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
“退订回T”成摆设该如何治?
“退订回T”,看到推销短信后,一位成都市民回复了一个“T”,希望不再收到这样的短信。然而,连续回复多个T后,垃圾短信不仅没有被“退订”,发送的频率反而更高了。4月15日《成都商报》报道,记者以商家名义暗访短信代发平台,得到的答复是:“退订回T”,只是一个形式,“就算用户回几百遍‘T’,也没用。这只是对短信通道的一种投诉,但不会退订。后台给用户发,用户还是能收到。”面对此类短信,网络安全专家建议,出于安全考虑,在相关短信制度更加完善之前,建议用户不回复或作黑名单处理。
面对事实上无法退订的短信息,专家的建议,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把给众人生活带来困扰和无奈的短信*扰,交给手机用户自我救助,显然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关于报道中提到的短信退订,较早作出具体规定的是《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它由工信部颁布,于2015年6月30日开始施行。其中第18条明确规定“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对于“用户明确表示拒绝接收商业性短信息的”,《规定》明确“应当停止向其发送”。同时,该条还明确了商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有明确频率、期限的义务;用户未回复的,视为不同意接收;用户明确拒绝或者未回复的,不得再次向其发送内容相同或者相似的短信息。另外,该条还规定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用户短信息接收意愿核实的责任,即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通过其电信网发送端口类商业性短信息的,应当保证有关用户已经同意或者请求接收有关短信息。
由此,谁是谁非,一目了然。而如今,在部分短信服务中,“退订回T”成了摆设,这实际上反映出有关管理规定被置于无视的境地。手机用户法定权益被肆意侵犯,被逼无奈只能选择无视和屏蔽?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也未免太嚣张,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亦有失职失察。而关键问题出在执行和监管上。
电信管理机构有责任对手机用户反映的“退订无效”的问题进行严格依法调查处理。同时有关部门有必要对《规定》实施近三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查清部分问题执行乏力的真正原因,并依法处理其中责任者。
我们知道,一个制度从在法律上确立到在现实中推行,其中的一些困难在最初立法阶段不能完全准确地判断和预测。因此,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有必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调查、总结,有针对性地不断完善,来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这样法律法规才更有权威和力量。对于短信息退订无效一事,同样如此,只有有关部门依法把手机用户遭短信息*扰问题解决好,法治权威才能有保障。(王心禾)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