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极果体验师摄影师洛克原创
贡嘎雪山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主峰海拔7556m,是名副其实的“蜀山之王”,闻名川渝的各种平台观测景点如“牛背山”“轿顶山”“华尖山”“红岩顶”上的绝美雪山风景,均是来自于贡嘎雪山以及周围的连绵的群山组成。
正如全面所说,观测贡嘎的地方有很多,但大都是远观,能够在贡嘎雪山10公里范围内近距离感受神山的威严的地点则仅有那么几个,比如能够通车的子梅垭口和雅哈垭口,不过这两个点被大多数“老法师”们都拍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交通不便,需要徒步前往的比较冷门的点逐渐被发现,其中就包括本次抗寒服的测评地点——冷嘎措。
虽说川西四季风景皆美,但是春夏两季的多雨天气常常让雪山躲在厚厚的云层之中,一般来说看到贡嘎最佳的月份在11月末到1月之间,这个时候高原的水汽少,降雪少,视野通透。不过也有难点,这个季节属于高原风季,风大,气温低,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地方,湖水早已冰封。
冬季徒步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保暖,因为低温带来的不仅是体能的丢失,更严重的是伴随着冻伤截肢以及低温症休克的危险。通常使用的羽绒服保暖效果好单非常的臃肿,不适合户外运动,而本次极果带来的s.kistler抗寒服则刷新了我们对衣物保暖的认知,通过官宣我们了解到它采用新型技术,能够抵御-196℃的液氮直喷,66666.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卓越的性能就要经历严酷的环境才能够体现,通过出发前查询到的天气,冷嘎措白天温度在-5℃左右,夜晚在-20℃左右,而s.kistler 307抗寒衣和k01抗寒裤为本次雪山冰湖徒步提供了全方位的防护。
先说质地,抗寒服到手第一感觉就是薄,单层厚度不足1厘米,比排骨羽绒衣、三合一冲锋衣、抓绒衣等保暖衣物都要薄,仅比独立压胶的冲锋衣厚一些。
外层面料使用了耐磨疏水的防御性布料,切合户外使用环境,硬度介于硬壳与软壳衣之间,属于比较舒适的面料,上身走路不会像硬壳那样摩擦得“擦擦”响。
在剪裁方面,S.KISTLER也体现了它的用心之处,首先风帽的收口较小,拉起后完全贴合面部,脸部露出部分不多,使用防风围脖和风镜就可以达到面部全防护的效果。风帽的帽檐进行了加长处理,在雨雪天气起到一定保护视线的作用。
同时由于收口小,不支持头盔带在风帽里面。
风貌两侧均有束紧带,用于调整贴合脸部,支持单手操作。
领口的收口很高,可以将下巴完全包裹在其中,已达到最好的保暖效果。
抗寒服配备的高耐磨面料,经Martindale耐磨测试,摩擦40000次布样未破。
口袋设计有防雨雪的外沿,在防水拉链外另外增加了一层保障,可谓牢不可破,同时口袋的开口是垂直向下的,开口也很大,方便戴手套的时候直接插进口袋。
所有的拉链处均采用了防水处理,很细致。
3系的下摆处采用弹性收紧的款式,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阻隔寒风从下往上灌,另一方面也使抗寒服整体呈夹克修身款式,增加时尚感。
拉链还是标配的YKK拉链,久经沙场,耐用可靠,在关键时候不会撂挑子。
里衬是软性的亲肤面料,3代与5代不同,没有银巢保暖层,所以在保暖性上要弱一些,不过提升了舒适性,所以大家各取所需。
接下来是重点,这套抗寒服之所以可以仅仅填充了一层薄薄的保暖材料就能够有很强的保暖性,原因是填充材料里有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宇航服填充保暖材料——气凝胶。这种材料具有重量轻、导热率低等特性,非常适合用来代替常用而厚重的羽绒、抓绒、人工棉等填充材料,在内侧下部缝制了S.KISTLER(蓝奇热)使用3mm保暖材料抵御-196℃超低温的说明。
在内兜下还缝制了一个体温计,当温度不同时,它呈现不同的颜色,比如30℃呈红色,26°的时候呈紫色,拍摄照片的地方-12°,所以直接就是黑色。
K01抗寒裤采用了耐磨疏水材料,保证衣物在寒冷条件下发挥出本来的性能。与衣服不同,裤子使用的面料要更加柔软一些,延展性更好。
在裤脚处进行了收边的处理,防止异物进入裤管,不过裤腿依然是单层的,一如既往的薄。
裤子上的裤兜为斜插式的,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角度的口袋方向,从细节上为使用者的方便进行考虑。
中间的拉链也是标配的YKK,大品牌拉链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放心使用。
腰带扣感觉缝制得很随性,相较于其他设计,这个比较单薄。
要不得前后腰位置齐平,这里建议可以修改增加后腰的高度,防止在寒风中蹲下系鞋带儿的时候“露屁股”,那种清凉的感觉还是不好受。
装备妥当,接下来就开始进山体验黑科技抗寒服与普通冲锋衣在冬季的高原进行徒步,到底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出发的起点在贡嘎山西面的山脚下,起点海拔大约在3900米,下午3点的气温大约在0℃左右,旁边的女生穿的是三合一带抓绒的三层冲锋衣,加上保暖衣一共穿了四件。
而我在抗寒服里面仅仅只套了一件短袖的体恤,就已经感觉不到外界的寒冷,足够保暖,并且减少累赘。
从徒步的地方开始,沿途的小溪已经结上一层薄冰,而位于山顶的冷噶措的湖面也一定是冻上厚厚的冰层,虽然没下雪,但是气温依然很低。
由于没有穿着抓绒内胆,质地柔软的里衬直接贴合在体恤上,并且经过了防静电处理,在走动的过程中来回摩擦没有产生静电,而修身的版型也让衣服在行走的过程中,没有哗啦啦的响声。
在保暖方面,在零下的环境中只穿一件T恤和一件如此轻薄的外套登山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至少一同出发的队友无一不是“三层式”穿衣全副武装。但在实际的登山途中,我是一直冒着汗呼着热气儿在向上走,“气凝胶”隔热材料的锁温功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5点,我们抵达冰湖下面的垭口,大风忽起,根据当天的气象预报,最大风速达到每秒8-10米,夹杂着低温格外凌厉,体感温度急剧下降,赶紧拉上风帽,带上手套和面罩,体温很快就回升上来,我们知道体感温度和气温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在高山上影响我们身体和体能状态的就是体感温度,如果外套质量不过硬,低温和寒风会通过各种缝隙侵入到身体内部,迅速带走体温,而伴随核心温度的降低我们的体能会随之下降,没有力气继续行走就会在低温中冻僵,失温,危及生命。
而抗寒服在风帽口,袖口,腰部下摆都进行了收紧贴合设计,将身体完全包裹,所以在降温环境下,我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防风措施,就没有感觉到寒冷的侵袭。
高原上徒步会比在平原更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更加稀薄,大口的吸进冷空气呼出热气也会对体温造成一定程度而影响,在高原徒步切记循序渐进,慢慢走,用呼吸来控制不发,深而长的呼吸,避免急促的喘气。
在徒步过程中,抗寒服的锁温效果很好,按照往常的习惯,我将抓绒内胆挂在背包的侧面,这是方便在遇到降温以后添置保暖。然而在冷嘎措5个小时的徒步过程中,至始至终没有取下来添加。
当我们抵达营地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山,气温已下降到-9℃,同行的队员一个个都冷得打哆嗦,赶紧钻进帐篷和睡袋里不在出来。
而不穿保暖内胆的我也表示扛不住了,由于登山过程中汗湿了体恤,此刻停下来以后冷风一吹,那种深入骨髓的冷简直让人受不了。赶紧把路上出汗湿了的体恤换下,换上保暖衣加抓绒内胆,套上抗寒衣,就没问题了,生火,做饭,顺便帮队员们烧点热水暖暖身子。
入夜后,满天繁星,冰冻的湖面映着雪山的倒影,一路的辛苦都是值得了,登山的魅力也在于此,最美风光在险峰,路程的艰辛都是为了最后一刻美丽的风景。
不过气候也是严酷的,很快气温就直接降到了-18℃,整个营地也就我一个人靠着抗寒服出色的性能还在蹦跶,其他的队员根本冷得不愿意出来。
早晨,日出东升,留下一波美丽的风景后下山结束行程。
总结一下本次冷嘎措之行试用S.KISTLER抗寒服的一些心得体会:
1.使用航天级“气凝胶”填充材料让这件看似普通的衣服拥有了不凡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轻”“薄”二字,比要获得同等效果的羽绒服或是冲锋衣更加灵活,是户外轻量化的良选制作。
2.包裹性好,版型修身,风帽,袖口,下摆都有收口处理,风灌不进来,保温好。喜欢宽松款式的朋友可以选择5系。
3.面料结实,通过了Martindale耐磨测试,在实际下山的过程中,横穿灌木丛,轻松应对坚硬的倒刺和灌木枝叶的剐蹭。
当然,通过实际体验也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改进:
1.增加腋下通风拉链,保暖性太好,在一些需要的情形增加通风散热的效果。
2.手臂位置的口袋建议移到袖口,这样方便穿抗寒服去滑雪的时候放缆车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