解能力强了,又不喜欢这样死记硬背了,到最后只落得个不会告终。但如果我们教拼音时换种教法,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学拼音没学会,随着年龄增长,理解能力增强,这种方法就更加简单了。
其实最初我对这种方法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最近跟姐姐聊天时说起小孙女上三年级了,拼音还不会,我就用这种方法再次进行了实践,结果发现效果很好,所以才有底气分享给大家。
因篇幅原因,具体方法见下一篇(明天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