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小男孩的视频爆红网络。以下是男孩和妈妈的对话:
孩子:你如果不让我出去玩,是很不好的事情。
妈妈:可是外面有病毒呀。
孩子:我看不见,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跟病毒一起玩。
看到这个视频,我们在笑过之后也忍不住心疼。当下,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许多地区的孩子本该重返校园,现在不得不宅在家中。但随着“宅”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少孩子难免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
手机看厌了,玩具玩够了,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看不懂……孩子的焦躁情绪也让家长非常苦恼。
前几天,有个微信好友向我诉苦:老师把电子课本发给家长,让孩子预习新课。可是对于五年级的简易方程这一新知识,孩子根本看不懂。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12岁以前是用身体学习的,也就是说,孩子要通过身体参与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我建议他让孩子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形式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孩子的玩具不仅仅是用来玩的,更是学习的工具,它可以和孩子的各个学科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如何利用家中的玩具让孩子既掌握知识,又获得乐趣?笔者曾有幸聆听过乐高集团顾问谷岳老师的讲座,下面就结合几乎家家都有的积木进行详细介绍。
1.游戏步骤:(1)提出目标
“宝贝,你可以用积木搭建一个长颈鹿吗?”当家长提出这一目标时,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是明确的。孩子好奇心被激发出来,注意力高度集中。
(2)构建与思考
当孩子有了目标后,他会与动物世界的长颈鹿产生关联,知道自己要搭建的是长颈鹿,明确长颈鹿的特点,而不是搭建成梅花鹿或者斑马。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培养了他们对于成功的自信心。
(3)分享与倾听
孩子完成目标后,家长要让孩子讲给自己听,通过分享与倾听,使知识形成闭环。而家长给予的表扬、奖励,使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有机结合,让孩子更有满足感。
2.游戏组织(1)自乐而学——孩子独立完成学习目标。孩子的自主构建,是在家长引导下的创造,使孩子经历了长期记忆、符号表征的结合;发展了空间能力和精细操作过程,提升了孩子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
(2)众乐而学——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孟子和梁惠王曾有这样的对话: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培养了孩子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肢体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交能力,实现全脑开发,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3.游戏方式孩子的积木完全可以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使用。
如,在一年级用积木摆数字、摆汉语拼音字母、数字的分解组合、比较多少、排列、分类……在语文、英语学科,通过拼图,看图说话、写话、口头作文……在美术、音乐、科学、品社等学科都可以创意使用。现举例如下:
(1)与语文学科相结合。
自乐而学的解决问题式。如《小马过河》游戏,目标问题:“小马要去河对面,如何过河?”当你提出问题后,孩子能想到建桥、造船等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拼出小马,桥。接着再提出问题:如果是老马要过桥怎么办?孩子会想到加固桥墩等方式。家长再提出问题:如果桥下需要通过轮船,桥上走汽车怎么办?孩子又会设计坚固的石拱桥……
众乐而学的角色扮演式。家长和孩子共同研究一个故事,自主确立、选择角色、事件、时间、地点、心情等,我曾经和孩子们一起搭建场景,创编故事。孩子们设计了小马、蜘蛛、机器人等系列角色,分工设计场景,并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孩子们快乐地交流、探讨,并写出了系列文章。他们共同完成的“奇奇历险记”中的小狗奇奇因主人有了新的小狗,赌气离家出走,遭遇车祸,溺水,深陷虎口……非常生动有趣。我将其收录到《小溪》校刊中,让孩子们体会到创造的喜悦。
(2)与数学学科相结合。
研究小数加减法:6.45 8.3=
研究租船问题:有32个人需要坐船,大船每艘30元,小船每艘24元,怎样租船最合理?
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
(3)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如,可以利用四个积木,按正反正反排列,正面拍手,反面跺脚,再做一个循环,形成一个节奏。接着,加深难度,积木、纸片、小棒组合一起,手脚并用,形成打击乐节奏,打鼓的鼓谱。也可以放到真正的架子鼓上,这就是锻炼孩子三个不同的肢体过程。还可以放到钢琴上,通过不同颜色的积木,想象成不同的音符。
(4)与游戏相结合。孩子们喜欢的《我的世界》游戏,完全可以通过积木搭建出来。有能力的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与编程结合起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