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说事丨开放公共遛犬区域 杭州养犬升级版“降级”了吗?

弄潮说事丨开放公共遛犬区域 杭州养犬升级版“降级”了吗?

首页休闲益智阳光养狗场更新时间:2024-06-27

2019-04-21 12:0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评论员 刘雪松

资料图

今天的弄潮说事,我们关注杭州养犬。去年杭州引发全国关注的“限制养犬令”,如今有了新动作。新动作背后有怎样的深意?请听浙江日报评论员刘雪松老师犀利解读——

去年杭州引发全国关注的“限制养犬令”,如今有了新动作——4月20日,杭州市城管局试点开放首批3处公共遛犬区,允许市民每个双休日或节假日的上午9点至下午5点,在开放区域遛犬。而在此前被称史上最严的限制养犬规定中,遛犬必须在晚上7点至次日7点。

去年杭州滨江、余杭相继发生“狗不伤人人伤人”的涉犬治安事件,引爆了社会情绪,引起了全国围观。而由此引发出台的杭州市“升级版”的限制养犬规定,却也引发了养犬人情绪的强烈反弹。此中的“爆点”主要集中在遛犬时间的设置上。反对者认为,让遛犬的时间回避人,成了狗见不得阳光、养狗见不得人的一刀切,既简单、又粗暴。

杭州试点开放3处公共遛犬区域,显然是在法规基础上的一次大幅调整,是顺应养犬人对于人性化管理诉求的规则松动。尽管与当初的法规“升级版”相比有标准降低之嫌,甚至显得有些严肃性不足,但低下头颅反思总结的时候,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却得到了提升。

杭州是全国第一个发布养犬限制“升级版”的城市,也是在开放公共遛犬区域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首批3处试点区域,包括了拱墅区独城公园、钱塘新区一处闲置草坪、余杭区一处空地草坪。其中余杭区试点规定,开放遛狗时间不限定双休日和节假日,而是每天开放。杭州市城管部门表示,未来将根据市民意见,调整和优化遛犬试点。言下之意,一旦试点证明可行,开放公共遛犬的区域将更多,时间更灵活。

狗不懂事人懂事。这句话对于养犬人来说至关重要,但同时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是如此。推动文明养犬、依法养犬,每一步都事关人性,事关民生。因此在养犬法规设计上,只有当成法治关乎民生的“关键小事”来看待、把法规当成大事来设计,才能让严肃的法规更科学,严格的限制能落地。

杭州养犬“升级版”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施行,不是进入“降级版”“松动版”,而是步入了“人性化和科学版”。它同时也用实际的进展与“进化”,消除了当初人们对于杭州“禁狗”的质疑与误解。这一步虽然走得有点尴尬,但因为充满人性与科学的“方法论”,使得严肃的法规有了养犬人与恐犬、厌犬人共同都能接受的人性光芒,是对双方权益的共同维护,而不是对单一情绪的回应与保护。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杭州开放公共区域遛狗、让狗狗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接受自然的阳光,也让法规设计的人性光芒照见管理的现实,并不意味着管理规则的无原则妥协与放宽,而是宽中有更严,同时也意味着在公共区域设置之后,对于规定中限制的行为,执法的力度将会更大。换句话说就是,宽松的更宽松,严格的更严格。人性化的空间越大,空间之外的限制反而会更严。权利与限制,格外清晰,格外分明。因此,杭州最终希望实现的是,通过严管与服务的人性化、科学化相加,化解冲突、相加共识,让规范文明养犬,真正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