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老秦——述析大秦帝国兴亡史

赳赳老秦——述析大秦帝国兴亡史

首页战争策略大秦帝国之兴亡更新时间:2024-04-19
导言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朝边陲小国,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五百年间,秦国从一个偏远小国,一跃而成统一华夏的大秦帝国,又在十几年间迅速败亡,个中缘由,引人遐想。


秦国发家史

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 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 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也成为了他们的国号。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伯爵国)秦国。

公元前765年,秦文公居西垂宫,伐戎,戎败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秦文公之后,数代国君努力,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从公元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宝鸡凤翔)建都近300年。

秦国称雄史

秦穆公时代秦国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 的二等强国。秦穆公很有雄心,穆公娶于晋,为了使强邻晋国亲于秦,先后拥立 晋惠公 、 晋文公 来安定晋国的混乱局面,本想立晋文公以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最后晋文公反借秦之力巩固君位、强大晋国、称霸中原,为秦国未来的不得志种下了恶果。后秦穆公意欲乘晋文公病逝之机插手中原,却不料中途被晋所阻, 崤之战 中秦军全军覆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秦穆公果断地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将矛头指向西戎。四处招揽贤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在谋士由余 的协助下,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率军攻打晋国,秦晋两国的军队在韩原(陕西韩城)交战,晋军兵败,晋国国君 晋惠公被俘。晋惠公回国当年,将晋国河西八城割给秦国。第三年,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为质。第七年,接纳陆浑戎整体东迁。秦穆公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秦穆公因此也名列春秋五霸之一。

元前413年,魏斯率领三晋联军向诸侯发难,三晋势力急剧膨胀。魏文侯以李悝为相,变法图强,魏氏迅速强盛;又拜吴起为将,侵吞秦河西之地,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屡屡攻魏,意欲夺回西河之地,皆被吴起所败,吴起乘胜攻入关中,势如破竹,秦不能敌。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起兵50万与魏军决一死战,吴起在阴晋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大败秦军,秦国此战大败亏输,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

幸运的是三晋中赵国不满魏国的压制,赵魏反目,三晋联盟瓦解。魏国结怨于诸侯,秦国的压力大减,公元前385年,秦公子嬴师隰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献公立,仿魏制而用于秦,军力复振,开始大败魏国,秦国局势得以稳定。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寿终正寝,其子渠梁立,是为秦孝公。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孝公即位后对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贤令,得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 大良造,实施变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当时秦国地广人稀,三晋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三晋民众招来秦国,以便开垦荒地。

战国时期最彻底也是最成功的变法

公元前350年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凤翔)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得到秦孝公支持。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屡败魏军。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

秦孝公(来源《大秦帝国》剧照)

秦国到秦朝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是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对外发展。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当政期间,用张仪连横瓦解山东诸侯的合纵,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苴,秦军继续屡败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又联韩魏攻打齐楚,大败义渠国,掌控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经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蚕食三晋,席卷荆楚,已初露一统端倪。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贾谊《过秦论》

公元前307年,秦昭王即位。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今湖北江陵市)。文以范雎为相,武以白起为帅,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然而,长年征战,民生凋敝,受到了东方诸侯国的联合打压,之前战果一一丢弃。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平定嫪毐之乱,次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吕不韦饮毒酒自*。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齐国 ,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朝兴亡

秦始皇在位,实习积极的策略巩固统一。

开皇帝制,专制权力:行郡县制,中央集权:三公九卿,治国理政: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统一思想:依法治国;统一货币:用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御北疆。

秦始皇执政期间,秦朝稳步发展。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秦始皇死后,赵高说服胡亥威胁李斯,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回到咸阳后,胡亥继位(公元前209年),是为秦二世,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权归赵高,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陈胜吴广起义拉开天下反秦序章。

(公元前207年)刘邦迂回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秦亡。

点评

秦兴原因:1)选贤用能,任用有才之士。用商鞅变法,用张仪连横,用白起攻伐.......

2)顺势而为,改革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成功的变法,也是最彻底的。使秦国立迅速上升诸侯之最。秦朝统一后,再次改革,废分封,行郡县,权归中央,巩固统一,书同文,车同轨,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

3)地理优势。地处边陲,不用担心西部防守,且有函谷关之地利,守卫函谷关,诸侯之军不得进。

4)政治制度正确。以法治国,内政稳定。连横瓦解合纵,避免被孤立。远交近攻,逐一击破。

5)审时度势,因利乘便。灭六国时机把握的很好。

6)世代奋斗,五百年之基业。

秦亡原因:1)继承人问题没处理好,将扶苏放在北疆,远离自己,虽然是为了锻炼他,但不该同时将胡亥赵高带在身边,以致事发突然,被赵高算计。个人认为若是扶苏即位,秦有很大可能不会亡。

2)对于六国旧势力打击不到位,导致其依旧有力量反秦。

3)军力分散,大部分驻守边疆,北方蒙恬军团御匈奴,南方军团征百越。以致内部空虚,章邯只能用骊山囚徒为军。

4)焚书坑儒,虽然有利于统一思想,但当世人可不会这样想。

5)暴政,做事太急。征调大量民夫修长城,修秦始皇陵,筑阿房宫,激起民愤。

6)严刑峻法,将乱世重典放在太平之世,不为人接受。

秦之崛起,如日方升,秦之败亡,如流星坠地。

今天的中国要吸取秦亡之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前发展。

忆往昔,思今朝,读史使人知兴替明得失。希望大家多看看历史,知王朝兴衰,名人事迹,勉励向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360百科、中华上下五千年、国史概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