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家,宅到发霉?别慌,“游戏力”让你和孩子嗨翻整个假期

春节在家,宅到发霉?别慌,“游戏力”让你和孩子嗨翻整个假期

首页休闲益智枕头大作战红包版更新时间:2024-06-03


01 想让孩子学习好?不如先让ta学会“玩”


记得前几天,我在和弟弟视频聊天时,他突然对我说:“过年太没意思了,刷手机也没劲。还不如咱俩小时候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我还记得你躲在煤堆后,蹭的一脸黑,太逗了!”


我当时就觉得特别可笑,一个快30岁的大男人,怎么突然想起来小时候的游戏了呢?


记得当时我俩都不到10岁,一到放假就在乡下姥姥家集合,每天玩着现在看来无比幼稚的游戏。但是没想到,这些童年的游戏,竟然会让我们回味至今。


仔细想想,其实也不奇怪。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第一个和最好的玩具,其实就是自己的父母。


对孩子来说,我们除了是提供物质条件的养育者,更像是他们的游戏伙伴。


在日复一日的游戏中,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分享,并从中习得了未来发展必要的技能。


《童年的进化》一书中,埃默里大学的人类学家梅尔文·康纳曾写道:


“玩是一个生物学上的谜团:它耗费大量的能量,经常陷人于危险之地,似乎也没有任何明显的重点、目的或功能,但智商最高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大象以及头形巨大的鸟类是最爱玩的。”


也许有的家长会不以为然,玩儿就是玩儿,纯属浪费时间,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让孩子瞎玩不是不负责任吗?


我了解这些家长的心理,但是不让孩子玩耍,他们就会更优秀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


在中国香港,16%的儿童还未入学,便已经开始出现紧张、抑郁等精神症状和多动、易激惹等行为问题。而另外一项针对493个香港家庭的调查数据显示,一方面居所附近需要存在绿色自然空间,另一方面家长也需鼓励孩子户外运动。双管齐下时,儿童的压力水平可显著降低。


所以说,让孩子学会玩、学会游戏,不是可有可无的童年点缀,而是让他们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


随着科学的发展,有的脑科学专家甚至认为,游戏会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学习”。


就像拥有25年婴幼儿教育经验的专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吉尔•斯塔姆曾在《0-5岁,怎样让孩子更聪明》书中写的:


“为何游戏对孩子的学习如此重要?游戏能够激活大脑的愉悦中心,大脑喜欢重复让它感到有趣的体验,而且,重复也能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也知道游戏对孩子发展好。


但是游戏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家长又该如何带领孩子玩游戏呢?

现在环境这么差,有的城市绿化也跟不上,游乐场人也多,让他们出去玩也不放心呀。


曾几何时,我的担心也和您的一样。但是在读完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的《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一书,并且参加了“游戏力工作坊”的学习之后,我才豁然开朗:


原来所谓“游戏力”,并不是单纯地嬉笑打闹,而是通过游戏,让孩子收获安全感,与父母建立联结,并得以释放情绪的“哲学”。


现在,正值春节期间,可能有很多大朋友、小盆友,都在家中无聊到“发霉”,何不借此机会,一起开始游戏的旅途呢?


下面,我就结合《游戏力》一书的内容和参加工作坊的实践,和大家分享下“游戏力”的精华,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因为内容较多,我就仅从建立联结、轻推、向内看三个角度来分别谈谈“游戏力”。


02 游戏,就真的只是游戏吗?


虽然做为家长,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我们也多少知道游戏带来的愉悦和快乐。但是如果我们“深挖根源”,会发现游戏带来的益处,远远比感官愉悦大得多。


对孩子来说,安全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尤其对0-6岁的孩子来说,与父母建立联结是安全依恋的必要条件。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打个比方:


每个孩子内在都有一个杯子,需要被父母或者养育者的关注、爱、温暖填满。


如果孩子饿了或者情绪不佳时,就像这个杯子空了,需要我们加水进去,他们才能有力量继续走下去,释放情绪,在内心建立起安全感。


但是,如果不理会他们的空杯,孩子就会焦虑、退缩、紧张,更无暇去进行学习和自我探索了。


在建立有效联结,也就是蓄满空杯的所有方法中,与孩子沟通(怀有共情地倾听)、跟孩子游戏是最有效的两大方式。


学会与孩子沟通,是另外教养孩子的大话题,我会在以后分享P.E.T.父母效能训练详细内容时,和大家深入讨论。


感兴趣的你,可以戳链接复习:


但是对0-6岁孩子来说,游戏是抵达他们内心、建立联结的最有效方式。毕竟,对话都说不全的宝宝来说,“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游戏可以。”


那么,该如何进入游戏区呢?


1.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同频”


记得我们中国古话经常说“夏虫不可语冰”,两个不在一个频道的人,是真的无法自由、平等的对话的。对亲子游戏也是如此。


想要和孩子一起游戏,父母势必要蹲下来,甚至坐在地上,与孩子同一高度,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2.家长要“学会装傻”


孩子和家长相比,天然就是“弱势群体”。如果父母们都把聪明劲拿出来,相比世隔孩子加在一起,也不是大人的对手。但是这样一来,只会让孩子丧失游戏的兴趣。


3.游戏中,要让孩子做主导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有一次分享了自己和儿子踢足球的经历。


儿子和同学本来玩得好好的,樊登非要加入。加入也不要紧,樊登还说孩子们的规则定的不对,闹得大家不欢而散。


这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记住,在亲子游戏中,要让孩子做主导。要学会跟随孩子,学会:只说“好啊!”


让孩子主导游戏,而不是自己。


4.大多数情况下,让孩子赢


这一点不难理解,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获得力量和自信,释放情绪,疗愈创伤。如果父母利用先天优势,总是赢了孩子,那还不如不玩呢。


我们工作坊中,就有爸爸分享自己和小儿子玩枕头大作战,前者总是赢,后者当然就不干了。


03 在游戏中,如何让孩子学会迎接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面对“挑战”,不是所有事情都会一往无前的。


小到过年时不敢和亲戚打招呼,大到上了几次乐高课就嚷嚷要退费....孩子们的世界里,也不都是鸟语花香,同样充满着暴风骤雨。


是啊,面对压力,我们都会退缩,更何况点点大的孩子呢?面对孩子挑战,您会怎么做?是强制他们必须上,还是索性做“佛系父母”,一切随缘呢?


记得蔡康永说过一段话,只要经历过残酷社会的人,都会有共鸣: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如果成人有自我觉察,虽然知道当下事情不可为,但是姑且一试会有柳暗花明;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面对挑战时,父母“轻推”他们就尤为关键了。


“轻推”孩子的关键,不是过度用力(“你看你这点出息,看见叔叔打招呼都不会!”)也不是放弃(“不打招呼就算了,我也懒得管了!”),而是坚持和孩子保持联结的同时,给他们一点“刚刚好”的压力,慢慢向前。


工作坊中,讲师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孩子不愿意剪指甲怎么办?相信这也是很多家庭遭遇的难题,总不能一直等孩子睡着后剪吧。


我们可以让孩子做主导,在离ta一段距离的地方,用手拿着指甲刀问孩子:“我们来玩一个停走停的游戏!你现在决定妈妈/爸爸走到哪里,你说停就停哦!”接下来,就等待孩子的指令。


他们可能甚至不愿意开始这个游戏,但是不要紧,轻推的最重要原则,就是“时不时暂停,但是永不放弃。”


不要因为孩子的不配合就恼火,也不要因为孩子有了进步,就太过于贪心,还想要更多成长而重推他们。


记住,面对挑战时,我们“轻推”孩子时,也要一起向前哦!


04 对于父母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我最喜欢科恩博士“游戏力”理论的一点,是他并没有强调父母就是“神”,必须时时刻刻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支持。


父母也是普通人,学会“向内看”,进行自我蓄杯是非常重要的。


成年人也是有一个关于爱和安全感的杯子,当空杯时,不安、恐惧、失落一样会席卷而来,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水”,流淌给孩子。


只有当我们先斟满自己的杯子后,让爱意充盈内心,才能与孩子建立更好的联结。


对于成年人来说,得到最够的倾听,是为自己斟满杯子的最佳方式。



05 也许没有什么比“游戏”,更能点亮孩子的大脑


建立联结、轻推、向内看,是“游戏力”的核心内容。


当然《游戏力》一书中,也介绍了很多亲子的小游戏,比如“臭狗蛋”游戏、打闹游戏(比如枕头大作战)等。


但是游戏力的核心,并非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通过游戏,与孩子建立联结,更好地用同理心理解他们的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的情绪极端不佳时,不要尝试用游戏力化解他们的情绪。也不要用强制“挠痒痒”等方法,让他们开心,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有的人也提出疑问,利用游戏的方法,就会让孩子变得爱学习,更有抗压力吗?


科恩博士本人就曾经说过,不是游戏让孩子变得乐于主动学习,比如弹琴、画画等,而是这些行为的挫折感,阻碍了孩子乐于学习的求知欲。


而游戏,则是让他们进行自我疗愈,释放压力,培养抗挫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甚至连很多家长都头痛的分离焦虑,我们都可以尝试用“游戏力”的方法来解决。


做为一名教育者,同时也是一名养育者,我从不认为,有一种或者某种养育方式,就可以就解决所有的教养问题。


所有的养育问题,都需要我们父母不断学习、践行,才能找到最对路子的解决方案。


有的人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也有的人,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不知道您,是哪一种呢?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