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许多人一样,原以为太空行走,就是在太空中任意走,就好比在地面上一样任意散步。要走就走,要停就停。看了昨天神州十三号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我才深刻理解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就是航天员出舱,在舱外活动。在月球上或其他星球上行走也叫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
如果要在轨道上安装重要设备,或者在外太空进行科学实验,或者检查维修飞船,或者投放卫星等,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航天员就必须出舱活动。
地球上人出门在外活动,难度系数为零,我们天天如此。那么在空间站上航天员出舱活动,却极其危险,绝对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所以航天员出舱活动,需要一系列特殊技术的支持。
那么太空漫步有哪些危险呢?
航天员从舱内到舱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观察到,航天员叶光富打开出舱门时,身上穿着与舱内不同,已经穿好了厚厚的航天服,仔细检查出舱门,并装上保护罩,防止舱门被碰撞。此时舱内外气压已经平衡了,才能出舱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要防止减压病。航天服穿得太快,或者减压不当,出舱后,都会造成血液及组织内的氮气乱窜,形成气泡,形成全身性疾病,威胁生命。
我们又观察到航天员叶光富出舱时,头先脚后,并且用两根绳子一头钩在飞船上,另一头拴在身上。为什么要用绳子将自己固定住呢?这是防止人飘走。
因为外太空是一个真空、失重、低温、强辐射的恶劣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宇航员无法控制自己移动方向,距离,速度。只有将自己的双脚和一只手固定,才能稳住,另一只手才能干活。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航天员出舱活动,要用双绳固定。当一根绳子固定好后,另一根绳子才能移动。
从这里可以看见,太空漫步,实际上太空漫移。在太空中翻个跟头,都是极其挑战的。
太空行走,宇航员最担心的应该是舱外服,航天服是生命保障系统。因为宇航服是柔软的,最怕外物撞击。例如在飞船上行走时,要防止舱外服被刺破。还要防止太空中微粒子或太空垃圾的撞击,因为它们的速度达到7.9公里/秒。
神州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昨夜太空行走达到了6个小时,航天员王亚平舱内支持,圆满地完成了既定任务。在这里,向航天员致敬,你们是祖国的英雄!
今天的文章就写到,您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