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合肥,积淀千年的三国故地 潜能无限的科技新城

陈晓:合肥,积淀千年的三国故地 潜能无限的科技新城

首页休闲益智蜀山追梦录更新时间:2024-08-03

编者按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围绕家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情愫。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家乡的一山一水,都是镌刻在我们心里抹不去的乡愁。

解读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汇聚同心追梦的力量,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酷我音乐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乡》(第一季)音频节目,已正式上线开播。每期节目将推出一个主题城市,邀请一位青春正能量嘉宾,用笔者独有的乡愁情感,配以讲述者也为此乡人的身份,着力刻画该城市的魅力形象,展现一座城的普通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听一声家乡话,品一道家乡味,心中的那座城与那群人,似乎更清晰可见了。

大家好,我是陈晓。合肥是我挚爱的家乡,走过千山万水,难舍家乡亲,更难舍家乡情。现在我想把我的家乡故事说给你听。

北起舜耕山,南拥巢湖,作为长江三角洲和中部地区重要的驿站,“吴头楚尾”的合肥兼有江南的温婉柔情和北方的豪气直爽。它仿佛是一个颇有儒风的将领,温和包容而又锐意进取,守卫着亘古不变的三国古战场,开拓着日新月异的科技之城。

关于合肥之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给过这样的解释:夏天水位暴涨,南淝河和东淝河在这里相交相汇,所以称之为“合肥”。这样看来,“合肥”之名不是人们戏称的“两个胖子”,而是对其水系发达的最好诠释。

东西淝河交汇的津渡,就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逍遥津”。围绕着合肥的控制权,曹操军队与孙权军队在这里频频交兵,最终以“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进入尾声。

穿越千余年,南淝河的柳枝依旧窈窕柔嫩,古战场则变成了“小侠们”(孩子)嬉戏玩闹的逍遥津公园。在这里,人们白天在河畔的凉亭里感受微风,夜晚在浪漫的摩天轮上俯瞰城市。曾经的战火纷飞已经在历史的洪流中被雨打风吹去,只有屹立于古道之上的张辽雕像,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肥;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的故事。

说到合肥之水,就不得不提包河。其实合肥还有一个很有古韵的名字——庐州。在包公故里庐州的这片土地上,处处散落着历史长河遗落的珍珠。包河原本是护城河的一部分,之所以“姓”包,和包公“不要庐州府一转,只取护城河一段”的故事息息相关。包公的后人依水而居,渐渐形成了今天的“包河圈”。包河之畔“德昭古今”的包公祠庄严肃穆,在今天依旧警醒着人们要正直、明理、为善。

如果说淝河是环绕在合肥腰上的玉带,那么大蜀山就是领口上那绿色的盘扣。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位于市区的休眠火山,巍峨矗立的大蜀山俯瞰着城市,守卫着合肥西行和北去的咽喉。

而在合肥城内,这里的道路名称大都取自省内城市的名字,像大蜀山脚下的黄山路、现代繁华的马鞍山路、熙熙攘攘的阜阳路,以及一条横贯东西的长江路,等等。这不仅体现了新兴省会包容兼爱的城市性格,更像是城市温情的眼睛,让来自各地的新合肥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回家的感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襟江带淮的合肥,烹饪风格既有鲁菜的豪放更兼淮扬菜的精致。庐州烤鸭、包公鱼、逍遥鸡、吴山贡鹅、三河米饺、小刀面……这些都是让合肥“小侠们”(小孩)一听到就吞口水的名字。

离开家乡,最令人回味的还是淮河路上集万千气象的“一根面”。把面剂拉成面条,煮好后淋上一勺油亮的高汤,配以青菜、豆腐丝、海带、大蒜等二十几种辅料,浓郁的面香钻进鼻腔,让人忍不住吞口水。合肥“小侠们”(小孩子)回到家,只要吃上一碗温暖香浓的“一根面”,就能立刻感受到从腹胃到心灵的妥贴,“真快活”(舒服)!

在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的交相辉映下,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如今也焕发出新的生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新兴的科技之城。智能语音产业“中国声谷”从这里出发,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被称为“皖中硅谷”的科学岛在这里发迹,是中国目前主要的核聚变研究基地之一。不仅如此,合肥也有着“IC之都”的称号,同时也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以及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今天的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不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这座城市闪亮的名片。这就是我的家乡合肥,是积淀千年的三国故地,也是潜能无限的创新高地。这里说着江淮官话,杂糅着南北的文化,有着包容上进的城市性格,富丽而不喧哗。此刻,我更爱她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