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一些“成功”家庭来找我咨询,他们生活优越,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享受最纯正的外教教学和最专业的辅导员陪伴。
在和这些父母聊天的时候,他们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清早去上学,穿衣穿鞋比较磨蹭,我经常忍不住就朝她吼……”
让人难受的是,他们往往还会加上一句:“每次吼完我就后悔了,有种深深的罪恶感。比起我们俩,孩子似乎更喜欢外教。”
说到这里,他们总会陷入到自责和沉思中……
我会跟他们说:“比起你们,外教更懂得如何与孩子对话。”
为什么几乎语言不通的外教能占据孩子心中的C位?
因为对话方式决定你的孩子pick谁。
杜绝关闭心灵的对话
想要孩子听进去你的话,不是靠声音大,而是要打开孩子心门。
这几种对话方式要不得:
非难式对话——“你怎么总是这副模样?”
有个常见的例子:孩子打游戏没去做功课,一开始妈妈可能会尽量语气委婉地劝孩子:“不要再打游戏了,去做功课吧!”孩子会回答得很干脆:“知道了,妈妈。”但是过了一会儿,孩子还是没从椅子上起来,一心只顾打游戏。这时,妈妈的脾气就会爆发了:
“我说你怎么天天这副模样?你看看别人,全都埋头苦干地学习。也不看看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这么吊儿郎当的就知道玩,玩,玩!为什么总是说好话听不进去,非得叫我这么生气呢?”
本来孩子打算玩完这(已经开始的)一局,就拿出课本学习,但妈妈这样不留情面地训斥他,孩子就会产生顶撞心理,故意久坐在电脑前,以此向妈妈示威。
如果对某个特定的小事情表示不满,这属于发“牢*”;但对对方的人品和性格进行攻击,那就属于“非难”了。且当“总是”“常常”“每次都”这种字眼蹦出来时,针对的便不仅是孩子这次的错误行为,而是直接给孩子扣上了一个“向来如此”的罪名。
家长说出非难的话,目的在于让孩子反省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但是这种非难越是加重,就会越来越让孩子走向偏离。尤其是当这些话语出自自己的父母时,孩子会感到更受伤。
轻蔑式对话——“你有没有脑子?”
“你有没有脑子?我看你根本就不是块学习的料!”“就凭你?你瞧瞧人家XXX”“你怎么连你弟弟都不如!”这些是典型的轻蔑。旁敲侧击地加以取笑或讽刺,这会让孩子感觉到比非难还要强烈的愤怒和伤害。任何时候,轻蔑式对话都是不可取的禁忌。
人际交往大师、“婚姻教皇”约翰·戈特曼教授说过:“轻蔑在人际关系中,就像是对人泼洒盐酸一样,具有极强的毒性。”
如果想要恢复由于轻蔑而被破坏的人际关系,那就要付出足足五倍的好感、尊重、感谢和关怀等情感表达,才能勉强化解。所以,轻蔑式对话是种非常可怕和危险的待人方式。
疏远式对话——“我什么时候问你了?”
转移话题或不予回应,很容易让孩子和父母产生距离。被对方当空气一样轻视,其伤害一点也不亚于受到非难或轻蔑。疏远式人际关系的对话分好几种,可以是假装没听见对方的话,不予回应;也可以是听不进对方的话,只顾说自己的。
例如,孩子告诉妈妈“妈妈我饿了,想吃东西”,而大人却答非所问地说“学校的班车快到了,赶紧的”。这些都是导致关系疏远的对话方式。孩子会以为,对爸爸妈妈来说,自己一点都不重要,所以才会被他们轻视,于是会和父母渐渐疏远。
抵御型对话——“这都是为你好!”
“你怎么不学习,天天就知道玩电脑?”“我什么时候天天玩电脑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家长习惯于数落和挖苦孩子,孩子忙于辩解和顶撞父母。
像这样经常被父母数落和挖苦的孩子,大多会变得极具防御性,而这必然招致家长更过分的数落和非难,孩子也会更进一步地学会顶撞和作对。这种数落与顶撞的对话方式,对解决问题起不到丝毫作用,只能更激化彼此的矛盾。
家长也会在无意识中做出许多防御型反应。例如,孩子在受到家长教训后伤心地哭泣时,家长总要忍不住说上一句:
“我这样说你,还不都是为了你好?”“都是因为担心你才会这样的。”“哎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别成天就知道埋怨父母。”……就这样,他们把问题的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孩子,似乎家长就丝毫没有责任。
可悲的是,这些家长根本意识不到这种推卸式的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抵御”。他们之所以说这些话,出发点是真正希望孩子能学好,因为担心孩子才会忍不住训斥孩子。正因为如此,家长就更意识不到自己所说的这些话本身有什么不对。
但孩子既不能从这些“绝情”的“谆谆教导”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也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有的孩子只会觉得家长就知道假惺惺地关心自己;还有的孩子会极端地认为所有问题的原因可能真的都在于自己,于是陷入自责之中,渐渐关闭心灵之门。
断定式对话——“是不是你*?”
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直截了当下结论,只能让孩子更紧闭心灵的门窗。“放学后是不是去网吧玩了?”“你是不是又打弟弟了?”“作业居然做全对,是不是抄答案了?”“刚出去接个电话,回来就看见你在玩,你是不是一直都没在看书?”
面对一个心里已经下定结论的人,你是不可能与他继续良好对话的。即便父母猜对了,孩子也会急于否定这些事实,找借口搪塞,对父母撒谎。如果孩子根本就没做过那些事,却被父母冤枉,孩子就会委屈至极,甚至走向极端。
助长自责和不安的对话方式——“都怪你!”
海姆·G. 吉诺特博士认为,儿童的元情绪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自责感;二是不安感。不安感,是孩子在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由于不能独立生存才会产生的心理情绪。自责感,是当孩子遭遇什么坏事时,他会认为都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导致这样。
“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你再哭,我就把你送给王奶奶”“不回家你就一个人在这儿玩吧,我不管你了”……如果大人只因为孩子哭闹、不听话就吓唬他,幼小的孩子就会记住这些话并信以为真,陷入生怕被父母抛弃的恐惧和不安之中。
关于自责感,有时妈妈冲别人发火时,孩子会小心翼翼地想,这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够乖才会惹妈妈生气;父母不和而闹离婚,孩子也会认为这都怪自己不好;弟弟摔了跟头受伤,有些孩子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没能照顾好弟弟造成的。
因为孩子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理解身边的世界的,因此才会产生以上想法。如果不想给孩子的不安感和自责感元情绪煽风点火,就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呵护孩子,不去说“都怪你”这样责备的话,让孩子明确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命令 训斥式对话——“赶紧给我住手!快点!”
有不少家长直言不讳地训斥和命令孩子,也有一些家长表面上与孩子平等对话,最终谈话内容还是会落在“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必须这样……”的命令和训斥上。
家长和孩子关系疏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人不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这也是前文提到的外教比家长更受孩子依赖与信任的原因,即外教更懂得把孩子当作独立的、健全的人,而不是家长式的专制对待。
多说让彼此的心灵贴近的话
拉近彼此心灵的对话方式并不高深莫测,也不需要特别精湛的技术。只需要说话者在与别人对话时,尽量不说让对方感到受伤的话,再遵守几点原则,就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其中,最基本的两点就是“倾听”和“包容”。
倾听型对话——“啊!原来是这样”
对话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懂得倾听。只要做好这一点,就能够让孩子打开至少一半的心扉。倾听是情绪管理训练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
“哦,原来是这样啊!”“是吧,那后来呢?”……
时而轻轻这样说一句,表现出对孩子叙述内容的关心和倾听意愿,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敞开心灵的大门。就算你在整个过程中一言不发,仅仅是信任地点点头,也能够获得预期效果。只要做好这一点,就能够让孩子打开至少一半的心扉。
包容型对话——“你一定很难过”
当孩子生气或伤心时,问一句“你现在有些生气是吗”或“我想你一定很伤心”,以表示你已经接纳了他的情绪流露。这样看似简单的话语,在情绪管理训练中却能带来非同一般的效果。不过家长在很多时候都忘了包容型对话方式,净说些让孩子紧闭心灵大门的话。
例如,孩子学习了会儿,突然说:“妈妈我饿了,想吃东西。”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包容型的对话方式回应道:“哦,宝贝饿了,那你想吃点什么呢?”如果换一种方式,说:“怎么一让你学习,就说肚子饿呢?没见你老老实实坐上十分钟过。”“天天就知道吃,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
孩子不肯去兴趣班,闹情绪时,似乎没有几个家长能心平气和地说:“哦,你现在不太情愿去兴趣班上课,是吗?”更多家长的反应是脱口而出:“你现在又不想去了是吧?你以为我是因为钱多得花不完才给你报的兴趣班吗?”这些都属于破坏关系的对话方式,只能伤害到孩子。
任何时候,包容都应该放在第一位。这样才可能客观地弄清孩子为什么饿了,为什么不肯去补习班。才能弄清楚孩子是不是在补习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倘若不去补习班,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可以代替等等。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
东方出版社《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