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17县市最全面最权威简介,了解凉山县市必备资讯

凉山州17县市最全面最权威简介,了解凉山县市必备资讯

首页战争策略汉末围城降兵更新时间:2024-08-02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其中木里县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境内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21万,其中彝族人口275.7万、占52.89%,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自2018年底各县市新闻办公室向本网(中国凉山彝州新闻网)提供最新县市情,我们先分别发布 了各县市简介,2019年1月初我们又根据材料集纳了17县市最新最权威简介,现简介如下:


西昌市简介

西昌市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77.72万人,城镇化率为58.92%,城市建成区面积44.34平方公里,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城湖相依的西昌 叶昌云摄

西昌水能资源富集。凉山州是全国水电王国,西昌是国家最大的“西电东送”战略基地。凉山州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5%、四川的57%,水能可开发量是三峡电站的3倍,国家在“三江”上开发的14座大型电站,凉山州境内就有9座。市境内已建成洼垴电站、官地电站、呷榴河电站等大中型水电站,已建成佑君500KV、裕隆±800KV等大型输变项目。邛海支渠、河西渠等中小型灌区渠系工程基本建成,在安宁河沿岸形成完善的灌溉渠网。

西昌农业光热资源丰富。西昌日照充分,雨量丰沛,所处的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土地肥沃,自流灌溉便利,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地区。西昌是全国粮食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洋葱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冬草莓之乡、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市、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国家奶牛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绿色水稻20万亩生产基地、全国绿色蔬菜标准化10万亩基地、四川省鲜切花和盆花生产基地、四川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及四川省现代农业(粮经复合产业)重点县。多个特色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许可认证,西昌钢鹅、高山黑猪、建昌鸭等取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西昌旅游资源绚丽多彩。西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季如春,拥有太阳城、月亮城、小春城、航天城的雅称,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攀西阳光度假旅游核心区,境内及周边地区有邛海-泸山4A级、螺髻山4A级、泸沽湖4A级、灵山寺4A级、卫星发射基地3A级风景名胜区。邛海梦里水乡、梦寻花海、梦回田园等3大湿地群先后建成开放,邛海水域面积增加至34平方公里,邛海湿地面积达到2万余亩,成为全国最大城市生态保护湿地,被评为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中国最佳野生鸟类观赏地等荣誉。乡村旅游瑰丽多姿,成功打造了以安哈镇“螺岭彝风”、樟木“茅坡樱红”等为代表的西昌“乡村十八景”,形成独具民风、民俗特色的风情生态旅游长廊,是全国最富活力的乡村旅游县市。

西昌民族文化极具魅力。西昌文化古朴,民族风情浓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春秋时期建有邛人部落。从秦汉时期设立郡县开始,至今有2100多年历史。西昌自古以来是南方古丝绸之路重镇,明清古城保存完好,享有“中国十大最美古城”美誉。境内有汉、彝、回、藏等36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4个,拥有全国唯一的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火把节、彝族年、藏历年、开斋节、毕摩文化、杆杆酒、砣砣肉、换裙礼、彝族选美、抢亲、服饰、漆器、摔跤、斗牛、斗羊等民俗风情精彩纷呈。

西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西昌处于成都、重庆、昆明三大城市交叉辐射区域,是内陆辐射西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境内铁路、公路、航空交通发达。成昆铁路纵贯全境,成昆铁路复线建成后2.5小时可达成都、昆明。西昌至昆明、成都高速公路已通车,5小时即可到达。西昌至乐山、昭通、香格里拉高速即将启动。青山机场是国内拥有一流设施的支线机场,年运送旅客量可达100万人次,并已开通至成都、昆明、重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福州、济南、深圳、海口、温州、南宁等多地航班。

西昌经济发展动力强劲。近年来,西昌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先后突破100亿元、2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5年超过300亿元。连续6届入选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百强县,位列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第1位、全国州盟首府城市第2位。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44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1.06亿元,同比增长8.04%;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0.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7亿元,同比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25元,同比增长8.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23元,同比增长9.28%。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西昌市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90位;同时西昌市还入围2018年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排名第62位。四川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目前只有西昌。

西昌城市魅力急剧提升。近年来,西昌加速推动成凉、攀凉合作和西昌经济圈“3 6”区域战略合作深入展开,实施西昌、德昌、冕宁同城化发展。先后与北京市西城区、济南市历下区、海南省文昌市等缔结友好城市,全市友好城市总量增至77个。先后举办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邛海国际帆船赛、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等赛事活动。先后荣获中国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中国生态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例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血防达标先进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市、国家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中国十大最美古城、四川省十大最具活力县市、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四川省三大懒游目的地、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当前,西昌市将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州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攻坚六大片区,强化六大支撑,创新社会治理,促进西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向“现代化生态田园新西昌”目标奋力迈进。

会理县简介

会理县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地处攀西腹心地带,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会川。会理于西汉元鼎六年建县,距今已有2129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融合构成文脉相承的会理文化。会理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118个、全省第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县幅员面积4527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303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人口46万人。县内有汉、彝、藏、回、傣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6.7%。会理资源富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素有“攀西聚宝盆”的美誉。全县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现已形成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红(石榴)、黄(烤烟)、黑(黑山羊)、绿(生态林果蔬)、蓝(乡村旅游)加现代流通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10 2”产业构架,会理已成为全国石榴、黑山羊第一大县,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第三批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全省铜业第一大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四川省经济林之乡、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区位优势。会理县南北最长处140公里,东西平均宽约55公里,东部和北部分别与会东县、宁南县、德昌县相邻;西部与攀枝花市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接壤,南部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楚雄州元谋县和武定县隔金沙江相望。县城距攀枝花市区102公里,距凉山州政府所在地西昌市185公里,距昆明市区300公里,是昆明、攀枝花、西昌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连接点、交汇地,自古以来就是川西与滇西及南亚商贸往来重地,为古丝绸南路必经要塞,素有“川滇锁钥”之称。

二是自然条件。会理县土地及光热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105万亩,其中水田24万亩,旱地81万亩;有宜农荒地30多万亩。年均降雨量1211.7毫米,降雨量90%以上集中在6—10月。全年日照2421.5小时,无霜期250天左右。全县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2条,总集水面积4244平方公里,河流总长1000公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47万亩,活林木蓄积量1315.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5%。

三是矿产资源。会理县地处攀西裂谷腹心地区,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素有“矿产博物馆”的美誉,县境内已查明矿产地198处,大型矿床8个,中型23个,小型66个,矿点46个,矿化点55个。目前全县共有探矿权67个(其中金属探矿权61个,能源矿产探矿权4个,非金属探矿权2个;按勘查矿种分类,单一矿种探矿权43个,多矿种探矿权24个),勘查区总面积854.57平方公里。共有采矿权85个(其中有色金属15个,黑色金属20个,能源(煤炭)3个,非金属13个,砂石、粘土、页岩33个,矿泉水1个)。全县矿产资源中,钒钛铁、铜、镍矿产,主要分布于县城以南各区;铅锌、锡、煤矿产,主要分布于县城以北;建材非金属等矿产遍布全县。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3种,占四川省探明储量矿种的48.8%。黑色金属方面,铁矿储量占全省储量的3.5%;有色金属方面,铜矿储量占全省首位,锌矿储量占全省的23%,锡矿储量占全省的37.5%,钴、铟、蛇纹岩、石英岩四种矿产储量在全省也占有一定比例。

四是文化旅游。会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曾先后为郡、府、路、卫、州的领地,蜀月滇风的文化交融,积淀了多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会理古城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雍正十二年,在城中心十字大街修建钟鼓楼,至乾隆时续修完,成为会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形成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的四街三关二十三巷的棋盘式格局。今天的会理县城还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被建筑界专家誉为具有“明清之风”的独特风貌,其中一类保护建筑10幢,二类保护建筑20幢。大量的明清建筑、寺庙、会馆、民居古宅四合院,老城的北城门、钟鼓楼、城南白塔山文塔,成为会理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

饮食文化风味独特。会理饮食源出川味,兼有滇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千百年不断吸纳、改变、传承、创新,形成了会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羊肉汤锅、羊肉米粉、鸡火丝饵块、抓酥包子、铜火锅、熨斗粑、稀豆粉,鸡枞饺子等小吃让人回味无穷。境内有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遗址、会理会议遗址,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在第二届中国旅游品牌世界之旅·香港峰会暨中国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上,会理县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县”称号。

五是产业产能。目前,会理已构成了以矿业采、选、冶、加为主要产能体系,以黄(烤烟)、红(石榴)、黑(猪羊)、绿(生态)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主要经济格局,形成了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质产业六大产业集群,年产粗铜10万吨/年、处理铅锌原矿49万吨/年、钒钛铁精矿1040万吨、球团100万吨、原煤60万吨、 打叶复烤烟叶90万担的生产能力。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铜镍冶金生产基地,全国石榴生产第一县,生猪调出大县、产粮大县。

六是经济实力。2017年,全县GDP实现224亿元,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11.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15762元,同比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45元,同比增长8.3%。会理县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重点开发县;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并成功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在全省少数民族县(市、区)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中连续12年居第2。

七是人居环境。会理属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素有“小春城”之美誉。县城规划区面积19.4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面积13.65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10.51万人,城镇化率43.12%;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0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0.27 平方米;集镇公共绿地面积16.1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平方米。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27个、省级生态村5个、省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学校3所,州级生态村168个、州级绿色学校2所,县级生态村170个、绿色学校15所、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10户、县级生态家园6.2万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八是基础设施。“十二五”期间,集中力量突破瓶颈制约,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鱼鲊金沙江大桥建成通车,国道108线、省道310线、会太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99%以上的乡镇、村建成或在建通畅公路,道路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整治病险水库73座,全县蓄引提水能力达1.4亿立方米,干旱缺水问题不断缓解。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提前全面完成,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全面消除无电地区,能源、通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九是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省工业强县示范县等优惠政策,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突出文化旅游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石榴、核桃、黑山羊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省内外各类招商平台,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互惠双赢,加强跟踪协调服务,加快核桃、魔芋深加工签约项目建设,确保各类招商引资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盈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交通、水利投资平台作用,搭建城市建设、文化旅游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题,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重大项目联系责任制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助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州试验区开发专项资金,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型产业园区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推动园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县建设,加快打造东坝食品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器。积极争取科技项目、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增强企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依托石榴、黑山羊、核桃、钒钛磁铁矿和光热等优势资源,深化与省林科院、西昌学院、州畜科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和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借脑借智借力,切实解决本 县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难题,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十三五”期间,会理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制定了五个方面发展主要目标。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力争10%,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投资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高,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二是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十五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承载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争取撤县设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争创国家级生态县。五是改革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业创新主体竞相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德昌县简介

德昌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安宁河谷腹地,古称“香城”“凤凰城”和“燕子城”,县域面积2284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137个村、5个社区居委会,有汉、彝、傈僳等23个民族,常住人口22.2万,其中少数民族占31.54%。

德昌县城地处安宁河谷,交通方便 宋明摄

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全固定资产投资52.1亿元、下降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增长1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1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4元、增长8.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8元、增长9.16%。2018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3亿元、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11.5%,增速位居全州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增长4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增长10.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873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19元、增长8.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5元、增长9.4%,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实现“双过半”,增速均居全州前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德昌建制已经有两千余年历史,是“北达京畿,南通蒙昭”的南丝绸之路必经地。蕴含着丰厚的凤凰文化、“九宫十八庙”佛道教文化、傈僳族文化、红军红色文化,以及厚重的历史民俗文化,全国重点文物战国至西汉大石墓群被誉为“中国金字塔”,省级保护文物钟鼓楼、字库塔文风绵延,凉山唯一的傈僳族文化独具魅力,24处国家、省、州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和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面展示德昌历史文化底蕴。

——区位突出,通达四方。德昌地处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腹地,是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重要节点,省委、省政府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的腹心地带,“3 6”西昌经济圈和西昌、德昌、冕宁“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城市,成昆铁路、雅攀高速、108国道及正在建设的成昆铁路复线纵贯南北,境内有火车站7个、高速公路出口3个,距西南一流支线机场青山机场64公里,同处西昌半小时经济圈和攀枝花一小时经济圈,由铁路、公路、航空构成的立*通网络快速便捷。

——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德昌西临雅砻江、东连螺髻山,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总时数2356小时,年均气温17.7摄氏度,年均相对湿度64.7%,年均PM2.5指数25,负氧离子含量平均19000个/cm3,年均降水1074.4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优质天气330天以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极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理想之地。烟叶、蚕桑、蔬菜、林果、花卉等特色支柱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核桃、枇杷、桑椹等六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步建成,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德昌桑椹”“建昌板鸭”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果桑之乡”已成为德昌的重要名片。

——资源富集,产业聚集。德昌境内有矿点矿化点近200个,矿种47种,经地质部门勘查过的矿点21个,矿种12种,特别是稀土、氧化物远景储量达200万吨;安宁河水电梯级开发有序推进,风力发电填补四川空白,光伏发电方兴未艾,全县已开发风光水能资源65万千瓦,占技术可开发量的46.4%,基本形成风光水电互补发展格局。规划总面积47.27平方公里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德昌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获批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四川省第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入驻企业达69户,其中风电装备制造、钒钛稀土加工、农特产品加工等规模以上企业28户,产业集中度达85%以上。

——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德昌森林覆盖率达68.9%,免检通过 “全国绿化模范县”验收,有“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之美誉。境内国家4A级景区螺髻山驰名中外,“樱桃节”“桑椹节”“冲浪节”等特色旅游持续升温,角半沟获“全省十大最具潜力森林康养目的地”称号;凤凰城休闲度假游、生态农业园观光游、傈僳族风情游等新业态名声鹊起,成功创建省乡村旅游示范县,获评“自然(养生)旅游目的地”“最具投资价值目的地城市”。

德昌未来工作总体思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来川到凉重要指示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竞先发展工作总基调,以扩容增量、转型提升为主线,用活头脑、用活人才、用活政策、用活资金,坚持党建领航、法治护航,持续用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强开放、惠民生创和谐,以城市提升为突破,以康养旅游为带动,促进三产融合高效发展,着力打造“一山一水一风一光一城”,全力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和谐新德昌。

会东县

会东于1952年7月建县,地处四川西南、凉山正南,川滇两省六县(区)交汇处,是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南中之南”的桥头堡,凉山安宁河谷地区重要的发展支撑。

水云间 黄剑摄

全县幅员面积322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318个村7个社区,总人口42.56万人,有汉、彝、傈僳等30个民族。境内农特资源、清洁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富集,被誉为“攀西资源聚宝盆”,是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华山松第一大县、松露产量第一大县、产粮大县、生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全省无公害肉羊产地县、现代蚕业产业基地强县;是乌东德水电站枢纽工程区和白鹤滩水电站主要淹没区,可开发风能太阳能资源130万千瓦以上;已探明矿产资源种类50余种,矿产地334处,是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13县市之一,全省锌业大县、铜业钛业磷化工基地县;拥有AAA级景区2个,在建AAAA级景区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高峡平湖景观153公里,是攀西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域之一

会东聚焦建设生态宜居、开放宜业、文明幸福、和谐美丽川滇明珠美好愿景,紧扣“金沙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节点”“攀西经济区转型创新发展的先行县”“川滇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示范县”四大定位,攻坚克难、锐意进取,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83亿元、同比增长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5961元、15329元,同比增长8.3%和9.4%。

宁南县简介

宁南县建县于1931年,因地处宁属之南而得名,位于凉山州东南部,东临金沙江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北距航天城西昌126公里,与普格、会理、会东、布拖等县接壤。全县幅员面积1666.7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125个行政村,总人口19.5万,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5.04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境内最高海拔3919米,最低海拔585米,森林覆盖率51.7%,年均气温19.3℃,年均日照时数2257小时,年均无霜期在320天以上,年均降雨量970毫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资源丰富,具备“天然温室”优势条件,素有“南国风光小天府”“金沙江畔俏明珠”之美誉。

美丽的宁南县城 赵永摄

近年来,宁南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州委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发展旅游、蚕桑、烤烟、林业、畜牧和以马铃薯为主的粮食“六大富民产业”,紧紧围绕“做优一产、做稳二产、做大三产”发展思路,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县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处处呈现欣欣向荣景象。宁南先后荣获中国蚕桑之乡、“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四川省卫生县城”、“省级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凯地里拉、金钟山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凯地里拉省级旅游度假区。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2元。

“十三五”期间,宁南县将紧跟时代步伐和顺应群众期盼,找准全面小康的根本动能和实现路径,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强化“党建第一责任”,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建设中国茧丝绸产业化经营基地、西部重要清洁能源产业基地、西部阳光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宁南而努力奋斗!

冕宁县简介

冕宁位于四川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幅员面积4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0.31万人,有汉、彝、藏、回等20多个民族世居于此。冕宁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耕织狩猎、繁衍生息,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建宁大道的必经之地,是内地往来于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和藏羌彝民族走廊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最早有典籍记载颛顼出生的地方。这里自然资源富甲攀西,远古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古蜀文明与现代文明熠熠生辉,更具有光荣的红色革命传统。1935年红军长征过冕宁,刘伯承与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翻开了中共党史、军史、革命史上的光辉一页。

彝海结盟纪念碑 何志茜摄

近年来,冕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始终坚持“脱贫攻坚、转型跨越”发展主线,锐意创新、苦干实干,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整县率先脱贫”的目标,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社会民生全面改善,谱写了成效显著、亮点纷呈的壮丽篇章,开启了“红色冕宁、生态冕宁、科技冕宁、健康冕宁”建设的全新局面。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7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61元。2018年1-9月GDP完成92.52亿元,其中:其中第一产业16.93亿元,第二产业49.06亿元,第三产业26.53亿元。冕宁县先后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四川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越西县简介

越西县地处四川省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全县幅员面积2256.47平方公里,10镇28乡、289个村及5个社区,总人口35.6万。县内有彝、汉、藏、回等十多个民族,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县。

俯瞰越西 胡小平 摄

越嶲因越过嶲水设郡县而得名。远在四千年前大禹治水的年代,即是九州之一梁州的地域。先秦时期,属“西南夷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越嶲郡,今越西县时为越嶲郡之“阑县”。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置邛部县至隋唐。宋太祖“玉斧划界”,大渡河以南为邛部川,元称邛部州。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设越嶲卫,清为越嶲厅。1913年,改为越嶲县,1950年越西解放,1959普雄县撤销并入越嶲后,更名为越西县。

越西是南方丝绸之路“零关古道”必经之地。晋太康八年(公元287年),“主文运,司科举”的道教大神文昌帝君张亚子诞生于境内金马山,素有“文昌故里”之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过越西,700多名彝汉青年参加红军,是凉山州参加红军人数最多的地区。越西属典型的高海拔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项目区。县境内物产丰富、资源富集,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文化浓郁,四大比较竞争优势明显。一是特殊的区位竞争优势。成(都)昆(明)铁路扩改技能经越西县城并设置站点,“双线双站”格局形成,半小时到西昌、两小时到成都,越西即将进入“铁路公交化”时代,成为资金流、信息流、人流和物流汇聚的交流平台。同时,随着小相岭隧道、中冕公路升级改造、凉山北环线改建等项目实施,与攀西城市群对接,融入“大西昌经济圈”,越西迎来“通道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二是特色农业资源竞争优势。六大现代农业产业初具规模,甜樱桃、早熟苹果等优质水果创出品牌,越西贡椒获国家地理标识认证。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与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产业发展取向高度吻合,越西农业资源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三是矿产资源后发优势。现已初步探明的矿产有铁矿、硫铁矿、煤炭、铜矿、铅锌矿等20种,推进资源本地化发展战略,越西将后来居上、“聚合爆发”的后发优势明显,前景不可估量。四是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文昌文化特有的地域性、唯我性和不可复制性,已成为越西乃至凉山对外宣传推介的一张“名片”, 文昌文化、红色文化、商旅文化、民族风情文化整合构成文脉相承的越西文化。加快推进资源向资本转变,文化旅游资源成为越西经济发展一大竞争优势。

近年来,越西县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一带一走廊”“一路三园区” “一核统筹、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着力“一年一主题”,突出决胜脱贫攻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镇跨越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作风建设全面加强“五大重点工程”,建设“四个示范县”,奋力实现“两个转变”,建设美丽繁荣文明和谐新越西。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越西县坚持“12345”脱贫思路,凝聚共识,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头等大事”,坚持“一核统筹、两线作战、三大攻坚、四治并举、五级联动”脱贫思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一起抓,强化住房安全、基础改善、产业富民“三大支撑”,治愚治毒治病治超生“四治”并举,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全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2020年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奠定基础。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8.89亿元,增速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8亿元,增速13.1%;固定资产投资26.85亿元,增速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亿元,增速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896元、8594元,增速分别达到8%、10.8%,平安越西建设取得成效,全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甘洛县简介

甘洛县城。施建华摄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于1956年建县。全县幅员面积2156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227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居住着彝、汉、藏、回、苗等多个民族,2017年末总人口23.37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77.14%,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全县城镇化率20.19%,森林覆盖率38.67%,县境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570米。县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9种,曾被誉为“西部铅都”;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地方中小水电可开发量达65万余千瓦;农业资源特色突出,全县耕地面积20.83万亩,森林面积124.76万亩,草场面积86.5万亩,是“中国黑苦荞之乡”和“四川省核桃产业十大扶持县”;人文资源积淀厚重,汉时的灵关古道、大唐的“南方丝绸之路”均在此过境设关,是川滇通道的重关要隘;旅游资源颇具开发潜力,有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有国家地质公园大渡河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马鞍山、彝族传说中的神山吉日坡和鬼山德布洛莫等自然文化景观。

甘洛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县227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20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539人。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4—2017年退出贫困村117个、减贫45483人;目前,全县还有贫困村91个、贫困人口25056人,计划2018年退出55个贫困村、脱贫17740(含还未动态纳入人口771)人,2019年退出36个贫困村、脱贫8085人并实现贫困县“摘帽”。

近年来,甘洛县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全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不移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矢志不移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奋力开拓治蜀兴川甘洛篇章新局面。

201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76亿元,增长7.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亿元,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5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亿元,增速11.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5元,增长8.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14元,增长10.9%。

2018年1至9月,全县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52亿元,增长6.68%;规上工业产值增速-2.4%;固定资产投资25.36亿元,增长81.1%;社消零总额8.62亿元,增长10.4%;预计1至9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59亿元,增长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元,增长11.6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0元,增长8.2%。

喜德县简介

凉山喜德县辖24个乡镇170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22.3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90.5%、农业人口占91.1%,是一个地处山区、以农为主、彝族聚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7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7亿元,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7亿元,增长1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29元,增长8.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6元,增长11.1%。2014年我县精准识别贫困村136个,贫困人口15444户59415人,贫困发生率为28.5%。2014—2017年通过动态管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我县有贫困建卡户16238户68147人,2014年脱贫1521户6296人,2015年脱贫1775户6984人,2016年退出贫困村14个,脱贫1665户6675人,2017年退出贫困村41个,脱贫2642户10723人,2018年计划退出贫困村32个,脱贫2839户11935人。

侧望县城

资源丰富。县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铁、铅、锌、白云石、大理石等。其中:硅矿储量居全省第一位,蕴藏量达1.5亿吨;铁矿蕴藏量1500吨;花岗石储量40亿立方米;白云石储量30亿吨;大理石储量5亿立方米以上。水资源理论蕴藏量38万千瓦,可开发量12.8万千瓦。全县耕地面积39.18万亩,林地168.9万亩,天然草场114万亩,森林覆盖率38.68%。省级风景名胜区小相岭和阳光温泉、则莫溶洞、则莫大峡谷、公母鱼洞河、东西河飞播林海等旅游资源丰富,喜德已入围“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环线”,被列为“攀西阳光旅游产品县”。

交通便捷。喜德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东与昭觉接壤;南与西昌相望;西与冕宁毗邻;北与越西相连,是越西、甘洛南进西昌的必经之地,也是南部县市出州进省的咽喉要道。北距省府成都483公里;南距州府西昌78公里;距青山机场仅需50分钟。紧邻108国道,距雅攀高速公路27公里。成昆铁路纵贯县境83公里,沿线设有10个火车站,成昆复线喜德站正在建设中,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十分便捷。

文化厚重。喜德是中国现代彝语标准音所在地,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彝族文化绚丽灿烂,被誉为彝族老家。汉代“五合大石墓群”、茶马古道—登相营古驿站、老冕山营遗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众多,其中《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玛牧特依》《勒俄特依》等属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县境内圣乍民风民俗浓郁,绚丽多姿,文化极其厚重。

昭觉县简介

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曾是凉山州州府所在地。全县幅员2700平方公里,辖47个乡镇、271个行政村(社区)、836个农牧社,总人口33.23万人,其中彝族占98.4%,是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第一大县、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彝族传统文化资源底蕴丰厚,享有“彝族文化走廊”“彝族服饰之乡”等美誉。

昭觉处大凉山腹心地带。 张家让摄

与此同时,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农村住房、道路、产业等“看得见”的贫困与群众思想观念、陈规陋习、内生动力等“看不见”的贫困交织叠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县贫民穷、深度贫困的特征明显。2017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2亿元、支出23.4亿元,人均财力仅12.26万元、排名全州倒数第三,财政自给率只有5.4%,同时191个贫困村中贫困发生率在50%以上就占59个,现仍有贫困人口7.5万余人,不仅是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省内目前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为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该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抓住政策实惠最多、稳定形势最好、面貌变化最大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脱贫攻坚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推进“七个一批”行动计划和23个扶贫专项,靶向施策、精准滴灌,贫困村从2013年底的191个减少到现在的153个,贫困人口从2.2万户、9.5万减少到1.7万户、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1.8%降至25.6%,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布拖县简介

布拖又称吉拉补特,为彝语“补特”之译音。“补”指刺猬,“特”指松树,意为有刺猬和松树生长的地方。

彝族风情浓郁的布拖火把节。俄底尔以摄

布拖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东南部,是大凉山彝族阿都聚居的腹心地带,昔为土司属地,其历史极为悠久。

布拖县城海拔2385米,幅员面积1685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90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约为20万,有彝、汉、苗等民族,其中彝族占96.1%,农业人口占92.5%。地形地貌可概括为:“三个坝子四片坡,两条江河绕县过,九分高山一分沟,立体气候灾害多”。

布拖物产丰富,山川秀美。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有铅、锌、铜、石英石、大理石、煤等14种矿产资源。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条,水能理论蕴藏量在百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76.8万千瓦。适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优质肉牛羊、马铃薯、燕麦、附子等特色家产品闻名遐迩。

冬日的布拖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是观雪览胜的好地方,夏日的布拖气候宜人,平均气温21—23摄氏度,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布拖多奇观异景,有雄奇的金沙江大峡谷、迷人的索玛花高原风光、秀美的吉留秀原始森林,静谧的乐安湿地……每到春来,布拖大地山花烂漫,索玛花争奇斗艳,让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

这里民风淳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火把节激情奔放,独具特色的砣砣肉、酸菜汤、辣子鸡汤、荞粑粑令人神往。这里是彝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是“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素有“火把圣地”、“彝族口弦之乡”、“彝族银饰之乡”、“阿都高腔”等美称,也是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资料的主要采集地,以火把节、彝族年等为核心的彝族阿都特色文化在民间保留较为完整,以口弦、朵洛荷、银饰、阿都高腔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声名远播。

美姑县简介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县域实辖面积2573平方公里,常耕地面积24.3万亩,农村人平占有耕地1.69亩。全县辖36个乡镇,292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地巴普镇,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西昌市170公里。

美姑毕摩文化很有特色。张芮摄

美姑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大风顶、黄茅埂、连渣果峨、阿米特洛、瓦侯能和等大山分别位于县境的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北部最高海拔404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640米。境内属低纬度高原性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4℃,常年日照充足,年日照1790.7小时。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814.6毫米,但降水量北部多南部少,分布不均。冬季长达135天,年均霜期125天。

矿藏种类较多,已初步勘探和开发利用的主要有玄武岩、铁矿、煤、铜矿、石灰石、石膏、硫矿、铝矾土、水晶石等。土壤有17个土类,以黄棕壤、暗棕壤、紫色土、草甸土为主。

县境内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全县大小河流和溪沟159条,总长287公里。东北部的瓦侯河流入马边河,属岷江水系,河流全长45公里;美姑河(含下游溜筒河)由北向南出境流入金沙江,境内干流总长142.5公里。全县河流年泾流量2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0万千瓦,可开发量90万千瓦。

林木资源十分丰富。仅天然乔木树种就有150余种,50个科65属。用材树种主要有杉、松、杨、桦、桤木等。1990年林地面积109.15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9.96%;森林面积3.9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41.41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4.5%。

野生动物和野生药材种类繁多。野生动物有187种,分属62个科。受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大熊猫等5种,二类保护的有猕猴、小熊猫、白腹锦鸡等27种。野生药材主要品种有103种,其中名贵药材有天麻、贝母、虫草等。

位于县境东北部的四川省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因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优越,成为第三纪或更古老的生物“避难所”。区内珍稀动物大熊猫等29种,珍稀孑遗植物有珙桐、银杏、连香树、红豆杉等30余种。保护区被科研工作者称为“很有价值的生物基因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大自然博物馆,誉为一颗“绿色明珠。”

美姑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县292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27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人。目前,已实现55个贫困村退出,22750名贫困人口脱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一个个拔地而起。2018年全县80个贫困村、28503名贫困人口脱贫工作顺利通过州级验收。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亿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大好局面;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金阳县简介

金阳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部边缘,东、南面与云南省昭通市的永善、鲁甸、巧家、昭阳三县一区隔金沙江相望,西与布拖县相邻,北与雷波、昭觉两县接壤,是“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中国白魔芋特产之乡”。1952年建县,幅员面积1588.23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178个行政村(居)委会,居住着彝、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20.41万人(彝族人口占81%),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金阳青花椒闻名遐迩。

县境内最高海拔4076米,最低海拔540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干湿季分明,年均降雨量8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500多小时,PM2.5常年处于50以下。奇特的地形地貌和典型的立体气候,孕育了独特的优质特色农牧资源,森林覆盖率达41.68%;金沙江流经金阳98.8公里,10万亩索玛花、30万亩百草坡、世界最大溶岩漏斗型天坑群、金沙江高峡平湖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近年来,该县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秉承“五个坚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摇摆、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脱贫攻坚不懈怠、坚持依法治县不松手、坚持宗旨意识不变色)发展思路,传承创新“123发展战略”——“立足生态,依托‘一江’(金沙江),拓展‘两线’(G353、G356沿线),发展‘三带’经济(河谷经济带发展青花椒套种白魔芋,二半山经济带发展核桃间种红花椒套种花魔芋,高山经济带发展华山松套种牧草套养畜禽)”,推动农业迅猛转型升级、工业稳健发展、服务业快速崛起,加速县域经济全面协调绿色和谐发展,加快步伐脱贫奔康,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雷波县简介

雷波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金沙江下游北岸,辖47个乡镇、276个村、9个社区,人口27.6万,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57.5%。幅员面积2838平方公里,山高坡陡谷深、悬崖峭壁路险,最高海拔4076米,最低海拔380米,年均气温14℃,山地面积占84%,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71个贫困村、贫困户17057户76296人,贫困发生率32%,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是中央纪委、四川省纪委、凉山州纪委“三级纪委”定点帮扶的深度贫困县。雷波享有孟获故里、中国彝族民歌之乡、中国优质脐橙第一县等美誉。

境内的溪洛渡水电站  杨琳 摄

历史悠久。雷波古为西南夷地,商、周及秦国时就有少数民族散居,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置螳螂县,汉末改为潜街县,隶属于犍为郡,蜀汉建兴三年,改置马湖县,是三国诸葛亮南征之地,有许多与三国有关的遗存和传说。元、明时期,在今黄琅及周边设马湖府治,清代在今县城处设雷波厅(卫),1914年(民国三年)改厅为县,置雷波县知事公署,1950年8月置雷波县,隶属四川省乐山专区,1956年从乐山专区划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图片说明:图片拍摄于国家巨型水电工程——溪洛渡水电站坝址。溪洛渡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骨干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上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并可为下游电站进行梯级补偿。总装机1386万千瓦,装机容量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水电站。2005年底开工,2007年实现截流。2014年6月30日21时50分,溪洛渡水电站所有机组全部投产。

资源富集。拥有六大资源。一是矿产资源。已探明矿种13种,其中:磷矿探明储量22亿吨、远景储量44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八分之一。二是清洁资源。建成装机1386万千瓦的溪洛渡水电站、775万千瓦的向家坝水电站,地方中小水电装机容量50余万千瓦已建成35万千瓦,6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已启动建设12万千瓦。三是生态气候资源。有天然林148万亩、竹林120万亩、天然草场131万亩、核桃82万亩、青花椒20万亩、脐橙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是大熊猫在世界上最南端的栖息地,天然林禁伐前是四川省重要的硬杂木基地县,被誉为“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海拔高差近3700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温”,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都非常适合康养度假。四是农副土特产资源。雷波脐橙、茶叶、核桃、中草药、青花椒、白魔芋、山葵、马湖莼菜、野生罗汉竹笋、芭蕉芋猪、小凉山土鸡等十一大特色农产品久负盛名,2017年成功创建 “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五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品种多、组合优。自然旅游资源东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全国第三大高山深水湖马湖;南有和三峡媲美的百里画廊金沙江大峡谷;西有“南方呼伦贝尔”之称的27万亩连片大草原;北有大熊猫在世界上最南端的栖息地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原始森林。人文旅游资源有多姿多彩的彝族文化、民歌文化和三国孟获文化;人造旅游景观有僰人悬棺、彝族向天圆坟和溪洛渡电站“数字化”大坝及两个“高峡平湖”。六是港口岸线资源。港口岸线135公里,已规划8大港区10大码头,6个码头已完成水下基础建设。

区位独特。地处两省四市州七县结合部,是攀西地区和川南经济区交汇处,素有“彝区门户,川滇咽喉”之称。距成都、重庆等地车程约5小时,乐山、宜宾等地3小时。宜攀高速、乐西高速启动建设,宜西铁路已完成可研,随着凉山港雷波港区的通航、小型通用机场建设,5年左右将形成“铁、公、机、水”的立*通网络,届时至成都、重庆车程缩短至3小时以内,至西昌、昭通等地2小时,至宜宾机场1小时,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将成为凉山东部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前景广阔。坚持用精准脱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用发展成果巩固脱贫成效,发挥“三特优势”,用好“六大资源”,实施“六大战略”,补齐“六大短板”,构建“一干引领、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打造百亿级磷化工、百亿级风能水电、五十亿级旅游、五十亿级特色农业、二十亿级矿冶“五大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水电风能清洁能源基地、中国生态磷化工基地、中国优质脐橙基地、四川特色农副特产生产加工基地、川滇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五大基地”,把雷波建成凉山东部绿色发展排头兵、凉山东部立*通大通道、凉山东部全域旅游示范县、凉山彝区脱贫奔康示范县、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示范县。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43亿元,增长6.9%,居全州第七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84亿元,增长12%,连续两年居全州第四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978元、8758元,分别增长8.8%、11.36%。

普格县简介

普格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幅员面积1918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15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有彝、汉、苗、回等24个民族,总人口21.14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7.9万人、占84.9%,农业人口18.59万人、占92.7%,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典型的农业县、深度贫困县。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5亿元,实现公共财政总收入2.9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6元。全县共有贫困村10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468户65192人。

普格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东经102°26′-102°46′,北纬27°13′-27°30′之间,东南西北分别与布拖、宁南、德昌、西昌市、昭觉县接壤,县城距州府西昌市79公里,车程1.5小时,距西昌火车站84公里、距西昌青山机场97公里,可直接往返成都、上海、广州、重庆北京等地,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172公里,依托西巧路G248线连接西昌108国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

普格火把节。宾文才摄

普格资源丰富,辖区可使用土地面积19.05万公顷,农业用地15.1万公顷,林地面积4.96万公顷,共有67科259种树种、40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200多种中药材。耕地26752公顷,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2.3亩。可开发利用的天然草场136万亩,全县牲畜存栏41.84万头(只),出栏23.98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16万吨。水能资源总量为19.57亿立方米,径流量15.0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2亿立方米,理论蕴藏量为41.7万千瓦,可开发量25.5万千瓦,目前仅开发总量的3.92%。

普格是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全县境内自然景观丰富奇绝,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螺髻山气势磅礴,宏伟壮观,集野、奇、峻、幽、险、秀为一体,星罗棋布的高山彩湖,国内外罕见的古冰川遗址,高耸入云的角峰刃脊,五彩缤纷的杜鹃花海。螺髻温泉瀑布天下独绝,温泉常有,却难成瀑布;瀑布多见,却难成温泉,螺髻山温泉瀑布却二者兼备,融温泉和瀑布于一体,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泉水水温常年保持32℃,泉水内含有铁、铜、钾、磷、砷等微量元素,具有洗浴休闲、阳光康养、旅游探险等功能。螺髻山高原海口牧场坐落在海拔3200米的螺髻山南余脉,四面环山,形成天然盆地,盆地西南角有一高山湖泊,形如弦月,镶嵌在海口高原之上,可骑上骏马在辽阔的高原牧场上驰骋,领略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歌情调。火把节和彝族年是彝族人民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彝族第一支火把在普格县日都迪萨点燃,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普格各地彝族群众举行斗牛、赛马、斗羊、斗鸡、摔跤、爬竿、选美、对歌、火把游山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活动,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节”、“东方情人节”等美誉;彝族年是嘴巴的节日,每年11月20日,螺髻山彝寨举办的千人坨坨宴、*年猪、赛猪膘、祭祀祖先等大型彝历年庆祝活动,让游客流留连忘返,乐在其中。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两节、四线、一走廊”(“两节”即火把节、彝历年;“四线”即螺髻山、温泉瀑布大峡谷、海口牧场、日都迪萨;“一走廊”即五道箐—县城公路沿线农家乐旅游走廊)总体构架,进一步编制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日都迪萨旅游景区等专项规划,全力打造旅游特色鲜明、综合效应明显的“特色旅游名县”。

全县共识别贫困村10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468户65192人(其中极度贫困村15个,极度贫困村中有贫困人口1528户7320人)。 2014年至2017年累计退出贫困村47个,贫困人口脱贫4905户22070人(其中极度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脱贫485户2355人)。截至2017年底,全县仍有贫困村56个,贫困人口9563户43122人(其中极度贫困村12个,贫困人口1043户4965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5.7%下降至2017的23.2%。2018年计划退出贫困村25个,贫困人口脱贫2818户12600人。

近年来,普格县委、县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坚持工业强县、农业兴县、旅游富县、环境立县。

盐源县简介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凉山州西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已有2000多年建制历史,全县幅员8412平方公里,有彝、汉、蒙、藏等14种常住民族,辖30个乡镇、252个村(社区),总人口38万,有贫困村122个(其中极度贫困村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6341人,截止目前已经有75个贫困村退出、40249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8.4%下降到7.2%,按计划将于2019年脱贫摘帽。

盐源矿产资源富集,地下矿藏达41种以上,初步探明煤储量5.9亿吨、铁矿石储量2.02亿吨、铜矿23.6万吨、岩盐储量31.8亿吨;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气候适宜,光热条件优越,有耕地近100万亩、天然草场340万亩、林地880万亩,苹果种植面积37.6万亩,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水能资源富足,装机840万千瓦的锦屏电站、240万千瓦的官地电站位于盐源与邻县交界处,其中锦屏一级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为世界第一高坝,中小河流理论蕴藏量19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在60万千瓦以上。

泸沽湖晨曦 宋永国摄

旅游资源绚丽多姿,泸沽湖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母系氏族人文风情举世闻名,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

近年来,盐源县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两个跨越”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三大发展战略”,坚持“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总体思路,不断加快“两区两带”(山区、坝区,G348国道沿线经济带、雅砻江沿线经济带)开发步伐,奋力推进幸福盐源、产业盐源、畅通盐源、美丽盐源和法治盐源建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7年全县实现GDP81.3亿元、同比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8.0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23亿元、同比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2亿元、同比增长11.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1%,农民人均纯收入10856元、同比增长10.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30元、同比增长8.84%。

木里藏族自治县简介

木里藏族自治县,坐落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面,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是横断山脉在四川境内最典型的地带,东与冕宁、甘孜州九龙县隔雅砻江相望,南与盐源、云南省宁蒗县接壤,西邻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甘孜州稻城县,北倚甘孜州理塘、雅江、康定县。地质、地貌复杂,地形为沟壑纵横、切蚀深刻的残余高原,最高海拔5958米,最低海拔1470米,相对高差达4328米,平均海拔3100米,县城海拔2300米,距离州府西昌254公里。年平均气温11.5℃,最高值34.1℃,最低值-10.6℃;年均降雨量818.2毫米,年均无霜期219.7天,四季变化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木里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藏族为自治民族,包括彝、汉、蒙古、纳西、苗等21个民族的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县。由于地理、历史和宗教等原因,木里自古以来就与西藏和康巴藏区联系紧密,成为四川乃至全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区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为鲜明的特点。全县幅员面积13252平方公里,占凉山州总面积的22%。辖29个乡镇,113个行政村,603个村民小组,9个牧场,人口13.99万人。其中,藏族人口4.61万人,占总人口的33%,是藏区人口大县。全县辖29个乡镇,9个国营牧场,113个行政村,603个村民小组。

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民族团结的多民族聚居县。木里县委宣传部供图

木里的藏语意思是深远、宽广、美丽。据《木里六世活佛传记》称:“木里”二字为梵文,意为女神巴丁拉姆居住的圣地。历史上木里是盐源县辖的一个土司领地,即“五所、四司、三码头”中的木里宣慰司,故木里与盐源关系密切。早在明代,木里土司就受皇帝册封,代代世袭,形成“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制度。木里大寺的大喇嘛即为木里王,是木里地区的绝对统治者,因此,在外人眼中,木里是一个神秘的喇嘛王国。

美籍学者约瑟夫·爱弗·洛克于1924年、1928年、1930年三次到木里考查,发表在《美国地理》杂志上的报告说:“……那是佛教王国的圣洁之地……神仙游赏的花园”。后被英国作家希尔顿写作成为电影“消失的地平线”。他在作品中关于“香格里拉”的描写和构思,在20世界30年代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品牌。木里就是电影中“香格里拉”画卷的再现,是“香格里拉”最后家园。

木里物华天宝,山河壮丽,风光秀美,素有“绿色宝库“,“天然动物园”、“黄金世界”之称。森林资源得天独厚。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7.3%,活立木蓄积量1.17亿立方米,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以县为单位居全国之首。水能资源富甲一方。雅砻江、木里河、水洛河自北向南纵贯木里全境,县境内天然径流量为58.13亿立方米。国家规划在雅砻江滚动开发的大型电站中,锦屏一级(装机360万千瓦)、杨房沟(装机220万千瓦)、卡拉(装机106万千瓦)、孟底沟水电站(装机184万千瓦)就在木里境内或边境上。除雅砻江、金沙江水能资源外,境内其他河流总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60万千瓦,其中木里河、水洛河、鸭嘴河等三条主要河流的规划装机就有300万千瓦以上。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木里自然景观与人文习俗受人类经济活动与外来文化干扰、影响较小,自然生态与人文习俗保存完整,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浓郁,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伴而生,生物多样性突出。在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编制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中,将木里与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确定为核心区。矿产资源亮点突出。木里幅员辽阔,属矿产资源富集区,自古就有“黄金王国”的美誉。

1994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7年被确定为深度贫困县,全县共有97个贫困村、7213户贫困户、33183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25.27%,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特征很明显。

以“5121”为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实施“1233111”年度工作法,实行“四快四稳四提四强四硬”提升脱贫质量,创新“两包干两捆绑三挂钩”管理机制,推进“共享式”建房修路发展产业,精准聚焦、定向施策,靶向发力、重点突破,全面解决全县人畜饮水安全和农林灌溉用水问题,实现县、乡、村三级路网和生产生活用电全覆盖,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基础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和网络全覆盖,实现全县行政村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全面解决农户危房和无房问题。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木里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扶贫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精准扶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产业项目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统领,举全县之力,精准发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役,呈现出脱贫攻坚领导重视程度之高、扶贫资金投入之多、扶贫措施力度之大、合力攻坚之势前所未有的工作局面,使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2017年,实现45个贫困村退出、3761户贫困户、17297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5.27%降至12.7%。今年全力推进31个贫困村、9138名贫困人口减贫任务,提前实施5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州部署,力争在2019年实现贫困县摘帽。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1.1亿元,增长5.53 %;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1亿元,增长5.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完成7.9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6元、8886元,分别增长8.5%、11%。

2018年前三季度,木里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2667万元,同比增长3.4%,总量位居全州第十位,增速位居全州第十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832万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6691万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144万元,同比增长2.1%。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7.23%、65.44%、17.33%,分别拉动全县经济增长0.57个、2.24个、0.59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凉山彝州新闻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