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杰哥)
编者按:
这篇是我公众号上的文章,朋友杰哥写的,转过来和头条同步起来,以后争取每周和公众号一起更新一篇文章
2021年12月7日早上,在日常的群闲聊中,杰哥发了一篇泰州某原市领导写在公众号上的文章,我看了很是感慨,一个已经离开公职单位的领导可以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那或许我们也应该用公众号记录下自己生活。于是在杰哥的提议下,我们创办了这个公众号。
这是一个很私人的账号,记录的无非是生活的琐碎,但这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的觉得这些生活的琐碎才是一个普通人的人生价值所在。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我们这辈子注定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的人生价值只会蕴含在这些人生琐碎的点点滴滴中,而文字是记录这些点点滴滴最简便、最高效的方式 。在文字中我们可以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畅想,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就汇集成了独属于我们自己人生价值。记录这些生活的碎片,不为别人的认同点赞,也无所谓金钱的回报,只是为了表达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记录一份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个公众号是杰哥提议创建的,那么鸿书汇的创刊号就留给杰哥,以后我们争取每周更新一篇,希望可以一直写下去。
外婆的老屋坐北朝南,主屋是三间,中间是客厅,两边是卧室,西边的卧室舅舅舅妈住,东边的卧室外公外婆住。主屋南边是院子,厨房在西南角,主屋的东侧外还有个小房间,院子外面有一口井。
因为外婆的老屋离我上的小学比较近,所以我中午都是在外婆家吃饭。在外婆家吃饭的除了我,还有三弟(三弟跟我一个学校)跟四弟。三弟是三姨妈的儿子,四弟是舅舅的儿子,按我们当地的叫法,四弟是孙子,我跟三弟是“外孙子”。“孙子”跟“外孙子”,一字之差,却透露出亲疏。不过外婆却是“一碗水端平”,对我们一样好。夏天的时候,龙虾上市,外婆会挑选价格实惠,肉质饱满的小青壳龙虾烧给我们吃。她会先将龙虾洗干净,然后把虾头、虾钳子(龙虾较小,钳子基本没肉)剪掉,把虾黄用小碗收集起来,然后只留虾身跟虾黄一起烧煮。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三弟、四弟会挤到舅舅的卧室,长凳作桌,爬登作椅,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外婆早已帮我们分好龙虾,一个人一个小碗放龙虾,每个人的龙虾数量都是一样的,蔬菜则不限量。吃完龙虾,再用带着虾黄的汤汁泡饭,真是无比的鲜美。到了冬天则会有白烧蹄髈;还有大菜烧狮子头,大菜烧的黄黄的,比肉还好吃;到了过年还会做熏鱼,刚出锅,带脆的熏鱼是最美味的……小时候不懂事,总觉得外婆家的韭菜很咸。现在长大了才知道,因为那时候外婆也不是很富裕,吃饭的人又多,所以蔬菜烧的咸一点,比较下饭。老妈现在也说,那时候都没给外婆补贴过伙食费。
到了周末,姨妈他们都会齐聚外婆家,印象很深的就是到了周日的下午,大家会煮粥吃。大哥总说外婆家的粥是最好吃的。1991年,老家发了洪水,也就是这一年,第一次在外婆家吃了大哥煮的泡面,“惊为天人”。到了过年,更是热闹,在南京的小姨妈一家也会回来。去外婆家的前一天晚上,我甚至会失眠,因为小姨妈每次从南京回来,都会给我们带礼物。在那个没有淘宝的年代,县城跟省城的物资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到了外婆家,互道祝福。然后大人们会在客厅打点小牌,我跟大哥、三弟、四弟、五妹则在舅舅卧室打“小霸王”游戏机。有一次打一个叫“街霸”的游戏,我们选了一个女性角色叫春丽,但是那时都小,不知从哪里听来了一个不文明的外号,就用这个外号称呼春丽,这时舅舅突然进来了,立马纠正我们:“这个人叫中国女侠!”现在科技发达,各种游戏层出不穷,什么3D的,体感的。但玩起来却都有点索然无味,最有意思的游戏还是在外婆老屋的那台“小霸王”上。
外婆和蔼,教会我们最大的优点就是“仁义”(在我们当地是忠诚、厚道的意思)。有次外婆捡到一个书包,她就把书包挂在了院子外面,让路过的人都能看到,后来那个学生找了回来,顺利把包拿了回去。还有次一个青年气喘吁吁的跑到外婆的院子里,说后面有人追他,外婆赶紧让他躲进舅舅的卧室。不一会,来了两个气势汹汹的人,问外婆有没有看到一个青年,外婆说没看到。他们又想进屋,外婆说,这是我住的房子,你们不好进来。他们只好怏怏地走了。后来青年出来说,刚才跟那两个人起了口角,他们就追打过来,感谢外婆的帮助。时至今日,虽然生活上会有挫折,工作上会有低谷,但只要想到我谨遵外婆教诲,努力做个“仁义”人,便能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后来外婆的老屋拆迁了,再后来外婆得了癌症。我新交不久的女友还没带着见父母,先带着见了外婆,外婆夸赞不已。当年的女友,现在已成了老婆,可惜外婆离世,没能参加我的婚礼。如今我们兄弟几个都有车有房、生活幸福,大家庭再相聚时,总是不忘念叨外婆的好。
我一出生,外婆就叫我是“小福人”,感恩她的祝福,有几次梦见外婆,醒来时泪水已打湿了枕巾。怀念外婆,追忆往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