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林:从“测量能手”到“创新达人”

张久林:从“测量能手”到“创新达人”

首页休闲益智强音达人更新时间:2024-08-03

今天22:15广西卫视《广西工匠》

弘扬工匠精神 奏响时代强音

贵州德余高速在建的乌江特大桥,桥长1824米,主跨504米,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项目工地上,44根超过30米的高墩拔地而起,最高的墩柱达87.9米,接近30层楼高。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桥梁高墩的垂直度,项目测量技术负责人、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的张久林用上了自己的发明专利——桥梁高墩施工垂直度自动控制方法。

除了桥梁高墩施工,在乌江特大桥的建设中,这个垂直度自动控制方法也应用到了一个新的领域——72米高缆塔变形监测。

张久林,人称“久哥”,他还有另一个称呼:“测量大神”。从一个施工项目测量放线及检测的初级学徒,到一名拥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测量专家,他的封神之路并不平坦。

1987年,18岁的张久林加入了工程建设行列。作为一个对测量一窍不通的新人,他深知自己起点不高。秉持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执念,张久林潜心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专注于自我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工程测量基本依赖人工,工地现场计算工作尤为复杂,没有先进的计算器,只能采用公式计算法一步一步地算,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还容易出错,施工放样效率很低。为了改变这种低效工作的状态,1991年,参加工作四年后,张久林用80年代初日本产的夏普PC1500微型计算机开发出了测量放线程序。

通过学习、使用QBASIC语言,当时仅有初中学历的张久林编制出了中边桩计算程序,使用这套程序,原来两个人的工作量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大大缩短了测量放线计算时间、减少了计算错误、提高了施工效率。

这些老旧过时的计算设备,见证了张久林的研发之路。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知识的获得渠道也很单一,对每一本书,每一份资料,张久林都极为珍惜。有一次,他意外得到了一本测量方面的书,如获至宝。

在张久林心里,白首穷经、实干笃行、精益求精已经成为一种信仰。随着现代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穿山越岭,30米以上的桥梁高墩施工也日益增多,张久林发现,传统的人工常规测量方法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

带着如何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既快速准确检测高墩垂直度,又能减少测量人员安全风险的思路,从2009年开始,经过三年的收集、准备,2012年,张久林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桥梁高墩施工垂直度自动控制方法”的研发申请,使用这个方法,只需在地面架设一个小型仪器,即可精密实现缆塔、高墩等建筑物24小时不间断垂直度控制监测,还能直观反映垂直度数据,有效减少测量人员、设备的投入,减少监测随机设站及不同测点产生的偶然误差,保障数据的稳定可靠及控制精度。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2014年,这项申请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7年获得了发明专利证书。

在德余乌江特大桥项目工地,张久林利用工余时间给年轻人传授测量技术。交通建设行业学问深、涉及面广,张久林秉持“做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在多年大量的专业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了大量经验,技术日益精进。公司里的测量人员遇上棘手的测量问题,都会请他参谋。他也乐于贡献智慧,不吝将自己的一身本领分享给年轻人。“好技术推广了,行业才有进步”,是张久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入行35年,张久林从并无优势的起跑线出发,最终稳健的占据了领跑者的位置。他发挥一线实*本领,用实干立身,以实干成事,成为工地上的“创新达人”。截至目前,张久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4项。2021年,张久林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这位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不仅仅在手上,更在充满科学精神、不懈探索研究的心思里。

广西广播电视台移动客户端广西视听、广西卫视新媒体矩阵同步上线

相关链接——

编辑丨陆 婷

责编丨卿林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