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的力量:我在跑步上的改变和数学学习上的应用

轻松的力量:我在跑步上的改变和数学学习上的应用

首页休闲益智数学跑步更新时间:2024-07-30

一天晚上,偶有一个改变跑步去让自己健美起来的想法,因为想法实现后,自己那傲人的身姿将会美好无比,想到结果如此美丽,真是让人激动,激动地难以入眠,第二天困得都起不了床,还是算了吧。这真是个令人激动的目标!

诸如此类,我也下过很多次的决心,好好地去锻炼身体,养成一个天天跑步的习惯,不过,一次次都不了了之了,毕竟当人没有真正承担因原来的模式带来的一些不便或者造成的后果时,很难主动去改变,任何变化都让人痛苦不堪。

很长时间里,用原有形成的习惯给给自己形成了稳定的行为模式,慢慢生活也就一成不变,跑步的事情一提再提,一次又一次无疾而终,很难突破现有的习惯模式,可是也非常想改变!

经常开始,经常中断

那如何才能主动自愿地去养成良好的跑步习惯?

愿望如此强烈,可是就是动不了。

从自己以往跑步的失败经历发现:曾经绝大部分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因琐事中断再捡起来,就会感觉非常沮丧、抗拒、痛苦,甚至再也不会再有勇气继续了。

曾多少次也是,跑步启动不少次,每次鼓足勇气开始,基于“要改变”的美好期望,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每天跑步五公里。

偶尔中断,再捡起时,一旦想到“跑步”:感觉到的就是肺在燃烧,腰酸腿疼,心理本能地抗拒。

触动了“痛觉神经”,抵制这样的心理是非常损耗意志力的。最终,也就一次又一次作罢了。

一次次自责,一次次鼓足勇气,一次次泄气,一次次失望,一次次陷入沉寂;再一次次地自责,一次次鼓足勇气,一次次泄气……循环往复,日复一日……

如何愉快地进行下去?

一年前,再一次自责之下,又一次鼓足勇气跑步,偶然的机会,在使用手机“运动健康”app里的《燃脂音乐跑 澎湃动力》,这个入门级的户外跑步训练内容,以25分钟时间进行衡量,根据提示进行变速跑训练。

每次25分钟,还好,不是很长,送完孩子就可以完成,毕竟时间也不长,就这样开始了尝试,开始的时候,有时3.5公里,状态好些4.1公里,每次感觉运动量也不大,完成的不是很吃力,再配合音乐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运动后,一整天的颈椎、肩膀、背也没有原来的酸胀和不适感,精神状态也好,就慢慢地就坚持着,天数长一些了,慢慢就可以做到“无痛下楼”了。

有跑步习惯的伙伴们都清楚,决定下楼这个才是最难的部分。

在这个过程里发现:把每天的目标设定的足够小,然后重复。

重复的次数多了,似乎大脑也就能够将原先提示的痛苦的标签,被其他不太痛苦的内容替代了,比如:背和颈椎会舒服等;

当脑子里冒出“跑步”这个词的时候也没那么痛苦了,这算是培养跑步习惯的第一步。而我们获得新的优秀的习惯也是需要进行内化,跑步中的轻松体验也是非常重要。

轻松地开始就比较容易完成

先来看app运动给出的一些关键性语句提示:

“我们面对的是25分钟变速跑:

先从一个最轻松地慢跑开始,轻松地跑动,轻松地摆动手臂,轻松地落下脚掌,把第一段慢跑当作热身……

接下来是两分钟快跑,快跑不是冲刺跑不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只需要比慢跑的速度略微快一点;

快跑开始,略微提高你的速度,跟着音乐的节奏,加大步频

慢跑两分钟开始,现在换成轻松跑,把速度放慢身体放松,每一次慢跑都可以使用最慢的速度,让体力恢复,加大呼吸深度,调整一下……

掌控你的步子和呼吸,慢一点没有关系,找到那种跑再远都不会累的速度

只有跑的够轻松,才会为下一次快跑做好准备;

有点累,手臂放松抖动一下,再回到标准的跑步姿势,慢跑可以用最慢的速度,尽量不要停下或者走路

……”

可以看到,短短的开始的5分钟内,高频使用的“轻松”,而且在实际活动中,一次次地利用这样快慢交替的方式降低了跑步坚持下来的难度。

在这个app使用中,可能是因为轻松,也可能让我上头的音乐,不管怎么样,就这么轻松地开始,整个过程是“无痛”的,把跑步这个困难的行为,难度大幅度降低,不觉间也慢慢地增加了频次,1周一次到1周3次,到现在基本是5次左右,量也加上来了,由于运动获得的感受,让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不知觉之间也就5公里达成了。

学习中的心理迁移

曾经也在以前的文章里,提过高一刚开始时有一段时间,顺序额学习的不得法门,甚至深深怀疑自己是不是脑瓜子的确不行,也从没有想到过在大学读数学专业。

在学习数学科目的过程中,因为当时数学李老师的引导:现在回头看,似乎也应用了跑步中轻松的方式。

李老师让我放轻松,一时半会的学不明白不等于这门课彻底就完了,也不等于脑子也不好使。“先从简单(做起来够轻松)的课后练习题开始,运算也比较简单(轻松),写出过程也比较容易书写(轻松),会快就可以得到结果(轻松),从这样的练习开始当作热身)……”

这就是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和概念的学习

接下来给我也明确了:学数学不需要追求满分不需要全力以赴,只需要比平均水平高就好,达到70%水平就

就是第2阶段的提高训练,要用足够轻松的心态去学习,才会学的更轻松,用更加矫健轻松的姿态跑动向前。

我的高中老师如此教导我的数学学习。

我们不少小伙伴总一直强调数学是智商等天生的决定学习成绩的科目,其实达成高考70%的分数目标,和你对自己和别人对你的标签化定位、以及高频次训练和重复强相关。

“我数学不行”;

“我家孩子天生学不会数学”

这些暗示、标签化或者“定义”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放弃使用某个技能,因为自己不行嘛,时间长了,大脑里对应的那部分果然退化了,确实不行了。

最近阅读《学习之道》,也提到了学习的本质是重复,无论你是内化一个认知,还是学习一个技能,你最需要做的就是重复。

我们可以将任务量定的足够少,足够小,让大脑先将“数学”和“难”“不想做”“算了吧”“做不了”等这些标签词远离,用“我也可以”“蛮好玩”“数学也挺酷”……来替代听到或看到“数学”时的反应。这时也不会那么痛苦,也就是“跑的够轻松,才能跑的更远。”

能够感受到自己力量和学习的能力的时候,就会自觉地训练,小量多频次让学科得到重复学习,当然可以采用更科学诸如回想等方式进行重复,以至于大脑新的神经元回路形成,当这个神经元回路变得稳定、茁壮以后,就会彻底学会了。

相关阅读:

喜欢就点关注哦~

与皮爸一起学习,拥抱进步的快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