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济宁千年石刻密码(5) | 东母阙

解锁济宁千年石刻密码(5) | 东母阙

首页休闲益智原始狩猎者更新时间:2024-06-03

济宁新闻网讯 济宁市嘉祥县,现纸纺镇武宅山村北的武氏祠,是建于公元2世纪东汉晚期的一处家族墓群石刻,存有大规模且保存完整的汉画像石群,雕刻精美、内涵丰富。武氏祠不仅是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世界艺术史上,还与西方帕特农神庙、蒙娜丽莎具有同等地位。

武氏家族墓地,在以前被统称为“武家林”,如今这组石刻建筑艺术珍品,作为文化遗存已被定名为:“武氏墓群石刻”,后世俗称“武氏祠”,其整体结构为:前首是狮子,后是石阙,然后是神道,通往诸墓。每座墓最前是墓碑、祭坛,其后为祠堂,最后是坟墓。

一起走进济宁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解锁这块见证了1800多年历史变迁的石头其中的“文明”密码。今日带您解密武氏祠——东子阙。

东阙形制、大小全同西阙。母阙亦由三石垒成。其北、西、南三面有画象,东面接连子阙。

一、东母阙阙身北面画像

石面高200厘米,宽117厘米。画分三层:第一层为两骑士左向行进;第二层为铭文,已残泐,只见上方两个人头;第三层为铺首衔环。环旁两只虎,从环中穿过。画面四周饰连弧纹、陶纹、双菱形纹。

二、东母阙阙身西面画像

画面高198厘米,宽71厘米。画分三层:第一层刻铺首衔环,第二层刻伏羲,第三层刻一人已漫漶不清。中部亦有阴刻“武氏祠”三大字,疑为后人所刻。画面周饰菱形纹。

01伏羲

人身蛇尾,头戴斜顶高冠,手执矩,左向,右屈尾而立。

图义:见《武氏祠汉画像诠释》第二章第二节“伏羲与女娲”。

三、东母阙阙身南面画像

画面高202厘米,宽117厘米。画分五层:第一、三、四层为人物,各五人,姿态各异;第二层为天吴、三首兽身人、人物;第五层为车骑。画面四周饰连弧纹、双菱纹。

01天吴

画面上一兽蹲踞,翘尾,其长长的颈上长着八个人头,每个头上均戴冠。旁边有题榜:“天吴八首,更喜迭怒是也。”

图义: “吴”是一个会意字,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猎者的召唤。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矢”部改成“天”。天吴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天吴”大概是吴人的图腾。他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山海经•海外东经》记有“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八面人首,八足八尾,皆青黄”。这说的就是天吴是一个水神,是一个怪物一样的神仙。

02三首兽身人

三个人身连在一起,三首皆戴冠,左右两个人头向外,中间一头面向左。直立,下为一兽身,两面各有二蹄向外。

图义:《山海经·海内南经》记:“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是说古代有个三首国,在寿华泽的东边,三首国的人都长着一个身体三个脑袋。《山海经·海内西经》记有“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太平御览》引《庄子》上也记有“天之为生离珠,一人三头递卧递起,以伺琅玕”,是守候琅玕树的仙人。

四、东母阙阙斗画像

东母阙阙斗西、南、东、北四面皆有画像。

阙斗西面画像,画面高45厘米,宽91厘米。画面剥蚀,左上部仅存圆饼纹。

阙斗南面画像,画面高45厘米,宽123厘米。画分左右两格:右格刻一左向青龙,左格漫漶不清。

阙斗东面虽连子阙,但其多出的部分亦有连弧纹。

阙斗北面画像,画面高44厘米,宽128厘米。画分两格:左刻格一右向白虎,右格漫漶不清。上部饰圆饼纹,似西阙同部位。

五、东母阙顶柱画像

东母阙顶柱四面各有画像。

东母阙顶柱东面画像,画面高36厘米,宽46厘米。刻垂障纹图案,呈门形。

东母阙顶柱西面画像,画面高36厘米,宽46厘米。刻垂障纹图案,呈门形。

东母阙顶柱南面画像,画面高37厘米,宽70厘米。刻一青龙,左向。画面上方和两边饰以连弧纹。

东母阙顶柱北面画像,画面高39厘米,宽70厘米。刻一白虎,张口卷尾,左向。画面上方及两边饰连弧纹。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