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作鹏,图/鸿雁
由于满族徙居本县较早,且居住集中,户口比例较大,加之地处偏僻,致使满族的独特习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经社会变革,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但仍有很多方面被沿袭和保留下来。时至今日,本县满族不但保留着较鲜明的民族特征,而且,满族习俗也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一、本县满族的习俗
(一)饮食;本县满族长期生活在依山靠水,与先祖生活时代相近的自然环境中,物产品种逐代基本相袭,因此,饮食上的习惯保留的比较完整。
养猪食肉。满族养猪食肉的历史悠久。从三千多年前的满族先祖肃慎人开始,就已有记载可考。满族过去不论婚丧嫁娶或祭祀祖先必*猪。每到年底各户所*肥猪,主要是将肥肉炼油,以做一年之用。*猪第一顿,必用大肠以血灌满,与骨、肉加酸菜一锅煮熟,请亲友吃白肉血肠。
食用时,片白肉一盘,盛一碗肉菜汤,将切好的血肠放入碗中,然后都端入桌上。也有的人家用宽沿火盆,将菜锅坐在支起来的铁架上,锅中炖满白肉、血肠、酸菜或粉条之类。众人盘膝而坐,从锅中直接夹菜、肉、血肠吃,并喝汤。面前有一酱碟,内放清酱、大蒜等调味品。
每吃饭,习惯围桌盘膝坐在炕上。本县满族尤其是农村至今仍沿袭这一习俗。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请亲友吃白肉血肠时,又要另炒几个菜。有的人家还用上了新式火锅。
用粘米制糕。满族人喜爱粘食,由来已久。《绝域纪略》、《宁古塔纪略》中就有"有打糕,黄米为之,甚精"和"磨粉做糕,糕有几种"的记载。《吉林通志》等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记载。长期以来,本县满族始终保留着这一习俗。及至现在,用粘米制糕或做粘饽饽,在农村仍是因季节不同而变换。
每到过年或清明节,用黄米磨成干面,待蒸锅水开之后,顶气往屉布上撒布干面,见气则撒,撒约二指厚,盖上锅盖或合上笼屉蒸熟。然后,将蒸熟的面饼切块取出,晾凉后做成饼,再将炒熟的黄豆磨成面,均匀地撒在黄米面饼上,卷起后,切成大小适中的小块,即可食用,俗称豆面折子。
五月节前后,趁着树叶鲜嫩,上山采回。用粘米面包菜馅,再包上大而鲜嫩的榨树叶,上锅蒸熟后剥去树叶食用,俗称包波罗叶。夏季,用小黄米或粘高粱米泡好磨成水面,以小豆泥为馅,做苏子叶。秋冬两季尤其腊月,满族人家都要烙粘火勺、撒粘糕。粘饽饽过去为祭祀必备品,因其耐饿,八旗兵行军打仗,常用做军粮。因是满族人所喜爱的食品,尽管这类作物产量极低,但家家户户总要种植一些,以便应其节令或招待客人。粘食中,还有黄米饭、粘高粱米饭、油炸糕等。
做酱;《北盟会编》记载:金时女真人"以豆为酱"。至今,农村中满族甚至长期生活在本县的汉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习惯于用黄豆制酱。其做法是,头年腊月,将黄豆上锅烀得熟烂。再放入缸中趁热捣碎,取出打好大小适中的酱块,搁置到来年四月,将酱块洗刷干净打碎,放入缸中,加盐、添入清水,待发酵后食用。可调味、淹渍咸菜,几乎是一日三餐必备的食品。
各种酸食。其一,将玉米或高粱米浸泡发酵磨成水面,用箩去皮等粗物,使汁液沉淀,俗称汤子面。做时将铁皮汤筒套入拇指,用力攥面,面从筒中挤出成条状甩在锅里煮熟即可食用,俗称汤子。本溪、新宾等地吃法均类似,但岫岩等地满族在食用时,一般要加菜卤作料,俗称碴子。其二,每到秋末冬初,各户必腌渍酸菜(新宾、本溪、凤城、岫岩等地均如此,方法相同)
。就本溪而言,不但农村习惯攥汤子、渍酸菜,就是迁居城镇居住的皆如此。此外,还有几种酸食取自于山上,如酸浆、山里红、山葡萄、山梨等。《绝域纪略》记载宁古塔"有酸梨、大如栗,贮之木罂( ying )之中,令之烂,斯啜焉。"本县也是山梨盛产之地,食用方法与之相同。
窖藏蔬菜。每到秋末冬初,农村家家户户房前或房后挖近二米深之穴。根据穴口大小,上面横放若干根园木,覆玉米或高粱秸子,再盖上土,此即为菜窖。窖内藏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鲜菜,可保存到来年四月。菜窖上有一口,仅容一人出入,取菜时登梯上下。其式样似满族先人冬居的地穴。从窖藏蔬菜以及春采山菜,秋采山货野果,冬猎野物等现今满族人的生活习惯同满族先人的穴居生活,有着自然而和谐的联系。
(二)居室;在经历了春夏随水草迁徙,秋冬穴地而居的生活之后,满族的祖先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改善局室条件。到金代女真,便基本固定了满族老式房屋的格 局,长期沿用。
本县满族住房也是长期沿袭老式格局所建,多在依山傍水的小块平地、盆地、坡地上,以石头和原木为主要材料。一般房高八尺,有五、七、九凛之别,房顶起脊,苫细长而坚韧的苦房草,也有用稻草或高粱秸苫盖的。房屋一般为三间,也有四间、五间的。三间在中间开门或在东边第一间开门;四间在东边第二间开门;五间在中间或东边第二间开门。房门朝南,室内南北大炕,西墙下有窄炕相连,俗称蔓字炕。
南炕为长辈居住,北炕为晚辈人居住。西炕因原来西墙上供祖宗神位而不准坐。炕梢有炕柜,上面叠放被褥,俗称被格。南北有窗,窗户分上下扇,纸糊在外,上扇可开向里面,挂好或用木棍支上,以供通风;夏季炎热,也可将下扇窗户整扇摘下通风。
房的东前侧或西前侧有木筒抹泥或用砖、石砌成的呼兰(烟囱)。院内东厢或西厢有哈什(仓房)及碾房。有用木料做架,周围用粗木条或高粱秸勒好,也有用木板或板皮钉上。上面苦草,中间用木板或细木摆平,以装玉米之用的"苞米仓子"。各户院套,或用石砌,或用木栅围成。这些习俗,在农村还可以看到。
(三)服饰;满族过去男女皆穿袍服,"箸箭袖",外套马褂。男子头戴园顶帽。带耳环及手镯等。脚穿双鼻皮条布鞋,鞋尖突出鞋底之外,如船形。冬季则穿靰鞡。妇女除穿旗袍外,还穿坎肩,下身也穿套裤,着白袜,绣花鞋。鞋之形状与男鞋相同。妇女必带耳环、手镯等装饰品。老年人冬季一般爱穿毡窝。
满族人还注重装饰,象身上佩带的荷包及生活中常用的枕头顶、幔帐、钱搭等物分别绣有小鸟、牡丹、石榴、诗句等图案或文字,取意福寿富贵,吉祥如意。男女所穿的袍服,皆镶花边。
辛亥革命后,满族服饰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男子剪了辫子,不再戴红缨帽。但满族妇女仍在头顶梳旗髻。本县的满族在民国时期,仍穿长袍马褂。有身份者,其衣料多是绸缎,夏天戴草帽,冬戴皮帽,春秋戴缎制瓜皮帽,冬天穿棉鞋或毡鞋。农民多穿棉麻,为劳动方便,穿短衣,夏天戴草帽、光脚;天寒时戴毡帽,穿靰鞡。妇女仍穿旗袍,冬季袍内穿小棉袄,外套短褂。
随着社会变革,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今,本县满族的服饰都有很大变化,但农村中冬天上山打柴的农民仍有穿靴靴的。中年以上妇女还喜欢穿棉坎肩。过去满族妇女穿的旗袍又时兴起来。
(四)婚娶;本县的满族人在婚娶上,曾有四大禁忌。第一是不与汉人通婚(不包括汉军旗人)说是朝廷的规定,万万违背不得。自辛亥革命后,满汉两族通婚始见有之。今天,满汉通婚已无半点禁忌。
第二,同姓不通婚。尤其是农村,同姓即视为同祖。如偏岭满族乡小夹河村正黄旗高氏和偏岭村高氏本不是同祖,但也不通婚。这是因为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一样没有名字,如嫁与同姓后,就会出现高高氏、赵赵氏之类,而深为满族所忌。如是同姓又同祖,通婚更为禁忌。直到民国以后,尤其是解放后制定的婚姻法规定,同姓不同祖可以通婚,同姓同祖如出五服已不属近亲,可以通婚。但习俗的约束力,至今仍有影响。如些老年人仍视同祖(即使出了五服)结婚为大忌。
第三,行辈不一不准通婚。这是受汉俗的影响,渐而成为满族的禁忌。还有"骨血不能倒流"的旧俗,就是舅舅家女儿尚可嫁给姑母家的儿子,即姑母做婆;姑母家的女儿是无论如何不能嫁给舅舅家的儿子的。
第四,不准童婚。这在本县满族中始终恪守不渝,其实这是良好的习惯。在不违背这四个禁忌的前提下,方可议婚。满族的婚姻仪式过去是比较繁琐的。通过对满族老人调查了解,本溪满族婚姻旧俗的大体程序如下:
一般在子女十几岁左右,先经媒人介绍,两家互相探望俗称"看门户"。如两家都愿意,便可定亲。定亲时,男家到女家,要有定礼,俗称放定。定礼由媒人同两家商谈,议定。通常有二个布(一个布三丈六尺)、首饰(耳环、手镯各一付)、馒头四十个、酒二瓶。这是头一次相亲,俗称"下小茬"。
过后,老丈人同媒人一起到男家看女婿并给钱或物。钱物数量随意自酌,男家招待。下小茬以后,男方家老人及亲属套两挂大车到女方家过大礼,礼品要有它哈猪(大猪)两口、烧酒两坛(每坛八斤)、馒头一百二十个、衣服两套,俗称"下大茬"。
这时,女方家大请客,要将男方家前两天送的猪*一口,留养一口。男方回来时,女方给拿肘子肉一块,意为骨肉亲;粉条两把,意为亲戚长远;馒头四个,意为两头一齐发。男方回来后,请先生开喜贴,俗称"择年命"。喜贴要男女分写,写明各自的出生年、月、日及嫁娶时间,上车时辰等。写完以后,一般是由媒人把喜贴送到女方家,俗称"问话"或"送日子"。然后,两家各自做准备。
婚礼第一天,新娘离家,临走前向祖先及佛托妈妈叩头祈祷保佑。新娘上彩车时,换去娘家鞋,穿上采堂鞋,由送亲婆陪着,到男方家事先选某一家住宿(一般都是距离婚家不远,看不到婚家房檐),俗称"打下处"。这时新娘的嫁妆要先送到男方家,摆在门前,俗称"过柜箱"。
新郎家这天要请亲属及客人,俗称"请客席"。新郎十字披红,戴大红花,由待客的人陪着,或坐轿,或骑马,带灯笼一对,火把一对,铜锣一对开道,以及吹鼓手等二十余人去拜祖坟。上供上香、烧纸,点三盅酒,三拜九叩。
第二天,为结婚正日子,天亮前,按约好的时间,迎亲婆事先把衣服拿到"打下处",有红棉袄一件,绿棉裤一条及鞋、袜、衬衣裤、铜镜一付。然后,迎亲婆给新娘梳头洗脸。时辰一到,新娘上彩车。男方迎亲有鼓乐班,铜锣一对开道,纱灯一对,火把一对,鼓乐齐鸣。两车途中相遇,新娘换好婚礼盛妆,其兄将新娘抱到迎亲车上。此仪式俗称"插车",车到婆家后,由男方老人把大门关好,鼓乐三吹三打,新娘于车中等候,此意为媳妇过门脾气绵软,随乎听说,俗称"劝性"。
然后,喜车到天井院,新娘足踏马机(方橙)下车,头盖红巾(俗称盖头红),前后心各悬铜镜,小姑子拿火盆一个给嫂子烤手,意为日子象"火炭红"。然后,新郎、新娘到天地桌前,面北磕头同拜。天地桌上摆斗口一面,内装红粱,用红纸糊好,有秤一杆,没有秤盘,意为秤平斗满;一碟栗子、一碟红枣,意为早立贵子;一碟大葱,意为聪明伶俐,夫妻二人遵守家规家法,俗称拜北斗,鼓乐齐鸣。
拜后,新娘入上宅,新郎在屋内等候,门坎下放一马鞍子和瓶子,新娘从上跨过,意为平安无事;新郎伸手揭起盖头红,将其交给身旁长得漂亮的人(不分男女)意为生小孩也能漂亮,新娘南炕坐帐,面朝西南,意为迎着"大太岁开花结子得六年",所以面朝西南是迎贵神,"开花结子"在眼前。
坐帐后,新娘下地装烟,先给婆婆戴花一枝.然后,向近亲老少逐个装烟。酒宴开始,先将一满桌酒席拿到新房。由新娘的弟弟请姐夫赴宴,新娘的嫂嫂过来说话,叫新娘手拿筷子朝菜碗一翻,意为两口子过日子年年"起番"。
天过正午,酒宴结束,娘家客套车回转。新郎、新娘开始入洞房。其规矩是:先由嫂嫂铺放被褥,不管几套,全部铺在炕上;然后嫂嫂要说:手拿一碗长寿面给新娘餐,红腊一对放在窗台前(并将红腊点燃,这时新郎上床,将一对红腊并在一起一口气吹灭),男女寿必定长远,意为"同生共死,白头偕老"。
婚后第四天回门,如离娘家远的,必须到就近的亲属家吃饭,等于回门。娘家近的,必须回娘家(若到亲属家、婆家必须准备酒菜送去)。九天时再回门,俗称"回九"。男女双方同去拜见老人,拿四彩礼。第一个春节,新郎必带四彩礼去岳父家拜年,岳父赏拜年钱等等。
如今,虽然婚姻自主,时兴自由恋爱,但在农村中满族婚娶的一些风俗仍然还在。如仍要定亲,并在定亲的仪式上拿彩礼。结婚时,一般都是男方家用车去接。如是娘家送亲,男方家必须接出一段路,接过女方带来的嫁妆。
(五)育儿;满族农村妇女在分娩前,习惯将炕席、被褥卷起,在土炕上铺一层谷草,将孩子生在谷草上。有的甚至谷草也不铺直接将孩子生在土炕上。此种习俗,实不卫生,但却是世代沿袭所致。时至今日,本县农村满族妇女在分娩时这种现象已经罕见。
解放前或解放初,孩子周岁之内还有下列习俗:如生男孩,在大门口挂一小弓,三支箭射向门外,表示预祝孩子长大后能成为好射手。如生女孩,则挂一红布条,象征吉祥。孩子生下第三天,把儿女双全并有威望的老太太接到家中,将槐树枝、艾蒿放入大盆中,倒入热水。这时,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将带来的铜钱、花生、鸡蛋放入热水盆中俗称"添盆"。然后给孩子沐浴,老太太一手托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身体。边洗边说:"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洗完之后,用姜片和艾蒿擦脑门和身上各重要关节,意为孩子能长得健壮不得病。之后,再用一块新布沾些清水用力擦小孩牙床,如孩子放声大哭,便是大吉大利,亲友们便高兴起来,俗称"响盆"。最后用一根大葱打三下,并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打完,父亲将大葱扔到房上去,亲友们一齐向孩子的父母贺喜。
饭后,送给老太太浴儿钱,添盆之物也一并送给老太太,然后送老太太回家。孩子满月时,亲友们前来贵送礼品,如胸前佩戴的长命锁等。锁上一般写有"状元及第"、"五子登科"、"长命富贵"等字样。这就是俗称的"满口"。满月这天,孩子姥姥家给蒸"河里"或称"驹驹(面食、长蛇形)",意喻生发。
满月这天,孩子还要下摇车。小儿睡摇车是满族育儿的最大特点。如广泛流传的谚语中就说:"关东家三样宝,人参、貂皮、靴靴草;关东家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叨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养活孩子吊起来",指的就是小孩生下后睡摇车。摇车悬在梁上,离炕上和地面二至四尺高,小儿哭则乳,不哭则摇之。有的还在摇车上挂铃铛等玩具,一悠摇车,则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以吸引小孩,免得哭闹。孩子睡摇车,还要将胳膊肘、腿膝盖、脚脖子三处用带子绑扎起来。这样做,一是避免孩子翻动而掉出来;二是为了孩子长大能四肢端正,便于弓马习射。
由于经常仰卧,孩子长大后,后脑勺为扁平形。睡头,则是满族育儿的又一明显特点。如果哪个孩子的头没睡好,长大了免不了被取笑。俗称"南北头"或"前奔娄"(东北方言,意指前额突出)后滴滴(东北方言,意指脑后不扁平)等。因此,满族妇女以小米或高粱米装满枕头,枕在孩子头下,将孩子的头睡成扁平为美。
小孩包好,放入摇车后,母亲边悠边唱:"悠啊,悠孩睡觉啊,狼来了,虎来了,大马猴子跳墙来了……。"如果是哥哥、姐姐哄小弟小妹,一般是边悠边唱:"悠啊,悠悠小弟(或小妹)睡大觉啊,悠悠啊。"这些简单的词,不但小孩睡得香甜,母亲还可腾出手来干活,哥哥姐姐也能看看书。
本溪满族过去也有于小儿周岁时摆些纸、笔、书、算盘、鞭子、锄头(纸制)等,让其抓取的习俗,俗称"抓周"。如小儿抓取纸笔,说将来能读书;抓取算盘将来做商人;抓取鞭子将来赶大车,抓取锄头将来种田地。总以抓取书纸笔砚而高兴。从满族育儿的习俗可以看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反映了希望后代繁荣、兴旺、成才的民族心理。
如今,本溪满族在育儿上,完全保留和沿用的旧俗有"包孩子"、"睡摇车"、"睡头"等。虽然近年来所建房屋都抹上灰棚,但事先都安好二个铁环,露出棚外,以备挂摇车之用。
(六)丧葬;满族的丧葬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满族历代先祖来看,曾先后经历过土葬、兽葬、火葬和树葬等不同的习俗。满族在同汉族一样实行土葬之后,却仍保留一些旧俗。如人死停放在西间,顺炕沿在西间屋地上放三块板子。板子的高度以死者的年龄而定。老年人与炕沿平,中年人次之,小孩则最低。人放在板子上,头朝西,这与汉人是不同的。棺材是起脊的,里面放谷草、栗树枝,这是火葬的痕迹。
张其寨花岭村八十一岁的满族老人讲述了亲身经历于中华民国时期乃至解放前或解放初期满族人的丧葬习俗。比如:生活好一点的人家在老人死后,必须"大发送"。即在出灵的前三天请僧家或道家(以后则是请村中经常操持红白喜事的老年人)主持发送,走金桥银桥,还有"花子拦桥"。主持发送的人要喊:"看桥人本姓韩,我给亡人看桥三百单三年,今天亡人从此桥过,必须赏我看桥钱。"然后,主人家赏钱。在出灵的头一天,还要辞灵。就是将尸体入殓后,儿孙们磕头烧纸,家族按辈份男左女右排开磕头,长子单膝跪地,手里端着盘子,里面装着孝衫、孝带子,给前来吊孝的亲属用。
亲属来辞灵时,由执殡人(喊礼郎)主持,要喊明亲属的住址,亲属关系。如喊:"某某地方(住址),亡人的姑舅兄弟(关系)前来吊孝,猪羊大忌,水果俱全,寿烛一对,草香三注,清酒三杯,明天是良辰好日,该你老黄金入柜,前来给你发脚送行。这边亲属则磕头吊孝,家人磕头还礼,俱是三拜九叩。
出灵前,先打"井"。落葬后,三天添土,七天祭坟烧纸,俗称"头旗",以后每隔七天一次,一直到第七次,称为"七旗"。"七旗"以内,儿子要戴整孝,孙子戴八块瓦孝,重孙子则戴花红孝。花红孝就是在孝带子上钉上带色的绒球,颜色是按旗属而分,什么"旗属"什么色。
清明时节,要上坟。上坟时,要扎个佛托,就是用五色纸剪成网状,套在扎好的佛托架上,上面戴反帽,并将佛托插在坟上。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必烧包袱。烧包袱,就是给死去的老人或祖先烧纸,要将烧纸人和领纸人的名字写上等。
如今,满族人的丧葬习俗已简化了许多。尤其是提倡和实施丧葬改革以后,整个丧事的繁文褥节已不复在。人死一般最多不过三天就出殡入葬。在满族聚居的村子里,出于满族强烈的民族意识,至今仍有亲属吊孝、家人跪于灵旁,长子磕头还礼。入殓及出灵时,生者边哭边唱,以及烧"七旗",烧包袱、儿孙们系孝带子,以表示哀悼等古老习俗。
(七)体育游艺 B -满族的体育游艺源于战事。其目的在于增强身体素质,锻炼作战本领,以适应疆场征战以及生产劳动之需要,逐渐形成了本民族世代相袭的多种项目。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跳马、跳骆驼。有以滑冰行军演变而来的冰上运动。
时至今日,冰上体育运动在民间仍很流行。每到冬季,青年人喜爱自做冰刀,将冰刀钉在木板上,再将木板捆在鞋上。少年儿童一般靠自做的"冰滑子"滑冰或玩耍。冰滑子和简易冰刀的制做方法相似,取一块与鞋大小相近的木板,木板下面安上粗铁线或细钢筋,有双单之分。做成后捆在鞋上滑行,还有儿童们玩耍的滑冰车和打冰嘎。冰车用木板制作,有板下直接钉铁条的。运动时儿童用双手各握一根底端镶铁钉的木棍,蹲于板上,靠两臂撑棍的力量促使冰车滑行。也有板下钉两根木脚,下面各安铁条,成双腿冰车,儿童坐于冰车上,滑行方法同上。
冰嘎,本溪地区俗称嘎嘎,木制,小于拳,但不规格,尖端镶一凸形钉,圆面上画彩道,或贴花纸。玩时,儿童用双手将其旋于冰上,然后手拿小鞭抽打,使冰嘎不断加速旋转,顶部园面呈现出彩色的漩涡。山区的小孩们还喜欢在大雪后"卯坡"就是用大、小爬犁从山坡上滑下,遇到人仰爬犁翻,孩子们便大笑起来,而忘记寒冷、劳累。
每年正月十五,妇女以及少年儿童们结伴到冰上或就近在井台上轱辘冰。一边翻滚,一边口念:"轱辘轱辘冰,不腰疼,不腿疼"等语,俗称"脱晦气",也有叫"走百病"的。
游艺也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每到年底*猪,便利用猪身上的骨头的自然形状,做成各种儿童玩具:如猪脑子中的脑精用线系在脖子上,俗称挂猪精;猪的上牙床象燕形,将其染上颜色插入窗棂上或挂在墙上,俗称猪燕;将猪的下◇骨系上绳,儿童在地上着玩,称哈巴车;猪后腿上的距骨,俗称嘎拉哈,每到冬季,大、小姑娘或年轻媳妇便三五成群,就炕围坐,连说带笑地玩起来,俗称"炊( chua )嘎拉哈"。猪肩胛骨似扇形,系上大钱,左右摇晃,啪啪直响,似拨浪鼓,俗称哈拉巴板。
在满族聚居的村落里,还有其它多种游艺形式:骑马。即用木棍插入膀裆下为马,或多人赛跑,或单独玩耍。射箭。即用坚韧的荆条和细绳做成弯弓,取高粱秸顶端(俗称箭杆)或细直木棍代替,顶端插上大榆刺或以细钉为之,做成箭杆。玩时,有多人选择目标比赛射之,中者为胜,颇为自豪。也有自己张弓乱射,形式不一。还有弹玻璃球、老鹤抓小鸡、跑马城等。
老鹞抓小鸡的游戏形式如下:众儿童(不分男女)列成一队,后者扯前者衣襟,扮成小鸡。排头一儿扮成"老抱子(老母鸡)",另有一儿站于队前对面,扮成"老鹞子(老鹰)"。游戏开始时,老鹞子做磨刀状与老抱对答(以下简称"老鹞子"为甲、"老抱子"为乙):
乙:大哥大哥你做啥呀?甲:磨刀啊。
乙:磨刀做啥呀?甲:磨刀*羊羔啊。
乙:*羊羔给我留条腿呀?甲:留啦。
乙:在哪啦?甲:在锅台后啦。
乙:锅台后没有啊?甲:叫猫叨去了。
,乙:猫呢?甲:猫上树了。
乙:树呢?甲:树叫火烧了。
乙:火呢?甲:火叫水泼了。
乙:水呢?甲:水叫牛喝了。
乙:牛呢?甲:牛上天了。
乙:天呢?甲:天塌地陷了。
说完,老鹞子开始抓小鸡。老抱子张开两臂阻拦保护小鸡。老鹞子每抓住队尾一儿,便拣来柴禾棍作点火烧鸡及吃鸡状,然后让被抓住的小儿背着他走一段。这样重复进行,直到将对方抓光为止。
跑马城的游戏方法是:甲乙两队儿童拉开一定距离对面站立,然后双方互相问答:甲:系鸡翎,跑马城,马城开,打发"格格"(满语,小姐)送信来。要哪个?乙:要红玲。甲:红玲不在家。乙:要 xxx (即甲方某一儿童姓名)被乙方点名所要的甲方儿童就要向乙方跑步冲去,而乙方儿童则手扯手用力拦挡,如冲不过去,便留在乙方,成为乙方成员。之后重复进行。
从上述体育运动与游艺活动可以清楚地透视出满族人民的生活,反映出满族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特有的矫健、吃苦耐劳、质朴、淳真的民族特征。如今,除跳马、跳骆驼随着长期生活环境的变化已不存在以外,其余各项体育运动和游艺活动仍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中满族聚居的地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二、本县满族的现今特征前面介绍了本县满族的一些主要生活习俗并分别叙述了各自的形式与特征。下面从本县满族的实际现状考察,分别介绍其它几个方面的现今特征。
(一)与满族有关的地名;清代地域有旗界,而本县的旗界分属仍然流传于今,为很多人所知。如太子河上游碱厂一带为兴京正白旗界;太子河下游以南为辽阳镶红旗界;以北为辽阳正白旗界;与辽阳接壤处为辽阳正兰旗界;清河城、富家楼一带为兴京正黄旗界;草河城四棵城正黄旗界等。
地名:自满族大量徙入本溪并长期生活于此之后,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地名,有的以历史事件或驻防设置而产生,有以满语命名的村屯或地名。虽然有的早已不见文字记载,但始终流传,为人所知。如偏岭满族乡的白旗沟、法台牛录堡等是因八旗驻防而得名。
东营坊满族乡的边门村民组是以清代柳条边门的设立而得名,清河城乡的"丁家峪"曾是萨尔滸之战的战场,明将李如柏于是役丢甲拽兵,俗谓"丢甲峪",因音近而讹,成为"丁家峪"。小市镇的香磨村原名为哈什玛火烙(满语),道光二十九年俗改香磨。山城子满族乡朴家堡子以上几个村园原叫上哈什玛火烙,现在的村名是乾隆末年才出现的。但至今仍有一些老年人还经常讲:"盛京、辽阳州、哈什玛火烙大汤沟。"富家楼满族乡有个山岗现在也仍用"北阿拉"的满语来称呼。
(二)方言中满语词汇的沿用;满族的语言文字在本县早已消失。但在考察中据平山区北台阿家岭阎氏老人回忆:他的哥哥在宣统年间教书时还教满文,看出清末本县仍有人学满文、满语。据今人回忆,刚故去不久的上一代满族老人能用满语讲话的也不乏其人。今天,虽然会讲满语的人已经不在了,但有的满族老人还记得本氏族满语的姓氏。如偏岭满族乡小夹河村高延松老人说:"我们这族高姓其实是姓萨克达,这是祖上一辈一辈传下来的。
通过考察还发现,本地的方言基本上都是满语词汇的应用。在称谓上,称父亲为"阿玛";称母亲为"詩钠";称外甥为"外外",如童谣中有"扯锯拉锯,姥姥家唱大戏,小外外也要去……。"时至今日,满族老人仍习惯这种称呼。
在日常生活中,满语词汇的应用更较普遍,例如称"去哪"的"去"仍习惯称"喀";在形容一个人办事果断时称为"拉察";称说话或办事疏忽为"拉忽";在农村仍习惯称治病为"扎咕";称说话或办事商议未定为"活络"话;称猪后腿上的距骨为"嘎拉哈";称猪腿叫"哈拉巴"称温乎水叫"兀突";称仓库叫"哈什";称肉变质叫"哈拉"。表示惊赞时,习惯称"哎呀"或"喂呀嗬"。以"愕哟哟"作为轻笑人之词。类似上述满语词汇在方言中的沿用多达六十余个。这些方言,不但满族人明白或使用,就是长期生活在本县的汉族、朝鲜族等其他民族也明白或使用。
(三)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通过在满族群众中的大量调查可以看出,虽然民族的差异和特点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发生变化,但是民族感情的变化是比较迟缓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难消失的。虽然本县的满族也不可避免地受过歧视,以及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满族,民族自我意识还很强烈,民族心理素质还很明显。
1、保存了大量的满族家谱、祖宗神位。碱厂满族镇赵述贤将《赵氏族谱》用油纸封好埋在地下多年。山城子满族乡朴堡村吴氏的祖宗板藏在天棚上长达十四年之久。另一户吴氏还保存了四万多字的有满文的珍贵资料和两轴《奉天敕命》,但就如何所藏,藏在何处,至今不肯透露。我们了解到小市镇香磨村解氏保存着《解乌拉气家谱》,便去征集,但先后去了五次才情愿拿出来。保存人郑重地解释说:"我不怕别的,就怕万一被弄丢了,我们解氏后人就无法认定自己的祖先叫解乌拉气,是从吉林乌拉街来的了。"
到碱厂满族镇赵氏家调查时,我们要求看赵氏祖宗神像时,他们很为难,最后才准许我们其中的一位满族同志看,并且还亲自验看了这位同志的工作证。他说:"我们叩见祖先是有一定时间和规矩的,叩见前,必须嗽口、洗手、更衣,不能这么随随便便。"
2、保存了大量的满族文物。在搜集到的数百件满族文物中,有清河城满族乡班氏收藏的一幅乾隆御笔横联和乾隆年间的青龙瓷罐。收藏人对我们说:"这是我们班氏先人于乾隆年间由山西巡抚任卸职还乡时,乾隆皇帝所赐。先人曾有遗嘱,就是要饭吃也不准卖掉。"有人问他收藏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他说这是满族的证物。东营坊满族乡的满族还保存着刻有满文的挂签。他们说,我们给祖宗贴挂签,即不贴"共存共荣",也不贴"吉祥如意"以及什么"万岁"之类的,尽管他们已不知道挂签上满文是何内容以及满文是否正确,但仍然要贴。碱厂满族镇有一块赵氏满文墓碑被修桥用了,赵氏曾多次找县政府要求给挖出来。他说,这是有满文的碑文,不同于别的碑,我们还要保存下去。
3,很多满族始终不忘自己的源流和旗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管满族各氏族谱有无记载,但他们都牢记自己的源流和旗属并逐代相传。如山城子满族乡朴堡吴氏是满洲镶白旗,祖居三韩英额布,为裕王府属下;小市镇香磨村解氏是满洲镶红旗,祖居吉林乌拉街,为和硕敬谨亲王属下;偏岭满族乡小夹河高氏是满洲正黄旗,祖居吉林乌拉街高家碾道,祖莹地在吉林四郎村;还有随旗的如碱厂边门的台丁纪氏后裔,现在称作台丁纪家;在礼亲王府当壮丁的孟氏,现在称作"王屋孟家";王庄里的壮丁(包衣满洲)后来领名种地了,现在论起来不说是哪户哪支的,都说是哪领的。
如磨石峪的邓氏是大领、二领的后裔,偏岭满族乡七家子邓氏则是三领的后裔等。同时,很多满族为搞清本氏族之源流,目发地进行追宗续谱,寻根溯源。如原籍本溪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室主任、教授潘吉同志,将潘氏谱单编修成册;溪湖区张其寨下沟村(原属本溪县)满族赵永华及清河城满族乡赵氏(祖籍长白山),都自费到黑龙江、吉林等地,为本氏族续修谱书,长达半年时间。
4、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本县的满族喜欢讲述自己民族中的英雄人物,以显示自己民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因此,歌颂满族英雄人物和先祖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县文化局搞"三集成"文艺创作的同志搜集到这类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达二十余篇。不但数量多,流传广,而且有些故事是妇孺皆知。如努尔哈赤温泉疗伤,李伯爷智破清河城,乌鸦和黄狗救驾,大清民号的来历等故事。他们把努尔哈赤描绘成龙颜凤目、两耳垂肩、身躯魁伟、声若洪钟的光彩照人的形象,成为传奇式的英雄。
还有在抗日战争中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满族人邓铁梅(包衣满洲)和抗美援朝中荣立特等功,受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嘉奖,进京受到*、周总理等党和国家*接见的满族功臣关文德等。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当谈起自己的身世时,都自豪地说:"我们是随老罕王过来的。"他们以国家兴衰定其荣辱,对努尔哈赤创基立业,统一中国,康乾盛世,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领土完整而感到骄傲;对清朝末代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及建立在日本人卵翼下的"满洲国"而感到耻辱,脸面无颜。
5、群情振奋,欢庆满族乡镇成立。由于本县与新宾、凤城接壤相邻,历史上又分别归属,因此,在邻县成立满族乡镇后,对本县满族干部、群众的影响极大,也纷纷要求建立满族乡镇。尤其是几个满族自治县的成立,影响更深,震动更大。自八四年以来,经省政府批准,全县十七个乡镇陆续被批准建立了满族乡镇。庆祝时,满族群众万分高兴,情绪高昂,行动积极。有的还穿上压箱底的满族古老服装,载歌载舞,人山人海,有的从几十里外前去参加庆祝大会。
使很多干部感慨万分,由衷地感谢党的民族政策。他们说,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开会难,提起开会有人就问谁给开资。春节时上级布置扭秧歌,要给记工分、开工资,最多时每人每天十元钱,但也困难重重。现在承包到户了,而一经号召,开庆祝满族乡镇成立大会却行动这么快,这么好,人数这么多,真是想不到。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本县满族习俗等各方面的实际现状(还有满族现今的礼仪以及由过去祭梭罗杆子而演化的春节时竖灯笼杆子等习俗)不但本县满族的一些特点依稀可辨,而且很多方面的特征还颇为明显,民族自我意识尤为强烈。事实证明:满族还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满族没有被融合,相反,就整个本溪地区而言,恰恰是满族的习俗在各个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满族舞蹈
满族火锅
满族游戏“歘嘎拉哈”
作者;高作鹏,满族,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小夹河村满族高氏,时于县民委任职,我本溪县六中老三届学长,于十几年前去世,今重发此文以表示对老同学的深切怀念。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