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物浦拿下世俱杯说起,远去的80年代

从利物浦拿下世俱杯说起,远去的80年代

首页战争策略拉什竞技场更新时间:2024-10-19

(本文字数2677字)

(佳男近期不在,只能DC自己动手,排版拙劣、请各位谅解)

(利物浦是冠军!)

上周末,欧冠冠军利物浦在卡塔尔的哈里发国际球场大战120分钟,最终加时赛1-0力克南美解放者杯冠军弗拉门戈,队史上第一次捧起世俱杯冠军——不过呢,这并不是利物浦和弗拉门戈队史上第一次在洲际大赛之中相遇。遥远的1981年,他们曾经在丰田杯决赛里展开过争夺,最后弗拉门戈在东京国立竞技场3-0完胜当时的欧洲冠军利物浦。

一支南美球队三球完胜欧冠冠军,这在今天看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放到上世纪80年代,这倒不是什么稀松平常的事情。毕竟当年那届弗拉门戈的领军者,是时年28岁、正值巅峰期的“白贝利”济科。在他的穿针引线之下,巴西豪门上半场就打进三球,把利物浦人打得灰头土脸——要知道当时的利物浦是传奇教头鲍勃·佩斯利带队,锋线上已经组好了肯尼·达格利什与伊恩·拉什的顶级组合,前一个赛季以不败之身夺得欧冠,显然是当时欧洲足坛的霸主。但那场丰田杯,他们拿弗拉门戈一点办法都没有。

巴西历史上最好的中场之一,后来还曾经效力过J联赛、担任日本队主帅

38年之后,同样是一个巴西前场球员决定了冠军归属,只不过他身披的是利物浦战袍。尽管弗拉门戈大部分时间里成功压制了利物浦,但菲尔米诺在加时赛第9分钟、全场第99分钟打进一球,帮助红军捧起了冠军奖杯。为他助攻的,是来自非洲西部国家塞内加尔的马内;利物浦本场比赛的另一位首发前锋,则是北非国家埃及的国宝级球星萨拉赫。再往后看看,中场有几内亚人纳比·凯塔,门将是巴西的美洲杯金手套阿利松。红军的首发11人,只有5位身怀英国国籍,算上荷兰人范戴克也就6名欧洲球员,剩下的一半都是“跨洲军团”。这要是放到1981年,基本上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80年代早期,世界足坛整体上还是两极分化的态势。毕竟那时候连“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都没有得到清晰的表述,WTO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成立,都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社会规律又清晰地告诉我们:足球人才流动的全球化,不可能早于贸易与人口流动的全球化。那时候欧洲南美两大足球力量分庭抗礼,世界杯和丰田杯就是他们直接对抗的舞台——从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到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12年四届世界杯南美与欧洲各拿两座、平分秋色;但是丰田杯舞台上,南美球队的优势就有些大了:从1977年到1984年,南美连续七次夺得丰田杯,完全压制了欧洲球队。

如果按八十年代,也就是1980年至1989年来统计,那么这段时期内南美与欧洲在丰田杯上的战绩是7对3。欧洲仅有的三次胜利分别是尤文图斯1985年击败阿根廷青年人、1987年葡萄牙波尔图赢下乌拉圭佩纳罗尔以及1989年AC米兰战胜哥伦比亚国民竞技队。

整个80年代,欧洲球队一方面头疼打不过南美足球,另外也逐渐开始把引援目光放到这些“好对手”身上。像前面提到的济科就在1983年离开弗拉门戈,加盟了意大利乌迪内斯。差不多同一时期,科林蒂安的旗帜人物、巴西一代中场天才苏格拉底去了佛罗伦萨。当然,还不能忘记80年代最具标志性的“跨洲转会”,1982年7月,巴塞罗那斥资900万美元从博卡青年买进了22岁的中场迭戈·马拉多纳。

Diego,Diego,Diegoooooo……

虽然这些远渡重洋的南美球员并非都能在欧洲足坛获得成功,像济科只在意甲踢了两个赛季就回到了老东家弗拉门戈,苏格拉底更是只在意大利踢了一年就跑回巴西去了。但以这些顶级球星的流动为标志,欧洲足坛开始借助自己的经济与环境优势,向世界各地的天才球员敞开大门,开启了登上世界足坛中心的脚步——同样发生在80年代的一件事情,1988年,迄今为止唯一来自非洲的世界足球先生乔治·维阿加盟摩纳哥、登陆了欧洲联赛。1990年,又出现了另一个改变欧洲足坛根基的事件:比利时球员博斯曼向欧盟法院上诉,5年后他打赢官司,加速全欧范围内球员(与资本)流动的博斯曼法案宣告成立。

随着这种趋势逐渐成型、扩大、成为常态,欧洲与南美足球之间的“风向标”也渐渐转去了不同的方向。1989年和1990年,AC米兰帮助欧洲球队实现近20年里的第一次丰田杯连冠;而从1989年到2004年丰田杯停办,16届赛事里欧洲球队11次登顶、优势已经相当巨大。2005年国际足联创办如今的世俱杯,头三届赛事南美球队相当“争气”、实现三连冠;但是2007年至今,欧洲球队13年12冠——唯一“不合群”的是2012年欧冠冠军切尔西,但蓝军当时输给科林蒂安也有其客观原因:12年12月世俱杯开打时,正是切尔西小组赛欧冠出局、联赛战绩起伏不定、帅位人员调整的最不稳定时期。

时至今日,80年代初期那种“南美天才逗晕欧洲糙汉”的剧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出产自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南美这种足球人才富矿的年轻人,只要在顶级联赛稍微踢出点名气,在洲际杯赛上有过几次出场,他的视频集锦就可能流传在各大网站上。“眼线”遍布全球各地的球探系统和足球信息统计网站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天赋的球员,随便一家五大联赛球队,每星期都可能要处理几十上百份球员报告……甚至已经有了许许多多专门的球探数据公司,他们受各家俱乐部的雇佣和委托,帮助球队观察、筛选与判定球员的投资价值。“足球人口贸易”的上下游链条已经相当完整与严密。

只要不是性格过于奇葩,或者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坚持,去欧洲足坛这个更大的舞台抛头露面、赚一份更高的薪水已经是全世界出色球员的统一选择,这个“高处”已经彻底被打造完毕、稳如泰山。如果现在再出来一个济科,他还有多少可能在弗拉门戈待到二十八九岁?恐怕刚刚二十出头,就被俱乐部敲锣打鼓送去西甲或者葡超,换回来一笔不错的转会费了。

·罗纳尔多1976年出生,1994年、18岁加盟埃因霍温;

·卡瓦尼1987年出生,2007年、20岁去了巴勒莫;

·阿圭罗1988年出生,2006年、18岁被马德里竞技买走;

·哈梅斯·罗德里格斯91年出生,2010年、19岁登陆葡超;

·内马尔1992年出生,2013年、21岁被巴塞罗那招致帐下……这还是桑托斯死命捂了两年的结果,要不然2011年拿到南美足球先生的时候,他就已经被欧洲足坛“收割”了。

看看这场世俱杯决赛,弗拉门戈阵中也有一些名字各位肯定耳熟——门将迭戈·阿尔维斯,曾经的巴伦西亚名宿;边后卫拉菲尼亚和菲利佩,分别效力过拜仁和马竞;前锋热尔松曾经是罗马球员,另一位前锋布鲁诺·恩里克在沃尔夫斯堡有过几个不成功的赛季。他们出自南美、闯荡过欧洲,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回流”了南美足坛。全球化大势之下,虽然合作共赢、自由流动是主题,但是商业与资本逻辑还是不可避免地促成了“高地”和“低地”的成型。像德·阿拉斯凯塔这种有一定国际名声、25岁还没离开南美洲的球员,已经属于少数派。

28岁的济科在欧洲球队面前“大秀特秀”已经是过去式了,一个28岁、而且已经在欧洲踢了快十年的巴西人(菲尔米诺2011年1月加盟霍芬海姆)绝*祖国球队,为欧洲足球再添一笔荣誉,才是当今世界足坛的真实写照。记忆中80年代的足球世界能否重新回归?算了吧,还是听首80年代的歌更现实一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