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记者邱玥通讯员唐诗文
俯瞰靖安县
处九岭之巅,临潦河之源,出则繁华,入则幽静。
靖安,一个人口16万、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的山区县城,近年来,以“旅”为先,本着“生态为本、文化为魂、产业相融、全民共建”的发展共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步伐,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特色小镇……2019年,纷至沓来的游客达10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1.66亿元,今年游客人数与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13%和4.56%。
城水相依,景城合一,全景吸引游客,长时留住游客。随着“有一种生活叫靖安”品牌不断唱响,今年12月,靖安又拥有了一张新名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场具有想象力的“诗与远方”,正在靖安大地酝酿。
一
顺着环三爪仑百里风光带,过宝峰隧道不久便进入了三爪仑乡,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洪屏水库,往前行驶一段就依次进入骆家坪原始森林景区、观音岩风景区、虎啸峡景区、三爪仑知青风情小镇,最后是犁壁山苏维埃政府旧址……12月10日,记者走进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的三爪仑乡,发现这里处处是景点、村村可游览。
一个乡镇能做到全域“美如画卷”并非易事。三爪仑乡人大副主席舒敬告诉记者,近年来,三爪仑乡整合全域生态旅游资源,坚持以全域规划引领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将全乡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靖安县乡镇一级推进全域景区化的代表。
三爪仑知青风情小镇一隅
靖安县文广新旅局局长孙红星告诉记者,“一城三镇六片区”是靖安县全域旅游的总体布局,随着休闲驿站、公路驿站、花卉观赏点、美丽示范乡镇、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和农户庭院等的打造,让游客不论身在何处,入眼皆是美景。
“全域旅游不是单纯的景区景点建设,而是结合本地特色,融入文化内涵,创新模式,做好‘旅游 ’和‘ 旅游’文章,从而彰显地域独特魅力。”孙红星表示。
靖安县九岭山中一座不起眼的山洞里,承载着中国国防战略以及中国电力的历史和现实。12月11日,记者顺着长330米的隧道缓缓向地下深入,主厂房大厅中,三台古董级的卧式发电机组正在进行发电作业。国家电投高新清洁能源分公司宜春生产中心副主任王春旭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变迁,曾经的战备电厂——罗湾地下发电厂逐渐对外开放,地下发电厂的神秘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随着“工业 旅游”模式的推广,如今,罗湾地下发电厂已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大家普及地下发电厂的发电原理和它对江西电网的重要意义。
走进水口乡象湖湾生态园,负责人邓斌正在大棚里忙活。作为休闲农业综合体,生态园在农业种植的基础上,保留了乡村旅游的特性,既有蓝莓、沃柑、火龙果等有机果品生态采摘的田园牧歌风光,又有水上乐园、篝火晚会、户外拓展等现代化旅游服务体验。“我们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土’。我们负责种水果,游客负责采摘。”邓斌说,每到节假日,就有大批游客带着孩子前来进行农业科普研学。变“单向观景式旅游”为“双向体验式旅游”,这便是“旅游 农业”的魅力所在。
在中华传统文化园非遗展示一条街,“万宝洋行”“卧龙书院”“聚贤堂”……琳琅满目的招牌挂在古色古香的店铺前,颇有一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在“聚贤堂”里,宜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靖安铜钱编制技艺代表性第四代传承人张灿金正在教游客编制铜钱,盔甲、刀剑、船……造型丰富。“我对手工文化特别感兴趣,在游玩的同时能够学习到非遗文化,真的特别高兴,一有空我就会约几个同学一同来。”一名来自华东交大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说。
靖安县还利用VR、AR技术,建成沉浸式、体验式智慧旅游体验馆,游客不仅可以体验漂流、滑雪、空中冲浪等旅游项目,还能通过扫码“智慧靖安”APP,了解靖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交织相融,让靖安旅游悄然发生改变:游客不再只是看看风景、拍拍照片、吃吃饭,而是进行个性化度假、“能玩一周”的深度体验。
思考一:全域旅游不是遍地开花,而是把旅游作为先导产业,让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从简单相加到相互交织、彼此繁荣。全域旅游不仅卖“风光”,更重要的是让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处处是风景,时时可旅游”。
游客在中源乡农家乐旅游景点体验打年糕民俗
二
一株株古树,就是一个个有生命力的文物。
靖安县内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有5000余株,“2014年开始,靖安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古树名木‘树保姆’管护模式,每一株古树名木均有一名‘树保姆’,负责古树名木的日常巡护、宣传推介、复壮管护等。”靖安县林业局副局长胡庆国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345名“树保姆”,今年在古树标牌上新增了二维码识别功能,丰富了林业科普知识。古树得以保护,催生了“古树经济”的发展,古树所在地林农依托古树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开办农家乐、采摘园,实现了由“砍树卖木材”到“看树卖景观”的转变。
本着“以河为贵、以树为荣、以旅为先、以得为本、以城为美、以俭为宝”的理念,践行“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务生态、三产保护生态”模式,以生态建设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以全域旅游优化绿色产业布局,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这是靖安决策者们发展全域旅游一以贯之的行为。
为“城市更美”,按照“山水旅游城”定位,启动了“决战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打造县城美丽大景区”大行动;
为“河流更美”,按照“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打造”理念,实施“认领河长制”;
为“道路更美”,按照“把公路当景区建设”理念,实施“路长制”,打造了一条“最美国省道”;
为“环境更美”,升起了“智慧生态云”,对空气、水质、道路等实时监控。同时成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生态检察室,形成综合监管机制;
…………
坚守“绿色本金”,收获“生态红利”。三坪村平均海拔700米,过去村民以售卖木竹原材料和粗放型木竹加工制造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不仅收入低,还破坏生态环境。近年来,该村通过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86%,年平均气温15℃,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万个每立方厘米,成为天然的“森林氧吧”,越来越多游客前来避暑。三坪村抓住机会,成立农宿协会,引导村民利用闲散房屋开办农家乐。村民户均年收入由当初传统农业收入的不足1万元增长到6万元以上。
良好的生态优势,让旅游引资项目聚集井喷。2017年以来,靖安县共有41个旅游项目竣工,累计完成投入71.64亿元,目前在建项目22个,总投资约175.85亿元。
思考二: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将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应有之义。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走生态保护与全域旅游发展的共赢之路,这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罗湾乡哨前村农耕文化展示区,游客们在游玩中学知识,认识农耕器具蓑衣
三
一隅宁馨,一处老旧。雷公尖乡梅缘民宿坐落在青山怀抱中,整体采用新简中式风格,老件家具散发着悠悠木香,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生活画卷。
老板刘冬梅是土生土长的靖安人,从前是一名林场职工,林场改制下岗后,在深圳从事餐饮工作。2012年,在得知靖安出台系列鼓励人才返乡创业的政策后,刘冬梅毅然返乡。2013年,开办蓝孔雀生态庄园,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体验、商务会议、住宿餐饮、特色种养为一体的精品农宿度假生态山庄;2016年,开办蓝孔雀梅舍艺术宾馆;2019年,开办梅缘民宿……一路走来,借着好生态,刘冬梅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随着全域旅游发展逐渐深入,老百姓思想逐渐转变,全域旅游慢慢融入群众生活,认同、参与、共享的良好局面渐渐形成。
“现在大家都不乱扔垃圾了,就连路上有落叶都会主动扫一扫,都知道来旅游的人多了,不能给村里丢脸!”12月9日,双溪镇马尾山村村民吴海妹骄傲地说。近年来,双溪镇依托马尾山村的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建设了小桥流水、古亭韵味、竹林深海等多处景点,打造马尾山生态旅游小镇。乡村美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民“我家在景区,人人是风景”的意识越来越强。
富裕起来的港背村貌
省级贫困村璪都镇港背村党支部*、村主任童涛军是全域旅游的践行者。这个1990年出生的河南小伙,2015年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来到港背村后,就一直在思考带领村子脱贫致富的法子。立足港背村森林覆盖率达95.7%、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的特点,童涛军决定走旅游扶贫的路子。修缮包家古祠堂,打造靖安县第一个综合性乡村旅游展览馆,开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农耕文化博物馆”等景区,打造千年古樟、包家古祠、沿河游步道、竹筏漂流等旅游项目,并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发展蜜蜂养殖,并将土蜂蜜转化成旅游商品……
童涛军带领村民一步步走稳了旅游扶贫路,港背村于2017年顺利脱贫,并荣获“江西省十大秀美村庄”“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称号。现在的港背村,家家户户搞农家乐、养蜜蜂、卖农产品,日子越过越红火。
思考三: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资源变资产,让群众在旅游发展中享受红利,全域旅游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全域旅游的持续发展,群众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个人都是发展的主体,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才能实现全域旅游的长远发展。
(图片由邱玥、唐诗文、王陆峰、徐仲庭、刘新宇拍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