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强(站立者)饰演反派基特尔。
央视主持人张越等业内人士谈观剧感受;即将启动全国巡演
上周日,央华戏剧年度制作《犹太城》在北京保利剧院圆满落幕,随后将全国巡演。《犹太城》作为央华戏剧十年来参演人数最多的作品,排练周期之长,制作投入之大,表演形式之广等一系列的话题,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观众在各路平台上纷纷分享了自己对于这部戏剧作品“生,如何高贵?”的主题的思索。
新京报记者第一时间专访《犹太城》制作人王可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资深策划人、媒体人段嵘,新浪微博副总经理&社会责任总监小浪以及剧评人梁夜枫,听听他们对于这部作品的一些感受。
活着,才是世间最伟大的
“生,如何高贵。”是央华戏剧在启动这部作品宣传时所使用的主题。即便王可然曾几次声情并茂地讲述过一些片段,却让当时同在现场的新浪微博副总经理小浪虽有感触却难以感同。在他看来,《犹太城》即使亲自去感受,也无法充分转述作品给予内心的震撼体验。《犹太城》北京演出的最后一场,正值“一战结束100周年”,在全世界哀悼数以亿万计的一战阵亡者的同时,小浪在一瞬间理解到了《犹太城》的苦难。他说“让人更心疼的不是那些亡者,而是每个为了活着,在绝望中偷欢、于苟且中接受的一个个小写的人。”小浪进一步解释说,所谓活着才是这人间最正确的伟大,无论是高贵还是卑贱,死神都毫不在意,“我决定放弃去比较《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以及《钢琴家》,仿佛这些电影中的主人公都在这座犹太城。电影用个体的极致苦难努力去镜像历史宏大中的群体的悲欢,而这部《犹太城》试图努力用群像的张力放肆去探究如何活。”
在小浪看来,历史由胜利者的浓墨挥就,人性却由幸存者血泪传承,合起力构筑成人类文明史。
震撼源于真实的历史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曾在看《犹太城》剧本的时候有过担心,她感到在舞台讨论生与死,放到中国人的传统理念里,确实是个不讨喜的议题。当她看过演出之后,一举扫清了之前自己对于作品的全部担忧。她认为《犹太城》的舞台最终呈现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想,她说,“在如此短时间内,由一个并不熟悉中国观众的国外导演来完成创作,足以看出约舒亚·索博尔先生深厚的导演功力,他完美地为中国观众献上了一部特别完整、成熟、优秀、深刻、绚丽的舞台作品。”
对于剧中所表达的“苟活”这一主题,张越表示,这跟犹太人整体的历史相关。如果观众能了解他们一次次的返乡和复国,在人类历史的流变当中他们如何在坚守自己的文化和创造艺术,用灵魂的力量不断超越现实的痛苦,才使这个民族得以繁衍和强大。当大家了解了这些综合背景,或许对《犹太城》这部作品会进一步拥有更深刻的体会。张越坦言“我一次次地看以色列的戏剧,会发现他们几乎所有的故事都会将人处于一个绝境中,因为这个民族习惯面对绝境,但是它的所有表达都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充满了欢乐,在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会让你深深地感动和感怀,《犹太城》也是如此。”
与张越有类似感受的还有资深策划人、媒体人段嵘,其表示,约舒亚·索博尔导演的《犹太城》是一部外国作品,但即使是放在中国的舞台上,仍能感受到其深厚的艺术魅力与共鸣,那就是纵使在潦倒困顿面临绝境之时,人类对于艺术的追求与崇尚仍牢牢镌刻在基因骨血中,并绽放出更具力量的华彩。段嵘觉得“中外演员的合作在《犹太城》中也因为这一份艺术感染而浑然天成,对于理想与自由的共同追求是消除不同人种地域隔阂最有力的魔法。而戏剧中那些人物与戏剧冲突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真实历史记录,让整台戏的艺术感染力在真相加持下更上一层。剧中几次情节思辨也非常有意思,有深度有力度。《犹太城》是一出大戏,更是一场好戏。”
艺术和技术双层面为舞台带来全新标准
《犹太城》给予观众的戏剧张力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更是来自于在戏剧多维的结构能力下所呈现出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王可然认为“歇斯底里不是艺术,所谓高级的艺术是需要无穷回味的。在中国戏剧急需用技术来作为指导的时候,恰巧约舒亚·索博尔用《犹太城》给中国舞台带来了庞大的技术构架和现实主义题材的标准。”
在采访的过程中,制作人王可然透露,虽然《犹太城》这部作品每一幕的表演都如此的重要和生动,但很多观众并不知道,在结束了北京的全部演出之后,算上之前的两场彩排,所有演员仅在舞台上完成了共六场的集体合成。在此之前演员始终在排练厅里进行磨合,始终在努力适应着在舞台上的节奏。王可然坦言,“《犹太城》是在一种较为艰苦的创作环境下完成的作品,演员能在舞台上磨合的机会很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壮举。”
反派角色依旧光彩照人
《犹太城》的角色非常多,剧中有孙强、冯宪珍、闫楠这样的剧场中流砥柱,也有安娜、艾米丽等外籍演员,不同国籍、年龄、层次的演员在舞台上形成了表演形式的广度。在剧评人梁夜枫看来,真正让作品的深度显现的,是孙强的表演。基特尔的第一场戏,是标准的冷血纳粹军官,但基特尔从战争机器逐渐被艺术唤醒出人性,孙强的表演处理出越来越多的细节。“孙强在表演上不脸谱化地处理人物,给予了一个反面角色在战争中应该得到的人性理解与关怀,厚重、丰富而内敛。”梁夜枫说。
张越说,“我看过孙强很多的戏剧作品,他完全有塑造不同人物的能力。这一次孙强很了不起的是,把不同的人物性格可以快速地变化,转换在了同一个人物的身上。他将纳粹军官基特尔的人格分裂,癫狂,高度的神经质,这所有的一切全都在瞬间完成。因此这位剧中的大反派被孙强塑造得光彩照人。”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臻 本版摄影/李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