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中细思极恐的小细节

《鱿鱼游戏》中细思极恐的小细节

首页休闲益智鱿鱼校园更新时间:2024-06-03

不被喜欢的男主角

男一

第一个,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男主角成奇勋

这份“不喜欢”不关李政宰的事儿,恰恰是因为他太卖力,加上演技精湛,才把成奇勋塑造成了一个标准的loser,一个多数人都能在他身上找到相似点的“失败者”。

这个世界多数人都是失败者,这句话不好听,但事实如此,据说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换个角度就是,80%的人,都没什么财富。

如果抱持着财富=成功的信念,那80%的人都是失败者,因为多数人都讨厌“失败”,所以多数人都会讨厌自己,而成奇勋太像我们自己,这就是多数人不喜欢成奇勋的真正理由。

然后会出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当剧情发展到最后,成奇勋身家400 亿,刮了胡子,染了红头发,你却还是不喜欢他!

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导出4个趣味点:

1、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成奇勋一出场就偷母亲的银行卡,然后去赌马。第一印象建立后,会对后续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接下来,成奇勋的一系列表现:被追债、丢钱、抓娃娃机失败、扇画片被多次打耳光……基本上使我们形成了“成奇勋就是个失败者”的倾向性印象。

倾向性印象一旦形成,我们就会带着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进一步形成以偏概全的两种认知:只看见优点的光环效应和只看见缺点的刻板印象。

2、条件反射,需要解释吗?给狗狗喂骨头之前摇铃,四、五次之后,不给骨头只摇铃,狗狗就会流口水,说明狗狗对铃声形成了条件反射。

当我们对成奇勋形成了“失败者”的刻板印象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会被自动归结为“失败者专属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他在玩木头人时摔倒、椪糖时选了雨伞、玻璃桥之前犹豫不定……。我们自动忽略了他的善良:在队伍中留下女性、和老人结成“伙伴”、为不平而鸣等等。

随着剧情推进,成奇勋的“失败行为”逐渐累积,最终在我们心中,形成了条件反射:他的行为,都是失败者行为;哪怕他为救曹尚佑,宁愿放弃400 亿奖金,也是失败的:“你看,曹尚佑自*了”。

失败者标准像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

(1)、一定不要带着坏消息去见领导,四、五次之后,领导就会对你形成条件反射,下次哪怕你带着好消息去了,领导的脸上也会露出厌恶的表情。

(2)、不要总是在男朋友前面表现负面情绪,比如哭泣、抱怨、指责……,连续四、五次之后,男朋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当激情减退消散之后,分手就成为大概率事件,没有人愿意总是承受负面情绪。

(3)、当夫妻、朋友、情侣之间出现固定行为模式,最好考虑一下紧随其后的“条件反射”;这玩意儿形成容易,改正比较难。

3、不合理信念:只要我有了钱,大家就会喜欢我。

你有了钱,大家还是不喜欢你,可能态度上会有所转变,但内心的情感不会改变;正如我们看待成奇勋。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只要……就会……”很容易成为多数人的认知误区:

“只要她再温柔一点,婚姻就完美了”;

“只要我成绩好一点,老师就会喜欢我”;

“只要我顺着他,他就不会再家暴了”;

“只要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就会改正错误”。

“只要我年轻漂亮,别人就会爱我”。

“只要恭维老板,就会升职加薪”。

……

一旦抱持着这种心态,你离问题的解决就会越来越远,因为,你把问题的因果链给搞反了。

还是拿“喜欢”来举例,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这很正常,但重点不在我们为自身叠加了多少外部价值,穿名牌挎名包,只能拉仇恨,重点在于:我们的价值其实取决于我们是否喜欢自己。

关键点来了:我们真的喜欢自己吗?

4、你讨厌自己的时候,世界也会一起讨厌你

当你喜欢自己的时候,世界才会喜欢你;虽然客观世界也许不知道你是谁,但你身边的人知道,而周边环境和人对你的态度,其实是你内心的投射。

爱自己是让周边人爱你的基础和第一步;而爱自己最核心的方式,就是允许自己呈现出任何样子,而且你都可以接受并且爱那个样子的自己。

这一点要感谢一位知乎小伙伴,聊天时,说到原生家庭摧毁了他的自信,逼迫他继续求学,给他造成很大压力。当时我试图让他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父母的用心,招致了他的气愤,这时我意识到我错了。因为他正处在“重建自信”的阶段,与父母和解并不是当务之急。

那么,我们如何从“讨厌自己”转变到“喜爱自己”呢?

第一步:与童年的自己共情。

第二步:表扬自己历年勇涉难关的具体行为;这里要记住,表扬自己和表扬具体行为是两件事,别弄混了。

第三步:尊重并理解自己曾经的行为。

第四步:欣赏并给予自己非物质奖励。

一二三四,每周做几次,一定有效果,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强大的“自我实现倾向”。

但这里有2点要注意:

1、只适用于比较自卑、安全感缺失的小朋友。如果你打小就被温暖呵护,时时关爱,你说你还缺爱,那就太矫情了。

2、“重建自信”是心理成长的一部分,要与“人际交往”、“情感链接”等模块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你不能说一直停留在“重建自信”这个部分,那可就真成了巨婴了。

玻璃桥上的推搡

《鱿鱼游戏》中第五个游戏:玻璃桥,当时,在桥上一共发生了四次推搡事件:教徒推了一个人下桥,被别人推下桥,张德秀推了一个,曹尚佑推了玻璃厂老工人。

四次推搡都导致了死亡的发生;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假如有一次被推者踩在了强化玻璃上,会发生什么?

被推者擦擦额头的汗,感激地说:“谢谢你帮我做了决定”。

“黑手”大言不惭地说:“你呀,就缺别人推你一把”。

缺吗?

缺心眼和缺德才这样对话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那些控制、扭曲对方个人意志的行为,其前提条件必然是消灭、伤害、践踏对方的个人意志,一般说来,以暴力为主要手段。

尤其在小朋友的教育阶段,不要相信那些狗屁话:什么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打是亲骂是爱等等,这些都是以暴力伤害、消灭小朋友个人意志为主的行为;不懂教育就承认自己不懂,用脚后跟想想都可以知道:教育中最需要培养的品质:自律、自主探索、自制力等等,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意志,怎么可能实现嘛。

别被“结果与动机”的讨论迷惑了头脑,更不要轻易就上了“一切都是为你好”的当,但凡有人来干涉你的自由意志,如果不是无知,那就是真坏,和玻璃桥上站在你背后的人基本一样。

最后,说说心理咨询师心中的教育是什么样?

了解和利用小朋友的喜好,通过细小、连续的正反馈,使小朋友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起信心和*;然后,在家长的陪伴之下,逐渐养成时间管理和坚韧不拔的品格,并能够在自主探索、学习的旅程中,对自我人格和意志形成充分的自我满足与欣赏。

谁是真正的大boss

是001号老头,还是戴着各种面具的富翁?

好像是,但他们也是赌徒啊,不能说赛马场上的赌徒是boss吧,成奇勋也曾是赌徒呢。

未露面的全球比赛操盘手?好像是,但他不也是为了挣钱吗,何鸿燊算哪门子终极boss。金钱?那不就是纸嘛。

*?接近了,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适度的*不是坏事情啊,人类正是有*才不断在进步。

刷了好几遍《鱿鱼游戏》,忽然意识到剧中真正的Boss也许…可能…是“时间”,准确地说:是deadline,时间截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单一性生活压力对生物个体其实是友好的,可以让个体积累适应压力的经验,提高和改善自身的适应能力。

每个人,自打一出生,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而且从时间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可以把死亡看作是单一性生活压力。人类一直在这个压力之下繁衍壮大,直到“效率”这个词高频度的出现。

《鱿鱼游戏》充分展现了deadline的威力,木头人一二三是5分钟,椪糖是30分钟,拔河其实也有时间限制,就是组成队伍的时间:10分钟。弹珠是30分钟,玻璃桥是16分钟。超过时间就是死!真正的deadline。

工商业社会的标志就是“高效”,而高效的底线就是deadline,人类在金钱和*的洪流中,身不由己地为自己加上一条又一条的deadline:房贷、车贷、培训贷、校园贷、彩礼贷……

其实是给自己叠加了一重又一重的压力源。

人是扛不住叠加性多重压力的,心理一定会出问题。

整体上的表现就是:内卷、躺平、三和大神……,而人类也第一次出现了人口缩减、渐趋灭亡的架势。

以前一直不理解甘地反对火车、反对纺织机等等工业化措施,现在才明白,他是反对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必然而来的“deadline”。

我猜啊,猜的啊:只要工商业和金融社会的本质不改变,在追求高效率的驱动下,人类就会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直到有一天,整体崩溃,然后退回到慢节奏的农耕时代,或者毁灭。

真心希望有人能说服或者驳倒我,为他鼓掌!

(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