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究竟有没有道理?

“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究竟有没有道理?

首页战争策略权策天下更新时间:2024-04-29

点击关注丨每天学点新鲜知识

在中国的社会教育中,

流传着很多我们听到耳朵长茧的俗语,

比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

针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也有一句俗语,

那就是“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

想要弄明白为什么这两句俗语有一定的道理,

得先弄明白《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究竟讲的是什么。

比起后半句,

前半句教导人年少不要看《水浒》,

更容易被人理解,

归其原因,《水浒传》中讲述的一百单八将,

水泊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

涉世不深的人,

容易对它产生误读。

只看到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景阳冈武松打虎”

“三打祝家庄”这些桥段,

而忽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人与人之间层次复杂的关系,

这些作者更深层的构思。

拳打镇关西

《水浒传》的外表,

是一个百姓对朝廷无望的社会中,

各种势力互相黑吃黑,

“官逼民反”的历史故事。

武松打虎

但是拨开这层表皮,

在八百里水泊梁山的身后,

其实充满着一步一步的精心算计,

一次一次的逢场作戏,

而年少者仅仅能读到“热血”二字。

那些被小说塑造成暴君的皇帝,

历史上也有爱民如子,

体恤民情的举动。

那些史书中千古一帝的君王,

晚年也可能疑心重重,残害忠良。

倘若陪皇帝踢球的是宋江的话,

谁又能保证他不是另一个高俅呢?

这些都是这句俗语认为,

心急的年轻人,

难以领悟到的内容。

再来说说,

为什么年纪大了不要深读《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中,

刘关张三兄弟,

约定了不能同生,

但求同死。

但是,等到刘备建立蜀汉,

原先的兄弟关系就要让位于君臣关系。

在涿郡桃园时平淡,纯真的兄弟情,

一去不复返。

曹魏一方,

最为人乐道的一定是曹操。

千百年来,

他在后人的评论中,

时而是匡扶汉室的忠臣,

时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相。

而《三国演义》中,

将他描绘成一个“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枭雄。

善用计谋懂人心,

曹操在世时,

颇有一种把整个天下,

置于股掌之间的气魄。

东吴的孙权,

统治江东半百,

在三国的历史进程中,

最后一个灭亡,

得益于东吴深谙平衡之道,

今天可以是蜀汉的朋友,

明天就可以和曹魏站在一块。

在乱世中,

孙吴最大的诉求是保全自己,

所以看似中庸的孙权,

却能得到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极高评价。

三国是个豪杰辈出的时期,

军帐内,荀彧,陆逊,孔明等一众天才谋士,

奇策频献;

沙场上,吕布,关羽,张辽等一众传奇猛将,

勇冠三军。

飞将军吕奉先

然而最后都成全了司马家族的计划。

即便是“尊刘贬曹”的老罗,

也无法回避这一事实。

是非成败转头空,

都付笑谈中。

煮酒论英雄

细想司马家族是如何做到,

在曹家人眼皮子底下,

把天下篡走的,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权策和计谋还是次之,

心术,

才是司马一族的*手锏。

曹操孙子曹叡说有“鹰视狼顾”之相的司马仲达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中年人,

蜕去了年轻人的稚嫩与焦躁,

心思更为缜密,

却还未达到年老者的豁达,

人生还有许多追求等待实现,

俗语认为,如果深读《三国演义》,

容易受书中“算计思维”的影响,

用计谋去实现目标,

而忽略了自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实干,

忘掉了初心。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能流传下这句劝诫的俗语,

这两本书所取得的成就,

也足以窥见一斑。

我想,“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

更多的是希望人们拥有正确的史观,

不盲目模仿书本中的故事,

而专心书写自己的故事。

观复曜变天目盏过滤套组,猫屋热卖中!

|扫一扫 支持观复嘟嘟 |

☟喜欢就点赞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