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必须首先学习*战略思想;学习*战略,必须深度领悟*诗词中的战略意境。
*是真正的统帅诗人,用灵魂诠释、用天地设问、用江河作笔,纵论千古人物,写尽沧海横流,笑谈沧桑正道。*一生,都在中国古诗词这条精神长河里寻宗探源,妙承精华,自铸鸿词。*习读古诗词的华彩雄文,更是读其中的战略、读其中的哲理、读其中的政治、读其中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在读书(资料图)
其一,指点江山之激扬文字
*诗词中最显著的豪迈之气、浪漫主义和屈原可谓是一脉相传。可以说,*诗词颇得屈原风范,因此他对屈原诗句信手拈来,化而用之。
屈原一身傲骨吞下汨罗河,一杯祭给长天,一杯祭给江月,从此楚辞可以抚摸人间冷暖,祭出河山如咽,祭出春秋如歌!
*把一身傲骨化为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与宇宙为友,与大地谈心,与高山交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问石破天惊,“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问鼎天下,舍我其谁?荡起冲天音符,敲碎世间枷锁,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其二,雄关漫道之家国情怀
作为历史上有数的几位浪漫豪放大诗人,*对李白的评价非常高,曾经说:“李白的诗是登峰造极的,他是空前绝后的不朽的艺术家,中国至今没有人能超过李白、杜甫的诗才。”*一生酷爱李白的诗歌,可以说读了一生,品了一生,也用了一生。
李太白把山水月亮装于胸中,写活红帆白日,青山相对,孤帆一片,日出天边,将视野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看到诗人李白豪放不羁的胸怀。
*把山水月亮化为家国情怀,“西风烈……从头越”,完美展示了壮阔宏大的战争场景,唤醒战马,蹄声霜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雄关漫道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寥寥几笔尽显词人的气势磅礴、宽宏胸襟。
其三,千古风流之还看今朝
1995年,*的女儿李讷来到江苏沛县参观。她说:“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是父亲教我的《大风歌》。”那是在延安时期,有一天*把她抱到马背上,一起在黄土地上溜达。*提出要教女儿背诗,兴致所至地高声吟诵大风歌。李讷问:“《大风歌》为什么只有三句?”*说:“这就叫千古绝唱嘛。”
刘邦击筑而歌,把楚汉之争饮于杯中,袖卷长风,惊涛骇浪。《大风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充满着一种霸气,也抒发了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担心和惆怅,此为笑看人生之痛快、之忧患!
*把击筑而歌化为革命号角,江山如此多娇,雕刻出千古风流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是雄才大略的佼佼者,但在文治文化上还是稍差一点。俱往矣,携千钧之力,历史巨人高歌一曲,人民江山还看今朝。
其四,萧瑟秋风之换了人间
*爱读曹操的诗歌。他曾经这样称赞曹操的文才:“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在曹操留下的21首乐府诗中,*特别推崇的是他曾手书过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孟德在碣石上敲打心灵、试探硬度,让东海流于胸间,引蛟龙出海。这首《观沧海》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真为笑看人生之豪迈!
*东临碣石,吟唱换了人间,在碣石山顶,迎风观海,*的思绪被拉向历史: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仿佛千年前曹操东临沧海的画面浮现眼前,一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磅礴遒劲、极具力量感。*抚今追昔之际,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道出诗人大海般的宽广视野和境界。
其五,横空出世之天下大同
*在诗句中提到陶渊明和他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追求一个平等社会的符号,然而在封建时代,那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对陶渊明是赞赏的,对陶令的理想社会也同样有着相同的期望,同时站在更高的层面告诉我们,理想的社会干出来的,而不是消极地等出来的。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13首,诗中时空不断转换,展现了读《山海经》走进雄奇意境时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生命交融一体的不仅是草木飞鸟,还有共享良辰美景的朋友,诗人在与天地与古今与人与物的交融中,合奏出宇宙运行中至高至美的欢乐篇章。此诗貌寓意深远,诗人胸中流出的是一首囊括宇宙境界的生命赞歌。
*的《念奴娇·昆仑》,不但有思想之雄,更有艺术之美。“横空出世”四个字,开篇突兀峥嵘而起,在人不经意间,便把“莽昆仑”直接耸至眼前,让人惊讶,让人敬畏。于是有了“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的之问。这一发问使词意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从大自然的山,转向山与人的关系;二是对整个旧时代的判决,提出了对改造旧世界的责任。“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为什么要把巍巍昆仑“遗欧”“赠美”“还东国”呢?是为了“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就是天下大同的社会,这或许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早的诗意吧?纵观全词,隐隐有风雷之声。一个藏寰宇于胸中的历史巨人的形象,昂首挺胸走来,他就是千古统帅诗人*。
*在继承古典诗词民族风格与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又能得时代风气之先,接受马列主义的先进思想文化,并使二者融会贯通,形成千古诗人独具匠心的大战略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唯物史观,“唤起工农千百万”的人民史观,“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中国道路观,“军民团结如一人”的人民战争观,“茫茫九派流中国”的中国地缘政治观,“金猴奋起千钧棒”的大无畏斗争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革命奋斗观,“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中华大一统观,“横空出世,莽昆仑”的天下大同战略观。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年10月30日6版)
作者:戚建国
版面编辑:杨雪
新媒体编辑:魏芯蕊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