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不仅是建筑奇迹,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记者在山西省采访看到,《长城保护条例》施行15周年以来,除了文物部门专业保护,越来越多人自愿加入长城保护大军,倾心倾力,用点滴行动筑成保护长城的“长城”。
展示出长城最好的一面
一行四人拄着木棍,在蜿蜒破碎的古栈道上前行。
忻州市长城学会偏头关分会会员贺文带队,再次领外地客人参观新发现的长城上的水门。踏过黄河滩地,大家裤腿鞋袜上扎满苍耳。1000米的山路来回走了3个小时。
“这个水门有意思吧?去年一个羊倌告诉我们的。老百姓知道这个偏僻的石券拱门,但不知道是干啥用的。”去过多次的贺文依然很兴奋。
49岁的贺文开了20余年超市,2012年因为一次偶然机会陪同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田野考察,从此爱上长城。他不仅自己走完了县里所有长城,还免费为来到偏关的省内外长城爱好者带路、讲解,总想把当地长城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11月24日,贺文和老乡扛着梯子走向明代水窖。新华社记者王学涛摄
滑石涧堡一片庄稼地里隐藏着一口明代水窖。为让大家了解水窖结构,他从老乡家扛来梯子,借来手电筒,不怕脏和累,带头钻进黑洞洞的水窖。
“非常愿意陪同,学习了大家对长城的理解和敬畏之心,收获了知识,结下了深厚友谊,增强了文化自信。”贺文说。
守护长城的生命
月华池是长城上有名的袖珍小堡。虽然旁边竖着围栏、文保碑、警示牌,以及专供游客观光的塔台,但仍有个别游客攀爬踩踏。
刚下车,袁建琴拔腿跑了过去,边跑边扯开嗓门:“夯土长城不能踩,长城是文物,需要我们共同维护……”
这样的劝说对袁建琴来讲随时随地。不管受到多少委屈,她从未有退缩之心。
袁建琴喜欢旅游,后来发现带给她心灵震撼的,正是家乡那一道道边墙。退休后,她成为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长。去年,她有330多天在跑长城。
袁建琴在给羊倌讲述长城知识(资料照片,受访者供图)。
在巡查长城中,袁建琴发现羊蹄子对长城破坏很大,有的摄影人为拍照片,甚至故意把羊群往长城上赶。她灵机一动,希望说服羊倌,化“敌”为友。通过耐心讲解及送粽子、衣服、红袖章等“暖心”活动,现在46个羊倌成为长城保护志愿者。
“长城是有生命的。什么时候没人再破坏它,我的目标就实现了。”袁建琴说。
将宣传长城当作使命
中学教师秦在珍退休后,义务接下偏关县写《偏关长城图志》一书的任务。
这是首个系统介绍偏关长城的资料,为使图志真实、好看、严谨,秦在珍和其他长城爱好者一起,一步步丈量长城。
秦在珍(右一)在考察长城途中。(资料照片,受访者供图)
南场村到老营是段野长城。为搞清它的走向和面貌,秦在珍和伙伴们在植被茂盛的道路间艰难前行,由于迷路,他们从下午4点半开始一直到次日凌晨才返回家。累了,就在野梁上睡一会儿,爬起来接着走。
“那次很惊险,但值得。”67岁的秦在珍解释说,只有把全县长城走完,心中才有整体印象。没走长城前,他认为长城就是一道土墙,而且很破败,但走完后,他开始感到长城的伟大。
2020年,《偏关长城图志》诞生。400余张图片搭配3.5万字解说,让读者既增长了长城常识,又对偏关长城有了全面了解。
“我们宝贵的长城文化宣传得还不够,我要尽我所能改变现状。宣传家乡是我的使命,责无旁贷。”秦在珍说。
留住长城的人文底蕴
10岁离开家乡,不是村干部,但边玉却为老家助马堡的生活操碎了心。
助马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是明长城山西段著名的屯兵官堡之一。边玉的祖上是从山东来戍边的,到他这辈已是第12代。
4年前,他和几个村民带头,向在外的村民集资了8万元,在村口立起简介碑,为村里古民居挂牌子,并建设了村民俗馆。
2020年,有村民捐款购买了太阳能路灯,边玉找人免费安装。
村里吃水困难,边玉多次向新荣区水务局打报告,提出解决生活用水困难的申请。如今,一口新井已经打造好,村民喝上了清澈的水。
边玉在考察长城途中(受访者供图)。
“只有生活条件好起来,堡子才不会空。”边玉说。
原来,为追求更好生活,越来越多年轻人离开村子,目前只有三分之一人口留在堡中。
边玉看到老房子无人住,心里难过。在他眼里,助马堡文化底蕴深厚,有长城文化、晋商文化、抗战文化等,是心灵的归宿。“有生之年尽力帮村子往好的方向发展,不想村子空了。”
去年,边玉在老家盖了5间新房。他说退休后肯定要回来。
我的长城,我的情……中国人的家国情怀里,总有一股长城精神。这几位长城爱好者只是长城守护大军的缩影。随着各级政府加大对长城的保护力度,热爱长城的情结将在更多人心中悠悠而生。
记者:王学涛、柴婷
来源: 新华社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