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侨联
生于内地,长在香港,定居美国,后又成名于香港,经历半生游历后,他选择重返内地,用14年时间,在苏州带起了一支国际前沿的“纳米梦之队”。如今,他积极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大陆与香港、澳门科教合作的“使者”,助推“长三角”和“大湾区”在纳米科技领域强强联手,奋楫共进。力争在人才培养、前沿研究、产业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他就是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
聚纳全球人才,队伍建设显特色
李述汤院士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2008年以来,李院士按照国际标准在国际舞台上配置人才资源,以“学术大师 创新团队”模式,组建了一支学术声望高、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国际化精英师资队伍,核心成员全部具有海外/境外工作或学习经历。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具有高级职称74人,包含中科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17人次,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6人次;1人入选中国化学会首届会士、1人入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4人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5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居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包括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荣誉16个。
聚焦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屡出彩
2010年,在李述汤院士的带领下,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面向学科前沿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在我国设立了首个“纳米材料与技术”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备学科交叉优势,拥有国际化视野的纳米前沿交叉学科拔尖人才,探索形成了教科融合、学科融合、国际融合的纳米专业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际权威期刊Nature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先锋”为题对学院教学改革进行了专题报道。学院发挥国家试点学院的特区优势,率先推进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推行全员导师制和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短短十多年培养了超2000名毕业生。其中,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每300名毕业生中就有一名高被引科学家);1人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1人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在Nature发表学术论文,5人入选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在挑战杯、互联网 等各类国家级科技竞赛以及·创新创业项目中获奖近30项。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排名,由李院士领衔建设的苏州大学“材料科学”学科,从2011年全球第529名上升至2021年全球第26名(前1‰,中国第9名),仅仅十余年取得飞跃式发展;根据2021 US News学科排名,苏州大学“材料科学”和“纳米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别位列全球第13和第4,成为我国纳米科技研究重镇。
聚力学术前沿,科学研究频突破
纳米科技已成为许多国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之一。在李述汤院士的带领下,团队坚持“四个面向”, 瞄准世界纳米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的集中攻关,力争在双碳、大健康等国计民生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共性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开创性成果,打破了国外垄断。
在双碳领域,团队成功设计一种新型碳基光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实现高效的完全分解水,成果入选2015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碳-碳反应领域,做出了开拓性工作,发明了表面在位化学新策略;在高性能光电器件方面,设计了新型微纳光学调控结构,实现了国际最高效率的有机及钙钛矿发光器件,首次实验揭示了在二维材料平面内各向异性传播的超低损耗极化激元,成果入选2018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在纳米生物医学方面,发展了基于硅纳米生物成像技术的肿瘤早期诊断新方法,建立了材料/生物界面精确调控方法,提出了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团队累计获得科研项目672项,总经费逾9.1亿元;承担了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5项,引领支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创新发展。团队成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6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高水平论文700余篇,3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4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部分成果被国际知名期刊专刊亮点报道,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聚合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多成效
李述汤院士坚持“顶天立地”的理念,致力于推动纳米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以国家级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与周边纳米企业建立了创新共同体,形成了“三公里”纳米科创圈,助力苏州工业园区跻身全球知名“八大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
截至目前,团队累计获授权专利234项,实施技术转让70项,孵化高新技术企业8家。基于国家在照明、发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及学院在有机白光照明方面的技术优势,2016年7月,李述汤院士科研团队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共建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获投资3.5亿元。目前,该团队已成功制造了我国首条自主设计制造的G2.5代OLED蒸镀产线,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OLED产线装备空白,实现OLED面板量产,该产线已于2020年1月通过江苏省工信厅技术鉴定。团队研制的柔性白光OLED效率已达到国际最高效率(突破168 lm/W),并实现了国内性能最高、发光面积最大的柔性和硬质白光OLED面板,有效推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健康照明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使得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成果纷纷落地。同时,学院依托国家首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科研“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撬动区域产值数百亿,卓有成效地推动了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聚汇国家战略,强强联合显优势
在国家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之际,鉴于李述汤院士所作的贡献,澳门科技大学委任其负责筹建“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21年9月,在其推动下,苏州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苏澳(澳苏)先进功能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和学科优势,在团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设备平台、产业孵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推进协同创新,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先进功能材料领域的联合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联动示范。双方将通过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强强联合,推动两地创新资源共通、人才服务体系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共享,互补形成“理论突破-技术研发-转化应用”的创新链,共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承担更多国家使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