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海底两万里》,科幻设定与后世文化

漫谈《海底两万里》,科幻设定与后世文化

首页战争策略海底两万里蓝宝石之谜更新时间:2024-08-03

一、关于船长和鹦鹉螺号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869年~1870年间完成的科幻作品,讲述了作为法国博物学家的“我”和两位伙伴意外登上了尼莫船长指挥的强大的潜艇“鹦鹉螺号”,然后跟随船长周游海底世界数万里的故事。在本书中,凡尔纳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在有着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奇妙生物的海底世界里,我们跟随尼莫船长进行海底森林狩猎、在珊瑚王国举办葬礼、采集珍珠、与鲨鱼和章鱼搏斗、穿越苏伊士地峡、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遗迹、登陆南极等等冒险,让人欲罢不能。

小说塑造了让人着迷的角色——尼莫船长(Nemo,拉丁语,意为“不存在的人”),他博学冷静,机智勇敢,向往自由并富有人文关怀和斗争精神,这个生动却又复杂的角色成了后世作品中代表勇敢、冒险的一个符号(比如电影《海底总动员》中的小鱼尼莫)。其实凡尔纳原本想设定尼摩船长是波兰人,因参与反对沙俄的起义而失去了亲人的生命,但因为出版商与俄国有良好的商业往来,妥协之下凡尔纳隐去了船长的身世,而这反而让船长因神秘感而更为人津津乐道。

尼摩船长打造的这艘超越时代的潜艇名为“鹦鹉螺号”,这个命名也颇有渊源。鹦鹉螺是头足纲海洋软体动物,以自身薄薄的几毫米螺壳而承受下潜到百米深海后所面临的巨大水压。人类正是模仿它通过排水、吸水来上浮、下沉的方式而制造了潜艇,因此,历史上很多潜水艇都以“鹦鹉螺号”为名,包括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1886年,英国)和第一艘核潜艇(1954年,美国)。

第一艘核潜艇 “鹦鹉螺号”

二、关于儒勒·凡尔纳

虽然世界公认最早的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1818年),但却是儒勒·凡尔纳和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将科幻小说这个题材发扬光大,因此二人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其中,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威尔斯作品更注重幻想,描写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并表现出一种悲观态度,被称为“软科幻”的宗师。而早前的凡尔纳所生活的时代正因为蒸汽机革命而迎来发展高潮,因此他对科技和未来充满了乐观,并基于严谨的科学逻辑进行故事创作,他作品中的很多幻想设定都在后来变成了现实,因此被视为“硬科幻”的鼻祖。同时,凡尔纳的作品主题多为“探索”、“冒险”类,有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他流畅、轻快的文笔,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吸引并启迪着后人。

儒勒·凡尔纳(1828-1905)

三、关于《蓝宝石之谜》

后来,《海底两万里》被大量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作品,但反响均一般。个人认为最经典的改编作品是一部动漫:《蓝宝石之谜》(又名《不可思议的海之娜蒂亚》),它于90年播出,基于《海底两万里》和《神秘之岛》改编,92年以《海底两万里》为名被引进大陆。记得当时还是小学低年级毛孩子的我觉得它毫无吸引力,而大我几岁的邻家姐姐却对其赞不绝口。后来回顾才发现,本作品是一部世界观宏大、角色复杂鲜明、并生动展现青春期成长烦恼的神作。

“蓝宝石之谜”重制版海报

《蓝宝石之谜》的故事围绕一个戴着神奇项坠的少女Nadia展开。热爱科学的少年Jean偶然与少女相遇,Jean帮助Nadia躲避盗匪的追捕而与她展开冒险,并结识了尼莫船长等伙伴。随着Nadia身世的揭晓,失落文明亚特兰蒂斯的秘密也逐渐揭开,而其足以毁灭世界的技术却正被危险的神秘组织利用。。。

童年女神 娜蒂亚

《蓝宝石之谜》和宫崎骏名作《天空之城》在剧情和设定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实际上,《蓝宝石之谜》原本企划案就是宫崎骏以《海底两万里》为蓝本提出的。宫崎骏在创办吉卜力工作室后将很多构想用在了《天空之城》里,而原企划则由他的学生庵野秀明制作为了《蓝宝石之谜》。除此之外,同样由庵野秀明执导,引发动漫热潮的神作《EVA》,其最初计划是作为《蓝宝石之谜》续集,虽然这个企划被弃用,但《蓝宝石之谜》中的很多设定,比如扭曲偏执的主角、插入栓、亚当、机体的配色、发射过程等,都延续到了《EVA》中来。

四、关于庵野秀明

对比《蓝宝石之谜》和《EVA》,很明显可以看出前者是积极向上的,主角们相互信任,满怀坚持到底和无私奉献的勇气、魄力。而到了《EVA》中,主角们再也无法相互理解,被孤单吞噬,全人类都已经堕落到了要接受“补完”的地步。这也昭示着庵野秀明的心态变化,如今被称为痞子的他内心黑暗,不停地借《EVA》无下限地骗钱和报复人类。。。

从《海底两万里》到《天空之城》再到EVA,从儒勒·凡尔纳到庵野秀明,薄薄一本书可以关联、影响的作品就如此之多,这就是大师级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