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有很多精彩的军事谋略,但每次谋略多少都有些过失,比如诸葛亮的失街亭,周瑜的荆襄之失等,而曹操在这上面输得最为狼狈不堪的就是---"宛城之战",这一仗让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一一阵亡,就连骑乘的大宛良马"绝影",也中箭而死,可以说败的一塌糊涂、狼狈至极。
爱人妻的曹孟德
让曹操佩服的人在溃不成军的情况下,曹操还能够有秩序地回撤,并且安排殿后部队击溃张绣的追兵,《三国演义》:绣谓诩曰:“不用公言,果有此败。诩曰:“今可整兵再往追之。”绣与表俱曰:“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绣信之。”后面再次大败曹军。致使曹操对自己的反复失败极为郁闷。
受辱的北地枪王张绣
“听我者胜,不听则败”,历史评价贾诩用谋从未有失,这次败仗其实是曹操输给了贾诩。宛城之战虽然对曹操平定北方没什么影响,但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曹昂之死,对于曹操如何选定接班人,以及之后夺嫡之争的严重内耗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
贾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 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血战宛城
形势所迫的选择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周瑜也用过这句话劝谏孙权“礼贤下土”和“纳奇寻异”,关羽忠贞,义不背主,荀彧、郭嘉、董昭等谋士纷纷弃袁投曹,诸雄并起的年代,就是三国士大夫的择主标准。
在除掉董卓后,司徒王允专权,如果按照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原则,西凉军事集团也会被招安,裹挟在一起的势力也会分崩离析,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或许还有一丝喘息机会,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王允掌权就*掉了当时的大文豪蔡邕,而且还要诛*准备逃之夭夭的西凉军,
可惜遇到了随机应变的贾诩,作为西凉部将,贾诩为了明哲保身,劝诫只有3000飞熊军的李傕、郭汜打算解散部队的意图,聚拢西凉军进攻长安,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迟也。”这一谋划让长安陷入腥风血雨,招来不少骂名,而且使得朝野大乱,加速了汉朝的灭亡。
初平三年六月,李傕、郭汜打破长安城池后,王允被*,吕布出逃,而且纵容手下官兵劫掠,三辅地区数十万户百姓,仅仅两年间,民已"相食略尽",可谓一计危邦,片言乱国,贾诩也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当李、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坚决推辞"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话说得颇有自知之明。在李傕和郭汜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贾诩离开后投靠了张绣。
谁才是雄主张绣素来仰慕贾诩的谋略判断,贾诩这一来,彻底的言听计从。贾诩为什么投靠张绣,而不是去投靠曹操、袁绍,甚至是刘备呢?贾诩对当时的形势和群雄势力有着极为精准的判断,曹操作为枭雄,手下谋士如云,贾诩这时去投靠,很难出人头地。四世三公的袁绍貌似很强大,但志大才疏,不会信任和采纳贾诩的谋划。至于势单力薄的刘备当然更入不了贾诩视野,况且刘备还一直和吕布关系密切,贾诩只是在蛰伏待机而已。
官渡之战前,当时北方最大的势力是袁绍和曹操,为了不站错队伍,投靠袁绍还是曹操,就成了张绣迫在眉睫之事。张绣此时倾向投靠袁绍,一是袁强曹弱,二是张绣与曹操有*子之仇。当袁绍使者前来时,贾诩做出惊人的判断
我猜透了你的心诩曰:“从操其便有三:夫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操虽弱,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曹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焉。”绣从其言,请刘晔相见。晔盛称操德,且曰:“丞相若记旧怨,安肯使某来结好将军乎?” 绣大喜,即同贾诩等赴许都投降。绣见操,拜于阶下。操忙扶起,执其手曰:“有小过失,勿记于心。”遂封绣为扬武将军,封贾诩为执金吾使。"
果然,曹操得到张绣和贾诩的投靠后,曹操竟好像完全忘记了当年与张绣结下的深仇,亲自率众出城迎接,给予张绣极高的礼遇。见到贾诩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贾诩紧随形势发展,审时度势,完全猜透了曹操的内心的想法,而且准确的做出了对天下的形势的判断。
官渡之战时,曹操军中即将粮尽,曹操问计于贾诩,有些人天生就能判断事物的发展、预见未来的走向,思维缜密、观察入微的贾诩给曹操提出了四胜论,“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在官渡之战最困难的相持阶段,无疑给了曹操最大的精神鼓舞,作用丝毫不亚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一切如贾诩所料,曹操一直坚持到抓住机会偷袭乌巢,一举战胜袁绍。
曹操与马超率领的关中联军大战渭南,争夺汉中过程中,又是贾诩提出离间计的奇谋,假装接受议和要求,挑拨韩遂与马超的关系,导致他们内讧,瓦解联军,曹操趁机发兵打败马超。贾诩功不可没。《三国志》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胸有城府却不喜外露,功劳甚大却不居功自傲,颇有张良之风。仕途坎坷而泰然自若,洞察世事并有始有终,又有陈平之风。
曹操、曹丕先后两次讨伐东吴,都以失败告终,赤壁之战更使曹操元气 大伤。贾诩作为曹操谋士之一,本来还有可能立下奇功,曾在开战前预睹先机,并谏阻曹操,只是曹操未能采纳贾诩的建议,直接导致了军事失败,为三足鼎立创造了条件。 此后的贾诩轻易不发一言,晚年更是闭门不出,谢绝交游。为了杜绝他人猜疑,在处理儿女婚嫁之事,不攀附权贵。对于人心权变的清楚认识,已经深入贾诩的骨子里了。
曹丕
在曹操立太子的过程中,贾诩是站在曹丕一边的,仍以自己透析人情世故的谋略,给曹丕提出"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养,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像平常一样,不要表现出刻意追求,二是说先做好一个儿子该做的。听起来一番不切实际的话,竟使得曹丕从此幡然改悟,自我砥砺,终于赢得了曹操的好感。
贾诩不仅谋略过人,善于运用细致的观察,考虑对话方的身份、性格、爱好等善得人心的方式与人交流,使得对方都听从自己的话。而且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能力极强。也特别善于处理他人父子关系。在曹操为立太子的事拿不定主意向贾诩请教时,贾诩说:“我有个问题在思索”,曹操说:“你在思索什么?”,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呢!”。听完贾诩的话,聪明的曹操明白了贾诩的意思,于是会心大笑。
众所周知,袁绍、刘表正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继承权问题,死后遂使得兄弟阋墙。而贾诩貌似漫不经心的回答,对曹魏政权的最终确立,竟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贾诩巧妙地暗示曹操以前车之鉴,终于使曹操决下心来,立曹丕为太子。如此含蓄而又铿锵的引用论证要比费劲口舌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贾 诩的谋略已经达到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境界。
功成身退东汉末年,礼教已无法维系人心,喊着忠义的人往往是举着忠义的旗号,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个人在道德失范的同时,又要面对风雨飘摇的乱世。在这个乱世,个体生命没有任何保障,军阀混战、外族劫掠、强盗横行、天灾不断,在这样一个风云变色的时代,所有的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的需要。
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贾诩不会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伪的道德,他的谋略只是关注生存,以生存为第一要义。谋略也达到了权变的极致,进而无所顾忌的施展。在不自觉中摧毁了一个满目疮痍的王朝体制。因此,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与他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贾诩多次为曹操筹谋划策,得到曹操的器重,但是他一直谦卑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在魏文帝曹丕当政之时,贾诩被委以太尉重任。爵位寿乡侯,受到曹丕的敬重。贾诩自知不是曹操旧臣,容易招来猜忌,一直采用自保策略,低调处事。当时天下士人都对他评价极高。
贾诩能够在动荡的三国时代,从容面对多次择主的窘境,在夹缝中求生而游刃有余,是懂得了经权达变,顺天行事,明哲保身,才得以善终。老年的贾诩像大隐隐于朝的隐士,过着恬淡的生活。七十七岁时安然去世,依照当时"人过五十不称夭"、"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标准,贾诩可谓高寿了。比起那些命运起伏不定的谋士们,的确十分难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