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假期余额已不足,大部分孩子过完这个星期,下星期一就正式开学了。别人家孩子的作业情况如何,我不甚清楚,但我家孩子,作业还有好大一部分没写,目前天天在家着急赶作业。
不止这个假期,上小学直至上初中开始的每个假期,期期如此。假期开始,计划做得很完美,最初几天还能日日坚持学习,渐渐地,就放松了下来,作业也懈怠了。
我催催催,人家不慌不忙,来一句“开学前写完就行呗,着啥急”。于是乎,假期结束的前几天,就开始了疯狂赶作业。
我抱怨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把繁重的任务分配到每天,岂不更好?”
但孩子回一句“假期,假期,就是放假,就得休息嘛,不然怎么能叫放假?”
成年人的世界里,“假期”的基本含义是排除工作的。如果在这个时间还必须得工作,那就是一种非正常状态,需要领三倍工资来补偿,领取加班费的。假期就是放松身心,意味着休息,是和繁重的工作状态不同的。
为什么单单是最需要自由和玩耍的孩子们,他们的假期却没有真正的自由和放松,必须背负一项天天都要进行的工作——写作业?并且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很多孩子的假期,还有一大堆补习班、才艺班要上,假期甚至比平时还要忙。
成人下班了,回家可以好好休息,孩子呢?放学了,回家还得写作业;成人周末了,可以放下工作,好好玩耍,孩子呢?周末了,还得上各种课外辅导班,还得写家庭作业;寒假、暑假,就更不用提了,会有更多的作业等着孩子来做。作业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孩子的每一天里,哪一天能痛痛快快地休息?
当下,在我国,孩子们的假期被剥夺的越来越少,已脱离了“假期”本来的含义。当然,这个话题咱们暂且不讨论,点到为止。
即使我们心疼孩子,不太赞同家庭作业,但社会大环境使然,教育制度依旧,作业说到底还是要写的。
怎么写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给孩子自己处理。不管是平时的家庭作业,还是寒暑假作业,写不写,啥时候写,怎么写,一定要孩子自己去做决定。
很多家长和我一样,忍不住就会催催催,甚至发脾气,这样就非常不好。据我观察,一般情况下,父母越催促,孩子越抵触,特别是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越唠叨催促,孩子越厌烦、越是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亲子关系也在日日对抗中,一点点越来越差,孩子就会“越来越难管了”。并且,这种状态下写作业,作业质量也是不高的。因为当孩子将所有注意力都用在对抗父母的情绪上时,哪里还有精力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呢?
有人会问“难道彻底不管不问,大撒手就能成全孩子?”
肯定不是。
首先,我们做不到完全大撒手。其次,做得少且做得好远远比大撒手,比控制孩子,难度大得多。看似无为的背后,除了是对孩子的尊重、接纳和信任外,更多的是对父母自己深深地洞见。这是大有所为的地方,是需要下功夫的。
我家大娃是典型的作业“拖延症”。每天六点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吃饭,第二件事就是睡觉,睡到八点,睡足了,再起床写作业,往往写到十一点,甚至更晚。
和大部分家长一样,我也很着急,总忍不住想催,但看到他累了一天,憔悴的样子,又不忍心。于是,就任由他去。后来,我们聊天,他说“我整整一天在学校都是紧绷着的,上课全神贯注听讲,努力学习,回家来,我实在太累了,睡一觉,起床学习效果更高”。
不错,学习讲究的是效率,休息好了再学习,这个道理没毛病。何况事实证明,他写作业速度确实很快,作业质量也相对很高,到最后,也都是很好地完成了的。
平时作业不是放学回家就写,假期作业更是“拖了又拖了”。这不,还有两天开学,作业还有好多,在赶作业呢。
不知从哪个假期开始,仔细想想可能是三年级左右,我好像已经习惯了他的拖延,不再催促,任其安排。最开始他也手忙脚乱,往往马上开学了,发现还有好多作业没写完。
记得有一年暑假,8月31号他在房间从早坐到晚,只为补作业,写到晚上11点,该睡觉了,还没补完。他让我们先睡,自己接着补,结果写到9月1号凌晨5点才写完,第二天照常上学去了。
这些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这种方式我不反对,但也不赞同,所以我不发表意见,交给他自己安排。我相信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向上向好的,只要我们对他有足够的信任,给他试错的机会,他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孩子的未来,我们根本无法决定,就像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未来一样。与其庸人自扰,不如用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不确定的未来。
也许,你失去的是担心孩子偏离你设计的人生之路的焦虑,得到的将是孩子自己开创未来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