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古典诗词中,学习几招反常合道的可操作的实用技法

从我国古典诗词中,学习几招反常合道的可操作的实用技法

首页休闲益智诗仙与诗魔更新时间:2024-08-03
从我国古典诗词中学习几招反常合道成趣法的实现手段——可操作的实用技法


湖畔悠悠心向大家问好!

(一)依靠新异的语言来描写意象构成奇异多彩的画面。

在《文心雕龙,比兴》中刘勰说“物虽胡越,合则肝胆。”刘勰指出的所谓物虽胡越,合则肝胆。”的意思是:

“ 诗歌创作中的譬喻,可以胡天越地毫不相关,但一经粘合,却有肝胆一样的密切联系,构成不似之似,不类之类的诗美效果。”

频见则无趣,新异便惊心诗歌的意象选择新异、意境的构成奇特,这些丰富的想象得依靠新异的语言来构成画面。且看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依靠新异的语言来描写意象构成奇异多彩的画面。


为了描绘李凭弹箜篌技艺的高超,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从弹箜篌的效果和神仙的反应进行了多方面的烘托。:湘水女神和弹瑟女神听了流泪发愁,女娃炼石补天之处被震破了,引起了一场秋雨。这些神奇的画面只有浪漫主义特色极强的诗鬼李贺才能绘画出来;再看那水里的老鱼跳,瘦蛟舞。这一“老”,一“瘦”极言鱼的衰老疲惫,蛟龙的瘦弱,然而它们竟然都被高超的音乐演技所感染地活跃起来了。

月宫的吴刚,因为听着入迷而倚着桂树忘了睡眠。露水像雨似的 斜落在听入迷的寒兔身上,这样的艺术魅力该是何等的巨大,李凭的箜篌弹的又是多么的美妙。

我以为:李贺的诗能绘前人之未曾绘之意境,能写前人之未敢写之意象,能用前人未曾寻觅到之辞语,抒发出了他古今独有之情思。我们看:“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尽管根据王琦注云:“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然而这世界上有谁能听见过凤凰叫,芙蓉泣,兰花笑 还有那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更是谁会看得见,想得到这样的情境?恐怕也只有浪漫主义诗人——诗鬼李贺能写得出。

再看他的《将进酒·琉璃钟》

琉璃钟,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

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


李贺的诗“取境”奇特,遣词造句不落窠臼


在这首诗里似电影“蒙太奇”(镜头剪辑),让我们目不暇接:既有大的场景:“罗帏绣幕,围香风。”;“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又有特写镜头美酒:“琉璃钟,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美味:“烹龙炮凤,玉脂泣”;美女歌舞:“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为我们展现了醉生梦死,及时行乐的狂欢酒宴场景。奏乐用词奇巧新异,前人有“吹笛”,他说““吹笛”,不说“击鼓”却说“击鼍鼓”。尤其那句“桃花乱落如红雨。”

把“桃花之落”说成“红雨”之落,给人的视觉以极大的撞击力,将“青春日将暮”,时不再来的乐极、狂欢之状描摹地淋漓尽致。此诗前一部分是生之乐,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后两句猛作反转“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以人间乐事,极力反衬死的可悲。将诗人内心深处所隐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最大的矛盾和苦闷揭示出来了。

李贺的诗“取境”奇特,遣词造句不落窠臼“不屑作经人道过语”(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序》)

王思任在《昌谷诗解序》里说:贺既孤愤不遇,而所為嘔心之語......人命至促,好景盡虛,故以其哀激之思,变為晦澀之調,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如此之类 ,幽冷谿刻,法當夭乏,顾其冥心千古,涉目萬書,噀空绣閣,掷地絕尘,时而蛩吟,时而鸚鵡語,时而作霜鶴唳,时而花肉媚眉,時而冰車铁馬,时而宝鼎熇云,时而碧燐划电,阿閃片时,不容方物。”

李贺诗歌感愤不遇又痛感生命短促,所以经常发出“哀激之思”,他的诗作是呕心沥血所得。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多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我们学习他的遣词造句不一定非要学习他“哀激之思,变為晦澀之調,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如此之类”,但他那种苦吟的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其他的诗中,如“小白长红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十三首)其六》) ,“炎炎红镜东方开”(《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等诗句,把花枝草蔓的红白颜色比拟为西施的腮,把下弦的残月比拟作“玉弓”,把六月炎天的太阳比拟为“红鏡”,这些新颖的句子,尽洗前人窠臼,令人耳目一新。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雪莱说:“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这正是频见则无趣 ,罕见便惊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李贺诗鬼能和诗圣、诗仙、诗魔并举,自开一代诗风也就不足为奇了。

过去有人把“文”看成“言之精”,把看成“文之精”,(杨慎《升庵诗话》);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

还有人把比为米做成的,把比做米酿成的,(吴乔《围炉诗话》),这些看法都有道理,是有区别的,诗应该是比文更加浓缩了,味道更加浓郁,诗的语言应该是更精美的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

由饮酒而想到嵇康如玉山倒的醉态,而想到清风朗月不用钱买,真是亏他想得出来。

“且就洞庭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

看到洞庭月亮好,竟然想到“赊”它的“月色”。

“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杜甫)

肚子饿了,没有东西吃,竟然想到“餐”天上的“明霞”。

以上所举例子重在选择意象,描绘意境突出一个“奇异”上。正所谓:“物虽胡越,合则肝胆。”虽然胡天越地,貌似怪异,反常,无理但仔细揣摩唯有如此,方可恰到好处地抒发了诗人心中”不解之情“成“”不朽之诗篇。“(清诗人袁枚语)


杜甫在《秋兴八首》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


反常合道艺术技法在选用什么样色彩的词语上来描写意象,绘制意境也有其独特的功效。自古逢秋悲寂寥,在人类的情愫中秋天给人带来的多是悲伤与无奈。文人墨客此时总是要登高眺望,忧国之兴衰,苦人生之短促,感壮志之未酬,诗词中所选词语的色彩按通常的写法往往总要多用一些清冷、凄苦、残破、等字眼。然而杜甫在《秋兴八首》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正是加入这些字眼,将长安往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尤其在五、六、七、八首诗中用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描摹长安往日的繁华鼎盛,比比皆是。我以为杜甫的律诗除了李商隐别人是难以与之比肩的。在品读时一定体味其中对偶句的妙处: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附意译:(诗中加黑字体均为用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描摹长安往日的繁华鼎盛

日复一日,大明宫遥望着终南山,却望不到。那些深居的隐士,天露和玉屑,都已被他们吸光饮尽,青鸟报信,西王母自瑶池驾临,紫气弥漫,老子骑牛西去。记得当年朝上,雉尾扇开合如同祥云移回,日光沐浴着圣殿,让我看清玄宗的容貌。记得当年位列朝班,青琐门下意气风发而现在,疾病无情地消磨着时光……秋已渐深。

  谙练一种时空的分身术,瞿塘峡、曲江头,距离被心灵无限地缩短。十五年前我写《乐游园歌》,花萼楼、芙蓉园历历在目。安禄山的铁蹄已使一切烟消云散。那时,黄鹄还在亭院内高飞,成群的白鸥被游人的舟楫惊起。——而今,一切都消逝了,消逝了……没有任何留恋的事物

  遥想汉武帝曾在昆明池上练习水兵,一面面战旗迎风击鼓。池中石刻的织女辜负了美好的夜色,只有那巨大的鲸鱼还会在雷雨天与秋风共舞。波浪中的菰米丛犹如黑云聚拢,莲子结蓬,红花坠陨。多想像飞鸟一般自由滑翔于秦中的天空现实却困我在冷江上无言垂钓

  从长安到渼陂,途径昆吾和御宿,紫阁峰在终南山上闪耀。我想念一路的香稻和碧梧,在丰收的季节 吸引着鹦鹉与凤凰……等到春天,曼妙的仕女们还会采摘花草相互赠送,伙伴们在暮晚时分仍要移棹出发,不愿归返。昔日,我可以凭借词语凿穿时代的黑井,痛饮山河甘洌而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围拢水源,抚摸它岑寂的微光。

《秋兴八首》中,如“蓬莱宫阙”、“瑶池”、“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帝旌旗”、“织女机丝”、“佳人拾翠”、“仙侣同舟”……都能引起美丽的联想,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彩。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正是反常合道的绝好运用。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如果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它的优越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了苏轼所说的诗以奇趣为宗的积极作用。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实际就是“反常合道”艺术手法的运用。也可以说是情与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


(二).语序的颠倒法

“辞反正为奇。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刘勰语)

刘勰这段话的意思是:文辞故意违反正常用法就成了新奇。仿效新奇的方法,必须颠倒字句,把上面的字放到下面,把中间的词放到外面,这样颠倒不正常,就算有新奇的色彩了。

诗歌的外在形式要为诗的内容即思想感情服务。诗人为了突出表现诗中某些意象的特点,引起读者的格外注意,依据情感表达的需要,不惜颠倒语序,突破惯常的语言规范,诗歌语言的不合规范的现象有时甚至完全不是由于声律音节方面的考虑,而是有意去冒犯语法规则,即实现破格的意愿。

譬如杜甫《秋兴八首》有:“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诗人有意突出香稻,碧梧以引起好奇心,其语义为“鹦鹉啄剩下的香稻粒儿,凤凰栖老的凤凰枝”,但诗人赞美的不是动物,诗人不是要报告已经发生的事,而是要传递一种情感,烘托某种氛围。他是以旧时长安城的繁华,对比今日夔州之萧条,抒发今日的凄凉与忧闷。正如艾汉鲍姆所指出的:“词语一进入诗歌,他们似乎就脱离了普通话语。他们四周的气氛具有新的意义。”

另外如“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岑参)、“楚阔天垂草,吴空月上波”(张玭)、“寂寂柴门秋天间,乱鸦揉碎夕阳云”(郑燮),“寒食连番雨,桃花到处村”(汪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等诗句中,主语谓语反常搭配,词序有意颠倒,形成语义非确指性和朦胧性,倒增强了诗的形象类比感与画面的灵动感拓宽了诗句所涵纳的意旨

倘若我们把前面所引汪滨的两句诗改成自然语序:“寒食连番雨,到处桃花村”,读者的咀嚼余地就没有了,因为桃花到处村的涵义是在确定中有不确定因素,这一点恰似诗趣盎然的诀窍,同样我们如果把老杜诗“东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写成:“写成东水坐船如天上,老年看花似雾中。”把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改成:“浣女归竹喧,渔船下莲动”,把元稹的名句:“谢公最小偏怜女”改成:“谢公女最小偏怜”,则一眼看穿 ,一读就懂,意味味索然,毫无魅力了。 颠倒是创造诗意空白,防止肤浅直白的妙手,是激起读者审美注意,增加感觉难度,延长体味时间的良方。

(三)审美错觉或审美幻觉法

从意象产生的感觉形态上来看,反常合道是诗人的审美错觉或审美幻觉的结晶

什么是错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褚载的:“宁知不是青天阙? 扑下银河一半来”瀑布等等,都是对错觉的,成功描写。

“春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心怎么会吹走?挂在树上岂能活哉?然而,正是这种“反常”,才更能揭示朋友之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笃之情。

又如辛弃疾的词:“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欲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再有:

清诗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中说道:有见道之言,如梁元帝之“不疑行舫往,惟看远树来”,庾肩吾之“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两意相同,俱是悟境。袁枚所举例句是典型的错觉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等等都是出色的错觉描写。诗的错觉,从不服从物理学的规律,因为从“物理”上看,诗境中的“玉人”“欢唤声”是不真实的,不存在的。若从诗人的主观心理上来说,却是极为真实的。

如歌德所说,每一种艺术都是通过非理性的错觉描写表达了诗人的逼真、强烈的情感,并能充分调动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

诗歌中的错觉,是诗人对所抒写对象的直接表现,然而他不是正确的表现,而是歪曲的表现,艺术错觉所追求的不是那种写出“常形”的事理的真实,它渴求创造“貌离神合,外错内真”的艺术境界。 在诗的错觉中寻常的逻辑不灵了,原来的刺激物开始按照主体感知方式重新组合排列,构成新的秩序,在这一新的秩序里,洋溢着诗人的来自生命本身的奇幻感觉。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西厢记》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等等都是出色的错觉描写。诗的错觉,从不服从物理学的规律,因为从“物理”上看,诗境中的“玉人”“欢唤声”是不真实的,不存在的。若从诗人的主观心理上来说,却是极为真实的如歌德所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

总之,本文我们举古典诗歌的例子,讲述了反常合道成趣法的一些实现手段。

应该指出:反常必须合道,诗歌的语言锤炼,句法斟酌,意象选择,意境构思等所有技法,最终都要为诗歌的思想内容服务。要符合诗人很好地表情达意的需要。若反常而不合道,正如吴桥说的:“反常而不合道是谓乱谈。”

最后我还想用吴桥的另一段话结尾。他用比喻将“反常合道”说得生动形象,他说诗歌的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围炉诗话》)

将五谷酿为酒漿,这本身是变形处理过的。酒对于五谷来说是反常的,然而又出自五谷,占有了五谷的神髓。“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是错觉,不反常吗?然而,有特殊的语境,《西厢记》中张生对崔莺莺约会的思念、期盼之情打底,却又合情合理;生活中无此理,诗学中有此道。即为反常合道。

注:作者湖畔悠悠心,向大家提示:该篇与昨天发表的:

《谈诗歌创作:构成诗歌奇特情趣的艺术手法——反常合道成趣法》是“姊妹篇”,合起来读更好!

谢谢关注:湖畔悠悠心。2019年12月20日


湖畔悠悠心祝大家幸福安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